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火山的詞語
形容火山的詞語:1. 噴發;2. 熔巖;3. 火山口;4. 火山灰;5. 火山巖;6. 熔巖流;7. 煙霧;8. 熔巖石;9. 火山爆發;10. 火山口噴發;11. 火山噴氣;12. 火山煙塵;13. 火山噴泉;14. 火山煙霧;15. 火山地震;16. 火山熔巖湖;17. 火山巨石;18. 火山噴出的物質;19. 火山爆炸;20. 火山噴射
形容火山的詞語 相關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活火山 | 活火山 (地質現象)活火山(active volcano):噴發和預期可能再次噴發的火山。那些休眠火山,即使是活的但不是就要噴發,而在可能再次噴發的火山也可稱為活火山。那些其最后一次噴發距今已很久遠,并被證明在可預見的不會發生噴發的火山,稱為熄滅的火山或死火山。一般來說,只有活火山才會發生噴發。人類歷史時期具有經常或周期性活動能力(噴發)的火山。世界上還在經常噴發的活火山,如西西里島的埃特納火山,夏威夷島上的基勞埃阿火山,意大利的維蘇威火山,印度尼西亞的喀拉喀托火山,非洲剛果(金)的尼拉貢戈火山等,都是著名的活火山。活火山的噴發活動,具有周期性,如爪哇島上的梅拉皮火山,本世紀以來,平均間隔兩、三年就要持續噴發一個時期。活火山的噴發活動,還具有間歇性,只不過間歇時間的長短不一罷了。 |
火山孝子 | 火山孝子 火山孝子: 火山孝子是’火山’跟’孝子’兩個字詞合起來而成的名詞,指經常流連煙花場所捧風月女子及銷金的人。有時也用來形容一些拿著身家財產去做一些無底洞投資的凱子。 每逢清明重陽,那些依時依候去拜山掃墓的人士通稱為孝子。火山,泛指會噴出溶巖烈火的山。「火山」和「孝子」合起來成為「火山孝子」,這句俗語又是什麼意思?其實這是一句香港人獨創的俗語,用來形容舞廳的常客。 在香港,舞廳大致分成兩類,一類是正常的康樂場所,老少咸宜;另一類是煙花之地,風月場所銷金窩,客人跳舞反倒是次要,首要是親近心儀的交際花。交際花是「舞女」的別稱,在三十至七十年代是香港極流行的稱號。 以酒色財氣做賣點的舞廳消費甚高,一般受薪階級只能在發薪日才有能力去揮霍。發薪日那份薪水本應拿來交租、買米和支付家用,若第一時間就拿去進貢給舞小姐,那份「心」,堪稱「孝子」,「孝子」之稱,實則是諷刺那些不顧家庭的浪子。 但是,為什麼要在孝子二字之前,加上「火山」來形容呢?大家都知道火山是高度危險的地方,充滿巖漿烈火,衍申為瞬間就能把手上財產整個銷毀掉,而煙花之地往往亦令人傾家蕩產,子散妻離。因此,香港人以火山來形容風月場所;那些按時去火山奉送財物的人士,便順理成章被稱為火山孝子。 |
死火山 | 死火山 死火山指史前曾發生過噴發,但在人類歷史時期從來沒有活動過的火山。此類火山因長期不曾噴發已喪失了活動能力。 有的火山仍保持著完整的火山形態,有的則已遭受風化侵蝕,只剩下殘缺不全的火山遺跡。非洲東部的乞力馬扎羅山、中國山西大同火山群等均為死火山,其中山西大同火山群在方圓約50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分布著2個孤立的火山錐,其中狼窩山火山錐高將近120米。 |
埃特納火山 | 埃特納火山 埃特納火山(Mount Etna)拉丁語作Aetna,西西里語作蒙吉貝洛(Mongibello)。是意大利西西里島東岸的一座活火山,海拔3200米以上,是歐洲海拔最高的活火山。 埃特納火山的名字來自希臘語Atine,意為“我燃燒了”。與其他活火山一樣,埃特納火山的高度處在不斷變化中。 埃特納火山噴發狀況十分活躍,自2007年以來發生20余次噴發,累計造成近100萬人傷亡。意大利政府為監測火山狀態成立了多個監測站。頻繁的火山噴發帶來極為肥沃的土壤及大量的旅游資源。 |
