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的詞語
鳥類的詞語:1. 鷹;2. 鴿子;3. 孔雀;4. 燕子;5. 畫眉鳥;6. 麻雀;7. 夜鶯;8. 啄木鳥;9. 百靈鳥;10. 杜鵑;11. 朱鹮;12. 黃鸝;13. 紅嘴相思鳥;14. 翠鳥;15. 雪鳥;16. 雀鷹;17. 白鷺;18. 沙鷗;19. 斑鳩;20. 鴕鳥
鳥類的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老鷹 | 老鷹 (猛禽的一類)老鷹(學名:Aquila),也叫鳶,是小型猛禽,與一般鳥類不同,雌鳥體型往往比雄鳥更大。老鷹性情兇猛,嘴呈黃色,上嘴彎曲,腳強健有力,趾有銳利的爪,翼大善飛。漢語中將隼科中較大的鳥類和鴟鸮科的鳥類(貓頭鷹)等食肉鳥類俗稱也劃為鷹類,但一般只是專指鷹科鳥類。 老鷹分布極廣,廣泛分布于世界的各大洲。中國境內的鷹主要分布區為西藏、新疆和內蒙古、青海以及陜西南部安康、商洛等巴山茂林地帶均有分布。在動物世界里,鷹是一個科的總稱,分有許多不同的種類。它有雙銳利的眼睛,可以看見數千米甚至更遠。卵生,恒溫動物。 |
老鷹 | 老鷹 (猛禽的一類)老鷹(學名:Aquila),也叫鳶,是小型猛禽,與一般鳥類不同,雌鳥體型往往比雄鳥更大。老鷹性情兇猛,嘴呈黃色,上嘴彎曲,腳強健有力,趾有銳利的爪,翼大善飛。漢語中將隼科中較大的鳥類和鴟鸮科的鳥類(貓頭鷹)等食肉鳥類俗稱也劃為鷹類,但一般只是專指鷹科鳥類。 老鷹分布極廣,廣泛分布于世界的各大洲。中國境內的鷹主要分布區為西藏、新疆和內蒙古、青海以及陜西南部安康、商洛等巴山茂林地帶均有分布。在動物世界里,鷹是一個科的總稱,分有許多不同的種類。它有雙銳利的眼睛,可以看見數千米甚至更遠。卵生,恒溫動物。 |
候鳥 | 候鳥 (隨季節不同周期性進行遷徙的鳥類)很多鳥類具有沿緯度季節遷移的特性,夏天的時候這些鳥在緯度較高的溫帶地區繁殖,冬天的時候則在緯度較低的熱帶地區過冬。夏末秋初的時候這些鳥類由繁殖地往南遷移到渡冬地,而在春天的時候由渡冬地北返回到繁殖地。這些隨著季節變化而南北遷移的鳥類稱之為候鳥。 |
留鳥 | 留鳥 終年生活在一個地區,不隨季節遷徙的鳥統稱留鳥。它們通常終年在其出生地(或稱繁殖區)內生活。(引:或終年棲居繁殖地區而不遷徙的鳥類,如喜鵲、麻雀等。世界各地均有,南方種類較多,北方留鳥,均為耐寒種類,如松雞、雷鳥、雪雞等)中國的留鳥有麻雀、烏鴉、白頭翁、喜鵲、畫眉、魚鷹、啄木鳥、鷹等。留鳥在冬季很難覓食,每到冬季,有的留鳥就成群結隊地生活在一起。啄取植物的果實和種子為食。在某地一年四季皆可見的鳥類。 終年生活在一個地區,不隨季節遷徙的鳥叫留鳥。它們通常終年在其出生地(或稱繁殖區)內生活。 |
水鳥 | 水鳥 (生物種群)水鳥指棲息或經常棲息于濕地的鳥類,包括游禽和涉禽。從分類學上看,水鳥包括潛鳥目、鸊鷉目、 鸛形目、雁形目、鸻形目的全部鳥類,以及鵜形目、鶴形目、佛法僧目的部分鳥類。此外,其他目也存在極少數適應水生或濕地生活的鳥類。 |
候鳥 | 候鳥 (隨季節不同周期性進行遷徙的鳥類)很多鳥類具有沿緯度季節遷移的特性,夏天的時候這些鳥在緯度較高的溫帶地區繁殖,冬天的時候則在緯度較低的熱帶地區過冬。夏末秋初的時候這些鳥類由繁殖地往南遷移到渡冬地,而在春天的時候由渡冬地北返回到繁殖地。這些隨著季節變化而南北遷移的鳥類稱之為候鳥。 |
