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霜降的詞語
描寫霜降的詞語:1. 霜花;2. 冰霜;3. 寒霜;4. 霜凌;5. 霜凍;6. 霜雪;7. 霜氣;8. 霜降;9. 霜天;10. 霜白;11. 霜染;12. 霜寒;13. 霜冷;14. 霜冰;15. 霜霧;16. 霜脆;17. 霜凍天;18. 霜冷夜;19. 霜雪紛飛;20. 霜降臨
描寫霜降的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霜降 | 霜降 (二十四節氣之一)霜降,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公歷10月23日左右,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即將開始。 這時黃河流域一般出現初霜,大部分地區多忙于播種三麥等作物。霜降時節,養生保健尤為重要,民間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足見這個節氣對人們的影響。 |
鴻飛霜降 | 鴻飛霜降【解釋】鴻雁為候鳥,每年深秋歸飛,其時開始霜降,因用以指時序的變化和年歲的更換。 |
鴻飛霜降 | 【解釋】鴻雁為候鳥,每年深秋歸飛,其時開始霜降,因用以指時序的變化和年歲的更換。 |
肅霜 | 肅霜 肅霜 sù shuāng 謂霜降而萬物收縮。 《左傳》:唐成公有兩骕骦馬。一云骕骦,馬色如霜紈。 |
肅霜 | 肅霜 肅霜 sù shuāng 謂霜降而萬物收縮。 《左傳》:唐成公有兩骕骦馬。一云骕骦,馬色如霜紈。 |
履霜 | 履霜 履霜,漢語詞匯。 拼音:lǚ shuāng 釋義:1、踩踏霜地。2、謂踏霜而知寒冬將至。用以比喻或昭示,事態發展將有產生嚴重后果的可能。3、謂霜降時節懷念親人。4、指《履霜操》。 |
霜螯 | 霜螯 shuāng áo 霜螯 蟹到霜降季節才肥美,故稱。螯,蟹螯。 唐 皮日休 《病中有人惠海蟹轉寄魯望》詩:“病中無用霜螯處,寄與夫君左手持。” 宋 蘇軾 《中山松醪賦》:“酌以癭藤之紋樽,薦以石蟹之霜螯。” 明 徐渭 《錢王孫餉蟹》詩:“鯫生用字換霜螯,待詔將書易雪糕。” 清 陳維崧 《霜花腴·蟹》詞:“偏值新晴,且謀小飲,霜螯最是宜。” |
霜栗 | 霜栗 shuāng lì 霜栗 (1).即栗子。栗子九月霜降乃熟,故稱。 唐 李白 《夜泊黃山》詩:“朝來果是滄洲逸,酤酒提盤飯霜栗。” 宋 陸游 《對食戲詠》:“冰梨頳似頰,霜栗大如拳。” (2).指栗樹。 元 劉因 《雜詩》之五:“霜栗千封戶,云屏四畫圖。”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一·栗》。 |
晚稻 | 晚稻 詞目:晚稻 拼音:wǎn dào 基本解釋 [late rice] 插秧期較晚或成熟期較晚的稻子 十月熟者謂之晚稻。——宋· 沈括《夢溪筆談》 引證解釋 1. 一種生長期較長、成熟期較晚的稻,一般在霜降后收割。 唐 劉禹錫《歷陽書事七十韻》:“場黃堆晚稻,籬碧見冬菁。” 唐 唐彥謙《蟹》詩:“湖田十月清霜墮,晚稻初香蟹如虎。” 茅盾《林家鋪子》二:“一個多月前鄉下人收獲的晚稻也早已被地主們和高利貸的債主們如數逼光。” 2. 指后季稻。 3、一般在早稻收割后重新耕地,栽植的稻,生產周期較長,口感較早稻好,但不如中稻。 依據生育期,播種期、生長期和成熟期分:早稻、中稻和晚稻。 一般早稻的生長期為90~120天,中稻為120~150天,晚稻為150~170天。早稻米一般腹白較大,硬質粒較少,米質疏松,品質較差,而晚稻米則反之,品質較好。 我國現在水稻種植分布區域以南方為主,水稻生產越來越向優勢區域集中。