火山 | 火山 (山體之一)火山是一種常見的地貌形態,由地下熔融物質及其攜帶的固體碎屑沖出地表后堆積形成的山體。地殼之下100-150千米處,有一個“液態區”,區內存在著高溫、高壓下含氣體揮發成份的熔融狀硅酸鹽物質,即巖漿。它一旦從地殼薄弱的地段沖出地表,就形成了火山。火山分為“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火山是熾熱地心的窗口,地球上最具爆發性的力量,爆發時能噴出多種物質。危害有:火山泥石流、熔漿流等。 |
火山口 | 火山口 火山口是指火山噴出物在它們的噴出口周圍堆積,在地面上形成的環形坑。上大下小,常成漏斗狀或碗狀,一般位于火山錐頂端(無錐火山口則位于地面,稱負火山口)。火山口的深淺不等,一般不過二、三百米,直徑一般約在一公里以內;底部直徑短,常僅約大于下面的火山管。 |
埃特納火山 | 埃特納火山 埃特納火山(Mount Etna)拉丁語作Aetna,西西里語作蒙吉貝洛(Mongibello)。是意大利西西里島東岸的一座活火山,海拔3200米以上,是歐洲海拔最高的活火山。 埃特納火山的名字來自希臘語Atine,意為“我燃燒了”。與其他活火山一樣,埃特納火山的高度處在不斷變化中。 埃特納火山噴發狀況十分活躍,自2007年以來發生20余次噴發,累計造成近100萬人傷亡。意大利政府為監測火山狀態成立了多個監測站。頻繁的火山噴發帶來極為肥沃的土壤及大量的旅游資源。 |
火山島 | 火山島 火山島(高島),是由火山噴發物(溶巖、火山灰等)堆積而成的。在環太平洋地區分布較廣,火山島的面積一般都不大,即有單個的火山島,也有群島式的火山島,著名的火山島群有阿留申群島、夏威夷群島等。火山島按其屬性分為兩種,一種是大洋火山島,它與大陸地質構造沒有聯系;另一種是大陸架或大陸坡海域的火山島,它與大陸地質構造有聯系,但又與大陸島不盡相同,屬大陸島嶼大洋島之間的過渡類型。 |
火山島 | 火山島 火山島(高島),是由火山噴發物(溶巖、火山灰等)堆積而成的。在環太平洋地區分布較廣,火山島的面積一般都不大,即有單個的火山島,也有群島式的火山島,著名的火山島群有阿留申群島、夏威夷群島等。火山島按其屬性分為兩種,一種是大洋火山島,它與大陸地質構造沒有聯系;另一種是大陸架或大陸坡海域的火山島,它與大陸地質構造有聯系,但又與大陸島不盡相同,屬大陸島嶼大洋島之間的過渡類型。 |
維蘇威火山 | 維蘇威火山 維蘇威火山是一座位于歐洲大陸上的活火山,位于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灣東海岸,是世界最著名的火山之一,被譽為“歐洲最危險的火山”,海拔1281米(4,200英尺),距意大利那不勒斯市東南約11千米,海拔1277米。世界上最大的火山觀測所就設于此處。 維蘇威在公元79年的一次猛烈噴發,摧毀了當時擁有2萬多人的龐貝古城。直到18世紀中葉,考古學家才將龐貝古城從數米厚的火山灰中發掘出來,古老建筑和姿態各異的尸體都保存完好,龐貝古城也成為意大利著名旅游圣地。在這次劇烈噴發中,其他幾個有名的海濱城市,如:赫庫蘭尼姆、斯塔比亞等也遭到嚴重破壞。 |
休火山 | 休火山 休火山是指有史以來曾經噴發過,但長期以來處于相對靜止狀態的火山。此類火山都保存有完好的火山錐形態,仍具有火山活動能力,或尚不能斷定其已喪失火山活動能力。如我國長白山天池,曾于1327年和1658年兩度噴發,在此之前還有多次活動。目前雖然沒有噴發活動,但從山坡上一些深不可測的噴氣孔中不斷噴出高溫氣體,可見該火山目前正處于休眠狀態。 |
休眠火山 | 休眠火山 休眠火山是指有史以來曾經噴發過,但長期以來處于相對靜止狀態的火山。此類火山都保存有完好的火山錐形態,仍具有火山活動能力,或尚不能斷定其已喪失火山活動能力。 如我國長白山天池,曾于1327年和1658年兩度噴發,在此之前還有多次活動。 雖然沒有噴發活動,但從山坡上一些深不可測的噴氣孔中不斷噴出高溫氣體,可見該火山正處于休眠狀態。 |