始祖鳥 | 始祖鳥 (戶外品牌)始祖鳥,加拿大戶外服飾品牌,外名:ARCTERYX ,1989年創立于加拿大溫哥華,由于其對新工藝和新技術近乎瘋狂的追求,已成長為北美乃至全球的領導型的戶外品牌,也是人們公認的頂級奢侈品。 始祖鳥 (漢語詞語)始祖鳥(shǐ zǔ niǎo),古鳥類。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鳥類。 |
始祖鳥 | 始祖鳥 (戶外品牌)始祖鳥,加拿大戶外服飾品牌,外名:ARCTERYX ,1989年創立于加拿大溫哥華,由于其對新工藝和新技術近乎瘋狂的追求,已成長為北美乃至全球的領導型的戶外品牌,也是人們公認的頂級奢侈品。 始祖鳥 (漢語詞語)始祖鳥(shǐ zǔ niǎo),古鳥類。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鳥類。 |
留鳥 | 留鳥 終年生活在一個地區,不隨季節遷徙的鳥統稱留鳥。它們通常終年在其出生地(或稱繁殖區)內生活。(引:或終年棲居繁殖地區而不遷徙的鳥類,如喜鵲、麻雀等。世界各地均有,南方種類較多,北方留鳥,均為耐寒種類,如松雞、雷鳥、雪雞等)中國的留鳥有麻雀、烏鴉、白頭翁、喜鵲、畫眉、魚鷹、啄木鳥、鷹等。留鳥在冬季很難覓食,每到冬季,有的留鳥就成群結隊地生活在一起。啄取植物的果實和種子為食。在某地一年四季皆可見的鳥類。 終年生活在一個地區,不隨季節遷徙的鳥叫留鳥。它們通常終年在其出生地(或稱繁殖區)內生活。 |
水鳥 | 水鳥 (生物種群)水鳥指棲息或經常棲息于濕地的鳥類,包括游禽和涉禽。從分類學上看,水鳥包括潛鳥目、??目、 鸛形目、雁形目、鸻形目的全部鳥類,以及鵜形目、鶴形目、佛法僧目的部分鳥類。此外,其他目也存在極少數適應水生或濕地生活的鳥類。 |
海鳥 | 海鳥 (鳥綱動物)海鳥是一種能夠適應海洋氣候環境的鳥類,而無論于生活習慣、處事態度、生理運行等皆與其他鳥類大有不同。其有著強烈的趨同演化,因此所有海鳥的生態職位均十分類似。而海鳥這一物種最初出現于白堊紀之時,距今有近億年,但是與現代海鳥之關系并不大。若果論及現代海鳥之遠祖,則可以追溯至古近紀時,而亦已有數千萬年。 |
鳴禽 | 鳴禽 鳴禽為雀形目鳥類,種類繁多,包括83科。鳴禽善于鳴叫,由鳴管控制發音。鳴管結構復雜而發達,大多數種類具有復雜的的鳴肌附于鳴管的兩側。鳴禽是鳥類中最進化的類群。分布廣,能夠適應多種多樣生態環境,因此外部形態變化復雜,相互間的差異十分明顯。大多數屬小型鳥類;嘴小而強;腳較短而強。鳴禽多數種類營樹棲生活,少數種類為地棲。 |
鳴禽 | 鳴禽 鳴禽為雀形目鳥類,種類繁多,包括83科。鳴禽善于鳴叫,由鳴管控制發音。鳴管結構復雜而發達,大多數種類具有復雜的的鳴肌附于鳴管的兩側。鳴禽是鳥類中最進化的類群。分布廣,能夠適應多種多樣生態環境,因此外部形態變化復雜,相互間的差異十分明顯。大多數屬小型鳥類;嘴小而強;腳較短而強。鳴禽多數種類營樹棲生活,少數種類為地棲。 |
