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君聊洗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為君聊洗耳”全詩
昭君在匈奴,畫工一夕死。
取士無取名,名下非真士。
哀弦有余音,為君聊洗耳。
分類:
《感事贈周子壽二首》劉應時 翻譯、賞析和詩意
《感事贈周子壽二首》
一
毛遂處趙庭,
囊穎初不起。
昭君在匈奴,
畫工一夕死。
二
取士無取名,
名下非真士。
哀弦有余音,
為君聊洗耳。
中文譯文:
一
毛遂居于趙國之庭,
才華初現卻未受重視。
昭君被困于匈奴之中,
畫工在一夜間離世。
二
選拔士人不在乎其名聲,
名下非真正的士人。
悲哀的琴弦中還有余音,
為了您愿意輕輕洗滌耳朵。
詩意:
這兩首詩以短小的文字揭示了作者的感慨和思考。詩人通過四句簡潔的描述,表達了他對社會現象的思考和感嘆。他關注的問題是,社會對人才的忽視和曲解,以及取士標準的缺陷。
在第一首詩中,毛遂和昭君是歷史上的傳奇人物。毛遂是忠貞不渝的門客,但在趙國官場并未受到重視;昭君是美女,但卻被迫嫁給敵國,最終導致了她宮中的畫工自殺。通過這兩個歷史故事,詩人用簡潔的詞句表達了對才華被輕視和徒勞的感嘆。
在第二首詩中,作者批評了選取士人只看重名聲的行為。他認為,名聲并不能代表真正的才華和品德,真正的士人在名下可能并不出眾。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用悲哀的音樂來洗滌自己和讀者的耳朵,希望能安慰受挫的心靈。
賞析:
這兩首詩以簡潔、凝練的文字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象的思考和感嘆。詩人通過選擇兩個歷史事件中被忽視的人物,以及對取士標準的思考,揭示了他對社會價值觀的思考和質疑。
從詩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對社會不公和誤解的不滿,他對人才的定義和價值有獨特的認知。通過悲哀的音樂來洗滌耳朵,詩人希望能夠凈化人們的心靈,讓人們在面對社會不公時,更加理性地思考和反思。
這兩首詩字數不多,但通過簡潔的描述和深入的思考,傳遞了深遠的意義和感慨。詩人不僅關注個體的命運,還關注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和對人才的認知。這種對社會和人性的思考,是宋代詩人獨有的風格。
“為君聊洗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ǎn shì zèng zhōu zi shòu èr shǒu
感事贈周子壽二首
máo suì chù zhào tíng, náng yǐng chū bù qǐ.
毛遂處趙庭,囊穎初不起。
zhāo jūn zài xiōng nú, huà gōng yī xī sǐ.
昭君在匈奴,畫工一夕死。
qǔ shì wú qǔ míng, míng xià fēi zhēn shì.
取士無取名,名下非真士。
āi xián yǒu yú yīn, wèi jūn liáo xǐ ěr.
哀弦有余音,為君聊洗耳。
“為君聊洗耳”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