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的詞語
wu的詞語:烏鴉、烏黑、烏云、烏七八糟、烏漆抹黑、烏青、烏魯木齊、烏托邦、烏紗帽、烏龜、烏賊、烏金、烏衣、烏冬面、烏江、烏合之眾、烏煙瘴氣、烏蒙山、烏托邦主義、烏頭、烏骨雞
wu的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書蟲 | 書蟲 (雙語讀物)'PGxpPuKAnOS5puiZq+KAneaYr+WkluivreaVmeWtpuS4jueglOeptuWHuueJiOekvuWSjOeJm+a0peWkp+WtpuWHuueJiOekvuWFseWQjOWlieeMrue7meW5v+Wkp+iLseivreWtpuS5oOiAheeahOS4gOWkp+eyvuWTgeOAguS5puiZq+WcqOiLseivreS4reWkp+amguaYr+mih+WPr+eIseeahOW9ouixoeOAguaDs+ixoeS4gOS4i++8jOaciemCo+S5iOS4gOWPquWLpOWLieeahOWwj+iZq++8jOWug+WmgueXtOWmgumGieWcsOayiei/t+S6juS5puWNt++8jOWtnOWtnOS4jeWApuWcsOWSgOWavOedgOWtl+avjeKApuKApgsgICAgPC9saT48bGk+5aaC5LuK6L+Z5Y+q4oCc5Lmm6Jmr4oCd5ryC5rSL6L+H5rW377yM6L2755uI5Zyw6JC95Zyo5LqG5Lit5Zu96Iux6K+t5a2m5Lmg6ICF55qE5o6M5Lit44CC4oCc5Lmm6Jmr4oCd6aaW5YWI5bCG57uZ5L2g5Lul6Ieq5L+h77yM5Y2z5L2/5L2g55uu5YmN5Y+q5pyJ5Yeg55m+6K+N5rGH6YeP77yM5Lmf5Y+v5Lul5LiN5aSq6LS55Yqy5Zyw6ZiF6KeI5LiW55WM5ZCN5L2c5LqG44CC5Lmm6Jmr6L+Y5Lya55So5a6D57uG57uG55qE6bij5Y+r5aOw5LiN5YGc5o+Q6YaS5L2g77ya6KaB5Z2a5oyB5LiN5oeI5Zyw6K+75LiL5Y6777yM6KaB5bm/5rOb6ICM5Liw5a+M5Zyw6K+75LiL5Y6744CC5b6F5Yiw6K+75a6M5Lib5Lmm57O75YiX5Lit55qE5pyA5ZCO5LiA5pys77yM5L2g5Lmf6K645Lya56qB54S25Y+R546w77ya5L2g5bey57uP5aaC6Ju55YyW6J2277yM5oyv57+F5qyy57+U5LqG77yBPC9saT48bGk+5Lmm6Jmr57O75YiX5bey5LqOMjAxNOW5tOWHuueJiDQ35pys5paw5aKe5ZOB56eN77yM5YW25YWN6LS55aKe5YC85pyN5Yqh5Lmf5bey5LqOMjAxM+W5tOS4iue6v+OAgjwvbGk+書蟲 (漢語詞匯)“書蟲”泛指食葉蟲,后指愛書,喜歡書的人(不只是讀) |
五臺山 | 五臺山 (山西省忻州市五臺山)五臺山(Mount Wutai),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中華十大名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介于北緯38°50'—39°05'、東經113°29'—113°44'之間,總面積592.88平方千米。 《名山志》載:“五臺山五峰聳立,高出云表,山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臺,故曰五臺。”五臺山是中國唯一一個青廟黃廟共處的佛教道場。截至2017年,五臺山有寺院47處,臺內39處,臺外8處,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來參拜。著名的有: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南山寺、黛螺頂、廣濟寺、萬佛閣等。 |
編造 | 編造 biān zào 動詞 (1) [compile;draw up]:將資料組織排列起來 編造表冊 (2) [fabricate]:捏造 為他的缺席編造繁雜的解釋 (3) [invent]:靠智力創造 古人編造了這個神話 (4) [work out;make]:虛構 故事部分是真實的,部分是編造的 |
編造 | 編造 biān zào 動詞 (1) [compile;draw up]:將資料組織排列起來 編造表冊 (2) [fabricate]:捏造 為他的缺席編造繁雜的解釋 (3) [invent]:靠智力創造 古人編造了這個神話 (4) [work out;make]:虛構 故事部分是真實的,部分是編造的 |
紙煤兒 | 紙煤兒 zhǐméir [paper roll,shaped like drinking straw,used for lighting pipe]用于引火的細紙卷 |