近年來,我國水稻生產逐步向長江中下游和黑龍江水稻產區集中。目前南方稻區約占我國水稻播種面積的94%,其中長江流域水稻面積已占全國的65.7%,北方稻作面積約占全國的6%。以2005年為例,水稻播種面積和產量較大的省份有湖南、江西、廣西、廣東、四川、安徽、 江蘇、湖北、 浙江、福建、云南等12個省( 區),其播種面積和產量占全國的85%左右。 早稻生產共有13個省,全部分布在南方,其中湖南、廣西、江西、廣東等4省區)播種面積占全國的75以上。 中稻及一季稻生產分布在除廣東、海南和青海以外的全國各地,其中四川、江蘇、黑龍江、安徽、湖北、 云南、湖南、重慶等8省(市)播種面積占全國的70%以上。 晚稻生產分布在南方15個省,與早稻分布相近。 選擇合適的壯秧劑;品種選擇多穗型、分蘗力強、生育期短、抗性強、米質優的,盡量不用大穗型品種,推廣雜交晚稻;播種技術方面注意播種期、用種量、殺菌劑、水分管理等;管理采用“前期早管爭苗,中期巧管爭穗,后期勤管爭粒”的措施。 江西省審定品種(審定號:贛審稻2005041),農業部重點推廣的超級三系雜交稻新組合。在江西、湖北等長江西、湖北等長江流域作晚稻栽培,全生育期130~135天(與汕優46、國豐一號相仿)。 1、產量高。該品種大田栽培一般667平方米(1畝)產600公斤左右,高產栽培可達700公斤。 2、米質優。2003年經農業部稻米檢測中心檢測,該組合主要指標達國標二級優質米標準,是替代金優桂99、中優桂99等作為中檔米開發的首選品種。 3、株型緊湊,群體生長整齊清秀,葉色濃綠,劍葉短挺,分蘗力中等,粒多,結實率高,千粒重大,耐肥,后期落色好,抗逆性強,適應性廣。抗稻 瘟病,中抗白葉枯病,是一個既適應平原丘陵地帶又適應在湖區種植的水稻新組合。生產栽培上應重施基肥,早施分蘗肥,促早分蘗;適當密植;其他同汕優46。 1、廣東、江西兩省審定品種(粵審稻2003003,贛審稻2005018),在江西作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20~123天(與汕優46相當);作中稻種植,全生育期130~135天。在湖北、安徽可作一季稻種植。 2、米質特優。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檢測中心分析,9項指標達部頒一級優質米標準,1項指標達二級優質米標準。其米粒細長,外觀透明,中等直鏈淀粉,軟膠稠度,低糊化溫度,飯軟滑,有香味。其米質指標與贛晚秈30號(923)相當。 3、產量高。大田種植一般667平方米產500~550公斤,高產栽培可達650公斤以上,同等條件下667平方米產量一般比贛晚秈30號(923)高出75~100公斤。 4、株型緊湊,分蘗力強,葉片厚直、上舉且稍有內卷,熟色好,穗大粒多,充實度好。對稻瘟病的全群抗性比為82%,表現抗稻瘟病和較好的抗逆性。 5、生產栽培上要求適時早播(該品種對低溫較敏感,贛東北在6月15日前播種,贛南在6月20日前播種,秧齡控制在30天以內),后期補施穗肥,并做到夠苗曬田,后期切忌斷水過早。后期注意防治稻飛虱、紋枯病(因該組合有香味)。 1、江西省審定品種(審定號:贛審稻2006032),屬高產優質雜交晚稻中熟新組合。在江西、湖北等長江流域宜作中、晚稻種植,作二晚栽培全生育期120~125天(比汕優46長1.4天);作中稻全生育期135天左右。 2、產量、米質、性狀明顯優于金優桂99,是作為中檔香米開發的理想合。2004、2005年在江西省吉安、贛州、宜春等市縣示范種植,均表現出高產穩產,一般667平方米產600公斤左右,高產栽培可達750公斤。米質優,特別是出米率高,外觀與口感明顯優于金優桂99。 3、株型緊湊,生長整齊,葉色濃綠,劍葉寬挺,生長旺盛,莖稈粗壯,分蘗力強,有效穗多,穗粒數多,著粒密,熟期轉色好,有香味。