火雞 | 火雞 (火雞屬鳥類的一種)火雞(學名:Meleagris gallopavo):亦稱吐綬雞。體長110-115厘米。翼展125-144厘米,體重2.5-10.8千克。嘴強大稍曲。頭頸幾乎裸出,僅有稀疏羽毛,并著生紅色肉瘤,喉下垂有紅色肉瓣。背稍隆起。體羽呈金屬褐色或綠色,散布黑色橫斑;兩翅有白斑;尾羽褐或灰,具斑駁,末端稍圓。腳和趾強大。體羽從乳白色至棕灰色至黑色褐黑色,閃耀多種顏色的金屬光澤。頭、頸上部裸露,有紅珊瑚狀皮瘤,喉下有肉垂,顏色由紅到紫,可以變化。雄火雞尾羽可展開呈扇形,胸前一束毛球。 是在墨西哥的瓦哈卡地方首先馴化成家禽的,時間大約相當于歐洲的新石器時代(歐洲新石器時代約公元前五千年)。火雞于十五世紀末輸入到歐洲,引入中國的時間更晚。火雞現在北美洲的南部還有野生的。和其他雞形目鳥類相似,雌鳥較雄鳥小,顏色較不鮮艷。火雞翼展可達1.5-1.8米,是當地開放林地最大的鳥類,很難與其他種類搞混。火雞共有六個亞種,現代的家火雞是由墨西哥的原住民馴化當地的野生火雞而得來。 |
海鳥 | 海鳥 (鳥綱動物)海鳥是一種能夠適應海洋氣候環境的鳥類,而無論于生活習慣、處事態度、生理運行等皆與其他鳥類大有不同。其有著強烈的趨同演化,因此所有海鳥的生態職位均十分類似。而海鳥這一物種最初出現于白堊紀之時,距今有近億年,但是與現代海鳥之關系并不大。若果論及現代海鳥之遠祖,則可以追溯至古近紀時,而亦已有數千萬年。 |
火雞 | 火雞 (火雞屬鳥類的一種)火雞(學名:Meleagris gallopavo):亦稱吐綬雞。體長110-115厘米。翼展125-144厘米,體重2.5-10.8千克。嘴強大稍曲。頭頸幾乎裸出,僅有稀疏羽毛,并著生紅色肉瘤,喉下垂有紅色肉瓣。背稍隆起。體羽呈金屬褐色或綠色,散布黑色橫斑;兩翅有白斑;尾羽褐或灰,具斑駁,末端稍圓。腳和趾強大。體羽從乳白色至棕灰色至黑色褐黑色,閃耀多種顏色的金屬光澤。頭、頸上部裸露,有紅珊瑚狀皮瘤,喉下有肉垂,顏色由紅到紫,可以變化。雄火雞尾羽可展開呈扇形,胸前一束毛球。 是在墨西哥的瓦哈卡地方首先馴化成家禽的,時間大約相當于歐洲的新石器時代(歐洲新石器時代約公元前五千年)。火雞于十五世紀末輸入到歐洲,引入中國的時間更晚。火雞現在北美洲的南部還有野生的。和其他雞形目鳥類相似,雌鳥較雄鳥小,顏色較不鮮艷。火雞翼展可達1.5-1.8米,是當地開放林地最大的鳥類,很難與其他種類搞混。火雞共有六個亞種,現代的家火雞是由墨西哥的原住民馴化當地的野生火雞而得來。 |
害鳥 | 害鳥 害鳥主要指以農作物果實為主食,對農作物的生產帶來較大的損失的鳥類。其實所謂的害鳥也只是相對來說,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環境中,物種益害的定義都有很大的差異。 |
走禽 | 走禽 走禽[zouqín]鳥類中善于行走或快速奔馳,而不能飛翔的一些類群,稱為走禽,也稱路禽、陸禽。 走禽類的鳥類大多失去了飛翔的能力。它們的胸骨的腹側正中無龍骨突,動翼肌已退化,翼短小翅膀退化,但腳長而強大,下肢發達。常見的有鴕鳥,鴯鹋等。 |
害鳥 | 害鳥 害鳥主要指以農作物果實為主食,對農作物的生產帶來較大的損失的鳥類。其實所謂的害鳥也只是相對來說,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環境中,物種益害的定義都有很大的差異。 |
