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詠史懷古詩專項練習試題及答案

    詠史懷古詩專項練習
    1.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
    蘇武廟    溫庭筠
    蘇武魂銷漢使前,古祠高樹兩芒然。云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煙。
    回日樓臺非甲帳①,去時冠劍是丁年②。茂陵不見封侯印③,空向秋波哭逝川。
    【注】①甲帳:《漢武故事》載: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錯雜天下珍寶為甲帳,其次為乙帳。甲以居神,乙以自居。”“非甲帳”意指漢武帝已死。②丁年,壯年。③茂陵:漢武帝的陵墓;封侯:蘇武持節歸來,漢宣帝賜他爵關內侯,食邑三百戶。
         這是一首吊古詩,是詩人瞻仰蘇武廟時所寫。詩人見到了些什么?想到了些什么?抒發了什么思想感情?
    答:詩人見到了蘇武廟的古祠高樹。先是想到了蘇武“魂銷漢使前”的故事,想象當年蘇武驟然見漢使的情景,將其羈留匈奴十九年的種種難以言狀的情感,盡寫入 “消魂”二字。頷聯繼而追思蘇武當年,用工整的句子繪成了兩幅畫面:一是望雁思歸圖,二是荒塞牧歸圖,概寫了蘇武幽禁在異域的漫長歲月。頸聯想到蘇武歸來,宮殿樓臺已非,人亦早已衰老。尾聯遙想蘇武歸來后哭悼武帝。本詩“見”是發端,而后全是想象,追思歷史。抒發了對蘇武的崇敬之情和世事變遷的悵惘之情。


    2.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1、2題。
    桂枝香·金陵懷古
    王安石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
    1)、請聯系全詞主旨闡述最后一句“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的深刻含義。
    2)、綜合分析《桂枝香·金陵懷古》《念奴嬌·赤壁懷古》《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三首懷古詞作,請簡要概括懷古題材詞的一般特點。(不超過100字)
    答: 1).意在說明北宋一些人并未吸取南朝滅亡的教訓,仍不思進取,安于現狀,仍在粉飾太平,尋歡作樂。
    2).懷古實為傷今②多將當時的國勢身世寫入③上闋多為寫景起興,下闋多為抒情議論④多用典,借歷史人物事件諷喻當今⑤風格多為雄渾豪放悲壯⑥往往有英雄相惜之意。(能答出其中四項即算不錯)

    3.閱讀下列兩首元曲,回答問題。
    [中呂]賣花聲•懷古二首        張可久
    (其一)阿房舞殿翻羅袖,金谷名園①起玉樓,隋堤古柳纜龍舟。不堪回首,東風還又,野花開暮春時候。
    (其二)美人自刎烏江岸,戰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②。傷心秦漢,生民涂炭,讀書人一聲長嘆。
    【注】 ①金谷名園:西晉富豪石崇在洛陽建金谷園以行樂。
    ②將軍空老玉門關:指班超投筆從戎的故事。
       你認為這兩首元曲哪一首的結尾更好?請簡述理由。要求:所答內容不少于80字。
    評分參考:   如果認為以“東風還又,野花開暮春時候”作結好,則從情景交融的間接抒情含蓄特點論,可舉“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等例。   如果認為以“一聲長嘆”作結好,,則從直接抒情,感情激烈飽滿、愛憎分明角度論,可舉“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等例。
    4.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月上瓜洲
    ——南徐多景樓作
    南宋·張輯
    江頭又見新秋,幾多愁?塞草連天何處是神州?英雄恨,古今淚,水東流。惟有漁竿明月上瓜洲。
    【注】南徐,古州名,治所在京口(今江蘇鎮江)。多景樓,為南徐勝跡,在鎮江北固山上。
       (1)詞中“又見新秋”,該如何理解?
    答:作者已不只一次在這里看到新秋了,年夏一年,春來秋去,引發了作者壯志未酬的無限感慨。(4分)

    5. 閱讀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問題。(6分)
    烏衣巷    (唐)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人月圓     (金)吳激①
    南朝千古傷心事,猶唱后庭花。舊時王謝,堂前燕子,飛向誰家?   恍然一夢,仙肌勝雪,宮髻堆鴉。江州司馬,青衫淚濕,同是天涯。
    [中呂]山坡羊·燕子  (元)趙善慶
    來時春社,去時秋社②,年年來去搬寒熱。語喃喃,忙劫劫③,春風堂上尋王謝,巷陌烏衣夕照斜。興,多見些;亡,都盡說。
    [注]①北宋亡后,吳激被迫仕金。在一農宴喜上.偶遇流落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
      ⑦春社、秋社:古時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個戊日,分別稱春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樣子。
    (1)這三篇作品均通過        的意象,表達了深沉的        之感。(2分)
    (2)請簡要賞析這三篇作品的表現手法及語言特色。(4分)
    (1)燕子  興亡
    解析:什么是意象?簡單地說,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來寄托主觀情思的客觀物象。意象是分析詩歌散文時的用語,指構成一種意境的各個事物,這種事物往往帶有作者主觀的情感,這些意象組合起來,就構成了意境。三篇作品都借燕子來傳達作者的興亡盛衰之感。
    (2) ①劉詩今昔對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體現了詠史詩的特色。②吳詞剪裁唐人詩句抒亡國隱痛,溫婉悲涼,凸顯婉約詞的正宗風韻。③趙曲以議論作結,點破興亡,明快直露,有濃郁的散曲風味。

