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辛棄疾《臨江仙·再用韻送祐之弟歸浮梁》閱讀答案及翻譯

    臨江仙·再用韻送祐之弟歸浮梁
    辛棄疾
    鐘鼎山林都是夢,人間寵辱休驚。只消閑處過平生。酒杯秋吸露,詩句夜裁冰。
    記取小窗風雨夜,對床燈火多情。問誰千里伴君行。晚山眉樣翠,秋水鏡般明。
    【注釋】①祐之:辛祐之,辛棄疾的族弟。②裁冰:比喻構思新穎精巧。
    1.詞的下片運用了哪些手法?請簡要分析。(5分) 
    2.這首詞雖然寫的是送別,卻無哀傷之感,請結合全詞簡要賞析。(6分) 

    參考答案
    1.(1)想象、虛寫。前兩句回憶二人當年的快樂時光,寫出往昔生活的美好。(1分)
    (2)比喻、對偶。“晚山”對“秋水”,“翠”對“明”。將晚山比作翠眉,將秋水比作明鏡,寫出了晚山的秀美青翠,秋水的清澈明凈,生動傳神。(2分)
    (3)設問、以景結情。結尾兩句通過景物描寫回答了前一句的設問,即這秀美的山水將伴你千里同行,使得情感表達更加含蓄蘊藉,耐人回味。(2分)

    2.(1)上闋勸慰祐之看淡名利榮辱,秋飲美酒,夜吟佳句,人生態度淡泊曠達,不因失意而哀傷。
    (2)下闋前兩句回憶往事,小窗風雨、對床夜談的溫馨和深情沖淡了離愁,情真而不流于感傷,清麗灑脫。
    (3)最后三句寫祐之雖獨自上路,但有明媚的山水千里相伴,不會因旅途孤獨寂寞而哀傷。(每點2分)



    (1)“鐘鼎山林”分別指什么?用了什么修辭手法?(3分)
    【答案】鐘鼎指做官,山林指退隱。借代。
    (2)下闋畫線句描繪了一幅什么畫面?請簡述。3分)
    【答案】風雨之夜,兩人挑燈不寐、聯床夜話的畫面。
    (3)賞析“曉山眉樣翠,秋水鏡般明”兩句的妙處?(4分)
    【答案】這兩句對仗工整,比喻巧妙:群山如黛,明水如鏡。作者描繪如此明麗的秋景,自問自答,委婉地表達了對佑之千里獨行的寬慰。
    【或:①比喻、對偶。“晚山”對“秋水”,“翠”對“明”。將晚山比作翠眉,將秋水比作明鏡,寫出了晚山的秀美青翠,秋水的清澈明凈,生動傳神。(2分)②以景結情。結尾兩句通過景物描寫回答了前一句的設問,即這秀美的山水將伴你千里同行,使得情感表達更加含蓄蘊藉,耐人回味。(2分)


    1.在辛棄疾看來怎樣才能做到“閑處過平生”?請結合詞的上片簡要分析。
    2.詞的下片表達了什么情感?主要是通過哪一種手法來表達的?請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1.首先,要有這樣的人生態度:在朝在野都是幻夢,不必為寵辱得失自我驚擾,只需平靜閑淡地度過余生。其次,可以選擇這樣的生活方式:飲如露般甘美的酒,寫構思精巧的詩。
    2.下片表達了與弟弟祐之的離別深情。主要用了虛寫(想象)的手法,首先回憶了往昔與弟弟小窗風雨、對床夜話的手足情誼;接著想象族弟歸途之中的情景,祝福他有青翠如眉黛的山、明亮如鏡的水相伴前行。若答其余手法酌情給分。


    詞意:
    無論在朝為官,還是隱于山林都是幻夢,何必為寵辱得失自我驚擾(皆要寵辱不驚).只愿秋飲如同甘露之美酒,夜吟冰雪之詩句,以此悠閑過一生.猶記得小時候,窗外風雨,兩人同宿夜語的手足情誼.送行路上,牽掛前方不知有誰繼續陪伴你.山色青翠如黛眉,秋水如同鏡子清澈無波。(王觀《卜算子》:“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 臨江仙·再用韻送祐之弟歸浮梁辛棄疾鐘鼎山林都是夢,人間寵辱休驚。只消閑處過平生。酒杯秋吸露,詩句夜裁冰。記取小窗風雨夜,對床燈火多情。問誰千里伴君行。晚山眉樣翠,秋水鏡般明。【注釋】①祐之:辛祐之,辛棄疾的族弟。②裁冰:比喻構思新穎精巧。1 ......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