對稻瘟病、白葉枯病抗性較強。 4、生產栽培上要求稀播勻播,培育多蘗壯秧,重施基肥,早施分蘗肥,促早分蘗,適當密植。其他同汕優46或金桂99。 特征特性:湖南省二等優質稻品種,全生育期123天左右,比威優46長1~2天。莖稈粗壯堅韌,劍葉較長。分蘗力較弱,成穗率較高,谷長粒型,有頂芒,易感稻瘟病,不抗白葉枯病,后期耐寒性較強,較耐肥抗倒。適宜種植地區:該品種適宜在稻瘟病和白葉枯病輕的地區作雙晚或一季晚稻種植。 特征特性:湖南省二等優質稻品種,全生育期為118天左右,比對照威優46短3天。株型前期較緊湊,后期松緊適中,葉片挺直而厚,劍葉較短,后期落色好,抗倒性好。易感稻瘟病,中感白葉枯病,耐寒性中等偏弱。適宜種植地區:宜選擇非稻瘟病區或稻瘟病輕發區種植在湘中以北宜作一季晚稻栽培。 特征特性:湖南省二等優質稻品種,該品種屬中熟優質晚秈稻品種,全生育期1997年120天左右,比汕優64長4"--'5天,株型適中,葉色濃綠,劍葉直立,葉下禾,后期落色好。分蘗力中等,穗型大,谷長粒型。高感稻瘟病和白葉枯病。適宜種植地區:可在稻瘟病和白葉枯病輕發的地區種植。 特征特性:湖南省三等優質稻品種。該品種屬秈型常規水稻,在長江中下游作雙季晚稻種植全生育期平均為115天左右,比汕優64遲熟2_3天。莖稈細小,葉色深綠,半葉下禾。分蘗力強,成穗率高,易感稻瘟病,中抗白葉枯病。適宜種植地區:適宜在江西、湖南、浙江省中北部以及湖北、安徽省稻瘟病輕發區作雙零晚稻種槽。 |
九鐘 | 九鐘 傳說 豐山有九口鐘,霜降而鳴。《山海經·中山經》:“﹝ 豐山﹞有九鐘焉,是知霜鳴。 |
九鐘 | 九鐘 傳說 豐山有九口鐘,霜降而鳴。《山海經·中山經》:“﹝ 豐山﹞有九鐘焉,是知霜鳴。 |
秋汛 | 秋汛 發生在秋季,從立秋到霜降這段時間,由于秋雨連綿而發生的江河漲水現象。 |
朝審 | 朝審 朝審是明清時對于死刑案件的會審制度。始于明天順三年(公元1459年),在霜降后對于京師判決的“斬監候”“絞監候”案件由三法司及中央重要官員進行會審。清代繼承了明代的朝審制度并且發展出了秋審制(專指對外省死刑案件的復核)。 朝審的結果一般分為情真、可矜、可疑、有詞(明朝)或情實、緩決、可矜、留養承祀(清朝)等類,情真/情實類需奏請皇帝裁決才可執行死刑,并且每年都會有不予勾決的犯人。其他犯人一般都改為流放或充軍。 |
朝審 | 朝審 朝審是明清時對于死刑案件的會審制度。始于明天順三年(公元1459年),在霜降后對于京師判決的“斬監候”“絞監候”案件由三法司及中央重要官員進行會審。清代繼承了明代的朝審制度并且發展出了秋審制(專指對外省死刑案件的復核)。 朝審的結果一般分為情真、可矜、可疑、有詞(明朝)或情實、緩決、可矜、留養承祀(清朝)等類,情真/情實類需奏請皇帝裁決才可執行死刑,并且每年都會有不予勾決的犯人。其他犯人一般都改為流放或充軍。 |
晚米 | 晚米 晚米,讀音為wǎn mǐ ,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霜降節后成熟的稻米。 |
寒露 | 寒露 (二十四節氣之一)寒露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于秋季的第五個節氣,表示秋季時節的正式結束;時間在公歷每年10月7日~9日。是太陽到達黃經195°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寒露時節,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已進入秋季,東北進入深秋,西北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 氣溫逐漸下降。