    6. 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2007江西)
                金陵晚望                           金陵圖
               高蟾                                    韋莊
          曾伴浮云歸晚翠,                        誰謂傷心畫不成?
          猶陪落日泛秋聲。                        畫人心逐世人情。
          世間無限丹青手,                        君看六幅南朝事,
          一片傷心畫不成。                        老木寒云滿古城。
    (注)高蟾、韋莊,均為晚唐詩人。
    ⑴這兩首詩都寫到了“傷心”,詩人為什么傷心?
    答:
    ⑵兩位詩人一位說“一片傷心畫不成”,一位說“誰謂傷心畫不成”。請結合詩歌對此作簡要分析。
    ⑴答:詩人為唐朝的衰敗而傷心。
    ⑵答:這兩首詩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了相同的思想感情。高詩作者通過晚望金陵,從“落日”“秋聲”等意象中,生出一片傷心之情,詩人認為這種深重的傷心,世上的畫家是看不出來的。韋詩作者通過觀看金陵圖,認為畫家用“老木”“寒云”等意象,足以表現出對國事衰敗的傷痛之情,所以說,傷心是難畫成的。
    7.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華清宮  
    吳融
    四郊飛雪暗云端,
    惟此宮中落便干。
    綠樹碧檐相掩映,
    無人知道外邊寒。
    (1)兩首詩描寫了不同時期伯華清宮,請指出二者主要運用了哪種相同的表現手法,并作簡要說明。(4分)
    (2)兩首詩各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4分)
    答:(1)兩首詩都應用了對比(或對照、映襯)手法 (2分)  第一首宮內宮外(或空間)對比:宮外飛血陰云,分外寒冷;宮內綠樹成陰,溫暖如春。(1分)第二首今昔(或時間)對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雜樹叢生,宮殿荒涼。(1分)
    (2)第一首詩通過寫景狀物,鞭撻無視人民疾苦、沉湎于享樂的統治者。(2分)第二首詩通過詠史抒懷,諷刺統治者荒淫誤國,感嘆王朝的興衰。(2分)

    8. 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回答后面的問題。  (6分)
    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自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蔞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登金陵風凰臺
    李白
    風凰臺上風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注]李白這首詩,一說寫于天寶年間被排擠離開長安南游金陵時,一說寫于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
    兩首律詩的結句部落在“愁”字上。試問:
    (1)作者的愁情分別是什么?(3分)
    (2)結合兩詩的尾聯分別談談作者是怎樣抒發愁情的?(3分)
    答:(1)崔詩因思鄉而愁。李詩為報國無門而愁。
    (2)崔詩融情于景,用“日暮”、“煙波”景色烘托鄉關難覓的愁緒;李詩用“浮云蔽日”比喻奸臣當道,障蔽賢良,用“長安不見”寫出了不被朝廷重用的惆悵。

    9. 閱讀下面兩首元代小令,完成9-11題。
    山坡羊•潼關懷古
    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踟躕,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作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坡羊•嘆世
    陳草庵
       江山如畫,茅檐低凹。妻蠶女織兒耕稼。務桑麻,捕魚蝦,漁樵見了無別話,三國鼎分牛繼馬①。興,也任他;亡,也任他。
       注:①三國鼎分:指東漢覆滅后出現的魏蜀吳三國分立的局面。牛繼馬:相傳建立東晉王朝的晉元帝是牛姓的私生子。
    1.兩首小令在寫法上有何特點?請結合《山坡羊•嘆世》進行分析。(3分)
    2.兩作的結句用語相仿,可表達效果卻不一樣,試作簡要分析。(2分)
    答:1).以景襯情。(1分)《潼關懷古》寫景氣勢不凡,而《嘆世》的寫景也是十分出色的。作者描寫了寄情于漁樵之樂,流連于茅檐風光的隱居生活,山水如畫,妻子兒女和我一樣安于貧賤,種植養捕的勞動生活是這樣的充實,漁夫樵子的朋友相見,除了交談莊稼,再無世俗利祿的話題。這正是活用了陶淵明“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的詩句,寫出對寧靜恬淡的隱居生活的贊美,情趣高雅,是此作動人之處。
    2).張作警辟深沉,高度概括,富于哲理,發人深省;而陳作雖然用語生動,可是冷嘲熱諷,抹殺是非,流于冷漠,失于消極。
    * 詠史懷古詩專項練習1.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蘇武廟???溫庭筠蘇武魂銷漢使前,古祠高樹兩芒然。云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煙。回日樓臺非甲帳①,去時冠劍是丁年②。茂陵不見封侯印③,空向秋波哭逝川。【注】①甲帳:《漢武故事》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