書蟲 | 書蟲 (雙語讀物)PGxpPuKAnOS5puiZq+KAneaYr+WkluivreaVmeWtpuS4jueglOeptuWHuueJiOekvuWSjOeJm+a0peWkp+WtpuWHuueJiOekvuWFseWQjOWlieeMrue7meW5v+Wkp+iLseivreWtpuS5oOiAheeahOS4gOWkp+eyvuWTgeOAguS5puiZq+WcqOiLseivreS4reWkp+amguaYr+mih+WPr+eIseeahOW9ouixoeOAguaDs+ixoeS4gOS4i++8jOaciemCo+S5iOS4gOWPquWLpOWLieeahOWwj+iZq++8jOWug+WmgueXtOWmgumGieWcsOayiei/t+S6juS5puWNt++8jOWtnOWtnOS4jeWApuWcsOWSgOWavOedgOWtl+avjeKApuKApgsgICAgPC9saT48bGk+5aaC5LuK6L+Z5Y+q4oCc5Lmm6Jmr4oCd5ryC5rSL6L+H5rW377yM6L2755uI5Zyw6JC95Zyo5LqG5Lit5Zu96Iux6K+t5a2m5Lmg6ICF55qE5o6M5Lit44CC4oCc5Lmm6Jmr4oCd6aaW5YWI5bCG57uZ5L2g5Lul6Ieq5L+h77yM5Y2z5L2/5L2g55uu5YmN5Y+q5pyJ5Yeg55m+6K+N5rGH6YeP77yM5Lmf5Y+v5Lul5LiN5aSq6LS55Yqy5Zyw6ZiF6KeI5LiW55WM5ZCN5L2c5LqG44CC5Lmm6Jmr6L+Y5Lya55So5a6D57uG57uG55qE6bij5Y+r5aOw5LiN5YGc5o+Q6YaS5L2g77ya6KaB5Z2a5oyB5LiN5oeI5Zyw6K+75LiL5Y6777yM6KaB5bm/5rOb6ICM5Liw5a+M5Zyw6K+75LiL5Y6744CC5b6F5Yiw6K+75a6M5Lib5Lmm57O75YiX5Lit55qE5pyA5ZCO5LiA5pys77yM5L2g5Lmf6K645Lya56qB54S25Y+R546w77ya5L2g5bey57uP5aaC6Ju55YyW6J2277yM5oyv57+F5qyy57+U5LqG77yBPC9saT48bGk+5Lmm6Jmr57O75YiX5bey5LqOMjAxNOW5tOWHuueJiDQ35pys5paw5aKe5ZOB56eN77yM5YW25YWN6LS55aKe5YC85pyN5Yqh5Lmf5bey5LqOMjAxM+W5tOS4iue6v+OAgjwvbGk+書蟲 (漢語詞匯)“書蟲”泛指食葉蟲,后指愛書,喜歡書的人(不只是讀) |
周文王 | 辭典解釋周文王 zhōu wén wáng 帝號。姓姬名昌,生卒年不詳。商紂時為西伯,建國于岐山之下,積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紂王進讒言,而被囚于羑里,后得釋歸。益行仁政,天下諸侯多歸從,子武王有天下后,追尊為文王。 英語 King Wen of Zhou state (c. 1152-1056 BC)?, reigned c. 1099-1056 BC as king of Zhou state, leading figure in building the subsequent Western Zhou dynasty, father of King Wu of Zhou 周武王[Zhou1 Wu3 wang2] the first Zhou dynasty king |
湯武革命 | 辭典解釋湯武革命 tāng wǔ gé mìng 湯,商湯。武,周武王。夏桀、商紂為夏、商兩朝之暴君,商湯、周武王乃起兵討伐之,而代有天下,史稱為「湯武革命」。 英語 the Tang and Wu Revolts: the overthrow (c. 1600 BC)? of the Xia Dynasty by the first king, Tang 商湯|商湯[Shang1 Tang1], of the Shang Dynasty, and the overthrow (c. 1046 BC)? of the Shang Dynasty by the Zhou Dynasty founder, King Wu 周武王[Zhou1 Wu3 wang2] |
吳起 | 辭典解釋吳起 wú qǐ 人名。(西元前440~前381)?戰國時衛人。仕魏文侯,領兵擊秦,拔五城,拜西河守。后被譖奔楚,為楚悼王相,楚日益強盛。因主張廢公族之疏遠者以養戰士,遂招怨貴戚大臣,后被射死。李克亦稱起貪而好色,然用兵,司馬穰苴不能過。著有《吳子》六篇。 英語 Wu Qi (440-381 BC)?, military leader and politician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475-220 BC)?, author of Wuzi 吳子|吳子[Wu2 zi3], one of the Seven Military Classics of ancient China 武經七書|武經七書[Wu3 jing1 Qi1 shu1], Wuqi county in Yan'an 延安[Yan2 an1], Shaanxi德語 Wu Qi (Eig, Pers, 440 - 381 v.Chr.)?法語 Wu Qi |
周成王 | 辭典解釋周成王 zhōu chéng wáng 帝號。姓姬名誦,武王之子。年幼時即位,由周公攝政,制禮樂,立制度,營建東都雒邑,七年后還政成王。在位三十七年,謚曰成。 英語 King Cheng of Zhou (1055-1021 BC)?, reigned 1042-1021 BC as the 2nd king of Western Zhou 西周[Xi1 Zhou1], son of King Wu of Zhou 周武王[Zhou1 Wu3 wang2]法語 roi Cheng des Zhou |