維蘇威火山 | 維蘇威火山 維蘇威火山是一座位于歐洲大陸上的活火山,位于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灣東海岸,是世界最著名的火山之一,被譽為“歐洲最危險的火山”,海拔1281米(4,200英尺),距意大利那不勒斯市東南約11千米,海拔1277米。世界上最大的火山觀測所就設于此處。 維蘇威在公元79年的一次猛烈噴發,摧毀了當時擁有2萬多人的龐貝古城。直到18世紀中葉,考古學家才將龐貝古城從數米厚的火山灰中發掘出來,古老建筑和姿態各異的尸體都保存完好,龐貝古城也成為意大利著名旅游圣地。在這次劇烈噴發中,其他幾個有名的海濱城市,如:赫庫蘭尼姆、斯塔比亞等也遭到嚴重破壞。 |
火山錐 | 火山錐 火山錐(volcanic cone)是火山噴出物在噴出口周圍堆積而形成的山丘。 由于噴出物的性質、多少不同和噴發方式的差異,火山錐具有多種形態和構造。以組成物質劃分:有火山碎屑物構成的碎屑錐;熔巖構成的熔巖錐(熔巖丘);碎屑物與熔巖混合構成的混合錐。以形態來分:有盾形、穹形、鐘狀等火山錐。圓錐狀的火山錐是標準的火山錐形象。 |
火山錐 | 火山錐 火山錐(volcanic cone)是火山噴出物在噴出口周圍堆積而形成的山丘。 由于噴出物的性質、多少不同和噴發方式的差異,火山錐具有多種形態和構造。以組成物質劃分:有火山碎屑物構成的碎屑錐;熔巖構成的熔巖錐(熔巖丘);碎屑物與熔巖混合構成的混合錐。以形態來分:有盾形、穹形、鐘狀等火山錐。圓錐狀的火山錐是標準的火山錐形象。 |
火山灰 | 火山灰 火山灰是指由火山噴發出而直徑小于2毫米的碎石和礦物質粒子。在爆發性的火山運動中,固體石塊和熔漿被分解成細微的粒子而形成火山灰。它具有火山灰活性,即在常溫和有水的情況下可與石灰(CaO)反應生成具有水硬性膠凝能力的水化物。因此磨細后可用作水泥的混合材料及混凝土的摻合料。 |
火山巖 | 火山巖 火山巖又稱噴出巖(Effusive rock),屬于巖漿巖(火成巖)的一類,是巖漿經火山口噴出到地表后冷凝而成的噴出巖。火山巖是巖漿噴出地表,在大氣圈和水圈中冷卻結晶形成的,當巖漿沿裂隙噴發時,火山巖形態一般與地表形態比較協調,呈被狀或層狀。 |
泥火山 | 泥火山 (地質名稱)泥火山(Mud volcano):泥火山是泥漿與氣體同時噴出地面后,堆積而成。其外型多為錐狀小丘或者是盆穴狀,丘的尖端部常有凹陷,并由此間斷地噴出泥漿與氣體。 |
火山湯海 | 火山湯海【解釋】比喻艱難危險。【出處】《晉書·張駿傳》:“雖有火山湯海,無所辭難,豈寒暑之足避哉!” |
火山作用 | 火山作用 火山作用(volcanism)又稱噴發作用,是指巖漿噴出地表、冷凝成巖漿巖的活動過程。 |
火山湯海 | 【解釋】比喻艱難危險。【出處】《晉書·張駿傳》:“雖有火山湯海,無所辭難,豈寒暑之足避哉!” |
大屯山 | 大屯山 臺灣北部著名死火山群之主峰,位于臺北市北區大屯山系之西南。整個火山群由十馀座火山錐連綿構成,幾涵蓋陽明山國家公園全境;其中大屯山主峰海拔 1,077公尺(3,533呎),雖非此火山群之最高峰(次于七星山主峰、竹子山及七星山東峰),卻以山容最寬廣雄渾而為火山群之代表。 |
火口湖 | 火口湖 火口湖又稱火山口湖,是指火山噴發后,因噴火口塌陷而形成的漏斗狀洼地,之后經積水而形成的湖泊。火口湖形狀獨特,遠遠望去是一座錐形山體,四周為高峻的山峰所環繞,湖區往往伴隨著眾多的溫泉。湖泊的外形似圓形或馬蹄形,其面積較小,湖岸陡峭,湖水碧藍且深不可測。 |
