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籌莫展的近義詞
一籌莫展的近義詞有:半籌不納,半籌莫展,小手小腳,手足無措,束手就擒,束手待斃,束手無策,莫展一籌,計無所出,一籌莫展[yī chóu mò zhǎn]的解釋:籌:計策;辦法;展:施展。一點計策也施展不出;一點辦法也想不出來。出自:《宋史 蔡幼學傳》:“多士盈庭而一籌不吐。”
一籌莫展的近義詞詳解
- 1 半籌不納
- 拼音:
- bàn chóu bù nà
- 解釋:
- 比喻一點辦法也沒有。
- 出處:
- 元 馬致遠《漢宮秋》第一折:“若是越勾踐姑蘇臺上見他,那西施半籌也不納,更敢早十年敗國亡家。”
- 2 半籌莫展
- 拼音:
- bàn chóu mò chǎn
- 解釋:
- 半條計策也施展不出。比喻沒有一點辦法
- 出處:
- 孫中山《自序》:“惟自民國成立之日,則予之主張建設,反致半籌莫展,一敗涂地。”
- 3 小手小腳
- 拼音:
- xiǎo shǒu xiǎo jiǎo
- 解釋:
- 形容不大方。也形容做事沒有魄力。
- 出處:
- 峻青《海嘯》第四章:“你喝起酒來,卻小手小腳的。這未免和你的身分不相稱吧!”
- 4 手足無措
- 拼音:
- shǒu zú wú cuò
- 解釋:
- 措:安放。手腳不知放到哪兒好。形容舉動慌張;或無法應付。
- 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子路》:“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 5 束手就擒
- 拼音:
- shù shǒu jiù qín
- 解釋:
- 束:捆;綁;就:接受。捆起手來讓人捉住。指毫不抵抗;乖乖地讓人捉住。
- 出處:
- 《宋史 苻彥卿傳》:“與其束手就擒,曷若死戰,然未必死。”
- 6 束手待斃
- 拼音:
- shù shǒu dài bì
- 解釋:
- 捆起手來等死。比喻遇到困難不積極想辦法;坐著等失敗。
- 出處:
- 《宋史 禮志十七》:“與其束手待斃,曷若并計合謀,同心戮力。”
- 7 束手無策
- 拼音:
- shù shǒu wú cè
- 解釋:
- 策:辦法。就像手被捆住一樣;一點辦法也沒有。
- 出處:
- 宋 王柏《魯齋集》:“士大夫念慮不及此,一旦事變之來,莫不束手無策。”
- 8 莫展一籌
- 拼音:
- mò zhǎn yī chóu
- 解釋:
- 一點計策也施展不出,一點辦法也想不出來。同“一籌莫展”。
- 出處:
- 明 張居正《與王鑒川計四事四要書》:“本兵錯愕惶惑,莫展一籌。”
- 9 計無所出
- 拼音:
- jì wú suǒ chū
- 解釋:
- 計:計策,辦法。想不出什么辦法。
- 出處:
- 《晉書 顧榮傳》:“兄弟姻婭盤固州郡,威逼士庶以為臣仆,于時賢愚計無所出。”
一籌莫展的反義詞
“一籌莫展”單字解釋
* 一籌莫展的近義詞有:半籌不納,半籌莫展,小手小腳,手足無措,束手就擒,束手待斃,束手無策,莫展一籌,計無所出,一籌莫展[yī chóu mò zhǎn]的解釋:籌:計策;辦法;展:施展。一點計策也施展不出;一點辦法也想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