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田地的詞語
形容田地的詞語:1. 平坦;2. 肥沃;3. 廣袤;4. 青翠;5. 金黃;6. 豐收;7. 綠茵;8. 灌溉;9. 耕耘;10. 沃野;11. 草木蔥蘢;12. 恬靜;13. 山清水秀;14. 紅艷;15. 望不盡的田野;16. 落日余暉下的田地;17. 煙波浩渺間的農田;18. 一望無際的稻田;19. 泥土肥沃的田野;20. 奔涌而過的河流旁的農田
形容田地的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田地 | 田地 (詞語概念)田地,漢語詞匯。 拼音:tián dì 指耕種莊稼的土地就被稱作田地。除了這個意思,它在古文里還有地方,處所,路程,道路,境界,程度的意思。現在多用于指耕種莊稼的土地。也有被用于人名。 |
官田 | 官田 (漢語詞語)1. 公田的一種。 《周禮·地官·載師》:“以官田、牛田、賞田、牧田,任遠郊之地。” 鄭玄 注引 鄭司農 曰:“官田者,公家之所耕田。” 俞樾 《群經平議·周官一》:“牛人掌養國之公牛,巾車掌公車之政令,注并曰:公猶官也。然則官田猶公田矣。先 鄭 之說自不可易。” 2. 國家控制的無主荒地。 《后漢書·仲長統傳》:“其地有草者,盡曰官田,力堪農事,乃聽受之。若聽其自取,后必為奸也。” 3. 屬官府或皇室所有,私人耕種、官府收租的田地。 《晉書·慕容皝載記》:“且 魏 晉 雖道消之世,猶削百姓不至於七八,持官牛田者官得六分,百姓得四分,私牛而官田者與官中分,百姓安之,人皆悅樂。” 《明史·食貨志一》:“ 明 土田之制,凡二等:曰官田,曰民田。初,官田皆 宋 元 時入官田地。厥后有還官田,沒官田,斷入官田,學田,皇莊,牧馬草場,城壖苜蓿地,牲地,園陵墳地,公占隙地,諸王、公主、勛戚、大臣、內監、寺觀賜乞莊田,百官職田,邊臣養廉田,軍、民商屯田,通謂之官田。其馀為民田。” 明 袁介 《檢田吏》詩:“我家無本為經商,只種官田三十畝。” 阿英 《關于鄭成功的二三事》:“土地占有關系,出現了官田、屯田、文武私田三種形式。” |
科則 | 科則 科則是中國歷代政府征收田賦按田地類別、等級而定的賦率。《禹貢》 已有九州田土分為九等征賦的記載。《國語·齊語》:“相地而衰征。”說明春秋時期的齊國已實行按土地肥瘠而分等征稅的制度。東漢山陽太守秦彭,曾將當地田地按肥瘠,分為三品,依品定稅。后代科則,極為復雜,各朝代、各地區有所不同。大抵宋分5等、金分9等、元分3等,明初官田分11則,民田分10則。明中葉以后,江南官民田土混淆,科則極其繁復,松江、湖州等府均在千則以上。明末,官民田土均為一則,土地一般分為三等九則。清沿明制,后期科則又趨繁復。清末蘇州府內,昆山縣田畝分59則。北洋政府和國民黨政府時仍沿舊制,很少變動。科則之間差距很大,抗戰前江蘇每畝正稅以0.00205元至2.05元,最低則與最高則相差千倍,稅負極不平衡。 |
學田 | 學田 學田是中國宋代以后,以其地租收入供學校、書院用費的田地。學田是隨著宋代學校教育發展而出現的一種國有土地形態。北宋乾興元年 (1022年),開始行學田制度。學田的來源: 主要從國有土地中如戶絕田、廢寺院田產、沒官田以及牧馬草地轉化而來;官僚、士紳、地主、商人的捐獻;地方政府撥款購買。從宋代起,建立一套完備的學田管理制度,歷元、明、清三代而不衰。 |
梯田 | 梯田 (波浪式斷面的田地)梯田是在在丘陵山坡地上沿等高線方向修筑的條狀階臺式或波浪式斷面的田地。是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蓄水、保土、增產作用十分顯著。梯田的通風透光條件較好,有利于作物生長和營養物質的積累。按田面坡度不同而有水平梯田、坡式梯田、復式梯田等。梯田的寬度根據地面坡度大小、土層厚薄、耕作方式、勞力多少和經濟條件而定,和灌排系統、交通道路統一規劃。修筑梯田時宜保留表土,梯田修成后,配合深翻、增施有機肥料、種植適當的先鋒作物等農業耕作措施,以加速土壤熟化,提高土壤肥力。 |
