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號施令的近義詞
發號施令的近義詞有:三令五申,發號出令,發號吐令,發號布令,發憲布令,指揮若定,施命發號,調兵遣將,頤指氣使,發號施令[fā hào shī lìng]的解釋:發、施:發布;下達;號:號令、命令。發布命令;下達指示;進行指揮。出自:《尚書 冏命》:“發號施令,罔有不臧。”
發號施令的近義詞詳解
- 1 三令五申
- 拼音:
- sān lìng wǔ shēn
- 解釋:
- 再三地命令和告誡。令:命令。申:說明。
- 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孫子吳起列傳》:“約束既布,乃設鈇鉞,即三令五申之。”
- 2 發號出令
- 拼音:
- fā hào chū lìng
- 解釋:
- 發:發布;號:號令;令:命令。發布命令,下指示進行指揮
- 出處:
- 西漢·戴圣《禮記·經解》:“發號出令而民說謂之和,上下相親謂之仁。”
- 3 發號吐令
- 拼音:
- fā hào tǔ lìng
- 解釋:
- 發:發布;號:號令;令:命令。發布命令,下指示進行指揮
- 出處:
- 晉·葛洪《抱樸子·君道》:“發號吐令,則訇若雷霆之激響,而不為邪辨改其正。”
- 4 發號布令
- 拼音:
- fā hào bù lìng
- 解釋:
- 發:發布;號:號令;布:發布;令:命令。發布命令,下指示進行指揮
- 出處:
- 戰國·衛·吳起《吳子·勵士》:“夫發號布令而人樂聞,興師動眾而人樂戰,交兵接刃而人樂死。”
- 5 發憲布令
- 拼音:
- fā xiàn bù lìng
- 解釋:
- 猶發號施令。
- 出處:
- 《墨子 尚同下》:“試用家君發憲布令其家。”
- 6 指揮若定
- 拼音:
- zhǐ huī ruò dìng
- 解釋:
- 指揮調度;似有定局(若:好像;定:定局)。形容從容不迫;很有把握。
- 出處:
- 唐 杜甫《詠懷古跡》詩:“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 7 施命發號
- 拼音:
- shī mìng fā hào
- 解釋:
- 發布號令。
- 出處:
- 南朝宋顏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選賢建戚,則宅之于茂典;施命發號,必酌之于故實。”
- 8 調兵遣將
- 拼音:
- diào bīng qiǎn jiàng
- 解釋:
- 調動軍隊;派遣將領;或是調動、安排人力。
- 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寫書教太師知道,早早調兵遣將,剿除賊寇報仇。”
- 9 頤指氣使
- 拼音:
- yí zhǐ qì shǐ
- 解釋:
- 頤:腮幫子;指:指揮;氣:神氣;使:指使。用腮幫子來指揮人;用神氣來支使人。
- 出處:
- 唐 元稹《追封李遜母崔氏博陵郡太君制》:“今遜等有地千里,有祿萬鐘,頤指氣使,無不隨順,所不足者,其唯風樹寒泉之思乎!”
發號施令的反義詞
“發號施令”單字解釋
* 發號施令的近義詞有:三令五申,發號出令,發號吐令,發號布令,發憲布令,指揮若定,施命發號,調兵遣將,頤指氣使,發號施令[fā hào shī lìng]的解釋:發、施:發布;下達;號:號令、命令。發布命令;下達指示;進行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