白露、寒露、霜降三個節氣,都表示水汽凝結現象,而寒露是氣候從涼爽到寒冷的過渡。夜晚,仰望星空,你會發現星空換季,代表盛夏的“大火星”(天蝎座的心宿二星)已西沉。我們可以隱約聽到冬天的腳步聲了。 這一時節,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各地氣溫繼續下降。華南日平均氣溫多不到20℃,即使在長江沿岸地區,氣溫也很難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氣溫卻可降至10℃以下。西北高原除了少數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氣溫普遍低于10℃,用氣候學劃分四季的標準衡量,已是冬季了。千里霜鋪,與華南秋色迥然不同。 |
霜災 | 霜災 1. 霜造成的對作物等的危害。 霜 : 霜 shuāng 附著在地面或植物上面的微細冰粒,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氣冷至攝氏零度以下凝結而成的:霜降。災 : 災 zāi 水、火、荒旱等所造成的禍害:水災。火災。災難(n刵 )。災害。災患。 個人的不幸遭遇。 |
殺內 | 殺內 《荀子·大略》:“霜降逆女,冰泮殺內,十日一御。” 楊倞 注:“此蓋誤耳,當為‘冰泮逆女,霜降殺內’,故《詩》曰:‘士如歸妻,迨冰未泮。 |
殺內 | 殺內 《荀子·大略》:“霜降逆女,冰泮殺內,十日一御。” 楊倞 注:“此蓋誤耳,當為‘冰泮逆女,霜降殺內’,故《詩》曰:‘士如歸妻,迨冰未泮。 |
紅芙蓉 | 紅芙蓉 紅芙蓉,花夾竹桃紅色;芙蓉,別名拒霜花、片掌花、四面花、轉觀花、醉酒芙蓉、文官花、九頭花、七星花、富常花、霜降花、山芙蓉、胡索花、旱芙蓉、三變花、木芙蓉、木蓮。芙蓉花朵極美,是深秋主要的觀花樹種。 |
紅芙蓉 | 紅芙蓉 紅芙蓉,花夾竹桃紅色;芙蓉,別名拒霜花、片掌花、四面花、轉觀花、醉酒芙蓉、文官花、九頭花、七星花、富常花、霜降花、山芙蓉、胡索花、旱芙蓉、三變花、木芙蓉、木蓮。芙蓉花朵極美,是深秋主要的觀花樹種。 |
豆華水 | 豆華水 拼音:dòu huá shuǐ 注音: 條目:豆華水(豆華水) 引證解釋:指 黃河 七月的水汛。《宋史·河渠志一》:“說者以 黃河 隨時漲落,故舉物候為水勢之名……七月,菽豆方秀,謂之‘豆華水’。”亦作“ 豆花水 ”。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 黃河 水信……秋汛始立秋,訖霜降;七月豆花水。” |
合偶 | 合偶 hé ǒu 合偶 1. 匹配成雙。《孔子家語·本命》:“故圣人因時以合偶,男子窮天數也,極霜降而婦功成,嫁娶者行焉。”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楚莊王》:“百物皆有合偶,偶之合之,仇之匹之,善矣。” 唐 柳宗元 《貞符》:“惟人之初……饑渴牝牡之欲驅其內,於是乃知噬禽獸,咀果谷,合偶而居。” 2. 謂和合呈祥。 宋 范仲淹 《老人星賦》:“是何上象著明,昌時合偶。” |
寒服 | 寒服 hán fú 寒服 御寒的衣服。 《后漢書·耿恭傳》:“先是 恭 遣軍吏 范羌 至 敦煌 迎兵士寒服。” 南朝 宋 謝瞻 《九日從宋公戲馬臺集送孔令詩》:“風至授寒服,霜降休百工。”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中:“ 德宗 幸金鑾院,問學士 鄭馀慶 曰:‘近日有衣作否?’ 馀慶 對曰:‘無之。’乃賜百縑,令作寒服。” |
戒寒 | 告誡人備寒。亦借指霜降以后天氣。 |