學田 | 學田 學田是中國宋代以后,以其地租收入供學校、書院用費的田地。學田是隨著宋代學校教育發展而出現的一種國有土地形態。北宋干興元年 (1022年),開始行學田制度。學田的來源: 主要從國有土地中如戶絕田、廢寺院田產、沒官田以及牧馬草地轉化而來;官僚、士紳、地主、商人的捐獻;地方政府撥款購買。從宋代起,建立一套完備的學田管理制度,歷元、明、清三代而不衰。 |
科則 | 科則 科則是中國歷代政府征收田賦按田地類別、等級而定的賦率。《禹貢》 已有九州田土分為九等征賦的記載。《國語·齊語》:“相地而衰征。”說明春秋時期的齊國已實行按土地肥瘠而分等征稅的制度。東漢山陽太守秦彭,曾將當地田地按肥瘠,分為三品,依品定稅。后代科則,極為復雜,各朝代、各地區有所不同。大抵宋分5等、金分9等、元分3等,明初官田分11則,民田分10則。明中葉以后,江南官民田土混淆,科則極其繁復,松江、湖州等府均在千則以上。明末,官民田土均為一則,土地一般分為三等九則。清沿明制,后期科則又趨繁復。清末蘇州府內,昆山縣田畝分59則。北洋政府和國民黨政府時仍沿舊制,很少變動。科則之間差距很大,抗戰前江蘇每畝正稅以0.00205元至2.05元,最低則與最高則相差千倍,稅負極不平衡。 |
旱田 | 旱田 旱田指的是土地表面不蓄水的的田地,或澆不上水的耕地。在我國,旱田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區,如東北三省,黃土高原,青海西藏地區。干旱等自然災害也會造成旱田現象。表面干裂。 |
田頭 | 田頭 (田邊、 田地的兩頭兒)田頭,指田邊、 田地的兩頭兒、 田地里等。語出《東觀漢記·王丹傳》:“每歲農時,載酒肴,便於田頭大樹下飲食勸勉之。” |
莊田 | 莊田 莊田:解放軍高級將領 莊田:明朝土地制度 莊田:漢語詞匯 莊田:東方市三家鎮黨委委員,宣傳委員 莊田 (漢語詞匯)莊田,漢語詞匯。 拼音:zhuāng tián 釋義:1、中國 封建社會中皇室、貴族、地主、官僚、寺觀等占有并經營的大片土地。2、泛指田地。 |
莊田 | 莊田 莊田:解放軍高級將領 莊田:明朝土地制度 莊田:漢語詞匯 莊田:東方市三家鎮黨委委員,宣傳委員 莊田 (漢語詞匯)莊田,漢語詞匯。 拼音:zhuāng tián 釋義:1、中國 封建社會中皇室、貴族、地主、官僚、寺觀等占有并經營的大片土地。2、泛指田地。 |
田頭 | 田頭 (田邊、 田地的兩頭兒)田頭,指田邊、 田地的兩頭兒、 田地里等。語出《東觀漢記·王丹傳》:“每歲農時,載酒肴,便于田頭大樹下飲食勸勉之。” |
受田 | 受田 受田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shòu tián, 古代有授給人民田地的制度,民年二十后可受公家分與的田地,六十歸還。參閱《漢書.食貨志上》﹑《通典.食貨一﹑二》。 受 : 受 shòu 接納別人給的東西:接受。感受。受精。受權。受托。受降。受益。受業(a.跟隨老師學習; 田 : 田 tián 種植農作物的土地:田野。耕田。 和農業有關的:田家。田園。 古同“畋”,打獵。 |