蒼梧 | 辭典解釋蒼梧 cāng wú 縣名。參見「蒼梧縣」條。 九疑山的別名。參見「九疑山」條。 英語 Cangwu county in Wuzhou 梧州[Wu2 zhou1], Guangxi德語 Cangwu (Ort in Guangxi)? (Eig, Geo)? |
吳敬梓 | 辭典解釋吳敬梓 wú jìng zǐ 人名。(西元1701~1754)?字敏軒,一字文木,清安徽全椒人。幼穎異,善記誦,稍長,補學官弟子員。工詩文,性豪放,巡撫趙國麟舉博學鴻詞科不應,移家金陵,為文壇盟主。著有《儒林外史》、《詩說》、《文木山房集》。 英語 Wu Jingzi (1701-1754)?, Qing dynasty novelist, author of The Scholars 儒林外史[Ru2 lin2 Wai4 shi3]德語 Wu Jingzi (Eig, Pers, 1701 - 1754)?法語 Wu Jingzi |
孫武 | 辭典解釋孫武 sūn wǔ 人名。字長卿,生卒年不詳,齊人,春秋時兵法家。吳王闔閭用為將,破楚,威逼齊、晉,遂霸諸侯。著有孫子十三篇。 英語 Sun Wu, also known as Sun Tzu 孫子|孫子[Sun1 zi3] (c. 500 BC, dates of birth and death uncertain)?, general, strategist and philosopher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700-475 BC)?, believed to be the author of the “Art of War” 孫子兵法|孫子兵法[Sun1 zi3 Bing1 fa3], one of the Seven Military Classics of ancient China 武經七書|武經七書[Wu3 jing1 Qi1 shu1]德語 Sunzi (Eig, Pers, 535 - 496 v.Chr.)?法語 Sun Zi |
蒼梧縣 | 辭典解釋蒼梧縣 cāng wú xiàn 縣名。位于廣西省東部,與廣東省交界處,扼兩廣的咽喉,瀕西江北岸,交通便利,市況繁華。 簡稱為「蒼梧」。英語 Cangwu county in Wuzhou 梧州[Wu2 zhou1], Guangxi德語 Kreis Cangwu (Provinz Guangxi, China)? (Eig, Geo)? |
哥本哈根大學 | 哥本哈根大學 哥本哈根大學 (英文:University of Copenhagen;丹麥文:K?benhavns Universitet),坐落于丹麥王國首都哥本哈根,是丹麥最著名的綜合性大學,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和歐洲研究型大學聯盟成員。北歐第一,歐陸第二名校,世界Top30頂尖研究型大學。大學建于1479年,是斯堪的納維亞地區第二古老的高等教育學府,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從最初只對社會名流開放,已發展成一所學科全面、集教育與科研于一身的世界著名公立大學。 作為歐洲頂尖的教育和科研機構之一,哥本哈根大學享有最高等級的國際聲譽,下屬6個學院,包括36個部門以及200多個研究中心,綜合排名躋身世界一流。2018年上海交大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哥本哈根大學位列全球第29位,北歐第一位,歐陸第二位(清華大學第45名)。2018-2019年美國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U.S. News)全球第34位,北歐第一位,歐陸第三位(清華大學第50名)。2018年CWUR世界大學排名全球第39名,北歐第一位,歐陸第三位(清華大學第98名)。2018年URAP世界大學學術表現排名全球第17名,北歐第一位,歐陸第二位(清華大學第25名)。 2018年8月13日,英國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公布“2018年世界宜居城市排行榜”,哥本哈根位列全球第9名,與維也納、墨爾本、東京等一起位居全球Top10宜居城市。 在哥本哈根大學的發展過程中,截止2017年,共有三十七位學生、校友、教授曾獲得諾貝爾獎。 |
墨爾本大學 | 墨爾本大學 墨爾本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始建于1853年,是坐落于澳大利亞文化,藝術與工業中心墨爾本市的綜合研究型大學。南半球首屈一指的學術重鎮,為AACSB和EQUIS認證成員。 墨爾本大學是澳洲六所砂巖學府之一,Universitas 21的創始會員和秘書處所在地。澳大利亞八校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亞太國際貿易教育暨研究聯盟、英聯邦大學協會的核心成員。 在歷年各類世界大學排名中,墨爾本大學皆位列世界前列。 在最新的世界四大大學排名(ARWU、THE、USNews、QS)中,墨爾本大學在2018/19USNEW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居澳大利亞第1名、世界第26名;在2018/19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居澳大利亞第1名、世界第32名;在2018ARWU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位居澳大利亞第1名、世界第38名;在2018/19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居澳大利亞第2名、世界第39名。 墨爾本大學強調學生在學術造詣與人格修養等方面的綜合能力),建校已來,已經培養出28萬名遍布世界各地的優秀畢業生。其中包括4位澳洲總理,8位諾貝爾獎得主,120名羅德學者。根據《The Bulletin》專刊“最具影響力的100位澳洲人”,其中有33位與墨爾本大學有學術關系。 截止目前,墨爾本大學是澳洲八大中唯一一所仍然拒絕承認中國高考成績的大學。 |
