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途而廢的反義詞
半途而廢的反義詞有:不到烏江不盡頭,從頭徹尾,從頭至尾,堅持不懈,堅持不渝,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百折不移,磨穿鐵硯,終始若一,鐵杵成針,鍥而不舍,半途而廢[bàn tú ér fèi]的解釋:半途:半途上;廢:中止。路走到一半停了下來。比喻事業沒做完就停止;不能善始善終。出自:西漢 戴圣《禮記 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
半途而廢的反義詞詳解
- 1 不到烏江不盡頭
- 拼音:
- bù dào wū jiāng bù jìn tóu
- 解釋:
- 烏江:項羽兵敗的地方。比喻不達目的絕不罷休
- 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九卷:“政如下棋的較勝爭強,眼紅喉急,分明似孫龐斗智,賭個你死我活,又如劉項爭天下,不到烏江不盡頭。”
- 2 從頭徹尾
- 拼音:
- cóng tóu chè wěi
- 解釋:
- 自始至終
- 出處:
- 宋 朱熹《答呂伯恭》:“不免索性說了,從頭徹尾只是此一個病根也。”
- 3 從頭至尾
- 拼音:
- cóng tóu zhì wěi
- 解釋:
- 由開頭到末尾。指事情發展的全過程。也作“從頭到底”、“從頭到尾”。
- 出處:
- 宋 朱熹《答呂伯恭(其三三)》:“不免索性說了,從頭徹尾,只是此一個病根也。”
- 4 堅持不懈
- 拼音:
- jiān chí bù xiè
- 解釋:
- 懈:放松。堅持到底;沒有絲毫的松懈。
- 出處:
- 《清史稿 劉體重傳》:“遇大雨,賊決河自衛。煦激勵兵團,堅持不懈,賊窮蹙乞降,遂復濮洲。”
- 5 堅持不渝
- 拼音:
- jiān chí bù yú
- 解釋:
- 渝:改變。堅持到底;決不改變。
- 6 持之以恒
- 拼音:
- chí zhī yǐ héng
- 解釋:
- 持:保持;堅持;之:代詞;指所要堅持的東西;恒:長久;指恒心。有恒心地堅持下去。也作“持之以久”。
- 出處:
- 宋 樓鑰《攻愧集 雷兩應詔封事》:“凡應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誠,持之以久。”
- 7 滴水穿石
- 拼音:
- dī shuǐ chuān shí
- 解釋:
- 滴水可把石頭打穿。比喻雖然力量小;但只要堅持不懈;就能把艱難的事情辦成。也作“水滴石穿”。
- 出處:
- 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 一錢斬吏》:“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 8 百折不移
- 拼音:
- bǎi zhé bù yí
- 解釋:
- 屢遭挫折亦不改變其操守。
- 出處:
- 明 吳承恩《贈郡伯古愚邵公報政序》:“即其可名狀者言之,則本之一毫不染之真,而加之百折不移之守。”
- 9 磨穿鐵硯
- 拼音:
- mó chuān tiě yàn
- 解釋:
- 把鐵鑄的硯臺都磨穿了。比喻讀書用功,有恒心。
- 出處:
- 元 范康《竹葉舟》第一折:“坐破寒氈,磨穿鐵硯。自夸經史如流,拾他青紫,唾手不須憂。”
- 10 終始若一
- 拼音:
- zhōng shǐ ruò yī
- 解釋:
- 自始至終都不改變。
- 出處:
- 《荀子 禮論》:“故君子敬始而慎終,終始若一,是君子之道。” 又“然后皆有衣衾多少厚薄之數,皆有翣菨文章之等,以敬飾之,使生死終始若一。”
- 11 鐵杵成針
- 拼音:
- tiě chǔ chéng zhēn
- 解釋:
- 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 出處:
- 明 鄭之珍《目連救母 四 劉氏齋尼》:“好似鐵杵磨針,心堅杵有成針日。”
- 12 鍥而不舍
- 拼音:
- qiè ér bù shě
- 解釋:
- 鍥: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學習有恒心。
- 出處:
- 先秦 荀況《荀子 勸學》:“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半途而廢的近義詞
“半途而廢”單字解釋
* 半途而廢的反義詞有:不到烏江不盡頭,從頭徹尾,從頭至尾,堅持不懈,堅持不渝,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百折不移,磨穿鐵硯,終始若一,鐵杵成針,鍥而不舍,半途而廢[bàn tú ér fèi]的解釋:半途:半途上;廢:中止。路走到一半停了下來。比喻事業沒做完就停止;不能善始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