田疇 | 田疇 (漢魏之際隱士、學者)田疇(169年-214年),字子泰,右北平無終(今河北省玉田縣人,現玉田縣為古無終國)人,東漢末年隱士。好讀書。初為幽州牧劉虞從事。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征烏桓時投曹操,任司空戶曹掾。因為向導平定烏丸有功,封亭侯,不受。后從征荊州,有功,以前爵封之,仍不受,拜為議郎。建安十九年(214)去世,年四十六。 (概述圖片來源) 田疇 (漢語詞語)田疇,漢語詞匯。 拼音:tián chóu 釋義:1、泛指田地。2、指封地。3、指農業。4、田官。 |
田野 | 田野 (電子競技選手)田野,1998年6月6號出生于云南楚雄,游戲ID:Meiko,英雄聯盟Ray戰隊的前輔助,EDG戰隊輔助選手。 田野于2014年開始參加職業比賽,在2015年LPL春季賽中獲得冠軍,2015賽季英雄聯盟MSI季中賽獲得冠軍。2018年6月,入選2018雅加達-巨港亞運會英雄聯盟電子體育表演項目中國代表隊。 田野 (漢語詞語)田野,指田地和原野。另外田野可作人名,在中國較為常見。當代有政府官員、記者、教育家、教授、學者、演員、運動員,詩人,網絡營銷講師等。同時也有名為《田野》的電影。 |
田里 | 田里 (漢語詞匯)田里,漢語詞匯。 意為:1、田地和廬舍。2、特指卿大夫的封地和住宅。3、指故鄉。4、泛指鄉間,民間。5、鄉民,百姓 出自《史記·及鄭列傳》:“病歸田里。” 作為人名,有云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田里。 |
田僮 | 田僮 tián tóng ㄊㄧㄢˊ ㄊㄨㄙˊ 田僮 (1).田地和僮仆。《史記·平準書》:“賈人有市籍者,及其家屬,皆無得籍名田,以便農。敢犯令,沒入田僮。” 司馬貞 索隱:“若賈人更占田,則沒其田及僮仆,皆入之於官也。” (2).耕田的奴隸。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二章第三節:“田僮,是耕田的奴隸。 漢武帝 曾沒收商人的大量田地與田僮,足見一般地主(包括商人)都愿意使用奴隸。” |
園田 | 園田 園田:漢語詞匯 園田:《神奇寶貝超世代》的配角 園田 (漢語詞匯)園田(yuántián)的意思:1. [gardens and field]∶園圃和田地; 2. [vegetable garden]∶今專指種菜的田地。 |
園田 | 園田 園田:漢語詞匯 園田:《神奇寶貝超世代》的配角 園田 (漢語詞匯)園田(yuántián)的意思:1. [gardens and field]∶園圃和田地; 2. [vegetable garden]∶今專指種菜的田地。 |
賈田 | 賈田 jiǎ tián 賈田(賈田) 古代商人家屬所分得的田地。《周禮·地官·載師》:“以宅田、士田、賈田任近郊之地。” 鄭玄 注:“賈田,在市賈人其家所受田也。” 孫詒讓 正義:“賈人身在市不得為農,其家有子弟任農者,則授以田。” |
田疇 | 田疇 (漢魏之際隱士、學者)田疇(169年-214年),字子泰,右北平無終(今河北省玉田縣人,現玉田縣為古無終國)人,東漢末年隱士。好讀書。初為幽州牧劉虞從事。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征烏桓時投曹操,任司空戶曹掾。因為向導平定烏丸有功,封亭侯,不受。后從征荊州,有功,以前爵封之,仍不受,拜為議郎。建安十九年(214)去世,年四十六。 (概述圖片來源) 田疇 (漢語詞語)田疇,漢語詞匯。 拼音:tián chóu 釋義:1、泛指田地。2、指封地。3、指農業。4、田官。 |
賈田 | 賈田 jiǎ tián 賈田(賈田) 古代商人家屬所分得的田地。《周禮·地官·載師》:“以宅田、士田、賈田任近郊之地。” 鄭玄 注:“賈田,在市賈人其家所受田也。” 孫詒讓 正義:“賈人身在市不得為農,其家有子弟任農者,則授以田。” |
