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賞古代詩歌的語言專項練習及答案
鑒賞古代詩歌的語言
1.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后面題目。
高冠谷口招鄭鄠
岑參
谷口來相訪,空齋不見君。澗花然暮雨,潭樹暖春云。
門徑稀人跡,檐峰下鹿群。衣裳與枕席,山靄碧氤氳。
“詩眼”指的是詩句中最生動傳神的一個字。你認為這首詩第二聯中詩眼分別是哪一個字?為什么?請結合全詩簡析。
2.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偶見
徐禎卿
深山曲路見桃花,馬上匆匆日欲斜。可奈玉鞭留不住,又銜春恨到天涯。
這首詩的詩眼是哪個詞?請簡要分析。
3.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問題。
秋浦①途中
杜牧
蕭蕭山路窮秋雨,淅淅溪風一岸蒲。為問寒沙新到雁,來時還下杜陵②無?
注:①秋浦,唐時為池州州治所在,詩人被貶官外放時途經此地。②杜陵,在長安西南,詩人家鄉樊川所在地。
請結合全詩,簡要賞析前兩句詩中的“蕭蕭”和“淅淅”兩個擬聲詞。
4.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問題。
房兵曹胡馬①
杜甫
胡馬大宛名,鋒棱瘦骨成。竹批②雙耳峻③,風入四蹄輕。
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生。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
注:①此詩作于公元740年(唐玄宗開元二十八年)或741年(開元二十九年),當時杜甫在洛陽,正值青年時期。②竹批:形容馬耳尖如竹尖。③峻:尖銳。
“批”和“入”兩個動詞極其傳神,請結合詩句,談談你的理解。
5.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臨江仙·席上贈張建康
蘇庠①
本是白萍洲畔客,虎符臥鎮江城。歸來猶得趁鷗盟。柳絲搖曉市,杜若②遍芳汀。 莫惜飛觴仍墮幘,柳邊依約鶯聲。水秋鱸熟正關情。只愁宣室③召,未許釣船輕。
注:①蘇庠(1065~1147):南宋初詞人,隱逸以終,終年83歲。②杜若:香草,多年生草本,高一二尺,葉廣披針形,味辛香。夏日開白花,果實藍黑色。③宣室:古代宮殿名,泛指帝王所居的正室。
有人評說這首《臨江仙》語言“明朗清新”,試結合“柳絲搖曉市,杜若遍芳汀”兩句作賞析。
參考答案
1.答案 “詩眼”分別是“然”、“暖”。“然”通“燃”,意思是說暮雨中的澗花開得很紅火,像烈火燃燒似的;“暖”是指春云低垂,潭邊樹木與其相接,好像要為它們送去溫暖,多么富有人情味兒。該聯中作者用擬人手法,繪形繪色,精練傳神地描寫了朋友居住之地的環境優美、高雅、溫馨而富有生機,抒發了詩人對朋友這種恬淡閑適隱居生活的渴望之情。
2. 答案 這首詩的詩眼是“恨”(春恨)。作者于深山曲路上忽然見到燦爛的桃花,但很快天色漸晚,如此燦爛的桃花縱然快馬加鞭和時間賽跑,也是挽留不住的;由桃花短暫聯想到春光短暫,美景難留,而作者卻還在到處漂泊,表達了作者的無奈之情。
3. 答案 “蕭蕭”和“淅淅”使用了擬聲手法,“蕭蕭”摹秋雨聲,“淅淅”摹溪風聲。凄風苦雨,表現了作者旅途的艱辛,襯托了作者的孤寂悲涼之情。
4. 答案 “批”和“入”兩個動詞極其傳神。前者寫雙耳直豎,有一種挺拔的力度;后者不寫四蹄生風,而寫風入四蹄,別具神韻。從騎者的感受說,當其風馳電掣之時,好像馬是不動的,兩旁的景物飛速后閃,風也向蹄間呼嘯而入。
5. 答案 ①不尚修飾,寫景簡明。“柳絲”“曉市”“杜若”“芳汀”取景自然,洗去浮艷和纖秾。②用字脫俗,境界清新。“搖”寫出了柳絲的特點,也帶有擬人,突出作者的閑適,“遍”寫出了杜若之多,也表現了詞人的喜悅。
1.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后面題目。
高冠谷口招鄭鄠
岑參
谷口來相訪,空齋不見君。澗花然暮雨,潭樹暖春云。
門徑稀人跡,檐峰下鹿群。衣裳與枕席,山靄碧氤氳。
“詩眼”指的是詩句中最生動傳神的一個字。你認為這首詩第二聯中詩眼分別是哪一個字?為什么?請結合全詩簡析。
2.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偶見
徐禎卿
深山曲路見桃花,馬上匆匆日欲斜。可奈玉鞭留不住,又銜春恨到天涯。
這首詩的詩眼是哪個詞?請簡要分析。
3.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問題。
秋浦①途中
杜牧
蕭蕭山路窮秋雨,淅淅溪風一岸蒲。為問寒沙新到雁,來時還下杜陵②無?