飛禽走獸 | 飛禽走獸【解釋】禽:鳥;獸:野獸。飛翔的禽鳥,奔跑的野獸。泛指鳥類和獸類。【出處】漢·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飛禽走獸,因木生姿。”【示例】鈴兒乃金丹之寶,又不是~,如何辨得雌雄?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七十一回【語法】聯合式;作賓語、定語;指動物 |
飛禽走獸 | 【解釋】禽:鳥;獸:野獸。飛翔的禽鳥,奔跑的野獸。泛指鳥類和獸類。【出處】漢·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飛禽走獸,因木生姿。”【示例】鈴兒乃金丹之寶,又不是~,如何辨得雌雄?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七十一回【語法】聯合式;作賓語、定語;指動物 |
砂囊 | 砂囊 砂囊(Gizzard)(shā náng)是指鳥類和其他動物、例如蚯蚓、螞蚱、小龍蝦的消化器官。鳥類的砂囊有一層厚的肌肉層,通常含有攝取的沙粒。食物首先通過嗉囊在那里被潤濕,然后到達前胃與胃液和消化液混在一起。消化的準備在砂囊中完成,食物被肌肉層和砂石的運動下被碾碎。對于小型動物,食物通常從嗉囊直接到達砂囊。 |
天鵝 | 天鵝 (鳥綱動物)天鵝指雁族(學名:Cygnus)的鳥類,屬游禽。除非洲、南極洲之外的各大陸均有分布。為鴨科中個體最大的類群。頸修長,超過體長或與身軀等長;嘴基部高而前端緩平,眼腺裸露;尾短而圓,尾羽20-24枚;蹼強大,但后趾不具瓣蹼。喜歡群棲在湖泊和沼澤地帶,主要以水生植物為食,也吃螺類和軟體動物。多數是一夫一妻制,相伴終生。求偶的行為豐富,雌雄會趨于一致的做出相同的動作,還會體貼地互相梳理羽毛。一年繁殖一次,卵的體積較大,如大天鵝的卵有400多克重。幼鳥為早成雛。遷徙時會多群集結,但仍是小群行動。 |
鸚鵡熱 | 鸚鵡熱 科普中國鸚鵡熱又稱鳥熱,是鸚鵡熱衣原體所引起,這些衣原體主要在多種鳥類之間傳播和感染,偶然由帶菌動物傳染給人;最初發現本病多見于玩賞鸚鵡者,故命名為鸚鵡熱。以后發現許多鳥類均可受染本病而感染人類,故認為稱鳥熱更為合適。通常表現為高熱、惡寒、頭痛、肌痛、咳嗽和肺部浸潤性病變等特征。 |
涉禽 | 涉禽 (水鳥的一類)涉禽包括鶴形目、鸛形目、紅鸛目和鸻形目等目,是指那些適應在水邊生活的鳥類,屬于鳥類六大生態類群之一。休息時常一只腳站立,大部分是從水底、污泥中或地面獲得食物。包括了鶴、鸛、鹮、鴇、琵鷺等。 |
益鳥 | 益鳥 益鳥指那些捕食害蟲、害獸或已被現代科學證明直接或間接對人類有益的鳥類。 |
天鵝 | 天鵝 (鳥綱動物)天鵝指雁族(學名:Cygnus)的鳥類,屬游禽。除非洲、南極洲之外的各大陸均有分布。為鴨科中個體最大的類群。頸修長,超過體長或與身軀等長;嘴基部高而前端緩平,眼腺裸露;尾短而圓,尾羽20-24枚;蹼強大,但后趾不具瓣蹼。喜歡群棲在湖泊和沼澤地帶,主要以水生植物為食,也吃螺類和軟體動物。多數是一夫一妻制,相伴終生。求偶的行為豐富,雌雄會趨于一致的做出相同的動作,還會體貼地互相梳理羽毛。一年繁殖一次,卵的體積較大,如大天鵝的卵有400多克重。幼鳥為早成雛。遷徙時會多群集結,但仍是小群行動。 |
鸚鵡熱 | 鸚鵡熱 科普中國鸚鵡熱又稱鳥熱,是鸚鵡熱衣原體所引起,這些衣原體主要在多種鳥類之間傳播和感染,偶然由帶菌動物傳染給人;最初發現本病多見于玩賞鸚鵡者,故命名為鸚鵡熱。以后發現許多鳥類均可受染本病而感染人類,故認為稱鳥熱更為合適。通常表現為高熱、惡寒、頭痛、肌痛、咳嗽和肺部浸潤性病變等特征。 |