博洛尼亞大學 | 博洛尼亞大學 博洛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Bologna)是一所久負盛名的研究型綜合類大學,是西方最古老的大學、歐洲四大文化中心之首,有著極高的學術威望和影響力。與巴黎大學(法國)、牛津大學(英國)和薩拉曼卡大學(西班牙)并稱歐洲四大名校,被譽為歐洲“大學之母”,是世界范圍內廣泛公認的,擁有完整大學體系并發展至今的第一所大學,始建立于1088年,至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博洛尼亞大學坐落于意大利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的首府博洛尼亞,由依內里奧于1088年創立,主校區座落于意大利博洛尼亞城的贊鮑尼大街33號,各個學院分布在市區的各處,學校的使用面積大約有35萬平方米。但丁、彼德拉克、丟勒、伊拉斯謨、哥爾多尼、哥白尼,馬可尼(無線電之父),安伯托·艾柯等都曾在這里學習或執教。 博洛尼亞大學是歐洲頂尖大學科英布拉集團、歐洲大學聯盟(Europeaum)、烏德列支網絡(Utrecht Network) ,IRES-8核心成員。 2017年U.S.NEWS 世界大學排名第149名,其農業(38)、工程科學(97)、物理學(66)、空間科學(82)均排名在世界前100名。 2017年QS世界大學專業排名考古學排名32名,法學排名第47名。 2016年ARWU世界大學學科排名第51-75名(電氣電子工程)。 2016年QS世界大學專業排名考古學排名第36名。 2019年QS世界大學排名第180位。 2019年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第122位。 |
周武王 | 辭典解釋周武王 zhōu wǔ wáng 帝號。姓姬名發,文王之子,生卒年不詳。因商紂暴虐無道,乃率領諸侯伐商,大戰于牧野,敗紂而代有天下,都鎬京。在位十九年崩,謚曰武。 英語 King Wu of Zhou (-1043)?, personal name Ji Fa 姬發|姬發, reigned 1046-1043 BC as first king of Western Zhou dynasty 1046-1043 BC |
音學五書 | 辭典解釋音學五書 yīn xué wǔ shū 書名。清顧炎武撰,三十八卷。包括《音論》三卷、《詩本音》十卷、《易音》三卷、《唐韻正》二十卷、《古音表》二卷,合稱為「音學五書」。 德語 Yinxue Wushu (Eig, Werk, Autor: Gu Yanwu)? |
梧棲 | 辭典解釋梧棲 wú qī 地名。隸屬臺中市梧棲區。位于清水之西,瀕海,面積十六萬六千零四十九平方公里,西北有梧棲港。十大建設的臺中港即位于此,對南北海運有莫大助益。 英語 Wuqi or Wuci town in Taichung county 臺中縣|臺中縣[Tai2 zhong1 xian4], Taiwan |
蘇武 | 辭典解釋蘇武 sū wǔ 人名。(西元前143?~ 前60)?字子卿,西漢杜陵人(今陜西省長安縣東南)?。武帝時出使匈奴,單于脅降,不屈,被留十九年,仍持漢節。昭帝時,匈奴與漢和親,始得還,拜典屬國。宣帝立,賜爵關內侯,圖形麒麟閣。其著作流傳于今者,有詩四首、〈答李陵〉詩及〈別李陵〉等。 英語 Su Wu (140-60 BC)?, Han Dynasty diplomat and statesman, regarded as a model of courage and faithful service德語 Su Wu (Eig, Pers, 140 - 60 v.Chr.)?法語 Su Wu |
孫子兵法 | 辭典解釋孫子兵法 sūn zǐ bīng fǎ 書名。春秋時孫武所撰的兵書。參見「孫子」條。 英語 “Art of War”, one of the Seven Military Classics of ancient China 武經七書|武經七書[Wu3 jing1 Qi1 shu1], written by Sun Tzu 孫子|孫子[Sun1 zi3]德語 Sunzi Bingfa, Sunzi über die Kriegskunst (Eig, Werk)? |
蕪湖 | 辭典解釋蕪湖 wú hú 縣名。參見「蕪湖縣」條。 湖泊名。位于安徽省蕪湖縣西南。因蓄水不深,且多蕪藻,故稱為「蕪湖」。丹陽湖水南流入此,再合五丈湖至縣境西流入長江。 英語 Wuhu prefecture level city in Anhui德語 Wuhu (Stadt in Anhui, China)? (Eig, Geo)?法語 Wuhu (Anhui)? |