種田 | 種田 【詞目】種田 【讀音】zhòng tián 【釋義】耕種田地。指以務農為生。勞作。 民間用語:種地,耕種土地。 【出處】唐·獨孤及《癸卯歲赴南豐道中聞京師失守寄權士繇韓幼深》詩:“種田不遇歲,策名不遭時。” |
肥田 | 肥田 肥田féi tián,漢語詞語,釋義為肥沃的田地。采用施肥等措施使土地肥沃。耽美文作者非天夜翔【無視翔的另一重意思什么的吧】的昵稱。 |
耕田 | 耕田 耕田,指用犁翻松田土;可種植作物的田地。語出《樂府詩集·雜歌謠辭一·擊壤歌》:“鑿井而飲,耕田而食。” |
田連阡陌 | 田連阡陌【解釋】阡陌:田間小路。形容田地方袤,接連不斷。【出處】漢·荀悅《漢紀·武帝紀四》:“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 |
田主 | 田主 田主,拼音tián zhǔ,詞語解釋(1).田神,(2).舊謂田地的所有者。 |
良田 | 良田 (詞語概念)良田,有兩個釋義。 其一為名詞,指土質肥沃的田地。其二為地名。 拼音:líang tían |
農田 | 農田 農田,指農業生產的用地;耕種的田地。語出《禮記·王制》:“制農田百畝。” |
澇田 | 澇田 【拼音】lào tián 【注音】 【條目】澇田(澇田) 1. 地勢低下易于積水受淹的田。如:澇田不宜于種旱糧。 2. 澆灌田地。 宋 王安石 《和錢學士喜雪》:“公今早晚班春去,強勸澇田補歲饑。” |
田連阡陌 | 【解釋】阡陌:田間小路。形容田地方袤,接連不斷。【出處】漢·荀悅《漢紀·武帝紀四》:“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 |
澇田 | 澇田 【拼音】lào tián 【注音】 【條目】澇田(澇田) 1. 地勢低下易于積水受淹的田。如:澇田不宜于種旱糧。 2. 澆灌田地。 宋 王安石 《和錢學士喜雪》:“公今早晚班春去,強勸澇田補歲饑。” |
辟田 | 辟田 詞語解釋 已開墾的田地。《管子·八觀》:“草田多而辟田少者,雖不水旱,饑國之野也。” 開墾田地。《舊唐書·良吏傳上·王方翼》:“乃與傭保齊力勤作,苦心計,功不虛棄,數年辟田數十頃。”《元史·立智理威傳》:“時方以辟田、均賦、弭盜、息訟諸事課守令。” |
農田 | 農田 農田,指農業生產的用地;耕種的田地。語出《禮記·王制》:“制農田百畝。” |
闢田 | 辟田 詞語解釋 已開墾的田地。《管子·八觀》:“草田多而辟田少者,雖不水旱,饑國之野也。” 開墾田地。《舊唐書·良吏傳上·王方翼》:“乃與傭保齊力勤作,苦心計,功不虛棄,數年辟田數十頃。”《元史·立智理威傳》:“時方以辟田、均賦、弭盜、息訟諸事課守令。” |
薄田 | 薄田 有時也用以謙稱自己的田地。《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亮 自表 后主 曰:‘ 成都 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馀饒。’” 唐 杜甫 《重過何氏》詩之五:“何日沾微祿,歸山買薄田。” 宋 蘇軾 《乞常州居住表》:“臣有薄田在 常州 宜興縣 ,粗給饘粥,欲望圣慈許於 常州 居住。” 沙汀 《困獸記》七:“他只有幾畝薄田,幾間破屋,但卻有著七八口人的負擔。” |
黑田 | 黑田 (田地種類)黑田,主要產于下坂的黑色田坑石。或指沒有登記在國家地畝冊子上的田地。 |
