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張先《木蘭花·相離徒有相逢夢》閱讀答案及賞析

    木蘭花 
    張先
    相離徒有相逢夢。門外馬蹄塵已動。怨歌留待醉時聽,遠目不堪空際送。
    今宵風月知誰共?聲咽琵琶槽上鳳。人生無物比多情,江水不深山不重。
    注:槽上鳳:琵琶上端雕刻成鳳頭狀。槽:即將弦柱之槽口,在鳳頭下方。
    1.這首詞描寫了怎樣的畫面?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試分析?(5分)
    2.“人生無物比多情,江水不深山不重。”這兩句詞運用了什么藝術手法?請簡要說明?(6分)
    參考答案
    1.這首詞描寫了作者遠望朋友離去、依依不舍的情景,(3分)表現了作者深沉的離憂 (3分)。
    2.比較和比喻,“人生無無比多情”即“沒有什么比人更多情”,二者本質屬性相同,是比較,“江水不深山不重”是說友人的情意比江水深,比山高,二者本質屬性不相同,是比喻。


    賞析
    此詞言送別,沒用一般寫景傷懷或凄楚哀怨的苦調,而是以諳盡別離況味的超然態度,從虛處著筆,靠對慣常送別程式之否定,以突出自己體驗到的離愁。首句寫離別,卻用別后盼相逢已是徒勞魂夢,將再“相逢”的意愿及難再逢的事實點明,以少勝多,思力驚力。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有“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表示目送去帆,久久佇立,直至看不到,還不忍離去的癡情。但詞人卻用翻案技法,否定這種送別方式,認為“遠目不堪空際送”,寫出不忍心望行人遠去的心情,更其幽咽。“今宵”句與柳永“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有異曲同工之妙。“人生無物比多情”認為“多情”是最可珍貴的,無物可比,與沈邈“情多是病”(《剔銀燈》)語意相悖,意旨卻同。“江水不深山不重”,一反前人詠愁言情以水、山類比的俗套,亦屬避俗就生之法。全詞一處用“無”,三處用“不”,此種謀篇布局,可稱為“否定式”結構。
    * 木蘭花?張先相離徒有相逢夢。門外馬蹄塵已動。怨歌留待醉時聽,遠目不堪空際送。今宵風月知誰共?聲咽琵琶槽上鳳。人生無物比多情,江水不深山不重。注:槽上鳳:琵琶上端雕刻成鳳頭狀。槽:即將弦柱之槽口,在鳳頭下方。1.這首詞描寫了怎樣的畫面?表達了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