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如累卵的近義詞
危如累卵的近義詞有:一發千鈞,一觸即潰,萬死一生,不堪設想,不絕如線,不絕如縷,事危累卵,千鈞一發,危于累卵,危在旦夕,危如懸卵,危若朝露,土崩瓦解,奄奄一息,安如泰山,安如磐石,岌岌可危,搖搖欲倒,搖搖欲墜,累卵之危,間不容發,風雨飄搖,危如累卵[wēi rú lěi luǎn]的解釋:比喻形勢非常危險;如同堆起來的蛋;隨時都有塌下打碎的可能。累:堆;卵:蛋。出自:西漢 劉向《戰國策 秦策四》:“當是時,魏危于累卵,天下之士相從謀。”
危如累卵的近義詞詳解
- 1 一發千鈞
- 拼音:
- yī fà qiān jūn
- 解釋:
- 鈞:古代重量單位;約等于現在三十斤。千萬斤的重量吊在一根頭發上;比喻情況萬分危急。
- 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枚乘傳》:“夫以一縷之任,系千鈞之重,上懸無極之高,下垂不測之淵,雖甚愚之人,猶知哀其將絕也。”
- 2 一觸即潰
- 拼音:
- yī chù jí kuì
- 解釋:
- 一碰就崩潰。形容極脆弱;經不起一碰。
- 出處:
- 范文瀾《中國近代史》上冊第一章:“奕山與奕經同樣,經過輕舉妄動,一觸即潰、喪膽、乞降三個程序,結束了浙江軍事。”
- 3 萬死一生
- 拼音:
- wàn sǐ yī shēng
- 解釋:
- 死的可能極大,活的希望極小。比喻冒生命危險。
- 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司馬遷傳》:“夫人臣出萬死不顧一生之計,赴公家之難,斯以奇矣。”
- 4 不堪設想
- 拼音:
- bù kān shè xiǎng
- 解釋:
- 不堪:不能;設想:對未來情況的想象、推測。事情的結果不能想象;指會向很壞、很危險的方向發展。
- 出處:
- 清 林則徐《林文忠公政書》:“內地膏脂,年年如些剝喪,豈堪設想!”
- 5 不絕如線
- 拼音:
- bù jué rú xian
- 解釋:
- 絕:斷。形容局勢危急,像差點要斷掉的線一樣;也形容聲音思緒微弱
- 出處:
- 《公羊傳 僖公四年》:“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若線。”何休注:“線,縫帛縷,以喻微也。”
- 6 不絕如縷
- 拼音:
- bù jué rú lǚ
- 解釋:
- 絕:斷;縷:細線。似斷未斷;像只有一根細絲維系著。比喻情勢危急。后也比喻技藝等方面繼承人稀少;也形容聲音微弱;但未中斷。原作“不絕若線”。
- 出處:
- 宋 蘇軾《前赤壁賦》:“馀音裊裊,不絕如縷。”
- 7 事危累卵
- 拼音:
- shì wēi lèi luǎn
- 解釋:
- 事情危險得像堆起來的蛋一樣。形容形勢極端危險。
- 出處:
-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十過》:“故曹小國也,而迫于晉楚之間,其君之危,猶累卵也。”
- 8 千鈞一發
- 拼音:
- qiān jūn yī fà
- 解釋:
- 鈞:古時的計量單位;以三十斤為一鈞。一根頭發上拴著千鈞重物。形容萬分危急的情形。
- 出處:
- 宋 程珌《程端明公洛水集 丙子輪對札子》第11卷:“肆我祖宗得請于上帝,假手韃靼,連歲屏除,岌岌之千鈞一發矣。”
- 9 危于累卵
- 拼音:
- wēi yú lèi luǎn
- 解釋:
- 比壘起的蛋還危險。喻極其危險。
- 出處:
- 《戰國策·秦策四》:“當是時,魏危于累卵,天下之士相從謀。”漢·枚乘《上書諫吳王》:“必若所欲為,危于累卵,難于上天。”《后漢書·申屠剛傳》:“國家危弱,奸謀不禁;六極之效,危于累卵。”
- 10 危在旦夕
- 拼音:
- wēi zài dàn xī
- 解釋:
- 形容危險就在眼前。旦夕:早晨和晚上;指很短時間之內。
- 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太史慈傳》:“今管亥暴亂,北海被圍,孤窮無援,危在旦夕。”
- 11 危若朝露
- 拼音:
- wēi ruò zhāo lù
- 解釋:
- 危險得像清早的露水一樣容易消失。比喻面臨死亡。
- 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商君列傳》:“君之危若朝露,尚將欲延年益壽乎!”
