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勞而獲的反義詞
不勞而獲的反義詞有:一無所取,一無所得,先難后獲,勞而無功,徒勞無功,徒勞無益,自食其力,不勞而獲[bù láo ér huò]的解釋:獲:獲得。自己不勞動而占有別人的勞動成果。也作“不勞而得”。出自:三國 魏 王肅《孔子家語 入官》:“所求于邇,故不勞而得也。”
不勞而獲的反義詞詳解
- 1 一無所取
- 拼音:
- yī wú suǒ qǔ
- 解釋:
- 原指一點都沒拿。后也形容什么都未得到。
- 出處:
- 《三國志·魏志·鐘會傳》裴松之注:“會前后賜錢帛數百萬計,悉送供公家之用,一無所取。”
- 2 一無所得
- 拼音:
- yī wú suǒ dé
- 解釋:
- 什么東西也沒有得到
- 出處:
- 漢 焦贛《易林》:“步走逐鹿,空無所得。”
- 3 先難后獲
- 拼音:
- xiān nán hòu huò
- 解釋:
- 難:艱難,勞苦;獲:收獲。先付出勞動然后再取得收獲。比喻不坐享其成。
- 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雍也》:“仁者,先難而后獲,可謂仁矣。”
- 4 勞而無功
- 拼音:
- láo ér wú gōng
- 解釋:
- 勞:勞累;勞苦;功:功效;成效。花了力氣卻沒有成效。
- 出處:
- 先秦 管仲《管子 形勢》:“與不可,強不能,告不知,謂之勞而無功。”
- 5 徒勞無功
- 拼音:
- tú láo wú gōng
- 解釋:
- 徒:徒然;白白地;功:成就。白白付出勞動而沒有功效。
- 出處:
- 宋 朱熹《詩集傳》:“厭小而務大,忽近而圖遠,將徒勞而無功也。”
- 6 徒勞無益
- 拼音:
- tú láo wú yì
- 解釋:
- 白費勁,沒有一點用處。
- 出處:
- 宋 袁燮《伐武岡林守進治要札子》:“夫溺于卑者,固不足論;而過于高者,徒勞無益。”
- 7 自食其力
- 拼音:
- zì shí qí lì
- 解釋:
- 依靠自己的勞動來謀生。
- 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食貨志》:“今驅民而歸之農,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
不勞而獲的近義詞
“不勞而獲”單字解釋
* 不勞而獲的反義詞有:一無所取,一無所得,先難后獲,勞而無功,徒勞無功,徒勞無益,自食其力,不勞而獲[bù láo ér huò]的解釋:獲:獲得。自己不勞動而占有別人的勞動成果。也作“不勞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