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形容畫風的詞語

    形容畫風的詞語:清新、唯美、柔和、浪漫、夢幻、溫馨、淡雅、朦朧、細膩、優美、自然、典雅、恬靜、深邃、平和、素雅、清麗、明亮、簡潔、流暢

    形容畫風的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拼音/解釋
    崔白 崔白 崔白(1004-1088),字子西,濠州(今安徽鳳陽)人,北宋畫家。崔白是開始發揮寫生精神的畫家,其無前人的畫稿可臨摹或參考,但其依靠超越前人的觀察研究及描繪能力,探索花木鳥獸的生意,擺脫花鳥屬裝飾圖案的遺影,開創新的發展方向。其擅花竹、翎毛,亦長于佛道壁畫,畫佛道鬼神、山水、人物亦精妙絕倫,尤長于寫生。所畫鵝、蟬、雀堪稱三絕,手法細致,形象真實,生動傳神,富于逸情野趣。一改百余年墨守成規的花鳥畫風(指“黃筌畫派”),成為北宋畫壇的革新主將,數百年來頗受畫壇尊崇。
    吳生體 吳生體 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wú shēng tǐ,是指唐朝名畫家吳道子的繪畫風格。
    吳生體 吳生體 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wú shēng tǐ,是指唐朝名畫家吳道子的繪畫風格。
    沉雄古逸 沉雄古逸 沉雄古逸是一個成語,形容書畫風格沉毅雄健,古樸飄逸。出自《清史稿·王時敏傳》。
    風景畫 風景畫 風景畫通俗地說是以風景為題材的繪畫。中國畫中的山水畫屬于風景畫,但不用此概念。該詞約在20世紀傳入中國,僅使用于西方傳入的油畫、水彩畫等。西方的油畫風景、中國的山水畫最早只作為人物畫的背景,以后才逐步發展為獨立的畫科。 在西方,風景畫獨立成科,德國畫家A.丟勒的水彩畫和A.阿爾特多費爾的油畫中,出現地方志性風景畫。該畫種成熟于17世紀的荷蘭。J.van雷斯達爾、J.維采爾、M.霍貝瑪對風景畫的發展有較大貢獻。與此同時,又產生了海景畫、夜景畫、街景畫主要分科。意大利又有牧歌式的理想風景畫,法國有古代神話人物點景的英雄風景畫等。18世紀的英國畫家J.康斯特布爾使風景畫取得決定性發展。其直接描寫自然的寫生態度,影響到法國印象主義畫家。19世紀的畫家還注意表現高山、大海、晚秋、晨霧等前人未描繪過的自然風景。以C.柯羅 、J.-F.米萊為首的法國巴比松畫派,開始采取自然主義的態度表現風景。19世紀后期,印象主義畫家以明暗和色彩的微妙協調使風景畫成為繪畫中的重要門類。俄國的風景畫以I.I.希什金、I.I.列維坦為代表。日本則以東山魁夷為代表。西方繪畫傳入中國后,顏文梁作為早期的風景畫家而知名,吳冠中的風景畫富于民族情調。
    風景畫 風景畫 風景畫通俗地說是以風景為題材的繪畫。中國畫中的山水畫屬于風景畫,但不用此概念。該詞約在20世紀傳入中國,僅使用于西方傳入的油畫、水彩畫等。西方的油畫風景、中國的山水畫最早只作為人物畫的背景,以后才逐步發展為獨立的畫科。 在西方,風景畫獨立成科,德國畫家A.丟勒的水彩畫和A.阿爾特多費爾的油畫中,出現地方志性風景畫。該畫種成熟于17世紀的荷蘭。J.van雷斯達爾、J.維采爾、M.霍貝瑪對風景畫的發展有較大貢獻。與此同時,又產生了海景畫、夜景畫、街景畫主要分科。意大利又有牧歌式的理想風景畫,法國有古代神話人物點景的英雄風景畫等。18世紀的英國畫家J.康斯特布爾使風景畫取得決定性發展。其直接描寫自然的寫生態度,影響到法國印象主義畫家。19世紀的畫家還注意表現高山、大海、晚秋、晨霧等前人未描繪過的自然風景。以C.柯羅 、J.-F.米萊為首的法國巴比松畫派,開始采取自然主義的態度表現風景。19世紀后期,印象主義畫家以明暗和色彩的微妙協調使風景畫成為繪畫中的重要門類。俄國的風景畫以I.I.希什金、I.I.列維坦為代表。日本則以東山魁夷為代表。西方繪畫傳入中國后,顏文梁作為早期的風景畫家而知名,吳冠中的風景畫富于民族情調。
    巴比松畫派 巴比松畫派 巴比松畫派(Barbizon school)是指一群活動于1830至1880年間,在鄰近楓丹白露森林的巴比松鎮的法國風景畫家,他們形成了一個非正式的流派,或者說是藝術家群體。他們是第一批直接對照自然寫生的畫家,而不是在畫室中創作風景畫。這種創作態度和他們的對于田園風光和人物的真實寫照影響了印象主義的畫風。巴比松畫派的領袖人物是西奧多·盧梭(Théodore Rousseau,1812-1867)和查理·法蘭斯瓦·杜比尼(Charles Franois Daubigny,1817-1878)。有些畫家雖然也與他們交往,但繪畫風格卻不相同,如卡米耶·柯羅(Camille Corot,1796-1875),他的風景少一些真實卻彌漫著光影;弗朗西斯·米勒(Fran-ois Millet,1814-1875)對生活在這里的農民的興趣遠大于田園本身。見PLEIN AIR。