折澄 | 折澄 shé chénɡ 謂將已澄過的水倒入另一容器再澄。《醒世姻緣傳》第二八回:“到霜降以后,那水漸漸澄清將來,另用別甕逐甕折澄過去。如此折澄兩三遍,澄得沒有一些滓渣。” 古代白話,現在已經不用。 |
晩米 | 霜降節后成熟的稻米。 |
仙人棗 | 仙人棗 棗實名。 北魏 楊炫之 《洛陽伽藍記·建春門》:“ 景陽山 南,有 百果園 ……有仙人棗,長五寸,把之兩頭俱出,核細如針,霜降乃熟,食之甚美。俗傳云出 昆侖山 ,一曰西王母棗。”仙,一本作“ 仙 ”。 |
鴛鴦菊 | 鴛鴦菊 鴛鴦菊是菊花的一種,花朵分為紅、黃兩色。一般在霜降左右開放,在較低溫情況下,保持水分充足,可以開放很長時間。 |
尾末 | 尾末 wěi mò 1.末尾。如:生產季節的開始和尾末。 2.尾宿之末。《新唐書·歷志三上》:“霜降六日,日在尾末,火星初見,營室昏中,於是始脩城郭、宮室。” |
祭獸 | 祭獸 豺殺獸而陳之若祭。《逸周書·時訓》:“霜降之日,豺乃祭獸。” 朱右曾 校釋:“豺似狗,高前廣后,黃色群行,其牙如錐,殺獸而陳之若祭。”《禮記·月令》:“﹝季秋之月﹞,豺乃祭獸戮禽。”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非無鬼》:“獺亦祭魚,豺亦祭獸。” |
祭獸 | 祭獸 豺殺獸而陳之若祭。《逸周書·時訓》:“霜降之日,豺乃祭獸。” 朱右曾 校釋:“豺似狗,高前廣后,黃色群行,其牙如錐,殺獸而陳之若祭。”《禮記·月令》:“﹝季秋之月﹞,豺乃祭獸戮禽。”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非無鬼》:“獺亦祭魚,豺亦祭獸。” |
良金美玉 | 良金美玉【解釋】成色好的赤金,無瑕的美玉。比喻文章十分完美。也比喻人道德品質極好。【出處】唐·徐夤《避世金馬門賦》:“豈異嚴霜降處,難傷夫翠竹青松;烈火焚時,不損其良金璞玉。”《舊唐書·楊炯傳》:“李嶠、崔融、薛稷、宋之問之文,如良金美玉,無施不可。”【示例】卿如~,渾厚無瑕。 ◎《宋史·黃洽傳》【語法】聯合式;作賓語;比喻人道德品質極好 |
豆華水 | 豆華水 拼音:dòu huá shuǐ 注音: 條目:豆華水(豆華水) 引證解釋:指 黃河 七月的水汛。《宋史·河渠志一》:“說者以 黃河 隨時漲落,故舉物候為水勢之名……七月,菽豆方秀,謂之‘豆華水’。”亦作“ 豆花水 ”。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 黃河 水信……秋汛始立秋,訖霜降;七月豆花水。” |
晚發 | 晚發 “伏氣溫病”的別稱。指春秋季末期所發生的里熱證候較重的溫熱病。但“晚發”一詞,現已少用。 病名。伏氣溫病的別稱。 ①冬令受寒,邪伏至清明后始發的溫熱病。《時病論·晚發》:“晚發者,亦由冬令受寒,當時未發,發于來年清明之后,夏至之前,較之溫病晚發一節,故名晚發病也。” ②夏受暑濕,留伏至秋冬而發的溫熱病。亦稱伏暑晚發。《傷寒指掌》:“晚發者,夏受暑濕之邪,留伏于里,至秋新邪引動而發也。”《重訂廣溫熱論·濕火之癥治》:“發于處暑以后者,名曰伏暑,病尚易治;發于霜降后冬至前者,名曰伏暑晚發,病最重而難治。參見伏暑、伏暑晚發條。 |
霧淞 | 霧淞 (自然現象)在寒冷的天氣,霧中無數零攝氏度以下而尚未結冰的霧滴在風中飄蕩,當碰到在零度以下的樹枝等物時,不斷的積累,凍結,再次凝成白色松散的冰晶,叫做“霧凇”。 俗稱樹掛。是北方冬季經常可以見到的一種類似霜降的自然現象,是一種冰雪美景。在南方高山地區也很常見,只要霧中有過冷水滴就可形成,與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長江三峽并稱為中國四大奇景。 |
仙人棗 | 仙人棗 棗實名。 北魏 楊炫之 《洛陽伽藍記·建春門》:“ 景陽山 南,有 百果園 ……有仙人棗,長五寸,把之兩頭俱出,核細如針,霜降乃熟,食之甚美。俗傳云出 昆侖山 ,一曰西王母棗。”仙,一本作“ 仙 ”。 |
