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詠物的詩詞(1403首)

    561 《木蘭花令》 宋·黃庭堅

    黔中士女游晴晝。
    花信輕寒羅袖透。
    爭尋穿石道宜男,更買江魚雙貫柳。
    竹枝歌好移船就。
    依倚風光垂翠袖。
    滿傾蘆酒指諧圍,相守與郎如許壽。

    詠物寫花離別惜別

    562 《行香子(寓意)》 宋·蘇軾

    三入承明。
    四至九卿。
    問書生、何辱何榮。
    金張七葉,紈綺貂纓。
    無汗馬事,不獻賦,不明經。
    成都卜肆,寂寞君平。
    鄭子真、巖谷躬耕。
    寒灰炙手,人重人輕。
    除竺乾學,得無念,得無名。

    宋詞精選詠物寫花抒懷

    563 《少年游(十之九·林鐘商)》 宋·柳永

    日高花榭懶梳頭。
    無語倚妝樓。
    修眉斂黛,遙山橫翠,相對結春愁。
    王孫走馬長楸陌,貪迷戀、少年游。
    似恁疏狂,費人拘管,爭似不風流。

    詠物

    564 《和侃法師》 南北朝·庾信

    秦關望楚路,灞岸想江潭。
    幾人應落淚,看君馬向南。
     

    詠物寫山

    565 《海上相逢趙同》 唐·呂巖

    南宮水火吾須濟,北闕夫妻我自媒。
    洞里龍兒嬌郁律,山前童子喜徘徊。

    詠物寫花感慨

    566 《殘春》 唐·齊己

    三月看無也,芳時此可嗟。
    園林欲向夕,風雨更吹花。
    影亂沖人蝶,聲繁繞塹蛙。
    那堪傍楊柳,飛絮滿鄰家。

    詠物寓理

    567 《白頭吟》 唐·邵謁

    漢家天宇闊,日月不暫閑。
    常將古今骨,裨作北邙山。
    山高勢已極,猶自凋朱顏。

    詠物

    568 《杜秋娘詩》 唐·杜牧

    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
    其間杜秋者,不勞朱粉施。
    老濞即山鑄,后庭千雙眉。
    秋持玉斝醉,與唱金縷衣。

    詠物菊花品格抱負

    569 《蘇州柳》 唐·白居易

    金谷園中黃裊娜,曲江亭畔碧婆娑。
    老來處處游行遍,不似蘇州柳最多。
    絮撲白頭條拂面,使君無計奈春何。

    樂府詠物牡丹

    570 《雨中題衰柳》 唐·白居易

    濕屈青條折,寒飄黃葉多。
    不知秋雨意,更遣欲如何。

    詠物地名詠史懷古

    571 《夢仙》 唐·白居易

    人有夢仙者,夢身升上清。
    坐乘一白鶴,前引雙紅旌。
    羽衣忽飄飄,玉鸞俄錚錚。
    半空直下視,人世塵冥冥。

    宋詞三百首婉約樂府詠物感慨時光

    572 《鄂州寓館嚴澗宅(時澗不在)》 唐·元稹

    鳳有高梧鶴有松,偶來江外寄行蹤。
    花枝滿院空啼鳥,塵榻無人憶臥龍。
    心想夜閑唯足夢,眼看春盡不相逢。
    何時最是思君處,月入斜窗曉寺鐘。

    詠物抒情懷才不遇

    573 《屏風曲》 唐·李賀

    蝶棲石竹銀交關,水凝綠鴨琉璃錢。
    團回六曲抱膏蘭,將鬟鏡上擲金蟬。
    沉香火暖茱萸煙,酒觥綰帶新承歡。
    月風吹露屏外寒,城上烏啼楚女眠。

    詠物抒情

    574 《詠史(一作和蕃)》 唐·戎昱

    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婦人。
    豈能將玉貌,便擬靜胡塵。
    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

    詠物寫人思念

    575 《入喬口(長沙北界)》 唐·杜甫

    漠漠舊京遠,遲遲歸路賒。
    殘年傍水國,落日對春華。
    樹蜜早蜂亂,江泥輕燕斜。
    賈生骨已朽,凄惻近長沙。

    詠物牡丹隱喻

    576 《登水門樓,見亡友張貞期題望黃河詩,因以感興》 唐·崔曙

    吾友東南美,昔聞登此樓。
    人隨川上逝,書向壁中留。
    嚴子好真隱,謝公耽遠游。
    清風初作頌,暇日復銷憂。

    詠物梅花

    577 《送劉昚虛歸取宏詞解》 唐·王昌齡

    太清聞海鶴,游子引鄉眄。
    聲隨羽儀遠,勢與歸云便。
    青桂春再榮,白云暮來變。
    遷飛在禮儀,豈復淚如霰。

    詠物贊美農民

    578 《三月曲水宴得煙字》 唐·王勃

    彭澤官初去,河陽賦始傳。
    田園歸舊國,詩酒間長筵。
    列室窺丹洞,分樓瞰紫煙。
    縈回亙津渡,出沒控郊鄽。

    詠物寫鳥

    579 《自洪府舟行直書其事》 唐·宋之問

    仲春辭國門,畏途橫萬里。
    越淮乘楚嶂,造江泛吳汜。
    嚴程無休隙,日夜涉風水。
    昔聞垂堂言,將誡千金子。

    詠物梅花

    580 《東風》 明·朱元璋

    我愛東風從東來,花心與我一般開。
    花成子結因花盛,春滿乾坤始鳳臺。

    古文觀止詠物哲學理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