顧炎武 | 辭典解釋顧炎武 gù yán wǔ 人名。(西元1613~1681)?初名絳,字寧人,號亭林,自署蔣山傭,學者稱亭林先生。明末清初學者。江蘇昆山居林鎮人。性耿介,曾參加抗清活動。晚年治經側重考證,開清代樸學之風。考訂古音、離析唐韻,分古韻為十部,于分析音學源流與古韻部目上,居承先啟后之功。著有《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等。 英語 Gu Yanwu (1613-1682)?,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Confucian philosopher, linguist and historian, played a founding role in phonology of early Chinese, author of Rizhilu or Record of daily study 日知錄|日知錄德語 Gu Yanwu (Eig, Pers, 1613 - 1682)?法語 Gu Yanwu |
劉裕 | 辭典解釋劉裕 liú yù 人名。(西元356~422)?字德輿,小名寄奴,南朝宋武帝。曾為晉朝將,討伐桓玄之亂。又曾討平長江上游割據勢力,統一江南;并兩次北伐,滅南燕、后秦。晉恭帝時篡晉,改國號宋,史稱為「劉宋」。 英語 Liu Yu, founder of Song of the Southern dynasties 劉宋|劉宋[Liu2 Song4], broke away from Eastern Jin in 420, reigned as Emperor Wu of Song 宋武帝[Song4 Wu3 di4]德語 Emperor Wu of Liu Song (Eig, Pers, 363 - 422)?法語 Liu Yu |
東吳大學 | 辭典解釋東吳大學 dōng wú dà xué 私立大學之一。為基督教衛理公會所創辦。前身為清光緒二十六年(西元1900)?,由蘇州博習學院、上海中西書院及蘇州宮巷書院先后合并而成的中央大學。數年后易為今名,并于民國十八年核準立案。大陸淪陷后,校務遂告中斷,民國四十三年在臺復校。設有文、外語、理、法、商五個學院。現址位于臺北市外雙溪的士林校區及臺北市貴陽街的城中校區。 英語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PRC from 1900-1952)?, Soochow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since 1954)? |
吳國 | 辭典解釋吳國 wú guó 國名:(1)? 周代太王長子泰伯受封于吳地,在今江蘇省吳錫縣。傳至夫差,為越王句踐所滅。(2)? 三國時孫權所建立的國家。國號吳,都建業,后為晉所滅。(3)? 五代時楊行密所建的國家。都江都,在今淮南一帶。后為徐知誥所篡。 英語 Wu state (in south China,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Wu state 220-280, founded by Sun Quan 孫權|孫權 the southernmost of the three Kingdoms法語 Wu (état)? |
鬧鬼 | 鬧鬼 (Sarawuth Wichiensan執導的電影)《鬧鬼》是由Sarawuth Wichiensan泰國恐怖片,由 Kittilak Chulakrian、Pachornpol Jantieng等主要演員參演。該片講述了2006年,泰國11位青年男女參加了一個名叫《Ghost Game之生還者》的電視直播節目。他們來到一個17號集中營度過“挑戰鬼魂之夜”,在1986年,曾有100000名無辜者慘死營內。11位參賽者需要在這個陰森的地方度過三天,最后能留下的人便可贏得獎金500萬泰銖,他們每天都會在24小時的監控下進行游戲。 鬧鬼 (詞匯)鬧鬼,指迷信謂鬼怪作祟。多指一些不可思議的靈異事件。 |
雙十節 | 辭典解釋雙十節 shuāng shí jié 我國國慶日為十月十日,故稱為「雙十節」。 英語 Double Tenth, the anniversary of the Wuchang Uprising 武昌起義|武昌起義[Wu3 chang1 Qi3 yi4] of October 10th, 1911, (Taiwan)? National Day德語 Revolutionsfest am 10. Oktober 法語 double dix, anniversaire du soulèvement de Wuchang (10 octobre 1911)? |
蕪湖縣 | 辭典解釋蕪湖縣 wú hú xiàn 縣名。位于安徽省當涂縣西南,因縣境內有蕪湖而得名。地瀕長江東岸,東通水陽、青弋諸江,西達巢湖沿岸諸縣,水運甚便。清光緒二年依中英煙臺條約開為商埠,商業繁盛。 簡稱為「蕪湖」。英語 Wuhu county in Wuhu 蕪湖|蕪湖[Wu2 hu2], Anhui |
韋應物 | 辭典解釋韋應物 wéi yìng wù 人名。(西元737~830?)?唐京兆(今陜西省長安縣)?人。性高潔,工詩,尤長于五言,其詩閑澹簡遠似陶淵明。玄宗時官左司郎中,德宗時出任蘇州刺史,世稱為「韋蘇州」。著有韋蘇州集。 英語 Wei Yinwu (737-792)?, Tang dynasty poet法語 Wei Yinwu |
鬧鬼 | 鬧鬼 (Sarawuth Wichiensan執導的電影)《鬧鬼》是由Sarawuth Wichiensan泰國恐怖片,由 Kittilak Chulakrian、Pachornpol Jantieng等主要演員參演。該片講述了2006年,泰國11位青年男女參加了一個名叫《Ghost Game之生還者》的電視直播節目。他們來到一個17號集中營度過“挑戰鬼魂之夜”,在1986年,曾有100000名無辜者慘死營內。11位參賽者需要在這個陰森的地方度過三天,最后能留下的人便可贏得獎金500萬泰銖,他們每天都會在24小時的監控下進行游戲。 鬧鬼 (詞匯)鬧鬼,指迷信謂鬼怪作祟。多指一些不可思議的靈異事件。 |