霧淞 | 霧淞 (自然現象)在寒冷的天氣,霧中無數零攝氏度以下而尚未結冰的霧滴在風中飄蕩,當碰到在零度以下的樹枝等物時,不斷的積累,凍結,再次凝成白色松散的冰晶,叫做“霧凇”。 俗稱樹掛。是北方冬季經常可以見到的一種類似霜降的自然現象,是一種冰雪美景。在南方高山地區也很常見,只要霧中有過冷水滴就可形成,與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長江三峽并稱為中國四大奇景。 |
鴛鴦菊 | 鴛鴦菊 鴛鴦菊是菊花的一種,花朵分為紅、黃兩色。一般在霜降左右開放,在較低溫情況下,保持水分充足,可以開放很長時間。 |
晚髮 | 晚發 “伏氣溫病”的別稱。指春秋季末期所發生的里熱證候較重的溫熱病。但“晚發”一詞,現已少用。 病名。伏氣溫病的別稱。 ①冬令受寒,邪伏至清明后始發的溫熱病。《時病論·晚發》:“晚發者,亦由冬令受寒,當時未發,發于來年清明之后,夏至之前,較之溫病晚發一節,故名晚發病也。” ②夏受暑濕,留伏至秋冬而發的溫熱病。亦稱伏暑晚發。《傷寒指掌》:“晚發者,夏受暑濕之邪,留伏于里,至秋新邪引動而發也。”《重訂廣溫熱論·濕火之癥治》:“發于處暑以后者,名曰伏暑,病尚易治;發于霜降后冬至前者,名曰伏暑晚發,病最重而難治。參見伏暑、伏暑晚發條。 |
秋霜 | 秋霜 《秋霜》是由橫店影視制作公司、東陽日報有限公司等聯合出品的勵志情感劇,由范秀明執導,李昌民編劇,劉孜、于小偉、李子雄、楊亞星等領銜主演。 該劇講述了一個商界女強人自強不息的一生,展示了傳奇女子的不平凡人生。 秋霜 (漢語詞語)秋霜,漢語詞匯。 拼音:qiū shuāng, 釋義:1、秋日的霜。2、常用以比喻威勢盛大、品質高潔、言辭嚴厲、心志壯烈。3、喻白發。4、喻劍。 秋霜季節:是指每年的九月、十月份,是深秋來臨的時候。 |
霜鐘 | 霜鐘 霜鐘,讀音shuāng zhōng,漢語詞語,基本意思指鐘或鐘聲。 |
霜鐘 | 霜鐘 霜鐘,讀音shuāng zhōng,漢語詞語,基本意思指鐘或鐘聲。 |
霜鍾 | 霜鐘 霜鐘,讀音shuāng zhōng,漢語詞語,基本意思指鐘或鐘聲。 |
二十四節氣 | 二十四節氣 (歷法)二十四節氣(24 solar terms),是指干支歷(太陽歷)中表示季節變遷的24個特定節令,是根據地球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變化而制定的,每一個節氣分別相應于地球在黃道上每運動15°所到達的一定位置。二十四節氣是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它把太陽周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始于立春,終于大寒,周而復始。 二十四節氣,是古人依據黃道面劃分制定,反映了太陽對地球產生的影響,屬太陽歷范疇。它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凝聚著中華文明的歷史文化精華。二十四節氣在上古時代已訂立,到漢代吸收入《太初歷》作為指導農事的補充歷法。二十四節氣既是歷代官府頒布的時間準繩,也是指導農業生產的指南針,日常生活中人們預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針。 在國際氣象界,二十四節氣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當今使用的農歷吸收了干支歷“二十四節氣”成分作為歷法補充,并通過“置閏法”調整來符合回歸年,形成陰陽合歷。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鱗鱗 | 鱗鱗 1. [of scaly appearance,as ripples]∶形容多得像魚鱗 高手鱗鱗蹲石鱗鱗。——《聊齋志異·促織》 2. [scaly]∶形容云層、波紋等像魚鱗一樣層層排列 波光鱗鱗 |
