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渾與盧綸《塞下曲》閱讀答案對比賞析
塞下曲
(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塞下曲
(許渾)
夜戰桑乾北,秦兵半不歸。
朝來有鄉信,猶自寄寒衣。
注:
月黑:沒有月光。
遁:逃走。
將:率領。
輕騎:輕裝快速的騎兵。
逐:追趕。
桑乾(gān)北:桑乾河北岸。桑乾河,永定河的上游,發源于山西,流經華北平原。
秦兵:唐都在關中,是秦朝舊地,所以稱唐軍為“秦兵”。半不歸:一半回不來,指戰死。
鄉信:家鄉來信。
(1)這兩首詩的基調有什么不同?分別表現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
(2)這兩首詩在寫法上有明顯不同,一首情景交融,一首僅用白描,卻都取得了很高的藝術效果。請對此作簡要分析。(4分)
參考答案
(1)盧詩格調高昂豪邁,許詩基調凄婉哀傷。盧詩寫戍邊將士雪夜準備追敵的壯舉,表現了將士們保家衛國奮勇殺敵的英雄氣概;
許詩寫戰士夜戰喪生,秦人不知,猶寄家信,表現戰爭的殘酷,寄托對戍士及家屬的深刻同情,對戰爭的譴責。
(2)盧詩情景交融。烏云掩月,一片漆黑,敵軍出逃,宿雁驚起,月黑風高的夜晚,為事件設置特定的背景。正當將士準備追敵之際,一場大雪紛紛揚揚,剎那間雪花落滿弓刀。此景場面宏大,氣勢不凡,渲染了豪邁雄勁的氣氛,烘托了將士奮勇殺敵的高昂情緒,給人留下豐富的想象空間。
許詩僅用白描手法,四句詩純是敘事,不發議論,不作渲染,而是選擇典型事件,簡單勾勒:桑乾河北一場夜戰,半數戰士喪生未歸,次日清晨,親人猶寄家信,告知御寒衣物已經寄出。寥寥幾筆,就把戰爭帶給人們的痛苦表現出來,平中見奇,耐人尋味。

對比賞析
這是盧綸組詩《塞下曲》中的第三首。盧綸曾任幕府中的元帥判官,對行伍生活有體驗,描寫此類生活的詩比較充實,風格雄勁。這首詩寫將軍雪夜準備率兵追敵的壯舉,氣概豪邁。
詩由寫景開始,“月黑雁飛高”并非眼中之景,而是意中之景。雪夜月黑,本不是雁飛的正常時刻;而宿雁驚飛,透露出敵人正在行動。寥寥五字,既交代了時間為冬季,又烘托出了戰前的緊張氣氛。
“單于夜遁逃”,敵人夜間行動,并非率兵來襲,而是借月色的掩護倉皇逃遁。詩句語氣肯定,判斷明確,充滿了對敵人的蔑視和我軍的必勝信念,令讀者為之振奮。
后兩句寫將軍準備追敵的場面,氣勢不凡。“欲將輕騎逐”,將軍發現敵軍潛逃,要率領輕裝騎兵去追擊;不僅僅因為輕騎快捷,同時也顯示出了一種高度的自信。當勇士們列隊準備出發時,一場紛紛揚揚的大雪下了起來,雖然站立不過片刻,剎那間弓刀上卻落滿了雪花。遮掩了他們武器的寒光。他們就像一支支即將離弦的箭,雖然尚未出發,卻滿懷著必勝的信心。
最后一句“大雪滿弓刀”是嚴寒景象的描寫,突出表達了戰斗的艱苦性和將士們奮勇的精神。
本詩雖區區二十個字,卻寫出了當時的實情:單于在“月黑雁飛高”的情景下率軍潰逃,將軍在“大雪滿弓刀”的奇寒天氣情況下準備率軍出擊。一逃一追把緊張的氣氛全部渲染了出來。詩句雖然沒有直接寫激烈的戰斗場面,但留給了讀者廣闊的想象空間,營造了詩歌意蘊悠長的氛圍。
《塞下曲》是唐代詩人許渾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這首詩以極其精練的手法,高度濃縮了戰爭的悲劇性。詩的前兩句敘述了發生在桑乾河北的夜戰情況,后兩句敘述遠在家鄉的親人,不知道自己的親人已死于戰爭,依然來信寄物,烘托出濃烈的悲劇氣氛。全詩話句精練、構思巧妙、境界悲壯、意蘊深沉,委婉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戰爭的譴責和對士兵及其家屬的同情。
(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塞下曲
(許渾)
夜戰桑乾北,秦兵半不歸。
朝來有鄉信,猶自寄寒衣。
