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形容瓜果的詞語

    形容瓜果的詞語:1. 鮮美;2. 甜蜜;3. 多汁;4. 香甜;5. 脆爽;6. 滋潤;7. 香瓤;8. 軟糯;9. 酸甜;10. 清爽;11. 香醇;12. 酥脆;13. 水靈;14. 甘甜;15. 香濃;16. 爽口;17. 香氣撲鼻;18. 甜香;19. 酸爽;20. 紅潤

    形容瓜果的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拼音/解釋
    瓜果 瓜果 瓜果釋義:瓜與果。亦泛指果品。
    沈李浮瓜 沈李浮瓜【解釋】 三國 魏 曹丕 《與朝歌令吳質書》:“浮甘瓜於清泉,沈朱李於寒水。”謂天熱把瓜果用冷水浸后食用。后以“沈李浮瓜”借指消夏樂事。亦用以泛指消夏果品。 宋 沈與求 《秋日戲呈蔣達可檢討》詩:“西風槭槭舞庭櫰,沈李浮瓜事益乖。”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日轉午,脫巾散髮,沉李浮瓜,寶扇搖紈素。”《金瓶梅詞話》第二七回:“ 西門慶 令他安排酒來,不一時,冰盆內沉李浮瓜,涼亭上偎紅倚翠。”參見“ 浮瓜沈李 ”。
    瓜果筵 辭典解釋瓜果筵  guā guǒ yán     古代婦女往往于七夕時,陳瓜果于庭,向牛郎、織女雙星許愿。 清.納蘭性德〈臺城路.白狼河北秋偏早〉詞:「人間別離無數。向瓜果筵前,碧天凝佇。」
    果蓏 果蓏 果蓏是一個漢語詞匯,拼音是ɡuǒ luǒ,是瓜果的總稱。
    浮瓜沈李 浮瓜沈李【解釋】指以寒泉洗瓜果解渴。后代指消夏的生活。【出處】語出三國·魏·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浮甘瓜於清泉,沈朱李於寒水。”亦作“浮瓜沉李”。
    果菜 果菜 果菜是一個漢語詞匯,拼音是ɡuǒ cài,指瓜果菜肴。
    瓜月 瓜月 瓜月,即指農歷七月。因七月瓜果飄香,故得名。七月,又叫巧月、蘭月、蘭秋、肇秋、新秋、首秋、相月、孟秋、初秋等。
    供果 供果 供果,讀音是gòng guǒ,漢語詞匯,解釋為供奉祖先神佛的瓜果。
    種瓜 種瓜 種瓜是指漢語詞語,是指栽植瓜果。
    種瓜 種瓜 種瓜是指漢語詞語,是指栽植瓜果。
    乞巧 乞巧 (中國傳統習俗)乞巧,中國歲時風俗,農歷七月初一到七月七日夜(七天八夜),穿著新衣的少女們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地傳統民間的乞巧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近代的穿針引線、蒸巧饃饃、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紙、彩繡等形式做成的裝飾品等亦是乞巧風俗的延伸。
    老圃 老圃 老圃,姓白名進海,金海,菜園子老白。1955年生,北京人,1982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2004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首屆國畫專業博士課程研修班,師從張立辰先生,現為榮寶齋畫院研究創作中心主任,其畫作多取材于瓜果、青蔬、花鳥,從選材到如何描繪題材上顯示與一般花鳥畫家有很大的不同,能將自然之情、鄉情融為一個獨特的藝術審美世界,用筆簡樸、設墨清雅,崇尚簡淡中和之道,在寫實中強調表現性,獨蹊一格。
    果茹 果茹 ɡuǒ rú 果茹 瓜果蔬菜。《新五代史·唐莊宗神閔敬皇后劉氏傳》:“﹝ 莊宗 ﹞又好聚斂,分遣人為商賈,至於市肆之間,薪芻果茹,皆稱中宮所賣。” 清 吳偉業 《壽王鑒明五十》詩:“果茹飴兒孫,樵蘇課僮仆。”
    果隋 果隋 果隋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guǒ suí ,是指瓜果。
    供品 供品 供品【讀音】gòng pǐn【釋義】專指:宗教及信仰的供奉物品,供奉神佛祖宗用的瓜果、鮮花,酒等。