注:①秋浦,唐時為池州州治所在,詩人被貶官外放時途經此地。②杜陵,在長安西南,詩人家鄉樊川所在地。
請結合全詩,簡要賞析前兩句詩中的“蕭蕭”和“淅淅”兩個擬聲詞。
4.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問題。
房兵曹胡馬①
杜甫
胡馬大宛名,鋒棱瘦骨成。竹批②雙耳峻③,風入四蹄輕。
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生。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
注:①此詩作于公元740年(唐玄宗開元二十八年)或741年(開元二十九年),當時杜甫在洛陽,正值青年時期。②竹批:形容馬耳尖如竹尖。③峻:尖銳。
“批”和“入”兩個動詞極其傳神,請結合詩句,談談你的理解。
5.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臨江仙·席上贈張建康
蘇庠①
本是白萍洲畔客,虎符臥鎮江城。歸來猶得趁鷗盟。柳絲搖曉市,杜若②遍芳汀。 莫惜飛觴仍墮幘,柳邊依約鶯聲。水秋鱸熟正關情。只愁宣室③召,未許釣船輕。
注:①蘇庠(1065~1147):南宋初詞人,隱逸以終,終年83歲。②杜若:香草,多年生草本,高一二尺,葉廣披針形,味辛香。夏日開白花,果實藍黑色。③宣室:古代宮殿名,泛指帝王所居的正室。
有人評說這首《臨江仙》語言“明朗清新”,試結合“柳絲搖曉市,杜若遍芳汀”兩句作賞析。
參考答案
1.答案 “詩眼”分別是“然”、“暖”。“然”通“燃”,意思是說暮雨中的澗花開得很紅火,像烈火燃燒似的;“暖”是指春云低垂,潭邊樹木與其相接,好像要為它們送去溫暖,多么富有人情味兒。該聯中作者用擬人手法,繪形繪色,精練傳神地描寫了朋友居住之地的環境優美、高雅、溫馨而富有生機,抒發了詩人對朋友這種恬淡閑適隱居生活的渴望之情。
2. 答案 這首詩的詩眼是“恨”(春恨)。作者于深山曲路上忽然見到燦爛的桃花,但很快天色漸晚,如此燦爛的桃花縱然快馬加鞭和時間賽跑,也是挽留不住的;由桃花短暫聯想到春光短暫,美景難留,而作者卻還在到處漂泊,表達了作者的無奈之情。
3. 答案 “蕭蕭”和“淅淅”使用了擬聲手法,“蕭蕭”摹秋雨聲,“淅淅”摹溪風聲。凄風苦雨,表現了作者旅途的艱辛,襯托了作者的孤寂悲涼之情。
4. 答案 “批”和“入”兩個動詞極其傳神。前者寫雙耳直豎,有一種挺拔的力度;后者不寫四蹄生風,而寫風入四蹄,別具神韻。從騎者的感受說,當其風馳電掣之時,好像馬是不動的,兩旁的景物飛速后閃,風也向蹄間呼嘯而入。
5. 答案 ①不尚修飾,寫景簡明。“柳絲”“曉市”“杜若”“芳汀”取景自然,洗去浮艷和纖秾。②用字脫俗,境界清新。“搖”寫出了柳絲的特點,也帶有擬人,突出作者的閑適,“遍”寫出了杜若之多,也表現了詞人的喜悅。
上一篇:鑒賞古代詩歌的形象專項練習及答案
下一篇:薩都剌《玉山道中》閱讀答案
* 鑒賞古代詩歌的語言1.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后面題目。高冠谷口招鄭鄠岑參谷口來相訪,空齋不見君。澗花然暮雨,潭樹暖春云。門徑稀人跡,檐峰下鹿群。衣裳與枕席,山靄碧氤氳。“詩眼”指的是詩句中最生動傳神的一個字。你認為這首詩第二聯中詩眼分別是哪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