注:
月黑:沒有月光。
遁:逃走。
將:率領。
輕騎:輕裝快速的騎兵。
逐:追趕。
桑乾(gān)北:桑乾河北岸。桑乾河,永定河的上游,發源于山西,流經華北平原。
秦兵:唐都在關中,是秦朝舊地,所以稱唐軍為“秦兵”。半不歸:一半回不來,指戰死。
鄉信:家鄉來信。
(1)這兩首詩的基調有什么不同?分別表現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
(2)這兩首詩在寫法上有明顯不同,一首情景交融,一首僅用白描,卻都取得了很高的藝術效果。請對此作簡要分析。(4分)
參考答案
(1)盧詩格調高昂豪邁,許詩基調凄婉哀傷。盧詩寫戍邊將士雪夜準備追敵的壯舉,表現了將士們保家衛國奮勇殺敵的英雄氣概;
許詩寫戰士夜戰喪生,秦人不知,猶寄家信,表現戰爭的殘酷,寄托對戍士及家屬的深刻同情,對戰爭的譴責。
(2)盧詩情景交融。烏云掩月,一片漆黑,敵軍出逃,宿雁驚起,月黑風高的夜晚,為事件設置特定的背景。正當將士準備追敵之際,一場大雪紛紛揚揚,剎那間雪花落滿弓刀。此景場面宏大,氣勢不凡,渲染了豪邁雄勁的氣氛,烘托了將士奮勇殺敵的高昂情緒,給人留下豐富的想象空間。
許詩僅用白描手法,四句詩純是敘事,不發議論,不作渲染,而是選擇典型事件,簡單勾勒:桑乾河北一場夜戰,半數戰士喪生未歸,次日清晨,親人猶寄家信,告知御寒衣物已經寄出。寥寥幾筆,就把戰爭帶給人們的痛苦表現出來,平中見奇,耐人尋味。

對比賞析
這是盧綸組詩《塞下曲》中的第三首。盧綸曾任幕府中的元帥判官,對行伍生活有體驗,描寫此類生活的詩比較充實,風格雄勁。這首詩寫將軍雪夜準備率兵追敵的壯舉,氣概豪邁。
詩由寫景開始,“月黑雁飛高”并非眼中之景,而是意中之景。雪夜月黑,本不是雁飛的正常時刻;而宿雁驚飛,透露出敵人正在行動。寥寥五字,既交代了時間為冬季,又烘托出了戰前的緊張氣氛。
“單于夜遁逃”,敵人夜間行動,并非率兵來襲,而是借月色的掩護倉皇逃遁。詩句語氣肯定,判斷明確,充滿了對敵人的蔑視和我軍的必勝信念,令讀者為之振奮。
后兩句寫將軍準備追敵的場面,氣勢不凡。“欲將輕騎逐”,將軍發現敵軍潛逃,要率領輕裝騎兵去追擊;不僅僅因為輕騎快捷,同時也顯示出了一種高度的自信。當勇士們列隊準備出發時,一場紛紛揚揚的大雪下了起來,雖然站立不過片刻,剎那間弓刀上卻落滿了雪花。遮掩了他們武器的寒光。他們就像一支支即將離弦的箭,雖然尚未出發,卻滿懷著必勝的信心。
最后一句“大雪滿弓刀”是嚴寒景象的描寫,突出表達了戰斗的艱苦性和將士們奮勇的精神。
本詩雖區區二十個字,卻寫出了當時的實情:單于在“月黑雁飛高”的情景下率軍潰逃,將軍在“大雪滿弓刀”的奇寒天氣情況下準備率軍出擊。一逃一追把緊張的氣氛全部渲染了出來。詩句雖然沒有直接寫激烈的戰斗場面,但留給了讀者廣闊的想象空間,營造了詩歌意蘊悠長的氛圍。
《塞下曲》是唐代詩人許渾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這首詩以極其精練的手法,高度濃縮了戰爭的悲劇性。詩的前兩句敘述了發生在桑乾河北的夜戰情況,后兩句敘述遠在家鄉的親人,不知道自己的親人已死于戰爭,依然來信寄物,烘托出濃烈的悲劇氣氛。全詩話句精練、構思巧妙、境界悲壯、意蘊深沉,委婉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戰爭的譴責和對士兵及其家屬的同情。
上一篇:馬致遠《天凈沙·秋思》閱讀答案附賞析
下一篇:李商隱《訪秋》閱讀答案及賞析
* 塞下曲?(盧綸)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塞下曲?(許渾)夜戰桑乾北,秦兵半不歸。朝來有鄉信,猶自寄寒衣。注:月黑:沒有月光。遁:逃走。將:率領。輕騎:輕裝快速的騎兵。逐:追趕。桑乾(gān)北:桑乾河北岸。桑乾河,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