攀禽類 | 攀禽類 攀禽類,讀音為pān qín lèi,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鳥類的一個類群。 |
益鳥 | 益鳥 益鳥指那些捕食害蟲、害獸或已被現代科學證明直接或間接對人類有益的鳥類。 |
攀禽類 | 攀禽類 攀禽類,讀音為pān qín lèi,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鳥類的一個類群。 |
駝鳥 | 駝鳥 鴕鳥是非洲一種體形巨大、不會飛但奔跑得很快的鳥 ,特征為脖子長而無毛、頭小、腳有二趾。是世界上存活著的最大的鳥。 現代鳥類中最大的鳥,高可達3米,頸長,頭小,脖子長裸,嘴扁平,翼短小,不能飛,腿長,腳有力,善于行走和奔跑。雌鳥灰褐色,雄鳥的翼和尾部有白色羽毛。生活在非洲的草原和沙漠地帶。 |
羽類 | 羽類 yǔ lèi ㄧ 羽類(羽類) 指鳥類。 北齊 劉晝 《新論·傷讒》:“鳥之曲喙鈘距者,羽類畏之;獸之方喙鉤爪者,毛羣畏之 |
駝鳥 | 駝鳥 鴕鳥是非洲一種體形巨大、不會飛但奔跑得很快的鳥 ,特征為脖子長而無毛、頭小、腳有二趾。是世界上存活著的最大的鳥。 現代鳥類中最大的鳥,高可達3米,頸長,頭小,脖子長裸,嘴扁平,翼短小,不能飛,腿長,腳有力,善于行走和奔跑。雌鳥灰褐色,雄鳥的翼和尾部有白色羽毛。生活在非洲的草原和沙漠地帶。 |
羽類 | 羽類 yǔ lèi ㄧ 羽類(羽類) 指鳥類。 北齊 劉晝 《新論·傷讒》:“鳥之曲喙鈘距者,羽類畏之;獸之方喙鉤爪者,毛群畏之 |
卵生 | 卵生 動物的受精卵在母體外獨立發育的過程叫卵生。卵生動物是指用產卵方式繁殖的動物。一般的鳥類、爬蟲類,大部分的魚類和昆蟲幾乎都是卵生動物。如:雞、鴨、魚、青蛙、烏龜、蝴蝶等都是卵生動物。卵生動物產下卵(蛋)后,經過孵化,變成動物,其營養來自卵本身。 卵生,是動物受精卵在母體外孵化發育成為新個體的一種生殖方式。動物的受精卵在母體外獨立發育的過程叫卵生。卵生的特點是在胚胎發育中,全靠卵自身所含的卵黃作為營養。卵生在動物中很普遍。除部分哺乳類動物外(鴨嘴獸、針鼴是卵生),其它類的動物都有出現。卵生動物把卵或受精卵排出體外,或掩埋土砂中(如蝗蟲、龜、某些蛇類等),或留樹皮空隙中(如蟬),或水域中(如魚、蛙等),然后集太陽的輻射熱發育孵化成幼蟲或幼體。 |
脊椎動物 | 脊椎動物 脊椎動物(Vertebrata)是指有脊椎骨的動物,是脊索動物的一個亞門。數量最多、結構最復雜,進化地位最高,由軟體動物進化而來。形態結構彼此懸殊,生活方式千差萬別。脊椎動物一般體形左右對稱,全身分為頭、軀干、尾三個部分,有比較完善的感覺器官、運動器官和高度分化的神經系統。包括圓口類、魚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和哺乳動物等六大類。 |
籠媒 | 籠媒 籠媒,是漢語詞匯,解釋是被人用來誘捕鳥類的鳥。 |
籠媒 | 籠媒 籠媒,是漢語詞匯,解釋是被人用來誘捕鳥類的鳥。 |