奩田 | 奩田 奩田:舊時女子出嫁時從娘家帶到夫家的田產。 奩田:地名,撫州市樂安縣招攜鎮下轄一個村,全村人口120戶 奩田:地名,江西省歷史文化名鎮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的一個自然古村,是一個在巨大古樟樹掩映下的古老村落,現存有主干六人合抱的千年樟樹,有20幾個古老的宗祠。古樹、古井、古泉、古祠堂、古茶亭交相輝映,瀑布、楓林、鵝卵石巷道相映成趣。古村擁有明清民宅五排47棟,其中明代建筑7棟,清朝建筑40棟,現存25棟。鵝卵石巷道5條,其中一條長1000余米,上起“大門樓”、“盤谷第”,下至“水光接天”門樓,彰顯了江南古村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奩田古村背靠富水河,村莊為“排形”,坐西向東,東南方的“六腳茶亭”稱為“吊樁”,供竹木排停泊。東仰天馬文峰,前有“溪水伴奏”,村口的仙人腳印“草鞋陂”是江南僅見的村中瀑布。周邊平疇沃壤,田野阡陌,池塘環繞,古樟掩映,由溝渠串起的80余口池塘似環繞村莊的巨型水晶項鏈,與村內的5口古井,形成了“西水東流”的天然排灌系統。千年古樟造就了這里世外桃源般的清幽,天然的水系賦予了古村仙境似的靈性。 |
漚田 | 漚田 漚田,讀音是òutián,①終年積水的田地,一般地勢較低洼。②將植物浸泡在有水的田地里,讓其發酵為肥。 |
私田 | 私田 私田是指私人所有的田地,出處《漢書·五行志中之上》。同“公田”相對稱。 |
原田 | 原田 原田是一個漢語詞匯,意思是指平原上或高原上的田地。 |
魚鱗圖冊 | 魚鱗圖冊 魚鱗冊,又稱魚鱗圖冊、魚鱗圖、魚鱗圖籍、魚鱗簿、丈量冊,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土地登記簿冊,將房屋、山林、池塘、田地按照次序排列連接地繪制,表明相應的名稱,是民間田地之總冊。由于田圖狀似魚鱗,因以為名。 |
奩田 | 奩田 奩田:舊時女子出嫁時從娘家帶到夫家的田產。 奩田:地名,撫州市樂安縣招攜鎮下轄一個村,全村人口120戶 奩田:地名,江西省歷史文化名鎮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的一個自然古村,是一個在巨大古樟樹掩映下的古老村落,現存有主干六人合抱的千年樟樹,有20幾個古老的宗祠。古樹、古井、古泉、古祠堂、古茶亭交相輝映,瀑布、楓林、鵝卵石巷道相映成趣。古村擁有明清民宅五排47棟,其中明代建筑7棟,清朝建筑40棟,現存25棟。鵝卵石巷道5條,其中一條長1000余米,上起“大門樓”、“盤谷第”,下至“水光接天”門樓,彰顯了江南古村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奩田古村背靠富水河,村莊為“排形”,坐西向東,東南方的“六腳茶亭”稱為“吊樁”,供竹木排停泊。東仰天馬文峰,前有“溪水伴奏”,村口的仙人腳印“草鞋陂”是江南僅見的村中瀑布。周邊平疇沃壤,田野阡陌,池塘環繞,古樟掩映,由溝渠串起的80余口池塘似環繞村莊的巨型水晶項鏈,與村內的5口古井,形成了“西水東流”的天然排灌系統。千年古樟造就了這里世外桃源般的清幽,天然的水系賦予了古村仙境似的靈性。 |
魚鱗圖冊 | 魚鱗圖冊 魚鱗冊,又稱魚鱗圖冊、魚鱗圖、魚鱗圖籍、魚鱗簿、丈量冊,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土地登記簿冊,將房屋、山林、池塘、田地按照次序排列連接地繪制,表明相應的名稱,是民間田地之總冊。由于田圖狀似魚鱗,因以為名。 |
客田 | 客田 客田(kè tián)是指租種別人的田地,也可指屬于外鄉人所有的田地。 |
墾田 | 墾田 墾田,漢語詞語, 拼音:kěn tián, 釋義:1、開荒耕地;2、已開墾的田地。 |
試驗田 | 試驗田 詞目釋義 詞目:試驗田 英文:test field , experimental field , experimental plot , test land 解釋: 1.進行農業試驗的田地。就是用作農業技術人員進行品種對比、肥料對比、季節對比、病蟲害防治對比等項目的農田。 2.比喻試點或試點工作。一般有金融一體化試驗田;改革開放試驗田等。 |