富士山 | 富士山 富士山(日文:ふじさん,英文:Mount Fuji)是日本國內最高峰,日本重要國家象征之一。橫跨靜岡縣和山梨縣的活火山,接近太平洋岸,東京西南方約80公里。 富士山被日本人民譽為“圣岳”,是日本民族的象征。作為日本的國家象征之一,在全球享有盛譽。它也經常被稱作“芙蓉峰”或“富岳”以及“不二的高嶺”。自古以來,這座山的名字就經常在日本的傳統詩歌“和歌”中出現。日本詩人曾用“玉扇倒懸東海天”、“富士白雪映朝陽”等詩句贊美它。 富士山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之一。目前處于休眠狀態,但地質學家仍然把它列入活火山之類。自781年有文字記載以來,共噴發了18次,最后一次噴發是在1707年,此后休眠至今。 2002年8月(日平成十四年),日本國土地理院重新測量富士山的高度,為3775.63米。2004年,淺間寺收歸了富士山3360米以上的所有權,所以富士山屬于私人土地,日本政府并沒有該山的使用權,只有租賃權。 2013年6月22日,第37屆世界遺產大會批準將日本富士山列《世界遺產名錄》,富士山從而成為日本的第17處世界遺產。 |
寄生火山 | 辭典解釋寄生火山 jì shēng huǒ shān 因火山口過高或出口被堵塞,熔巖在火山錐的坡上開了一小口或小裂縫噴出,于主火山坡上所造成的新火山。 |
熔巖 | 熔巖 (地質學專業名詞)熔巖,是已經熔化的巖石,以高溫液體呈現,常見于火山出口或地殼裂縫,一般溫度介乎于攝氏700度至1200度之間,雖然熔巖的黏度是水的十萬倍,但也能流到數里以外后才冷卻成為火山巖。 熔巖(Lava): 熔巖是指噴出地表的巖漿,也用來表示熔巖冷卻后形成的巖石。熔巖在熔融狀態下的流動性隨二氧化硅的增加而減弱,基性熔巖粘度小易于流動,酸性熔巖則不易流動。由于熔巖化學成分的不同或火山環境的差異,熔巖有多種表現形式。 |
凝灰巖 | 凝灰巖 凝灰巖(tuff):是一種火山碎屑巖,其組成的火山碎屑物質有50%以上的顆粒直徑小于2毫米,成分主要是火山灰,外貌疏松粗糙或致密,有層理的稱為層凝灰巖;因成分不同導致顏色多樣,有紫紅色、灰白色、灰綠色等。 |
火山爆發 | 辭典解釋火山爆發 huǒ shān bào fā 因地熱作用,而使火山噴出大量氣體、巖漿及火山碎屑物。其所釀成的災害有地震、海嘯等。 英語 volcanic eruption德語 Vulkanausbruch (S)? |
爆發 | 爆發 (漢語詞匯)爆發是一個漢語詞匯,讀音為bào fā,可指火山內部的巖漿突然沖破地殼,形容突然發作;突然興起。《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等均有記載。 |
爆發 | 爆發 (漢語詞匯)爆發是一個漢語詞匯,讀音為bào fā,可指火山內部的巖漿突然沖破地殼,形容突然發作;突然興起。《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等均有記載。 |
巴厘島 | 巴厘島 (世界著名旅游島)巴厘島,印度尼西亞島嶼,位于爪哇島東部,面積5620平方公里,島上熱帶植被茂密,是舉世聞名的旅游島。 巴厘島是印尼17000多個島嶼當中最耀眼的一個島嶼,位于爪哇島東部,面積5620平方公里,島上山脈縱橫、風情萬種、景物綺麗。島上東西寬140公里,南北相距80公里,全島總面積為5620㎞2。是世界著名旅游島,印度尼西亞33個一級行政區之一。巴厘島上大部分為山地,全島山脈縱橫,地勢東高西低。島上最高峰是阿貢火山海拔3142米。巴厘島是印度尼西亞唯一信奉印度教的地區。80%的人信奉印度教。當地的語言是巴厘語,也通行印尼語和英語。 沙努爾、努沙-杜爾和庫達等處的海灘,是島上景色最美的海濱浴場,這里沙細灘闊、海水湛藍清澈。每年來此游覽的各國游客絡繹不絕。由于巴厘島萬種風情,景物甚為綺麗。因此它還享有多種別稱,如“神明之島”、“惡魔之島”、“羅曼斯島”、“綺麗之島”、“天堂之島”、“魔幻之島”、“花之島”等。2015年由美國著名旅游雜志《旅游+休閑》一項調查結果把印尼巴厘島評為世界上最佳的島嶼之一。 |