脊椎動物 | 脊椎動物 脊椎動物(Vertebrata)是指有脊椎骨的動物,是脊索動物的一個亞門。數量最多、結構最復雜,進化地位最高,由軟體動物進化而來。形態結構彼此懸殊,生活方式千差萬別。脊椎動物一般體形左右對稱,全身分為頭、軀干、尾三個部分,有比較完善的感覺器官、運動器官和高度分化的神經系統。包括圓口類、魚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和哺乳動物等六大類。 |
尿囊 | 尿囊 尿囊 allantois allantoic membrane,脊椎動物羊膜類肛膜的一種。是胚體腹側的內臟層(內胚層 內臟中胚層)膨出而生,迅速擴大,擴展在漿膜與羊膜之間的胚外體腔中以具有薄膜壁的囊而形成尿囊,以細柄(尿囊柄)與胚體的消化管相連。開始時起排泄器官作用,但是以后到鳥類和爬行類則與漿膜結合擴展至卵殼下方,血管發達起呼吸作用。在哺乳類,尿囊的血管進入絨毛膜的絨毛中,參與胎盤的形成。 |
羽蟲 | 羽蟲 我國古代所稱的“五蟲”之一,特指身披羽毛的鳥類,在如《文始經》、《春秋繁露》等多本古籍中均有記載。古代作為動物的總稱。身披羽毛的動物(即鳥類)稱羽蟲。 |
羽蟲 | 羽蟲 我國古代所稱的“五蟲”之一,特指身披羽毛的鳥類,在如《文始經》、《春秋繁露》等多本古籍中均有記載。古代作為動物的總稱。身披羽毛的動物(即鳥類)稱羽蟲。 |
豹貓 | 豹貓 (貓科動物)豹貓(學名:Prionailurus bengalensis):是產于亞洲的貓科動物。豹貓的體型與家貓大致相仿,但各亞種的差別比較大,例如印度尼西亞的亞種平均體長45厘米,尾長20厘米,而西伯利亞的亞種體長則達到60厘米,尾長40厘米。豹貓的毛皮也有很多種顏色:南方的豹貓為黃色,北方的則為銀灰色。胸部及腹部是白色。豹貓的斑點一般為黑色。 豹貓是夜行動物,通常以嚙齒類、鳥類、魚類、爬行類及小型哺乳動物為食。除了交配季節外,它們一般為獨處。 由于人類的獵殺失去棲息地,豹貓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成易危物種。 |
一飲一啄 | 一飲一啄【解釋】飲:喝水;啄:鳥類吃食。原指鳥類要吃就吃,想喝就喝,生活自由自在。后也指人的飲食。【出處】《莊子·養生主》:“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蘄畜乎樊中,神雖王,不善也。”【示例】是臣不負前期,變作妖魔,占了名山,掇他到洞府,與他配了一十三年夫妻。~,莫非前定。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三十一回 |
一飲一啄 | 【解釋】飲:喝水;啄:鳥類吃食。原指鳥類要吃就吃,想喝就喝,生活自由自在。后也指人的飲食。【出處】《莊子·養生主》:“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蘄畜乎樊中,神雖王,不善也。”【示例】是臣不負前期,變作妖魔,占了名山,掇他到洞府,與他配了一十三年夫妻。~,莫非前定。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三十一回 |
六翮 | 六翮 六翮,漢語詞匯。 拼音:liù hé, 出自《戰國策·楚策四》, 謂鳥類雙翅中的正羽,用以指鳥的兩翼,有時指鳥。 |