    院體畫 院體畫 簡稱“院體”、“院畫”,中國畫的一種。一般指宋代翰林圖畫院及其后宮廷畫家比較工致一路的繪畫。亦有專指南宋畫院作品,或泛指非宮廷畫家而效法南宋畫院風格之作。這類作品為迎合帝王宮廷需要,多以花鳥、山水,宮廷生活及宗教內容為題材,作畫講究法度,重視形神兼備,風格華麗細膩。因時代好尚和畫家擅長有異,故畫風不盡相同而各具特點。
    院體畫 院體畫 簡稱“院體”、“院畫”,中國畫的一種。一般指宋代翰林圖畫院及其后宮廷畫家比較工致一路的繪畫。亦有專指南宋畫院作品,或泛指非宮廷畫家而效法南宋畫院風格之作。這類作品為迎合帝王宮廷需要,多以花鳥、山水,宮廷生活及宗教內容為題材,作畫講究法度,重視形神兼備,風格華麗細膩。因時代好尚和畫家擅長有異,故畫風不盡相同而各具特點。
    風俗畫 風俗畫 風俗畫是人物畫的一種。是以社會生活風習為題材的人物畫。始于漢代,如遼陽、望都等地墓室壁畫和畫像石、畫像磚等。
    呀呀 呀呀 (當代插畫家)沈揚,當代插畫家,藝名“呀呀”。畫風細膩,具有國畫功底,使她的畫古韻十足,洋溢著水墨風情,在表現慵懶的女人之時展現了自己獨特的風格。2006年7月大學畢業設計作品《界靈》經江南大學學術委員會評審通過為院藏作品獎;2008年作品《相見歡》獲金龍獎最佳插畫金獎。 呀呀 (漢語詞語)呀呀 yā yā 1. 張口貌。 唐獨孤及《和李尚書畫射虎圖歌》:「饑虎呀呀立當路,萬夫震恐百獸怒。」宋歐陽修《鞏縣初見黃河》詩:「呀呀怒口缺若門,日啖薪石萬萬計。」 2.高聳貌;陡峭貌。 唐韓愈《月蝕詩效玉川子作》詩:「東方青色龍,牙角何呀呀。」宋楊萬里《阻風泊鐘家村》詩:「峭壁呀呀虎擘口,惡灘洶洶雷出吼。」 3.象聲詞。形容笑聲、哭聲、鳥鳴聲、小兒學語聲等。 唐韓愈《讀東方朔雜事》詩:「王母聞以笑,衛官助呀呀。」元劉秉忠《蟾宮曲》:「金風颯颯,寒雁呀呀,促織叨叨。」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二回:“大眾見了,鼓掌呀呀大笑。都道:“好猴兒!好猴兒!”不覺的嚷鬧,驚動了祖師。祖師急拽杖出門來問道:“是何人在此喧嘩?”大眾聞呼,慌忙檢束,整衣向前。”。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一章:「孩子一歲了,呀呀學著話。」
    風俗畫 風俗畫 風俗畫是人物畫的一種。是以社會生活風習為題材的人物畫。始于漢代,如遼陽、望都等地墓室壁畫和畫像石、畫像磚等。
    抽象派 抽象派 (畫派名稱)抽象繪畫(AbstractPainting)是泛指二十世紀想脫離模仿自然的繪畫風格而言,包含多種流派,并非某一個派別的名稱:它的形成是經過長期持續演進而來的。但無論其派別如何,其共同的特質都在于嘗試打破繪畫必須模仿自然的傳統觀念。1930年代和二次大戰以后,由抽象觀念衍生的各種形式,成為二十世紀最流行、最具特色的藝術風格。 抽象是具象的相對概念,是就多種事物抽出其共通之點,加以綜合而成一個新的概念,此一概念就叫做抽象。抽象繪畫(AbstractPainting)是泛指二十世紀想脫離模仿自然的繪畫風格而言,包含多種流派,并非某一個派別的名稱:它的形成是經過長期持續演進而來的。但無論其派別如何,其共同的特質都在于嘗試打破繪畫必須模仿自然的傳統觀念。1930年代和二次大戰以后,由抽象觀念衍生的各種形式,成為二十世紀最流行、最具特色的藝術風格。而當代中國現代抽象藝術與當代中國抽象國畫的發展,主要是兩種情況。一種是外生性的“中西融合”的當代抽象藝術,主要是外生性的參考西方當代藝術體系的中國化的現代藝術和當代藝術。
    凌雪 凌雪 (花鳥畫家)凌雪,原名段和敏,生于1955年,當代工筆畫畫家,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工筆畫系,從師于金鴻均先生。其人自幼臨摹中國歷代花鳥畫大師精品。擅長風水畫,山水畫。 凌雪從事繪畫工作已有二十余年。主要畫工筆花鳥畫,工筆仕女畫。其繪畫風格細膩、艷麗、富有神韻。凌雪的作品曾多在多家報刊發表被國內外多家畫廊和個人收藏。 作品曾多次參加全國美展及各種畫展并獲獎。主要獲獎作品:《凌寒怒放》獲亞洲女畫家作品大展優異獎,《甜妹子》在亞洲女畫家作品大展中獲優異獎,《十月紅》在1999年中國畫大展中獲一等獎。《一串紅》獲93年中國畫大展二等獎,《迎春》獲中國大城市美展一等獎。 現為北京九久書畫收藏文化交流中心畫家,北京美協會員,北京著名工筆畫畫家。 凌雪 (漢語詞匯)凌雪,漢語詞匯。 拼音:líng xuě 釋義:冰雪