奧克蘭群島 | 奧克蘭群島 奧克蘭群島(Auckland Islands)是新西蘭在南太平洋的無人居住群島,距新西蘭南島布拉夫港南方465公里處的群島,在南緯50°30′至南緯50°55′、東經165°50′至166°20′之間。由6個火山島及其他小島組成,面積612㎞2,其中以奧克蘭島最大(面積464㎞2)。原是火山。新西蘭的世界遺產亞南極群島的一部分。 |
次聲 | 次聲 次聲(Infrasound)是頻率低于20Hz的聲音。次聲學是研究次聲波在媒質中的產生、傳播和接收及其效應和應用的科學。自然界和人類活動中廣泛存在著次聲波,人們正是通過次聲波引發的破壞現象逐步認識它的神奇威力的包括1883年,印尼的克拉托火山大爆發,巨大的噴發激起強大的次聲波,它繞了地球3周,在遠離火山幾萬千米的觀測站測到了這次次聲波。 |
噴火山 | 辭典解釋噴火山 pēn huǒ shān 爆發時的火山,能由地下噴出熔巖、砂礫、泥漿、水蒸汽等。 |
大西洋海嶺 | 大西洋海嶺 大西洋海嶺(Atlantic Ridge),也叫“大西洋中脊”(Mid-Atlantic Ridge)。縱貫大西洋中部的海底山脈,是世界大洋中脊的組成部分。北起冰島附近,南迄南緯55°附近的布韋島(Bouvet)。大體呈“S”形。總長約15,000公里,寬370—555公里到2,220—2,400公里。脊部距海面2,000—4,000米,個別山脊露出水面形成島嶼,多火山及地震。沿線有許多橫向斷裂帶(海溝),山脊中部有縱向斷裂谷(底寬約10公里,水深3,250—4,000米)。海嶺以東有西歐海盆、伊比利亞海盆、加那利海盆、佛得角海盆、幾內亞海盆、安哥拉海盆及開普海盆;以西有北美海盆、巴西海盆及阿根廷海盆。各海盆大部深達5,000—6,000米。以赤道附近的羅曼什海溝(RomancheGap,南緯0°16′、西經18°35′,最大深度7,856米)為界, 分為南、北兩部分。 |
毛里求斯 | 毛里求斯 毛里求斯共和國為非洲東部一島國,位于印度洋西南方,距馬達加斯加約800公里,與非洲大陸相距2200公里。作為火山島國,毛里求斯四周被珊瑚礁環繞,島上地貌千姿百態,沿海是狹窄平原,中部是高原山地,有多座山脈和孤立的山峰。整個國土由毛里求斯島和其他小群島組成,經歷荷蘭、法國和英國等國殖民統治后,于1968年3月12日脫離英國殖民獲得獨立,島上亦有不少華人。 毛里求斯曾是世上唯一住有渡渡鳥的地方,但該鳥已于17世紀末絕種。截至2013年,毛里求斯是非洲三個人類發展指數被評為“高”級別的國家之一。 毛里求斯是非洲少有的富國之一,2016年,毛里求斯人均GDP達到9628美元,擁有相對富裕的生活和較為發達的經濟,被稱為“非洲瑞士”。 |
玄武巖 | 玄武巖 玄武巖(basalt),洋殼主要組成,屬基性火山巖。是地球洋殼和月球月海的最主要組成物質,也是地球陸殼和月球月陸的重要組成物質。1546年,G.阿格里科拉首次在地質文獻中,用basalt這個詞描述德國薩克森的黑色巖石。漢語玄武巖一詞,引自日文。日本在兵庫縣玄武洞發現黑色橄欖玄武巖,故得名。 |
海嘯 | 海嘯 (自然災害)海嘯就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發、海底滑坡或氣象變化產生的破壞性海浪,海嘯的波速高達每小時700~800千米,在幾小時內就能橫過大洋;波長可達數百公里,可以傳播幾千公里而能量損失很小;在茫茫的大洋里波高不足一米,但當到達海岸淺水地帶時,波長減短而波高急劇增高,可達數十米,形成含有巨大能量的“水墻”。海嘯主要受海底地形、海岸線幾何形狀及波浪特性的控制,呼嘯的海浪冰墻每隔數分鐘或數十分鐘就重復一次,摧毀堤岸,淹沒陸地,奪走生命財產,破壞力極大。全球的海嘯發生區大致與地震帶一致。全球有記載的破壞性海嘯大約有260次左右,平均大約六、七年發生一次。發生在環太平洋地區的地震海嘯就占了約80%。而日本列島及附近海域的地震又占太平洋地震海嘯的60%左右,日本是全球發生地震海嘯并且受害最深的國家。 |