豹貓 | 豹貓 (貓科動物)豹貓(學名:Prionailurus bengalensis):是產于亞洲的貓科動物。豹貓的體型與家貓大致相仿,但各亞種的差別比較大,例如印度尼西亞的亞種平均體長45厘米,尾長20厘米,而西伯利亞的亞種體長則達到60厘米,尾長40厘米。豹貓的毛皮也有很多種顏色:南方的豹貓為黃色,北方的則為銀灰色。胸部及腹部是白色。豹貓的斑點一般為黑色。 豹貓是夜行動物,通常以嚙齒類、鳥類、魚類、爬行類及小型哺乳動物為食。除了交配季節外,它們一般為獨處。 由于人類的獵殺失去棲息地,豹貓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成易危物種。 |
羽翮 | 羽翮 羽翮,漢語詞匯。 拼音:yǔ hé 釋義:1.指鳥羽。翮,羽軸下段不生羽瓣而中空的部分。 2.指翅膀。 3.泛指鳥類。 4.比喻輔翼或輔佐者。 5.比喻力量。 6.猶飛騰。 7.指翼星。 |
關關 | 關關 (中國內地新銳模特)關關,原名鄭珊珊,中國內地主持人、獨立制片人、新銳模特。 2013年進入演藝界,在瑞麗和昕薇接受專業的模特培訓,擔任多家品牌服飾的拍攝,因其時尚靚麗的造型,清新脫俗的氣質,成為行業內備受矚目的新人。作為《香車儷人》的六月刊封面女郎,雜志還為其刊登了專訪。參與的電視節目有:中央電視臺《非常6+1》、湖南衛視《天天向上》、河北衛視《美女美女向前沖》、江蘇衛視《非常了得》等。 2014年5月16日成立寧遠(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并擔任新型訪談節目《美人關》的制片人兼主持人。 公眾印象: 美貌“美人關”,品學兼優的“學霸”,法學碩士 “律政俏佳人”,即興熱舞“派對舞王”,“天天美女”,“校花之星”,網友認為她的聲音比林志玲甜上100分。 關關 (漢語詞語)關關,讀音是guan guan,是漢語詞語,釋義一般是指鳥類雌雄相和的鳴聲。后亦泛指鳥鳴聲。 |
鳴禽類 | 鳴禽類 鳴禽類,讀音為míng qín lèi,是一個漢語詞語,指鳥類的一個類群。 |
涉禽類 | 涉禽類 涉禽類,是漢語詞匯,解釋為鳥類的一個類群。 |
關關 | 關關 (中國內地新銳模特)關關,原名鄭珊珊,中國內地主持人、獨立制片人、新銳模特。 2013年進入演藝界,在瑞麗和昕薇接受專業的模特培訓,擔任多家品牌服飾的拍攝,因其時尚靚麗的造型,清新脫俗的氣質,成為行業內備受矚目的新人。作為《香車儷人》的六月刊封面女郎,雜志還為其刊登了專訪。參與的電視節目有:中央電視臺《非常6+1》、湖南衛視《天天向上》、河北衛視《美女美女向前沖》、江蘇衛視《非常了得》等。 2014年5月16日成立寧遠(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并擔任新型訪談節目《美人關》的制片人兼主持人。 公眾印象: 美貌“美人關”,品學兼優的“學霸”,法學碩士 “律政俏佳人”,即興熱舞“派對舞王”,“天天美女”,“校花之星”,網友認為她的聲音比林志玲甜上100分。 關關 (漢語詞語)關關,讀音是guan guan,是漢語詞語,釋義一般是指鳥類雌雄相和的鳴聲。后亦泛指鳥鳴聲。 |
骶椎 | 骶椎 骶椎是生物脊柱的一部分,在大多數哺乳動物中,三個至五個椎骨融合成骶骨,兩棲類有一個骶椎,爬行類通常有兩個,鳥類則為10-23個椎骨融合成綜合骶骨。 人的骶椎位于對耳輪上下腳起始部隆起處至腎穴外上方這一段,由下而上依次為骶1至骶5。 |
