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仲殊《鵲踏枝·斜日平山寒已薄》閱讀答案

    鵲踏枝
    仲殊
    斜日平山寒已薄。雪過松梢,猶有殘英落。晚色際天天似幕。一尊先與東風約。
    邀得紅梅同宴樂。酒面融春,春滿纖纖萼。客意為伊渾忘卻。歸船且傍花陰泊。

    1.詞的上闋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請簡要分析。(5分)
    2.詞的下闋主要抒發了詞人的什么情感?并結合詞句分析作者是如何抒發的。(6分)
    【參考答案】
    1.上闕描繪了一幅寒氣逼人而色彩鮮明的暮雪圖,(2分)西墜的夕陽已經與遠山齊平,寒氣漸漸從四周逼近:雪花飄過青松樹梢,卻還有殘存的枝頭花的碎片在寒風中飄落。夜色從天邊升起,天邊像掛上了一張圓形的幕布。(3分)
    2.下闕主要抒發了詞人客中歲晚羈旅之愁及對春天的渴望之情。(2分)(1)擬人。賦予梅花以人的品格,邀梅同宴,與之同樂。(2)襯托。以因為春天的美景而完全忘卻客意(羈旅之愁)來襯托對春天的渴望。借酒澆愁,以春驅愁,更顯羈旅愁思的濃重;(3)虛實結合。邀梅同宴實寫,歸船傍花陰為虛寫,虛實結合,表達了作者的羈旅愁思以及對春天的渴望。(4分,答出任意兩點即可。)
    * 鵲踏枝仲殊斜日平山寒已薄。雪過松梢,猶有殘英落。晚色際天天似幕。一尊先與東風約。邀得紅梅同宴樂。酒面融春,春滿纖纖萼。客意為伊渾忘卻。歸船且傍花陰泊。1.詞的上闋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請簡要分析。(5分)2.詞的下闋主要抒發了詞人的什么情感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