梧州市 | 辭典解釋梧州市 wú zhōu shì 城市名。位于廣西省東部,西江與桂江的會流處,控制兩廣交通門戶。商業發達、軍事、交通地位重要,蒼梧為其舊府治。 英語 Wuzhou prefecture level city in Guangxi德語 Wuzhou (Stadt in Guangxi, China)? (Eig, Geo)? |
化武 | 辭典解釋化武 huà wǔ 具有化學效應的作戰武器。包括毒氣、火焰、煙幕等。能使人體神經系統喪失功能、皮膚嚴重灼傷,甚至窒息而死。 如:「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化武首次被大量使用于戰爭中。」也稱為「化學武器」。英語 chemical weapon, abbr. for 化學武器|化學武器[hua4 xue2 wu3 qi4] |
長孫無忌 | 辭典解釋長孫無忌 zhǎng sūn wú jì 人名。字輔機,唐代洛陽人,生卒年不詳。博涉書史,雅有武略。輔佐太宗平定天下,累封趙國公。高宗初年,以諫立武昭儀為皇后,削爵流黔州,后被逼投繯而死。曾奉敕撰《唐律疏義》、《考古律源流》。 英語 Zhangsun Wuji (c. 594-659)?, politician and historian of early Tang德語 Changsun Wuji (Eig, Pers, - 659)? |
粵漢鐵路 | 辭典解釋粵漢鐵路 yuè hàn tiě lù 自廣東省廣州市經湖南至湖北省漢口市,全段于民國二十五年通車,長一千零九十六公里,為我國南北重要交通干線。 英語 Canton-Hankou Railway, linking Guangzhou and Wuchang, incorporated since 1957 into the Jing-Guang Railway 京廣鐵路|京廣鐵路[Jing1 Guang3 Tie3 lu4] |
浣紗記 | 辭典解釋浣紗記 huǎn shā jì 傳奇名。明梁辰魚作,四十五出。演范蠡、西施的故事。本《吳越世家》及《吳越春秋》等書增飾而成。 英語 Huansahji or Washing the Silken Gauze, Yuan and Ming saga reworked by 梁辰魚|梁辰魚 from History of the Southern States Wu and Yue, 吳越春秋|吳越春秋, a popular opera subject |
沒了 | 辭典解釋沒了 mò le 死亡。 《儒林外史.第二六回》:「鮑廷璽哭著應道:『小的父親死了。』向道臺道:『沒了幾時了?』」 英語 to be dead, not to be, or cease to exist德語 Das war's! Das war es! (Int)?, weg, verschwunden sein (Int)?法語 être mort, ne pas ou plus être, cesser d'exister |
武則天 | 辭典解釋武則天 wǔ zé tiān 人名。(西元624~705)?名曌,唐文水人(今山西省文水縣)?。唐太宗時封為才人,賜號「武媚」,太宗崩后出家為尼。高宗立,復入宮,后立為皇后。高宗崩,臨朝稱制,旋廢中宗,而自立為皇帝,改國號曰周。恣為淫虐,大殺唐宗室,然富于才略,善用人,故名相輩出。晚年朝政日非,被迫歸政,中宗復位,上尊號曰「則天大圣皇帝」,尋崩。謚「則天順圣皇后」,世稱為「武則天」。 也稱為「武后」。英語 Wu Zetian (624-705)?, Tang empress, reigned 690-705德語 Wu Zetian (Eig, Pers, 624 - 705)?法語 Wu Zetian |
烏日 | 辭典解釋烏日 wū rì 地名。隸屬臺中市烏日區,位于臺中盆地之西,大肚山東南方。隸屬于臺中市。面積約四十三平方公里。原為風景優美的河港,后因河床轉移,砂石堆積而閑置。 英語 Wujih township in Taichung county 臺中縣|臺中縣[Tai2 zhong1 xian4], Taiwan |
吳佩孚 | 辭典解釋吳佩孚 wú pèi fú 人名。(西元1872~1940)?字子玉,山東蓬萊人。保定武備學堂畢業,清季以生員從軍,民國后官至直魯豫巡閱使,挾實力為直系之中心。直皖、直奉戰爭,勢位因勝敗而起落,后聯合奉系,與北伐軍戰,敗于湖北。在軍以不愛財、不怕死見稱。七七抗戰后,拒日軍及汪偽組織之誘脅,適犯牙疾,延日醫診治,失血而卒。國民政府以其志行堅貞,明令褒揚。輯有《吳佩孚先生集》。 德語 Wu Peifu (Eig, Pers, 1874 - 1939)?法語 Wu Peifu |
漢光武帝 | 辭典解釋漢光武帝 hàn guāng wǔ dì 帝號。指東漢中興之主劉秀。參見「劉秀」條。 德語 Emperor Guangwu of Han (Eig, Pers, 6 v.Chr. - 57 n.Chr.)?, Han Guangwudi (Eig, Pers, 5 v.Chr. - 57 n.Chr.)? |
吳縣 | 辭典解釋吳縣 wú xiàn 縣名。在江蘇省上海市西。舊為吳縣、元和、長洲三縣及太湖、靖湖兩廳。因境內有姑蘇山、姑蘇臺,故舊稱為「姑蘇」。 英語 Wu county in Jiangsu德語 Kreis Wu (Provinz Jiangsu, China)? (Eig, Geo)? |