    淩雪 凌雪 (花鳥畫家)凌雪,原名段和敏,生于1955年,當代工筆畫畫家,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工筆畫系,從師于金鴻均先生。其人自幼臨摹中國歷代花鳥畫大師精品。擅長風水畫,山水畫。 凌雪從事繪畫工作已有二十余年。主要畫工筆花鳥畫,工筆仕女畫。其繪畫風格細膩、艷麗、富有神韻。凌雪的作品曾多在多家報刊發表被國內外多家畫廊和個人收藏。 作品曾多次參加全國美展及各種畫展并獲獎。主要獲獎作品:《凌寒怒放》獲亞洲女畫家作品大展優異獎,《甜妹子》在亞洲女畫家作品大展中獲優異獎,《十月紅》在1999年中國畫大展中獲一等獎。《一串紅》獲93年中國畫大展二等獎,《迎春》獲中國大城市美展一等獎。 現為北京九久書畫收藏文化交流中心畫家,北京美協會員,北京著名工筆畫畫家。 凌雪 (漢語詞匯)凌雪,漢語詞匯。 拼音:líng xuě 釋義:冰雪
    金陵八家 金陵八家 金陵八家是指:龔賢、樊圻、吳宏、鄒喆、謝蓀、葉欣、高岑、胡慥八人,他們活動于明晚清興,清初金陵地區的畫家主要以金陵八家為主。其實在“八家”之外,當時金陵地區的畫家還有陳卓、陸日為、武丹、陳舒等,他們或多或少地也都受金陵畫風的影響或者本身就是倡導之人。他們在清初畫壇上是獨立于“四王”正統畫派之外的一個獨立創作群體,在創作技法和創作理念上較之前代都有著很大的突破,形成了嶄新的風貌,后世稱之為“金陵畫派”,為了區分于現代以傅抱石、錢松巖等領銜的“金陵畫派”,我們多稱之為老“金陵畫派”。
    趙之謙 趙之謙 趙之謙(1829年8月8日-1884年11月18日),中國清代著名的書畫家、篆刻家。漢族,浙江紹興人。初字益甫,號冷君;后改字撝(huī)叔,號悲庵、梅庵、無悶等。趙之謙的篆刻成就巨大,對后世影響深遠。近代的吳昌碩、齊白石等畫家都從他處受惠良多。 在晚清藝術史上,趙之謙無疑是最為重要的藝術家之一。在繪畫上,他是“海上畫派”的先驅人物,其以書、印入畫所開創的“金石畫風”,對近代寫意花卉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書法上,他是清代碑學理論的最有力實踐者,其魏碑體書風的形成,使得碑派技法體系進一步趨向完善,從而成為有清一代第一位在正、行、篆、隸諸體上真正全面學碑的典范;在篆刻上,他在前人的基礎上廣為取法,融會貫通,以“印外求印”的手段創造性地繼承了鄧石如以來“印從書出”的創作模式,開辟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境界。著有《六朝別字記》、《悲庵居士文存》等,又有篆刻《二金蝶堂印存》。
    趙之謙 趙之謙 趙之謙(1829年8月8日-1884年11月18日),中國清代著名的書畫家、篆刻家。漢族,浙江紹興人。初字益甫,號冷君;后改字?(huī)叔,號悲庵、梅庵、無悶等。趙之謙的篆刻成就巨大,對后世影響深遠。近代的吳昌碩、齊白石等畫家都從他處受惠良多。 在晚清藝術史上,趙之謙無疑是最為重要的藝術家之一。在繪畫上,他是“海上畫派”的先驅人物,其以書、印入畫所開創的“金石畫風”,對近代寫意花卉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書法上,他是清代碑學理論的最有力實踐者,其魏碑體書風的形成,使得碑派技法體系進一步趨向完善,從而成為有清一代第一位在正、行、篆、隸諸體上真正全面學碑的典范;在篆刻上,他在前人的基礎上廣為取法,融會貫通,以“印外求印”的手段創造性地繼承了鄧石如以來“印從書出”的創作模式,開辟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境界。著有《六朝別字記》、《悲庵居士文存》等,又有篆刻《二金蝶堂印存》。
    黃賓虹 黃賓虹 黃賓虹(1865年1月27日——1955年3月25日),初名懋質,后改名質,字樸存,號賓虹,別署予向。原籍安徽省徽州歙縣,生于浙江金華,成長于老家歙縣潭渡村。 近現代畫家,擅畫山水,為山水畫一代宗師。六歲時,臨摹家藏的沈庭瑞(樗崖)山水冊,曾從鄭珊,陳崇光等學花鳥。精研傳統與關注寫生齊頭并進,早年受“新安畫派”影響,以干筆淡墨、疏淡清逸為特色,為“白賓虹”;八十歲后以黑密厚重、黑里透亮為特色,為“黑賓虹”。他的技法,得力於李流芳、程邃,所作重視章法上的虛實、繁簡、疏密的統一;用筆如作篆籀,洗練凝重,遒勁有力,在行筆謹嚴處,有縱橫奇峭之趣。所謂“黑、密、厚、重”的畫風,正是他顯著的特色。
