“一年還曾兩度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年還曾兩度春”全詩
競頭奔,有何門,擊箭寧知枯木存。
枯木存,一年還曾兩度春。
兩度春,帳里真珠撒與人。
分類:
《偈》釋守芝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
大愚相接大雄孫,
愚者相聚在大雄孫廟宇,
五湖云水競頭奔。
五湖之間的云水競相奔流。
競頭奔,有何門,
彼此爭奔,有何目的,
擊箭寧知枯木存。
射箭之人如何知道干枯的木頭存留。
枯木存,一年還曾兩度春。
干枯的木頭依然存留,盡管一年只有兩個季節是春天。
兩度春,帳里真珠撒與人。
兩個春天中,向著佛祖帳下撒下真珠。
譯文:
在大雄孫的廟宇里,
愚者們相聚一堂,
他們爭先恐后地奔走,
接連不斷地競爭。
競相奔走,卻不知道追求什么,
射箭的人也不知道射中的箭是否刺入了干枯的木頭中。
干枯的木頭卻依然保存了下來,
一年只有兩個季節是春天。
在這兩個春天里,他們撒下真珠,
獻給佛祖廟宇。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以大愚和大雄孫為背景,描繪了愚者們爭相競走的場景。詩中用“競頭奔”來形容愚者們的行動,意味著他們忙碌卻不知道目的所在。作者用“擊箭寧知枯木存”來表達射箭者不知道自己射箭是否命中目標的情景,彰顯出愚者的迷茫和被動。
然而,詩人通過描寫“枯木存”以及“一年還曾兩度春”,暗示了干枯的木頭在經歷了兩個春天后依然保存下來,折射出愚者們的虛浮和一時的迷失。最后,詩人以“帳里真珠撒與人”來描述愚者們在廟宇中敬獻真心,表達了他們在迷茫中仍然懷有一份虔誠。
整首詩寫意深遠,揭示了愚者們的迷茫和虔誠的同時,也是對社會和人生的一種思考和反思。通過枯木的比喻,詩人表達了射箭者無法了解自身行動的含義和結果,從而引發了對于迷茫和目標的思考。
“一年還曾兩度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偈
dà yú xiāng jiē dà xióng sūn, wǔ hú yún shuǐ jìng tóu bēn.
大愚相接大雄孫,五湖云水競頭奔。
jìng tóu bēn, yǒu hé mén,
競頭奔,有何門,
jī jiàn níng zhī kū mù cún.
擊箭寧知枯木存。
kū mù cún,
枯木存,
yī nián hái céng liǎng dù chūn.
一年還曾兩度春。
liǎng dù chūn,
兩度春,
zhàng lǐ zhēn zhū sā yú rén.
帳里真珠撒與人。
“一年還曾兩度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