鉤爪 | 鉤爪 鉤爪是大多數爬行類、哺乳類四肢的指(趾)端,以及鳥類后肢趾端所生的尖形鉤曲爪。 |
禽獸 | 禽獸 (漢語詞語)禽獸是一個漢語詞匯,拼音是qín shòu,是鳥類和獸類的統稱,古代也專指獸類;比喻卑鄙、無人性的人。語出《孟子·滕文公上》:“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谷不登,禽獸逼人。” |
中生代 | 中生代 中生代(Mesozoic)是顯生宙的三個地質時代之一,可分為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三個紀。中生代最早是由意大利地質學家Giovanni Arduino所建立,當時名為第二紀(Secondary),以相對于現代的第三紀。 在希臘文中,中生代意為“中間的”+“生物”。中生代介于古生代與新生代之間。由于這段時期的優勢動物是爬行動物,尤其是恐龍,因此又稱為爬行動物時代。 中生代也是板塊、氣候、生物演化改變極大的時代。在中生代開始時,各大陸連接為一塊超大陸-盤古大陸。盤古大陸后來分裂成南北兩片,北部大陸進一步分為北美和歐亞大陸,南部大陸分裂為南美、非洲、印度與馬達加斯加、澳洲和南極洲,只有澳洲沒有和南極洲完全分裂。中生代的氣候非常溫暖,對動物的演化產生影響。在中生代末期,已見現代類型生物群的雛形。 中生代的年代為2.52億年前至6600萬年前,始于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結束于白堊紀-第三紀大滅絕事件,前后橫跨1.8億年。中生代可以分為以下三個紀: 三疊紀:2.5億年前到2億年前侏羅紀:2億年前到1.45億年前白堊紀:1.45億年前到6600萬年前 中生代的下界限是二疊紀-三疊紀大滅絕事件,滅絕了當時的90%到96%的海大洋生物,與70%的陸生生物,也是生物演化史中最嚴重的生物滅絕事件。 中生代的上界限是白堊紀-第三紀大滅絕事件,可能是由猶加敦半島的希克蘇魯伯撞擊事件造成,此次滅絕事件造成當時50%物種消失,包含所有的非鳥類恐龍。 |
禽獸 | 禽獸 (漢語詞語)禽獸是一個漢語詞匯,拼音是qín shòu,是鳥類和獸類的統稱,古代也專指獸類;比喻卑鄙、無人性的人。語出《孟子·滕文公上》:“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谷不登,禽獸逼人。” |
白鼬 | 白鼬 (動物)白鼬(學名:Mustela erminea):共有37個亞種。體重25-116克,體長170-330毫米。體形似黃鼬,身體細長,四肢短小,毛色隨季節不同,夏毛身體背面和腹面顏色不同,背面自吻端向后經頰部、頸側、體側至四肢腕部及尾的背面為灰棕色,足背為灰白色;腹面由下唇、頜部、喉部至腹部及四肢內側為白色;足背為灰白色;尾下基部2/3同于腹色,近末端1/3段全黑色。冬毛全身均為純白色,只有尾端為黑色。壽命5-8歲年。 多棲息于沼澤、林地、農田,食肉動物,主食為鳥類和小型哺乳動物。分布于歐洲、俄羅斯、亞洲遠東地區、日本、北美北部,以及中國東北和西北等地。 |
鉤爪 | 鉤爪 鉤爪是大多數爬行類、哺乳類四肢的指(趾)端,以及鳥類后肢趾端所生的尖形鉤曲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