    黃賓虹 黃賓虹 黃賓虹(1865年1月27日——1955年3月25日),初名懋質,后改名質,字樸存,號賓虹,別署予向。原籍安徽省徽州歙縣,生于浙江金華,成長于老家歙縣潭渡村。 近現代畫家,擅畫山水,為山水畫一代宗師。六歲時,臨摹家藏的沈庭瑞(樗崖)山水冊,曾從鄭珊,陳崇光等學花鳥。精研傳統與關注寫生齊頭并進,早年受“新安畫派”影響,以干筆淡墨、疏淡清逸為特色,為“白賓虹”;八十歲后以黑密厚重、黑里透亮為特色,為“黑賓虹”。他的技法,得力于李流芳、程邃,所作重視章法上的虛實、繁簡、疏密的統一;用筆如作篆籀,洗練凝重,遒勁有力,在行筆謹嚴處,有縱橫奇峭之趣。所謂“黑、密、厚、重”的畫風,正是他顯著的特色。
    畫風 辭典解釋畫風  huà fēng      繪畫所呈現的風格與特色。 如:「中年之后,大師的畫風更傾向于表現光與影的變化。」英語 painting style法語 style de peinture
    伏威 辭典解釋伏威  fú wēi     人名。(西元1590~1649)?法國畫家,畫風受卡拉發高的影響,擅長義大利風格的裝飾畫,是法國畫派的創始者。
    王原祁 王原祁 (清代杰出畫家)王原祁,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生,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卒。字茂京,號麓臺、石師道人,江蘇太倉人,王時敏孫。康熙九年(1670年)進士,觀政于吏部、任順天鄉試同考官,后任直隸順德府任縣(今河北省邢臺市任縣)知縣,地當九河下流,滏漳諸水復久壅塞,腴田變為污渚,圪劉累泊等處,即古大陸澤為患,尤甚甲子乙丑秋雨連旬,水勢陡發,堤岸盡壊,田萊俱成巨浸。原祁請照淮揚例,永免水荒田賦三千余金,民困以蘇其余如,筑堤以防水憲,建橋以通水道,斃盜賊以安民命,明僎介以昭典禮,發倉儲以救羸,著跡難以枚舉。丙寅,奉命行取擢諫垣,改翰林,累官少司農,卒于位,賜祭葬如例,康熙五十九年入祀名宦。 以畫供奉內廷,康熙四十四年奉旨與孫岳頒、宋駿業等編《佩文齋書畫譜》,五十六年主持繪《萬壽盛典圖》為康熙帝祝壽。擅畫山水,繼承家法,學元四家,以黃公望為宗,喜用干筆焦墨,層層皴擦,用筆沉著,自稱筆端有金剛杵。與王時敏、王鑒、王翚并稱“四王”,形成婁東畫派,左右清代三百年畫壇,成為正統派中堅人物。享年七十四。 其所著畫論有《雨窗漫筆》與《麓臺題畫稿》。擅長做詩,有《罨畫樓集》3卷。 晚清婁東畫派代表人物秦祖永論王原祁畫風:『中年秀潤,晚年蒼渾」;論其畫曰:『沈雄驗右,元氣淋漓,筆端金剛杵之語不虛也」 見《清史稿》、秦祖永《恫蔭論畫》。
    石濤 石濤 (清代畫家)石濤(1642年-1708年),清初畫家,原姓朱,名若極,廣西桂林人,祖籍安徽鳳陽,小字阿長,別號很多,如大滌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法號有元濟、原濟等。明靖江王、南明元宗皇帝朱亨嘉之子。與弘仁、髡殘、朱耷合稱“清初四僧”。 石濤是中國繪畫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繪畫實踐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理論家。 幼年遭變后出家為僧,駐錫于安徽宣城敬亭山廣教寺,后半世云游,以賣畫為業。早年山水師法宋元諸家,畫風疏秀明潔,晚年用筆縱肆,墨法淋漓,格法多變,尤精冊頁小品;花卉瀟灑雋朗,天真爛漫,清氣襲人;人物生拙古樸,別具一格。工書法,能詩文。存世作品有《石濤羅漢百開冊頁》、《搜盡奇峰打草稿圖》、《山水清音圖》、《竹石圖》等。著有《苦瓜和尚畫語錄》。名言有“一畫論”、“搜盡奇峰打草稿”、“筆墨當隨時代”等。 (概述內圖片來源:石濤《自寫種松圖小照》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行陣 行陣 【詞語】:行陣 【注音】:háng zhèn 【釋義】:1.亦作"行陳"。 2.行伍。舊指軍隊。 3.指軍隊的行列。 4.指揮軍隊,布陣勢。 5.猶行列。 《行陣》為《乾隆大閱圖》第四卷,完整的《乾隆大閱圖》共有《幸營》《列陣》《閱陣》和《行陣》四卷,描繪了乾隆皇帝1739年于京郊南苑舉行閱兵式時的情景。全圖畫法細膩,色澤華麗,基本上以色塑形,不顯線條痕跡,具有濃厚的歐洲繪畫風格。其中第二卷《列陣》為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第三卷《閱陣》為私人收藏,第一卷《幸營》至今下落不明。 《行陣》在乾隆時期懸掛在紫禁城重華宮內,是四幅畫卷中唯一一幅落有宮廷畫家款印的圖軸。這幅中國清朝皇室珍品大約在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時期從紫禁城被掠奪到歐洲,此前被巴黎一個家族持有。 《乾隆大閱圖》是清代宮廷畫家郎世寧晚期作品。清朝宮廷繪畫中最有價值的部分,就是宮廷畫家描繪同時代人物和事件的紀實性繪畫作品。