    寒羞 寒羞 生食的珍饈。指瓜果之類。 晉 張協 《七命》:“繁肴既闕,亦有寒羞。 商山 之果, 漢皋 之楱。析龍眼之房,剖椰子之殼,芳旨萬選,承意代奏。”
    擦床 擦床 擦床亦稱“擦子”,是一種嵌鑲斜孔金屬片用以擦削瓜果等成絲、片的長方形小木板或竹板、塑料制工具。此外擦床也用來形容嚴正執法的人。
    花蒂 花蒂 花蒂是一個漢語詞匯,意思是花或瓜果跟枝莖相連的部分。
    唐圃 唐圃 內容簡介 【名稱】:唐圃 【拼音】:táng pǔ 【注音】: 【解釋】:場圃。指種植瓜果菜蔬的園地。 【出處】:《呂氏春秋·尊師》:“治唐圃,疾灌寖,務種樹。” 陳奇猷 集釋引 王念孫 曰:“‘唐’即‘場’之假借,唐圃,場圃也。”
    百子甕 百子甕 百子甕是漢語詞匯,讀音為bǎi zǐ wèng ,意思是多子瓜果的別名。
    擦牀 擦床 擦床亦稱“擦子”,是一種嵌鑲斜孔金屬片用以擦削瓜果等成絲、片的長方形小木板或竹板、塑料制工具。此外擦床也用來形容嚴正執法的人。
    獻生子 獻生子 獻生子是唐 宋 以來的一種民間風俗。在農歷二月初一的中和節,以青囊盛五谷瓜果種子,互相贈送。
    蔬蓏 蔬蓏 蔬蓏,讀音為shū luǒ,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蔬菜瓜果。
    獻生子 獻生子 獻生子是唐 宋 以來的一種民間風俗。在農歷二月初一的中和節,以青囊盛五谷瓜果種子,互相贈送。
    腌造 腌造 腌造(腌造) 用鹽或醬等浸漬加工魚肉蔬菜瓜果等。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蒞任·稟帖贅說》:“課程一項,即腌造棚廠所報之水程,每歲解司銀二百三十兩四錢有奇。”
    百子甕 百子甕 百子甕是漢語詞匯,讀音為bǎi zǐ wèng ,意思是多子瓜果的別名。
    醃造 腌造 腌造(腌造) 用鹽或醬等浸漬加工魚肉蔬菜瓜果等。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蒞任·稟帖贅說》:“課程一項,即腌造棚廠所報之水程,每歲解司銀二百三十兩四錢有奇。”
    番瓜 番瓜 番瓜又名方瓜、茭瓜、番蒲、倭瓜、北瓜、西葫蘆等,是一年生草本瓜果類蔬菜,屬葫蘆科植物。莖蔓生,呈五棱形,無剛刺。葉五角狀心臟形。花冠裂片大,黃色,分雌雄。果長圓、扁圓等形,果面平滑或有瘤,老熟后有白粉,夏末秋初果實成熟,呈紅黃、黃褐、紅褐、黃白等各色。原產地有亞洲南部、中國南方、中美洲等,現世界五大洲都普遍栽培.方瓜是我國消夏解暑的優良瓜果之一。 另一種番瓜即南瓜,也作飯瓜,又名倭瓜、北瓜、番南瓜、牛腿瓜等。原產北美洲,明正德十五六年間(1520-1521)由葡萄牙使者帶來我國,最初在明南京與燕京(今北京)間傳種,以江蘇、安徽、山東、河北、山西五省分布最多,入清后逐步傳至全國。有關我國古代南瓜種植傳播的歷史,可參閱程杰《我國南瓜傳入與早期分布考》、李昕升《中國南瓜史》。我國人民十分喜愛南瓜,南瓜是我國重要的蔬菜作物,我國是南瓜的生產和消費大國。
    苦瓜 苦瓜 (葫蘆科苦瓜屬植物)苦瓜(學名:Momordica charantia L.)葫蘆科苦瓜屬植物,一年生攀援狀柔弱草本,多分枝;莖、枝被柔毛。卷須纖細,不分歧。葉柄細長;葉片膜質,上面綠色,背面淡綠色,葉脈掌狀。雌雄同株。雄花花梗纖細,被微柔毛;苞片綠色,稍有緣毛;花萼裂片卵狀披針形,被白色柔毛;花冠黃色,裂片被柔毛;雄蕊離生。雌花單生,花梗被微柔毛;子房紡錘形,柱頭膨大。果實紡錘形或圓柱形,多瘤皺,成熟后橙黃色。種子長圓形,兩面有刻紋。花、果期5-10月。 苦瓜原產東印度,廣泛栽培于世界熱帶到溫帶地區。中國南北均普遍栽培。苦瓜果味甘苦,主作蔬菜,也可糖漬;成熟果肉和假種皮也可食用。 (概述圖參考:中國自然標本館: )
    果瓜 果瓜 果瓜,治婦女經閉。用瓜藤、使君子各半兩、甘草六錢,共研為末。每服二錢,酒送下。
    菜瓜 菜瓜 菜瓜:一般大眾蔬菜瓜果 菜瓜:《天坑鷹獵》中登場的虛擬人物
    葫蘆科 辭典解釋葫蘆科  hú lú kē     雙子葉植物中合瓣植物的一科。草質或略帶木質的藤本,多藉卷須攀緣而上升。單葉互生,葉基呈心臟形。花單性,同株或異株,雌花的子房與萼合生。果為瓜果,種子無胚乳。主要分布于熱帶與亞熱帶。如冬瓜、西瓜。 也稱為「瓜科」。德語 Kürbisgew?chse (Bio)?
