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畫派的讀音 動作畫派的意思
辭典解釋動作畫派 dòng zuò huà pài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紐約抽象派畫家的作畫風格。其作畫方法是在巨大的畫布上,盡情揮灑線條、斑點等原始圖案,借以表現作者的創作沖動,以及展示出顏料和紋路的質感,代表畫家有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克林(Franz Kline)?和戴庫寧(Willem dekooning)?。 也稱為「紐約畫派」、「抽象表現派」。
- 動
- 作
- 畫
- 派
“動作畫派”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òng zuò huà pài]
- 漢字注音:
- ㄉㄨㄥˋ ㄗㄨㄛˋ ㄏㄨㄚˋ ㄆㄞˋ
- 簡繁字形:
- 動作畫派
- 是否常用:
- 否
“動作畫派”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動作畫派 dòng zuò huà pài ㄉㄨㄥˋ ㄗㄨㄛˋ ㄏㄨㄚˋ ㄆㄞˋ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紐約抽象派畫家的作畫風格。其作畫方法是在巨大的畫布上,盡情揮灑線條、斑點等原始圖案,借以表現作者的創作沖動,以及展示出顏料和紋路的質感,代表畫家有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克林(Franz Kline)?和戴庫寧(Willem dekooning)?。
也稱為「紐約畫派」、「抽象表現派」。
網絡解釋
“動作畫派”的單字解釋
【動】:同“動”。
【作】:[zuò]1.勞動;勞作:精耕細作。作息制度。2.起:振作。槍聲大作。3.寫作;作品:著作。佳作。4.假裝:作態。裝模作樣。5.當作;作為:過期作廢。6.進行某種活動:同不良傾向作斗爭。自作自受。7.同“做”。[zuō]作坊:小器作。
【畫】:1.劃分、區分。《左傳?襄公四年》:“芒芒禹跡,畫為九州。”《文選?顏延之?應詔讌曲水作詩》:“幙帷蘭甸,畫流高陛。”2.設計、籌謀。同“劃”。《文選?揚雄?解嘲》:“曾不能畫一奇,出一策。”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六齣》:“虧了夫人侯氏,有膽有謀,昨夜畫定計策。”3.繪圖:“畫一幅風景。”《晉書?卷九十二?文苑傳?顧愷之傳》:“愷之每畫人成,或數年,不點目精。”4.簽署、簽押:“畫押”、“畫供”。5.終止。《論語?雍也》:“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6.圖、圖像:“山水畫”、“人物畫”。宋?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詞》:“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7.量詞。計算文字筆畫數的單位:“亞這個字有八畫。”8.姓。如明代有畫芳。9.清楚、整齊:“整齊畫一”。
【派】:1.指立場、見解或作風、習氣相同的一些人:黨派。學派。宗派。樂觀派。2.作風或風度:氣派。派頭。3.有派頭兒;有風度:小王穿上這身衣服真夠派的。4.a)用于派別:兩派學者對這個問題有兩種不同的看法。b)用于景色、氣象、聲音、語言等(前面用“一”字):好一派北國風光。一派新氣象。一派胡言。5.江河的支流,泛指分支。6.分配;派遣;委派;安排:分派。調(diào)派。派人送去。派用場。7.攤派:派糧派款。8.指摘(別人過失):派不是。9.一種帶餡兒的西式點心:蘋果派。巧克力派。[英pie]
“動作畫派”的相關詞語
* 動作畫派的讀音是:dòng zuò huà pài,動作畫派的意思:辭典解釋動作畫派 dòng zuò huà pài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紐約抽象派畫家的作畫風格。其作畫方法是在巨大的畫布上,盡情揮灑線條、斑點等原始圖案,借以表現作者的創作沖動,以及展示出顏料和紋路的質感,代表畫家有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克林(Franz Kline)?和戴庫寧(Willem dekooning)?。 也稱為「紐約畫派」、「抽象表現派」。
辭典解釋
動作畫派 dòng zuò huà pài ㄉㄨㄥˋ ㄗㄨㄛˋ ㄏㄨㄚˋ ㄆㄞˋ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紐約抽象派畫家的作畫風格。其作畫方法是在巨大的畫布上,盡情揮灑線條、斑點等原始圖案,借以表現作者的創作沖動,以及展示出顏料和紋路的質感,代表畫家有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克林(Franz Kline)?和戴庫寧(Willem dekooning)?。
也稱為「紐約畫派」、「抽象表現派」。
【動】:同“動”。
【作】:[zuò]1.勞動;勞作:精耕細作。作息制度。2.起:振作。槍聲大作。3.寫作;作品:著作。佳作。4.假裝:作態。裝模作樣。5.當作;作為:過期作廢。6.進行某種活動:同不良傾向作斗爭。自作自受。7.同“做”。[zuō]作坊:小器作。
【畫】:1.劃分、區分。《左傳?襄公四年》:“芒芒禹跡,畫為九州。”《文選?顏延之?應詔讌曲水作詩》:“幙帷蘭甸,畫流高陛。”2.設計、籌謀。同“劃”。《文選?揚雄?解嘲》:“曾不能畫一奇,出一策。”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六齣》:“虧了夫人侯氏,有膽有謀,昨夜畫定計策。”3.繪圖:“畫一幅風景。”《晉書?卷九十二?文苑傳?顧愷之傳》:“愷之每畫人成,或數年,不點目精。”4.簽署、簽押:“畫押”、“畫供”。5.終止。《論語?雍也》:“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6.圖、圖像:“山水畫”、“人物畫”。宋?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詞》:“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7.量詞。計算文字筆畫數的單位:“亞這個字有八畫。”8.姓。如明代有畫芳。9.清楚、整齊:“整齊畫一”。
【派】:1.指立場、見解或作風、習氣相同的一些人:黨派。學派。宗派。樂觀派。2.作風或風度:氣派。派頭。3.有派頭兒;有風度:小王穿上這身衣服真夠派的。4.a)用于派別:兩派學者對這個問題有兩種不同的看法。b)用于景色、氣象、聲音、語言等(前面用“一”字):好一派北國風光。一派新氣象。一派胡言。5.江河的支流,泛指分支。6.分配;派遣;委派;安排:分派。調(diào)派。派人送去。派用場。7.攤派:派糧派款。8.指摘(別人過失):派不是。9.一種帶餡兒的西式點心:蘋果派。巧克力派。[英p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