《乾隆大閱圖》屬此類精品,在照相機發明之前,是真實記錄人事的最佳手段。 法國南部城市圖盧茲26日拍賣了一方乾隆玉璽和中國清朝宮廷畫精品《乾隆大閱圖》第四卷《行陣》,兩件文物均被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國買家以創紀錄高價拍走。 據法國媒體報道,這方乾隆玉璽被中國買家以1240萬歐元的高價拍走,刷新了印章類拍品價格的世界紀錄。《行陣》也被中國買家以2205萬歐元的高價拍走,刷新了亞洲藝術品在法國的拍賣價格紀錄。 這方雙龍鈕玉璽質地為和田白玉,略帶紅棕色紋理,高7.5厘米,邊長9.85厘米,撰文“乾隆御筆”,以1000萬歐元成交。加上傭金和稅費,買家將支付共計1240萬歐元。 《行陣》起拍價為400萬歐元,共有8位買家參與競拍。當叫價高達1400萬歐元時,仍有3位買家競逐。這幅畫卷最終以1780萬歐元落錘,加上傭金和稅費,買家將共計支付約2205萬歐元。
    石濤 石濤 (清代畫家)石濤(1642年-1708年),清初畫家,原姓朱,名若極,廣西桂林人,祖籍安徽鳳陽,小字阿長,別號很多,如大滌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法號有元濟、原濟等。明靖江王、南明元宗皇帝朱亨嘉之子。與弘仁、髡殘、朱耷合稱“清初四僧”。 石濤是中國繪畫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繪畫實踐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理論家。 幼年遭變后出家為僧,駐錫于安徽宣城敬亭山廣教寺,后半世云游,以賣畫為業。早年山水師法宋元諸家,畫風疏秀明潔,晚年用筆縱肆,墨法淋漓,格法多變,尤精冊頁小品;花卉瀟灑雋朗,天真爛漫,清氣襲人;人物生拙古樸,別具一格。工書法,能詩文。存世作品有《石濤羅漢百開冊頁》、《搜盡奇峰打草稿圖》、《山水清音圖》、《竹石圖》等。著有《苦瓜和尚畫語錄》。名言有“一畫論”、“搜盡奇峰打草稿”、“筆墨當隨時代”等。 (概述內圖片來源:石濤《自寫種松圖小照》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行陣 行陣 【詞語】:行陣 【注音】:háng zhèn 【釋義】:1.亦作"行陳"。 2.行伍。舊指軍隊。 3.指軍隊的行列。 4.指揮軍隊,布陣勢。 5.猶行列。 《行陣》為《乾隆大閱圖》第四卷,完整的《乾隆大閱圖》共有《幸營》《列陣》《閱陣》和《行陣》四卷,描繪了乾隆皇帝1739年于京郊南苑舉行閱兵式時的情景。全圖畫法細膩,色澤華麗,基本上以色塑形,不顯線條痕跡,具有濃厚的歐洲繪畫風格。其中第二卷《列陣》為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第三卷《閱陣》為私人收藏,第一卷《幸營》至今下落不明。 《行陣》在乾隆時期懸掛在紫禁城重華宮內,是四幅畫卷中唯一一幅落有宮廷畫家款印的圖軸。這幅中國清朝皇室珍品大約在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時期從紫禁城被掠奪到歐洲,此前被巴黎一個家族持有。 《乾隆大閱圖》是清代宮廷畫家郎世寧晚期作品。清朝宮廷繪畫中最有價值的部分,就是宮廷畫家描繪同時代人物和事件的紀實性繪畫作品。《乾隆大閱圖》屬此類精品,在照相機發明之前,是真實記錄人事的最佳手段。 法國南部城市圖盧茲26日拍賣了一方乾隆玉璽和中國清朝宮廷畫精品《乾隆大閱圖》第四卷《行陣》,兩件文物均被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國買家以創紀錄高價拍走。 據法國媒體報道,這方乾隆玉璽被中國買家以1240萬歐元的高價拍走,刷新了印章類拍品價格的世界紀錄。《行陣》也被中國買家以2205萬歐元的高價拍走,刷新了亞洲藝術品在法國的拍賣價格紀錄。 這方雙龍鈕玉璽質地為和田白玉,略帶紅棕色紋理,高7.5厘米,邊長9.85厘米,撰文“乾隆御筆”,以1000萬歐元成交。加上傭金和稅費,買家將支付共計1240萬歐元。 《行陣》起拍價為400萬歐元,共有8位買家參與競拍。當叫價高達1400萬歐元時,仍有3位買家競逐。這幅畫卷最終以1780萬歐元落錘,加上傭金和稅費,買家將共計支付約2205萬歐元。
    新安派 新安派 新安派是明末清初的一個畫派,區域包括安徽省的東南、黃山東南麓的歙、休寧、祁門、婺源、績溪、黟的六個地區,旁及宣城、姑熟以及徽洲、宣城等地寓居在江、浙一帶的畫家。此派畫家共同的特點是崇尚倪黃、遠法唐宋,近師文沈。題材大多是黃山、白岳,畫風尚清逸簡淡,境界幽僻, 意趣荒寒。漸江為這一畫派的主要代表。 新安派早期成員:丁云鵬、鄭重、李流芳、程嘉隧、蕭云從、汪建、吳試、僧筏、李杭之、凌起翔、吳田生。新安派中期者:戴本孝、程邃、汪家珍、謝紹烈、鄭盿、汪樸、江注。新安四大家:新安四大家:僧漸江、查士標、孫逸、汪之瑞。清代新安變派畫家:程士鑣、僧雪莊、程鳴、方士庶、黃柳溪、吳之驎。新安近代畫家:鮑鎣、程瑤笙、黃士陵、黃賓虹、汪采白等。