    瓜熟蒂落 瓜熟蒂落【解釋】蒂:花或瓜果跟枝莖相連的部分。瓜熟了,瓜蒂自然脫落。指時機一旦成熟,事情自然成功。【出處】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五十六:“體地法天,負陰抱陽,喻瓜熟蒂落,啐啄同時。”【示例】況吉人天相,自然~,何須過慮。 ◎清·禇人獲《隋唐演義》第十一回【近義詞】水到渠成【反義詞】欲速不達【語法】緊縮式;作謂語、賓語;指時機一旦成熟,事情自然成功
    浮瓜沉李 浮瓜沉李【解釋】吃在冷水里浸過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出處】三國·魏·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冰。”【示例】這樣時候,多少王孫公子雪藕調冰、~也不為過。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語法】聯合式;作補語、定語;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沉李浮瓜 沉李浮瓜【解釋】吃在冷水里浸過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出處】三國·魏·曹丕《與朝歌令吳質書》:“淝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近義詞】浮瓜沉李【語法】聯合式;作賓語;形容夏季消暑的情形
    貍頭瓜 貍頭瓜 貍頭瓜是漢語詞語,拼音lí tóu guā,釋義為瓜果。
    安期棗 安期棗 安期棗,典故名,典出《史記》卷二十八〈封禪書〉和〈孝武本紀〉。指傳說中的仙果名,后遂以“安期棗”詠仙道,或稱美瓜果。
    安期棗 安期棗 安期棗,典故名,典出《史記》卷二十八〈封禪書〉和〈孝武本紀〉。指傳說中的仙果名,后遂以“安期棗”詠仙道,或稱美瓜果。
    沙瓤 沙瓤 和水瓤是瓜果的兩種口感,果肉比水瓤成熟度更高的狀態,口感一粒一粒像沙子。
    果茶 果茶 果茶是一個漢語詞匯,意思是指將某些水果或瓜果與茶一起制成的飲料。
    小年下 小年下 小年下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之一。河南民間稱農歷六月初一為“小年下”(對正月初一年節而言),或稱“半年節”。 此時夏收夏種已基本結束,農事稍閑,中國民間便于此日改善生活為慶。舊時,糧食不夠吃,人們平常均食以粗茶淡飯,即是收了麥,也不可能經常吃白面,故于六月初一日破例用新打出來的白面蒸饃或炸油火、煎煎餅、做面飪等以嘗新,中午還以雞蛋韭菜為餡包餃子吃。 節日這天早晨,許多人家用新麥面蒸制的大園蒸饃配以黃瓜等三鮮瓜果在院中或堂屋中的桌上設供,并燒香鳴炮,由家中之主婦叩頭祈拜,以慶麥糧人倉和祈祝秋糧豐收。當天許多婦女還攜帶新鮮麥面蒸饃走娘家,故稱“麥子上了場,閨女去瞧娘。”60年代以后,“小年下”之俗多已不過。但在此時走親戚者仍可見到,以新麥面改善生活已不為罕事。
    怡然 怡然 怡然,漢語詞匯。 拼音:yí rán 釋義:安適自在的樣子。 “在四山暮色之中,團團坐在屋前一棵大榆樹下,端出茶果來,告訴我今夜要過中國的瓜果節。我不禁怡然一笑
    開園 開園 開園,讀音為kai yuan,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指園中瓜果成熟,剛開始采摘。
    七寶五味粥 七寶五味粥 七寶五味粥,中國傳統節日食品。所謂的臘八粥是用八種當年收獲的新鮮糧食和瓜果煮成,南方一般都為甜味粥。而中原地區吃臘八咸粥,粥內還要加肉絲、豆腐等。 準確地說,臘八粥不是在粥里放八種東西,而是七種。現在各地原料不同,但最原始的版本,應該是胡桃、松子、乳蕈、柿、粟、栗、豆。這個版本是記載在《武林舊事》中。所以,正確的叫法是“七寶粥”。又因其中有五種味道,稱“七寶五味粥”。
    七寶五味粥 七寶五味粥 七寶五味粥,中國傳統節日食品。所謂的臘八粥是用八種當年收獲的新鮮糧食和瓜果煮成,南方一般都為甜味粥。而中原地區吃臘八咸粥,粥內還要加肉絲、豆腐等。 準確地說,臘八粥不是在粥里放八種東西,而是七種。現在各地原料不同,但最原始的版本,應該是胡桃、松子、乳蕈、柿、粟、栗、豆。這個版本是記載在《武林舊事》中。所以,正確的叫法是“七寶粥”。又因其中有五種味道,稱“七寶五味粥”。