海德堡大學 | 海德堡大學 魯普萊希特-卡爾斯-海德堡大學(德文名:Ruprecht-Karls-Universit?t Heidelberg),簡稱“海德堡大學”,建立于1386年,是德國最古老的大學,也是神圣羅馬帝國繼布拉格和維也納之后開設的第三所大學。 原校名為魯普萊希特-卡爾斯大學,即為紀念兩位辦學名人——魯普萊希特選帝侯是海德堡大學的創始元勛,巴登的卡爾·弗里德里希大公則是海德堡大學的再造恩公。 海德堡大學向來為德國浪漫主義與人文主義之象征,每年吸引大批外國學生或學者前來求學或研究。大學所在的海德堡市也是一座以古堡、內卡河聞名的文化名城。歌德曾賦詩一首Ich hab' mein Herz in Heidelberg verloren!《我把心遺失在了海德堡!》令海德堡這一古老而浪漫的大學城不僅因學術更因其獨特魅力風靡于外。馬克·吐溫說,海德堡是他到過最美的地方。 十六世紀的下半葉,海德堡大學就成為歐洲科學文化的中心。當今蟬聯入選“德國精英大學”,為“歐洲研究型大學聯盟”、“科英布拉集團”、“德國頂尖大學U15大學聯盟”、“歐洲大學協會”創始會員。 截止至2017年,共有56位諾貝爾獎得主,19位萊布尼茲獎得主曾于該校求學、任教或研究,為德國乃至于歐洲頂尖之研究型大學。在2018-2019年,CWUR世界大學排名中,海德堡大學位居德國第一,世界第46;2017-2018年, 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中,海德堡大學位居德國第2、世界第59ARWU學術排名中,海德堡大學位居德國第一,世界第42;QS世界大學排名中,海德堡大學位居德國第3,世界第68。 |
早稻田大學 | 早稻田大學 早稻田大學(Waseda University),簡稱早大,是一所位于日本東京都新宿區的世界著名研究型綜合大學。1882年,伴隨著“學問要獨立”的宣言聲,日本前首相大隈重信創立了早稻田大學。 早稻田大學是日本超級國際化大學計劃(Top Global University Project)面向世界TOP100的A類頂尖校,日本RU11學術研究懇談會核心成員,亞太國際教育協會(APAIE)發起成員和頂級研究型大學組織環太平洋大學聯盟(Association of Pacific Rim Universities)五所日本成員校之一,東京六大學棒球聯盟成員之一。其畢業生人才輩出,世界影響力極為廣泛。歷屆日本首相中有七位是早稻田大學畢業生,國會議員近三分之一出身于早稻田大學。索尼、卡西歐、三星、東芝、樂天、任天堂、松下、三洋、優衣庫(迅銷)等眾多著名公司的創始人及社長皆出身于早稻田大學。至今為止,已有30位校友獲得日本文學最高獎之芥川獎,居日本之首。 在2017年CWUR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居全球第37位。在2018年QS世界大學排名位居第203位。在2018年usnews世界排名位居第357位。QS 2018世界大學畢業生就業力排名第26位。 |
為伍 | 為伍 為伍(VWU)成立與2010年11月9號,由一群充滿熱血的大學生組建,是珠海第一家以年輕人生活為主題的網站,內設珠海學生網,是一個關注珠海學生、珠海年輕人的大型綜合類社區網站。 |
為伍 | 為伍 為伍(VWU)成立與2010年11月9號,由一群充滿熱血的大學生組建,是珠海第一家以年輕人生活為主題的網站,內設珠海學生網,是一個關注珠海學生、珠海年輕人的大型綜合類社區網站。 |
海德堡大學 | 海德堡大學 魯普萊希特-卡爾斯-海德堡大學(德文名:Ruprecht-Karls-Universit?t Heidelberg),簡稱“海德堡大學”,建立于1386年,是德國最古老的大學,也是神圣羅馬帝國繼布拉格和維也納之后開設的第三所大學。 原校名為魯普萊希特-卡爾斯大學,即為紀念兩位辦學名人——魯普萊希特選帝侯是海德堡大學的創始元勛,巴登的卡爾·弗里德里希大公則是海德堡大學的再造恩公。 海德堡大學向來為德國浪漫主義與人文主義之象征,每年吸引大批外國學生或學者前來求學或研究。大學所在的海德堡市也是一座以古堡、內卡河聞名的文化名城。歌德曾賦詩一首Ich hab' mein Herz in Heidelberg verloren!《我把心遺失在了海德堡!》令海德堡這一古老而浪漫的大學城不僅因學術更因其獨特魅力風靡于外。馬克·吐溫說,海德堡是他到過最美的地方。 十六世紀的下半葉,海德堡大學就成為歐洲科學文化的中心。當今蟬聯入選“德國精英大學”,為“歐洲研究型大學聯盟”、“科英布拉集團”、“德國頂尖大學U15大學聯盟”、“歐洲大學協會”創始會員。 截止至2017年,共有56位諾貝爾獎得主,19位萊布尼茲獎得主曾于該校求學、任教或研究,為德國乃至于歐洲頂尖之研究型大學。在2018-2019年,CWUR世界大學排名中,海德堡大學位居德國第一,世界第46;2017-2018年, 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中,海德堡大學位居德國第2、世界第59ARWU學術排名中,海德堡大學位居德國第一,世界第42;QS世界大學排名中,海德堡大學位居德國第3,世界第68。 |
吳道子 | 辭典解釋吳道子 wú dào zǐ 人名。名道玄,以字行,生卒年不詳。唐代名畫家,善繪佛道人物、神鬼禽獸、山水臺榭、樹木草石等,筆法超妙,有「畫圣」之稱。 德語 Wu Tao-Tzu (Eig, Pers, 680 - 758)?法語 Wu Daozi |