- 12 土崩瓦解
- 拼音:
- tǔ bēng wǎ jiě
- 解釋:
- 像土塊散開;瓦片破碎一樣。形容徹底崩潰;不可收拾。
- 出處:
- 東漢 班固《秦紀論》:“秦之積弱,天下土崩瓦解。”
- 13 奄奄一息
- 拼音:
- yǎn yǎn yī xī
- 解釋:
- 奄奄:氣息微弱的樣子;息:呼吸時進出的氣。只剩下微弱的一口氣。引申為事物即將消亡或毀滅。
- 出處:
-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87回:“惠王親往問疾,見痤病勢已重,奄奄一息。”
- 14 安如泰山
- 拼音:
- ān rú tài shān
- 解釋:
- 安:安穩;泰山:我國著名的高山;在山東省。像泰山一樣穩固;形容事物十分穩固;不可動搖。
- 出處:
- 西漢 枚乘《上書諫吳王》:“變所欲為,易如反掌,安于泰山。”
- 15 安如磐石
- 拼音:
- ān rú pán shí
- 解釋:
- 安;安穩;磐石:厚而重的大石頭。像磐石一樣安穩不動。形容穩固;不可動搖。
- 出處:
- 先秦 荀況《荀子 富國》:“為名者否,為利者否,為忿者否,則國安于磐石,壽于旗翼。”
- 16 岌岌可危
- 拼音:
- jí jí kě wēi
- 解釋:
- 岌岌:十分危險;快要傾覆或滅亡。形容形勢極其危險。
- 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萬章上》:“天下殆哉,岌岌乎!”
- 17 搖搖欲倒
- 拼音:
- yáo yáo yù dǎo
- 解釋:
- 搖搖:搖晃;欲:將要。形容很快就要倒塌,或不穩固,很快就要垮臺
- 出處:
- 毛澤東《學習和時局》:“西方的希特勒在蘇聯紅軍嚴重打擊之下有搖搖欲倒之勢。”
- 18 搖搖欲墜
- 拼音:
- yáo yáo yù zhuì
- 解釋:
- 搖搖:搖晃;動搖不穩的樣子;欲:將要;墜:掉下來。搖搖晃晃;即將掉下來。形容很不穩定;就要掉下來;或比喻就要垮臺或崩潰。
- 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04回:“眾視之,見其色昏暗,搖搖欲墜。”
- 19 累卵之危
- 拼音:
- lěi luǎn zhī wēi
- 解釋:
- 好比堆疊起來的蛋,極容易打碎。比喻情況極危險。
- 出處:
- 漢 劉向《極諫用外戚封事》:“王氏與劉氏亦且不并立,如下有泰山之安,則上有累卵之危。”
- 20 間不容發
- 拼音:
- jiàn bù róng fà
- 解釋:
- 間:空隙。空隙中容不下一根頭發。比喻情勢非常危急。也指嚴謹完整;沒有破綻。
- 出處:
- 漢 枚乘《上書諫吳王》:“系絕于天,不可復結;墜入深淵,難以復出,其出不出,間不容發。”
- 21 風雨飄搖
- 拼音:
- fēng yǔ piāo yáo
- 解釋:
- 在風雨里飄浮搖蕩。比喻動蕩不穩或岌岌可危。
- 出處:
- 《詩經 豳風 鴟鸮》:“予室翹翹,風雨所漂搖。”
危如累卵的反義詞
“危如累卵”單字解釋
* 危如累卵的近義詞有:一發千鈞,一觸即潰,萬死一生,不堪設想,不絕如線,不絕如縷,事危累卵,千鈞一發,危于累卵,危在旦夕,危如懸卵,危若朝露,土崩瓦解,奄奄一息,安如泰山,安如磐石,岌岌可危,搖搖欲倒,搖搖欲墜,累卵之危,間不容發,風雨飄搖,危如累卵[wēi rú lěi luǎn]的解釋:比喻形勢非常危險;如同堆起來的蛋;隨時都有塌下打碎的可能。累:堆;卵: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