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蘇舜欽《覽照》閱讀答案

    覽照
    【北宋】蘇舜欽
    鐵面蒼髯目有棱,世間兒女見須驚。
    心曾許國終平虜,命未逢時合退耕。
    不稱好文親翰墨,自嗟多病足風情。
    一生肝膽如星斗,嗟爾頑銅豈見明!
    【注釋】
    [1]覽照:以鏡自照。蘇舜欽在政治上屬于以范仲淹為首的革新集團,范仲淹被貶官以后,蘇舜欽也被革職為平民
    [ 2]頑銅:不成材之銅,謂銅鏡。
    1.本詩是詩人的一幅自畫像,詩中刻畫了詩人怎樣的自我形象?結合全詩簡要分析。(6分)
    2.詩歌尾聯采用了什么手法?表現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結合詩句簡要分析。(5分)
    【答案】
    1.本詩刻畫了一位雖有報國雄心卻無人賞識、壯志難酬的詩人形象。詩歌開頭,詩人摸鏡自照,刻畫出雖面貌蒼老丑陋卻錚錚鐵骨的英雄形象:頷聯由繪形轉入繪神,慨嘆自己雖有殺敵平擄的雄心壯志,可是生不逢時,只好退隱歸耕;頸聯以自謙之語抒發內心苦悶,自言雖不配舞文弄墨,卻寫寫文章,聊以自慰;尾聯表明自己一片赤膽忠心,卻無人賞識。
    2.尾聯采用托物寓意的手法,表達了對當朝統治者不能識別和選拔人才的滿腔怒憤。詩人嗟爾頑銅,埋怨鏡子,說它只能照出自己蒼老、怪異的貌狀,卻照不出自己的一片赤膽忠心,表達出無人理解、賞識的一腔怨憤。在詩中,銅鏡比喻當朝統治者,詩人雖是覽鏡自語,但實際上是對當朝統治者不能識別和選拔人才的滿腔怨憤。


    注釋
    許國:為國家獻身。
    平虜:平定犯邊的異族。
    退耕:指罷黜務農。
    不稱:不相稱。
    足風情:偏偏多愁善感。
    翰墨:筆墨。
    頑銅:指銅鏡。

    解讀
    作者攬鏡自嘆,嘆息銅鏡只照外表,不照內心。從外貌看,蒼老丑陋,而內心則光明磊落,卻不為人所理解。他嘆息自己空有報國之志,卻遭罷黜而退耕。封建社會許多有才華的知識分子將自己被壓抑歸結為“生不逢時”,這種自我寬解,含蘊著無限凄涼。頸聯中作者對自己文學活動的評價屬自謙之辭,其實他是宋初有卓越成就的詩人。
    * 覽照【北宋】蘇舜欽鐵面蒼髯目有棱,世間兒女見須驚。心曾許國終平虜,命未逢時合退耕。不稱好文親翰墨,自嗟多病足風情。一生肝膽如星斗,嗟爾頑銅豈見明!【注釋】[1]覽照:以鏡自照。蘇舜欽在政治上屬于以范仲淹為首的革新集團,范仲淹被貶官以后,蘇舜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