    徐渭 徐渭 (明代文學家、書畫家、戲曲家、軍事家)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漢族,紹興府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長,號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漁隱、金壘、 金回山人、山陰布衣、白鷴山人、鵝鼻山儂、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戲曲家、軍事家。 曾擔任胡宗憲幕僚,助其擒徐海、誘汪直。胡宗憲被下獄后,徐渭在憂懼發狂之下自殺九次卻不死。后因殺繼妻被下獄論死,被囚七年后,得張元忭等好友救免。此后南游金陵,北走上谷,縱觀邊塞阨塞,常慷慨悲歌。晚年貧病交加,藏書數千卷也被變賣殆盡,他自稱“南腔北調人”,于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去世,年七十三。 徐渭多才多藝,在詩文、戲劇、書畫等各方面都獨樹一幟,與解縉、楊慎并稱“明代三才子”。他是中國“潑墨大寫意畫派”創始人、“青藤畫派”之鼻祖,其畫能吸取前人精華而脫胎換骨,不求形似求神似,山水、人物、花鳥、竹石無所不工,以花卉最為出色,開創了一代畫風,對后世畫壇(如八大山人、石濤、揚州八怪等)影響極大。書善行草,寫過大量詩文,被譽為“有明一代才人”。能操琴,諳音律,愛戲曲,所著《南詞敘錄》為中國第一部關于南戲的理論專著,另有雜劇《四聲猿》、《歌代嘯》及文集傳世。
    松江派 松江派 松江派:明末山水畫流派之一。以董其昌為代表,其支派有三:以趙左為首的稱“蘇松派”。以沈士充為代表的稱“云間派”。這兩派都導源于宋旭。趙左和宋懋晉同師宋旭,沈士充師懋晉兼師趙左。以顧正誼為代表的稱“華亭派”。他們都是當時的松江府(今上海松江,古稱華亭)人,風格互有影響,其畫風逸潤蒼郁,骨格靈秀。氣韻筆法。
    南陳北崔 南陳北崔 晚明時代的畫家陳洪綬(也稱陳老蓮)與崔子忠在中國繪畫史上并稱為“南陳北崔”,兩人不僅均以畫、尤其是人物畫名世,為人、處世、遭際、性情乃至畫風也各有相通之處,畫史經常將兩人相提并論
    南陳北崔 南陳北崔 晚明時代的畫家陳洪綬(也稱陳老蓮)與崔子忠在中國繪畫史上并稱為“南陳北崔”,兩人不僅均以畫、尤其是人物畫名世,為人、處世、遭際、性情乃至畫風也各有相通之處,畫史經常將兩人相提并論
    林布蘭 辭典解釋林布蘭 (Hermenszoon Von Rijn Rembrandt)  lín bù lán     人名。(西元1607~1669)?荷蘭十七世紀巴洛克美術的代表畫家,開拓以光來統一畫面的獨特畫風,故被稱為光的畫家,除油畫外,也留下許多銅版畫,代表作品有〈夜警〉、〈老貴婦人〉、〈畫家與其妻〉等。也譯作「林布蘭特」。
    動作畫派 辭典解釋動作畫派  dòng zuò huà pài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紐約抽象派畫家的作畫風格。其作畫方法是在巨大的畫布上,盡情揮灑線條、斑點等原始圖案,借以表現作者的創作沖動,以及展示出顏料和紋路的質感,代表畫家有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克林(Franz Kline)?和戴庫寧(Willem dekooning)?。 也稱為「紐約畫派」、「抽象表現派」。
    化涂 化涂 化涂余不近人情,不察物情,一生俱夢境。乙酉年,入京城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研修。丙戌二月廿五晨,夢中高僧指點更名為“化涂”,醒來甚覺奇異。細思量,即吾正處于糊涂狀,不知如何進退,或不知哪進哪退中。似誡余速改其狀,早立其志;又“化涂”與“畫圖”音諧,似在指點余應以畫為途; 再,“化”即改變,“涂”即涂抹,畫畫,意在告余須改固有畫風。余茅塞頓開,自此更名。且立足繪畫,兼諸詩書印,真可謂“有大通必有大塞,無奇遇必無奇窮”。
    樹葉 樹葉 (馬岱姝著繪本)《樹葉》是一部風格獨特、畫風細膩的原創繪本。作者用一百多頁、五百多幅彩色鉛筆插畫,講述了一個充滿寓意的城市故事。 馬岱姝的《樹葉》敏感細膩, 技巧無可挑剔,是一個反映當代人生存狀況的深刻寓言,它也證明了她運用繪本這一媒介所取得的成就是多么卓越。