    開園 開園 開園,讀音為kai yuan,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指園中瓜果成熟,剛開始采摘。
    并頭蓮 并頭蓮 并頭蓮又叫并蒂蓮。蒂:花或瓜果跟莖連接的部分。并排地長在同一莖上的兩朵蓮花。比喻恩愛的夫妻。系偶然現象,非品種特征,不能遺傳。
    并蒂芙蓉 并蒂芙蓉【解釋】蒂:花或瓜果跟枝莖相連的部分;芙蓉:荷花別名。兩朵荷花并生一蒂。比喻夫妻相親相愛。也比喻兩者可以相媲美。【出處】唐·杜甫《進艇》詩:“俱飛蛺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雙。”【近義詞】芙蓉并蒂【語法】偏正式;作賓語;含褒義
    芙蓉并蒂 芙蓉并蒂【解釋】蒂:花或瓜果跟枝莖相連的部分;芙蓉:荷花別名。兩朵荷花并生一蒂。比喻夫妻相親相愛。也比喻兩者可以相媲美。【出處】唐·皇甫松《竹枝詞》:“芙蓉并蒂一心連,花侵隔子眼應穿。”
    羹飯 羹飯 羹飯,中國民間秋祭供品。曾流行于長江中下游地區。每年夏歷七月十五中元節,各家備新收的谷物供奉祖先,行秋祭禮,以告祖先秋成,屆時以新收的米或谷,雜以新收的瓜果,煮成粥敬獻,名為“羹飯”。
    蟈蟈 蟈蟈 (螽斯科大型鳴蟲通稱)蟈蟈是昆蟲綱,直翅目,螽斯科一些大型鳴蟲的通稱,個子較大,外形和蝗蟲相像,身體草綠色,觸角細長。雄蟲的前翅互相摩擦,能發出“括括括”的聲音,清脆響亮。喜歡吃瓜果、豆類等,人們用小竹籠飼養觀賞。作為欣賞娛樂昆蟲在中國已有悠久歷史,如在古易州(今河北省易縣)就有幾百年編籠捕蟈蟈的歷史。 蟈蟈的別名很多,如哥哥、蛞蛞、蚰子等。蟈蟈在中國分布很廣,與蟋蟀、油葫蘆被稱為三大鳴蟲。蟈蟈的食物主要是豆類、菜葉、螞蚱等。公蟈蟈叫聲洪亮,深受廣大鳴蟲愛好者的喜愛。
    河間 河間 (河北省滄州市下轄縣級市)河間隸屬于河北省滄州市,東與滄縣、青縣接壤,北與大城縣、任丘市交界,西與肅寧縣、高陽縣相鄰,南與獻縣相連。屬湖積沖積平原,地勢自西南向東北逐漸降低,屬典型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受季風影響,四季分明。截至2015年底,轄20個鄉鎮,615個行政村,總面積1324平方公里,總人口88.2萬人,1990年10月撤縣設市。 河間市地處華北平原,盛產多種糧棉瓜果,尤以金絲小棗、天津鴨梨等著名。工業產品種類很多,化工、紡織、電纜均較突出。河間已形成了以電線電纜、保溫材料、汽車配件、建材、花卉、餐具為主的六大支柱產業。 2016年,河間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87.2億元,增長8.2%。
    酒泉 酒泉 酒泉,為甘肅省地級市,位于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的阿爾金山、祁連山與馬鬃山之間,北緯38°09′~42°48′,東經92°20′~100°20′之間,北部除少部分與蒙古國接壤外,大部與內蒙古阿拉善盟相鄰,西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自治州和海北藏族自治州,東鄰張掖市,總面積19.2萬平方公里,占甘肅省面積的42%。 酒泉為漢代河西四郡之一,自古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塞,絲綢之路的重鎮。地勢南高北低,自西南向東北傾斜,自東而西有祁連主峰、討賴山、大雪山、野馬山、阿爾金山、黨河南山、賽什騰山,屬大陸性干旱氣候。 截至2017年,酒泉市轄1個市轄區,2個市,4個縣。2016年,全市常住人口111.94萬人,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77.9億元,全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51721元。