二十四節氣 | 二十四節氣 (歷法)二十四節氣(24 solar terms),是指干支歷(太陽歷)中表示季節變遷的24個特定節令,是根據地球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變化而制定的,每一個節氣分別相應于地球在黃道上每運動15°所到達的一定位置。二十四節氣是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它把太陽周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始于立春,終于大寒,周而復始。 二十四節氣,是古人依據黃道面劃分制定,反映了太陽對地球產生的影響,屬太陽歷范疇。它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凝聚著中華文明的歷史文化精華。二十四節氣在上古時代已訂立,到漢代吸收入《太初歷》作為指導農事的補充歷法。二十四節氣既是歷代官府頒布的時間準繩,也是指導農業生產的指南針,日常生活中人們預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針。 在國際氣象界,二十四節氣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當今使用的農歷吸收了干支歷“二十四節氣”成分作為歷法補充,并通過“置閏法”調整來符合回歸年,形成陰陽合歷。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鱗鱗 | 鱗鱗 1. [of scaly appearance,as ripples]∶形容多得像魚鱗 高手鱗鱗蹲石鱗鱗。——《聊齋志異·促織》 2. [scaly]∶形容云層、波紋等像魚鱗一樣層層排列 波光鱗鱗 |
豐上鐘 | 豐上鐘 豐上鐘是一個詞語,拼音fēng shàng zhōng,后以"豐山鐘"謂事物的自然感應。 |
失節 | 失節 失節,舊指女子失去貞操;違背禮節。見《左傳·成公十五年》:“圣達節,次守節,下失節。” |
失節 | 失節 失節,舊指女子失去貞操;違背禮節。見《左傳·成公十五年》:“圣達節,次守節,下失節。” |
冰泮 | 冰泮 冰泮,亦作"冰冸",漢語詞匯。 拼音:bīng pàn 釋義:指冰開始融解,也比喻瓦解、消失或危險,險境。 |
赤楊 | 赤楊 赤楊:赤楊 赤楊:中藥 |
當夕 | 當夕 當夕,讀音dāng xī,漢語詞語,指妻妾侍寢。出自《魏書.孝文幽皇后傳》。 |
萬歲爺 | 萬歲爺 (詞語釋義)自唐朝起,中國人開始使用“萬歲”表達對皇帝的祝福,后來也衍生成為皇帝的代詞。 |
破帽 | 破帽 破帽,漢語詞匯,拼音pò mào,解釋為破舊之帽。 |
三汛 | 三汛 三汛是漢語詞匯,讀音sān xùn,指春、夏、秋三季的漲水期。 |
先零 | 先零 西漢時西羌中繼研種羌以后最強大的部落聯盟。羌人許多叛亂多以先零羌為主要力量。 |
當夕 | 當夕 當夕,讀音dāng xī,漢語詞語,指妻妾侍寢。出自《魏書.孝文幽皇后傳》。 |
祭旗 | 祭旗 祭旗,漢語詞匯。 拼音:jì qí 釋義:是古代一種迷信的做法:軍隊的首領在出征之前,殺死某活物,以該活物的生命祭祀神靈,以求得神靈的庇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