紐約大學 | 紐約大學 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簡稱“NYU”,是一所位于紐約的世界著名私立綜合性研究型大學,成立于1831年。紐約大學由18個學院和研究所組成,已經成為全美國境內規模最大的私立非營利高等教育機構之一,同時也是美國唯一一座位于紐約心臟地帶的私立名校。 作為全美TOP30名校,紐約大學被列為25所新常春藤名校之一,同時也是美國大學協會(AAU)成員之一。截至2018年10月,該校共擁有37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全球高校中列第18位,居全美第11位)超過30名普利策獎得主,30余名奧斯卡金像獎得主,19名美國科學院勛章得主,多名阿貝爾獎,艾美獎、托尼獎得主。在最新一期出版的2019USNEWS美國大學排名中,紐約大學全美綜合排名第30位。 2017CWUR 世界大學排名第22位,年度全球CEO母校排名第18位全美著名校友總數排名第8位。 紐約大學較為偏重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生院享有極高聲譽。屬下的帝勢藝術學院(Tisch School of the Arts)是全美最佳藝術學院之一;斯特恩商學院(Leonard N. Stern School of Business)是蜚聲世界的著名商學院,金融等專業連續排名全美前三;柯朗數學科學研究所是美國排名第一的應用數學研究機構;沙克房地產研究所(Schack)是美國房地產業界著名的高水平研究機構,和世界金融地產界聯系緊密,2017排名全美第四。法學院為全美最好的6所法學院之一,這六所頂級法學院也被稱為“T6”超級法學院。牙醫學院享譽世界,2017泰晤士報世界大學排名第十,全美第二。 |
梁武帝 | 辭典解釋梁武帝 liáng wǔ dì 帝號。(西元464~549)?姓蕭名衍,字叔達,南蘭陵中都里人(今江蘇省武進縣西北)?。南北朝梁開國君主。與南齊同族,仕齊,曾任雍州刺史。后乘齊亂,篡而自立,在位四十八年。博學能文,勤政愛民。晚年信奉佛教,曾三次舍身同泰寺。后于侯景之亂時餓死,卒謚武,廟號高祖。著有《孝經義》、《中庸講疏》、《涅盤》、《大品》、《凈名》、《三慧諸經義記》等書,明人輯有《梁武帝御制集》。 德語 Liang Wu Di (Eig, Pers, ca. 464 - ca. 549)?法語 Wudi (Liang)? |
無趣 | 無趣 (名詞)無趣,讀音為wuqu,漢語詞語,基本意思為沒有情趣;沒有興致。無趣也指失戀的人或剛受挫折的人,對任何事都不感興趣。難堪;不夠面子:今若容他出去和賈璉說退親,料那賈璉必無法可處,自己豈不。無趣是機械的,缺乏想象力的,缺乏洞察力而又一成不變的。 |
司馬法 | 辭典解釋司馬法 sī mǎ fǎ 書名。戰國時齊威王命諸臣集古代兵法而成的一部兵書,一卷。因附司馬穰苴所著的兵法,故稱為「司馬法」。 周時司馬穰苴的兵法。 英語 “Methods of Sima”, also called “Sima Rangju’s Art of War”, one of the Seven Military Classics of ancient China 武經七書|武經七書[Wu3 jing1 Qi1 shu1], written by Sima Rangju 司馬穰苴|司馬穰苴[Si1 ma3 Rang2 ju1] |
不自然 | 辭典解釋不自然 bù zì rán 出于人工而非天然形成的。 如:「這些樹剪成這樣,非常不自然。」不協調。 如:「你今天的發型看起來很不自然。」做作,非出于內心的。 如:「這演員演得很不自然。」局促不安。 如:「本來就心虛,又被別人一說,臉上的表情立刻變得很不自然。」英語 unnatural, artificial德語 Gekünsteltheit (S)?, Künstlichkeit (S)?, bemühen (V)?, verkrampfen (V)?, zwingen (V)?, affektiert (Adj)?, erzwungen (Adj)?, gezwungen (Adj)?, unnatürlich (Adj)?法語 facticité |
爲伍 | 為伍 為伍(VWU)成立與2010年11月9號,由一群充滿熱血的大學生組建,是珠海第一家以年輕人生活為主題的網站,內設珠海學生網,是一個關注珠海學生、珠海年輕人的大型綜合類社區網站。 |
烏來 | 辭典解釋烏來 wū lái 地名。隸屬于新北市烏來區,地處新店溪上游,為泰耶族聚居之處。以溫泉、瀑布著名,為臺北市郊游覽勝地之一。 英語 Wulai township in New Taipei City 新北市[Xin1 bei3 shi4], Taiwan |
魁梧 | 魁梧 (形容詞)魁梧是一個漢語詞匯,拼音是kuí wu,做形容詞,指軀干高大;強壯粗大,亦作“魁吾”。形容身體強壯高大,肌肉豐滿,體格健壯。 |
亡去 | 亡去 wu(2聲)qu(4聲) 應該是讀wu,不是亡,它是多音字 散失。 蘇舜欽《題<杜子美別集>后》:“念其~~尚多。” |
無趣 | 無趣 (名詞)無趣,讀音為wuqu,漢語詞語,基本意思為沒有情趣;沒有興致。無趣也指失戀的人或剛受挫折的人,對任何事都不感興趣。難堪;不夠面子:今若容他出去和賈璉說退親,料那賈璉必無法可處,自己豈不。無趣是機械的,缺乏想象力的,缺乏洞察力而又一成不變的。 |
無藥可救 | 辭典解釋無藥可救 wú yào kě jiù 病重無藥可醫治。比喻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如:「他前后被送進煙毒勒戒所十余次,卻屢戒屢犯,真是無藥可救。」也作「不可救藥」、「無可救藥」。 英語 see 無可救藥|無可救藥[wu2 ke3 jiu4 yao4]德語 unverbesserli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