田園 | 田園 (詞語解釋)田園,漢語詞匯。 注音:tián yuán。 釋義:田野、田地。也泛指風光自然的鄉村。 |
田舍 | 田舍 (杜甫詩作)《田舍》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五言律詩。此詩上四句敘寫村居的荒僻,下四句狀言景物的幽閑,給人們描繪了一幅美麗田園畫卷。 田舍 (漢語詞匯)田舍,漢語中常見的詞匯,其詞性為名詞,本意為田地和房屋,但多泛指農舍或農家、農村。 |
田產 | 田產 田產是漢語詞匯, 拼音:tiánchǎn, 釋義:指個人團體等所擁有的田地產業。 |
田契 | 田契 田契,讀音tiánqì,漢語詞語,指舊時擁有、買賣、轉讓田地的書面憑證。 |
田產 | 田產 田產是漢語詞匯, 拼音:tiánchǎn, 釋義:指個人團體等所擁有的田地產業。 |
試驗田 | 試驗田 詞目釋義 詞目:試驗田 英文:test field , experimental field , experimental plot , test land 解釋: 1.進行農業試驗的田地。就是用作農業技術人員進行品種對比、肥料對比、季節對比、病蟲害防治對比等項目的農田。 2.比喻試點或試點工作。一般有金融一體化試驗田;改革開放試驗田等。 |
田産 | 田產 田產是漢語詞匯, 拼音:tiánchǎn, 釋義:指個人團體等所擁有的田地產業。 |
田園 | 田園 (詞語解釋)田園,漢語詞匯。 注音:tián yuán。 釋義:田野、田地。也泛指風光自然的鄉村。 |
墾田 | 墾田 墾田,漢語詞語, 拼音:kěn tián, 釋義:1、開荒耕地;2、已開墾的田地。 |
分田 | 分田 分田釋義: 劃分土地給耕者耕種;分配土地、分取田地所產之物。 |
田間 | 田間 (中國現代著名詩人)田間 (1916—1985),原名童天鑒,安徽省無為縣開城鎮羊山人,著名詩人。田間的詩形式多樣,信天游、新格律體、自由體都有嘗試。在新詩的民族化、大眾化方面,他作過一些探索,以平樸的描述和激昂的呼喚形成了明快質樸的風格。其詩作《假使我們不去打仗》傳遍全國,被聞一多稱為“擂鼓詩人”、“時代的鼓手”。 田間 (漢語詞語)田間,指田地里田間勞動田間管理。語出《史記·李將軍列傳》:“廣家與故潁陰侯孫屏野居藍田南山中射獵。嘗夜從一騎出,從人田閑飲。” 田間(1916—1985),原名童天鑒,安徽省無為縣開城鎮羊山人,著名詩人。田間的詩形式多樣,信天游、新格律體、自由體都有嘗試。在新詩的民族化、大眾化方面,他作過一些探索,以平樸的描述和激昂的呼喚形成了明快質樸的風格。其詩作《假使我們不去打仗》傳遍全國,被聞一多稱為“擂鼓詩人”、“時代的鼓手”。 |
田廬 | 田廬 田廬,漢語詞匯。 拼音:tián lú 注音: 釋義:1、田中的廬舍。泛指農舍。 2、田地和房屋。 3、指家鄉。 |
限田 | 限田 限制私人占有田地數量 《漢書·食貨志上》:“古井田法雖難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并兼之路。” 顏師古 注:“名田,占田也。各為立限,不使富者過制,則貧弱之家可足也。”《宋史·食貨志上一》:“上書者言賦役未均,田制不立,因詔限田……而任事者終以限田不便,未幾即廢。”《古今小說·木綿庵鄭虎臣報冤》:“又有人作《沁園春》詞云:‘……算行關改會,限田放糴。生民凋瘁,膏血俱朘。’” 嚴復 《按語》:“ 漢 世諸公,覩并兼之害,欲以限田之法救之,然無及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