境內有莫高窟、安西鎖陽城、酒泉公園、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等旅游景點。 酒泉因“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是敦煌藝術的故鄉、現代航天的搖籃、新中國石油工業和核工業的發祥地,也是國家風電基地、百光電基地、新能源裝備制造業生產基地、全國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礦產品采選冶煉基地、商品糧棉基地、瓜果蔬菜基地,為甘肅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先后榮獲影響世界的中國文化旅游名城、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旅游目的地等榮譽稱號。
    無根無蒂 無根無蒂【解釋】蒂:花或瓜果與枝莖相連的部分。比喻沒有依靠,沒有牽累。【出處】漢·班固《答賓戲》:“徒樂枕經藉書,紆體衡門,上無所蒂,下無所根。”【近義詞】無依無靠、無了根蒂【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竹籬 竹籬 出自語文教科書七年級上冊《秋天》 秋天(何其芳) 震落了清晨滿披著的露珠,伐木聲丁丁地飄出幽谷。 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 用背簍來裝竹籬間肥碩的瓜果。 秋天棲息在農家里。 向江面的冷霧撒下圓圓的網, 收起青鳊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 蘆蓬上滿載著白霜, 輕輕搖著歸泊的小槳。 秋天游戲在漁船上。 草野在蟋蟀聲中更寥闊了。 溪水因枯涸見石更清冽了。 牛背上的笛聲何處去了, 那滿流著夏夜的香與熱的笛孔? 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喜鵲 喜鵲 (鳥綱動物)喜鵲(學名:Pica pica)是鳥綱鴉科的一種鳥類。共有10個亞種。體長40~50厘米,雌雄羽色相似,頭、頸、背至尾均為黑色,并自前往后分別呈現紫色、綠藍色、綠色等光澤,雙翅黑色而在翼肩有一大形白斑,尾遠較翅長,呈楔形,嘴、腿、腳純黑色,腹面以胸為界,前黑后白。留鳥。 棲息地多樣,常出沒于人類活動地區,喜歡將巢筑在民宅旁的大樹上。全年大多成對生活,雜食性,在曠野和田間覓食,繁殖期捕食昆蟲、蛙類等小型動物,也盜食其他鳥類的卵和雛鳥,兼食瓜果、谷物、植物種子等。每窩產卵5~8枚。卵淡褐色,布褐色、灰褐色斑點。雌鳥孵卵,孵化期18天左右,1個月左右離巢。 除南美洲、大洋洲與南極洲外,幾乎遍布世界各大陸。中國有4個亞種,見于除草原和荒漠地區外的全國各地。喜鵲在中國是吉祥的象征,自古有畫鵲兆喜的風俗。
    虧蝕 虧蝕 虧蝕,指日蝕和月蝕;虧本;損耗。例如:瓜果在運輸途中總要有虧蝕。
    天河配 天河配 《天河配》講的是牛郎織女的故事,“七月七日天河配,天上織女會牛郎。”據《荊楚歲時記》載:“傳玄《擬天問》云:‘七月七日牽牛織女會天河。’”又說:“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彩樓,穿七孔針,或以金銀愉石為針,陳瓜果于庭中以乞巧。”唐代大詩人杜甫就在《牽牛織女》詩中寫過“牽牛出河西,織女處其東,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的名句。
    圃事 辭典解釋圃事  pǔ shì     農事。指種蔬菜瓜果等。 明.祝允明〈南園賦〉:「大抵人場既偏,圃事聿周。」
    麝臍香 麝臍香 中藥,主治1、中風不省。2、瓜果食積(脾脹氣急)。

    其它詞語熱搜

    * 形容瓜果的詞語:1. 鮮美;2. 甜蜜;3. 多汁;4. 香甜;5. 脆爽;6. 滋潤;7. 香瓤;8. 軟糯;9. 酸甜;10. 清爽;11. 香醇;12. 酥脆;13. 水靈;14. 甘甜;15. 香濃;16. 爽口;17. 香氣撲鼻;18. 甜香;19. 酸爽;20. 紅潤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