    化塗 化涂 化涂余不近人情,不察物情,一生俱夢境。乙酉年,入京城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研修。丙戌二月廿五晨,夢中高僧指點更名為“化涂”,醒來甚覺奇異。細思量,即吾正處于糊涂狀,不知如何進退,或不知哪進哪退中。似誡余速改其狀,早立其志;又“化涂”與“畫圖”音諧,似在指點余應以畫為途; 再,“化”即改變,“涂”即涂抹,畫畫,意在告余須改固有畫風。余茅塞頓開,自此更名。且立足繪畫,兼諸詩書印,真可謂“有大通必有大塞,無奇遇必無奇窮”。
    樹葉 樹葉 (馬岱姝著繪本)《樹葉》是一部風格獨特、畫風細膩的原創繪本。作者用一百多頁、五百多幅彩色鉛筆插畫,講述了一個充滿寓意的城市故事。 馬岱姝的《樹葉》敏感細膩, 技巧無可挑剔,是一個反映當代人生存狀況的深刻寓言,它也證明了她運用繪本這一媒介所取得的成就是多么卓越。
    拼貼藝術 辭典解釋拼貼藝術  pīn tiē yì shù     以拼貼圖畫的方式,表現立體畫風。是出現于法國的一種繪畫技巧,在立體派繪畫時代,為法斯特和達達畫家們所采用,代表人物有修威達、羅明巴格等人。
    話私 話私 huà sī ㄧ 話私(話私) 竹屏的別稱。 宋 趙彥衛 《云麓漫鈔》卷三:“ 紹興 末,宿直中官以小竹編聯籠,以衣畫風云鷺絲作枕屏,一時無名,號曰畫絲。好事者大其制,施於酒席以障風;野次便於圍坐。人競為之。或以名不雅,易曰掛罳。又云:出於虜中,目曰話私,言遮蔽可以話私事。”
    松雪道人 松雪道人 sōng xuě dào rén ㄙㄨㄙ ㄒㄩㄝˇ ㄉㄠˋ ㄖㄣˊ 松雪道人 元 代書畫家 趙孟頫 之號。 元 夏文彥 《圖繪寶鑒》卷五:“ 趙孟頫 字 子昂 ,號 松雪道人 。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松雪道人,又號水精宮道人、鷗波,中年曾作孟俯,漢族,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畫家,楷書四大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之一。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鑒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于世。
    神座 神座 (2013年上海首游網絡科技研發網頁游戲)《神座》是由KK游平臺主運營1073平臺聯運的一款萌系Q版角色扮演類網頁游戲,游戲以魔幻神話世界為背景,極致唯美的游戲場景,劇情風趣,畫面精致,技能絢麗,更有多種職業玩法,萌寵坐騎相伴,帶你體驗精彩多樣豐富多彩的系統玩法。《神座》是對中國神話的全新演繹,展現不一樣的Q版飛仙!游戲畫風清新可愛,戰斗緊張刺激,玩法新奇有趣。
    話私 話私 huà sī ㄧ 話私(話私) 竹屏的別稱。 宋 趙彥衛 《云麓漫鈔》卷三:“ 紹興 末,宿直中官以小竹編聯籠,以衣畫風云鷺絲作枕屏,一時無名,號曰畫絲。好事者大其制,施于酒席以障風;野次便于圍坐。人競為之。或以名不雅,易曰掛罳。又云:出于虜中,目曰話私,言遮蔽可以話私事。”
    獨樹一格 辭典解釋獨樹一格  dú shù yī gé      比喻自成一家,擁有獨自的品味和風格。 如:「他的畫風獨樹一格,在當今畫壇有很高的評價。」
    風賦 風賦 《風賦》是戰國末期文學家宋玉創作的文學作品。這篇文章以風為題材,分為四個層次。首先寫宋玉與楚襄王間關于風的一段對話,提出庶人不能享受大王之風;接著描寫風的性質和動態;再描寫大王之雄風的性狀,指出它“清涼增欷,清清泠泠,愈病析醒,發明耳目,寧體便人”;最后描寫庶人之雌風的性狀,指出它“驅溫致濕,中心慘怛,生病造熱”,不利于人。作品采用夸張的手法,通過“大王之雄風”和“庶人之雌風”的對比描寫,使大王奢侈豪華的生活和庶人貧窮悲慘的生活形成鮮明的對照,揭露社會生活中不平等的現象。通篇采用鋪陳筆法,刻畫風的動態十分細致。
    婁東派 辭典解釋婁東派  lóu dōng pài     清代山水畫流派之一。山水畫家王原祁,繼其祖父王時敏家學,效法黃公望,名重于康熙間,一時師承者甚多。王為江蘇太倉人,婁江東流經過太倉,故稱為「婁東派」。此派畫風崇古保守,對清代山水畫有很大的影響。 也稱為「太倉派」。
    李劉馬夏 辭典解釋李劉馬夏  lǐ liú mǎ xià     南宋畫院畫家李唐、劉松年、馬遠、夏珪四人的合稱。李唐時間較早,畫風為劉、馬、夏所師法,成為南宋畫院主流。對后來明代的浙派和院體山水,影響甚大。 也稱為「南宋四家」。
    盧稜伽 辭典解釋盧棱伽  lú líng qié     人名。唐朝畫家,長安人(今陜西西安)? ,生卒年不詳。師事吳道子,畫風細致而精致,物象全備。擅做佛像、經變,曾畫過許多壁畫,如成都大圣慈寺的行道高僧及長安莊嚴寺的三門,因而受到吳道子贊賞。也作「盧楞伽」。
    風賦 風賦 《風賦》是戰國末期文學家宋玉創作的文學作品。這篇文章以風為題材,分為四個層次。首先寫宋玉與楚襄王間關于風的一段對話,提出庶人不能享受大王之風;接著描寫風的性質和動態;再描寫大王之雄風的性狀,指出它“清涼增欷,清清泠泠,愈病析醒,發明耳目,寧體便人”;最后描寫庶人之雌風的性狀,指出它“驅溫致濕,中心慘怛,生病造熱”,不利于人。作品采用夸張的手法,通過“大王之雄風”和“庶人之雌風”的對比描寫,使大王奢侈豪華的生活和庶人貧窮悲慘的生活形成鮮明的對照,揭露社會生活中不平等的現象。通篇采用鋪陳筆法,刻畫風的動態十分細致。
    焦墨 焦墨 焦墨或可稱之為枯筆、渴筆、竭墨。黃賓虹晚期作品多有枯筆山水,畫風渾厚華滋,筆墨深沉而濃黑,當為焦墨畫者之楷模。后者有張仃、林蘭子、崔振寬、趙亞銘、向維果、陳沫吾、陳火箭、尹大德等皆擅以焦墨作畫。
    瓷刻 瓷刻 瓷刻:在上釉燒成的素色瓷器上,用鎢鋼刀或金鋼石刀摟刻書、畫的一種工藝品。制作過程是:先用刀尖刻出點線,再涂墨上蠟,即在瓷面上出現山水、花鳥等畫面或各種書體的字跡,既保持了傳統的書、畫風格,又發揮了晶瑩光潔的瓷面特色,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且經久不泯。
    涂白 涂白 涂白,原名張德春,1958年生,畢業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曾任教于福州大學工藝美術學院,作品參加全國六屆美展,長期從事美術設計工作,并獲全國一等獎,二等獎,其作品造型謹嚴,形線相融,自成一格。后轉攻中國人物畫,尤注重以中西融合的思路探索水墨畫創新,筆墨簡括而具峻拔縱逸之意趣,畫風帶有強烈的現代氣息。
    塗白 涂白 涂白,原名張德春,1958年生,畢業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曾任教于福州大學工藝美術學院,作品參加全國六屆美展,長期從事美術設計工作,并獲全國一等獎,二等獎,其作品造型謹嚴,形線相融,自成一格。后轉攻中國人物畫,尤注重以中西融合的思路探索水墨畫創新,筆墨簡括而具峻拔縱逸之意趣,畫風帶有強烈的現代氣息。
    掇畫 辭典解釋掇畫  duó huà     一種由曾佑和所獨創的畫風。打破繪畫和紙材制造的界限,透過多種紙材質感的對比、映照,以及空間、肌理的前后穿插,以像詩詞、音樂的律動方式呈現。同時取法古玉的淡暈或陶瓷、漆器渾厚的色彩,作簡潔輕淡的構圖與色彩。
    威尼斯畫派 辭典解釋威尼斯畫派  wēi ní sī huà pài     西元十五、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以義大利的威尼斯為中心形成的畫風。其作品色彩華艷,造形豐美,擅長大氣魄的描寫,以表現人世的甜美與歡樂。代表畫家有狄襄、吉奧喬尼、提香等。
    桃花塢木版年畫 辭典解釋桃花塢木版年畫  táo huā wù mù bǎn nián huà     中國江南一帶著名的木版年畫,以在江蘇蘇州桃花塢地方生產而得。兼用著色與彩色套版兩種印刷方法,題材眾多,畫風細致。始于明代,盛于清雍正、乾隆年間,后因石印術興起而逐漸衰落。
    西那畫派 辭典解釋西那畫派  xī nà huà pài     義大利畫派之一,該派表現溫和感情的繪畫風格。代表作家有杜綽(Duccio)?、安日里(Angelico)?等。
    龐貝壁畫 辭典解釋龐貝壁畫  páng bèi bì huà     義大利古城龐貝因維蘇威火山爆發而被湮沒,在十七世紀末被挖掘出來,所保留的壁畫可以顯示希臘末期的繪畫風格,成為重要的美術研究資料。
    剛健 剛健 剛健, 拼音:gāng jiàn 【形】(性格、風格、姿態等)堅強有力。是剛強、雄偉的風格形態。 如:畫風剛健質樸。剛健的作品,氣勢豪邁壯闊,感情奔放激烈,筆力剛健遒勁,境界雄奇渾厚,具有陽剛之美。
    剛健 剛健 剛健, 拼音:gāng jiàn 【形】(性格、風格、姿態等)堅強有力。是剛強、雄偉的風格形態。 如:畫風剛健質樸。剛健的作品,氣勢豪邁壯闊,感情奔放激烈,筆力剛健遒勁,境界雄奇渾厚,具有陽剛之美。

    其它詞語熱搜

    * 形容畫風的詞語:清新、唯美、柔和、浪漫、夢幻、溫馨、淡雅、朦朧、細膩、優美、自然、典雅、恬靜、深邃、平和、素雅、清麗、明亮、簡潔、流暢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