海嘯 | 海嘯 (自然災害)海嘯就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發、海底滑坡或氣象變化產生的破壞性海浪,海嘯的波速高達每小時700~800千米,在幾小時內就能橫過大洋;波長可達數百公里,可以傳播幾千公里而能量損失很小;在茫茫的大洋里波高不足一米,但當到達海岸淺水地帶時,波長減短而波高急劇增高,可達數十米,形成含有巨大能量的“水墻”。海嘯主要受海底地形、海岸線幾何形狀及波浪特性的控制,呼嘯的海浪冰墻每隔數分鐘或數十分鐘就重復一次,摧毀堤岸,淹沒陸地,奪走生命財產,破壞力極大。全球的海嘯發生區大致與地震帶一致。全球有記載的破壞性海嘯大約有260次左右,平均大約六、七年發生一次。發生在環太平洋地區的地震海嘯就占了約80%。而日本列島及附近海域的地震又占太平洋地震海嘯的60%左右,日本是全球發生地震海嘯并且受害最深的國家。 |
旁邊 | 旁邊 (漢語詞匯)旁邊,漢語詞匯。 拼音:páng biān 指靠近的地方;近側;在一個中心或分界線的一方的部分(如地方或物體)。如:那晚睡在一個死火山口的旁邊。 |
冰島 | 冰島 (冰島共和國)冰島共和國(冰島語:Lyeveldie ísland),簡稱冰島,是北大西洋中的一個島國。位于大西洋和北冰洋的交匯處,北歐五國之一,國土面積為10.3萬平方千米,人口約為34萬,是歐洲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家。首都是雷克雅未克,也是冰島的最大城市,首都附近的西南地區人口占全國的2/3。 冰島地處大西洋中脊上,是一個多火山、地質活動頻繁的國家。內陸主要是平原地貌,境內多分布沙質地、冷卻的熔巖平原和冰川。冰島雖然位于北極圈邊緣,但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氣候適宜。 根據《殖民之書》的記述,歐洲定居者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公元874年,維京人殷格·亞納遜一行人是冰島最早的永久定居者,其他更早的定居者僅在冰島過冬。其后的幾個世紀,斯堪的納維亞人在冰島定居,他們也帶來了蓋爾人奴隸。1262-1918年冰島成為了挪威的一部分,之后屬丹麥王室治下。1918年冰島宣布獨立并在1944年成立共和國。 冰島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國民擁有國家提供的健康保險和高等教育等北歐福利系統。2014年冰島位于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的第13位,冰島是北約成員國中,人口最少并且是唯一沒有常備軍隊的國家,僅有海岸警備隊承擔國防任務。 |
波利尼西亞 | 波利尼西亞 太平洋三大島群之一,處于大洋洲,意為“多島群島”。位于太平洋中部,180°經線以東,南緯30°至北緯30°之間。其分布遍于中東部太平洋海面上一個巨大的三角形地帶,三角形的頂角為夏威夷群島,兩個底角分別為新西蘭及復活島。人口約142萬,多為波利尼西亞人。主要包括夏威夷群島、圖瓦盧群島、湯加群島、社會群島、土布艾群島、土阿莫土群島、馬克薩斯群島、紐埃島、薩摩亞群島、托克勞群島、庫克群島、萊恩群島、菲尼克斯群島、約翰斯頓島、瓦利斯群島、富圖納群島、皮特凱恩群島· ·圣誕島·賈維斯島·迪西島·復活節島等。 由火山島和珊瑚礁組成。赤道附近各島屬熱帶雨林氣候,其它各島屬熱帶草原氣候。波利尼西亞中部是臺風源地之一。礦物有磷酸鹽、鎳、鉻等。沿海產珍珠。盛產并出口椰干,還產可可、甘蔗、天然橡膠等。旅游業發展迅速。 新西蘭的原住民毛利人也是波利尼西亞人。斐濟群島由于有很大比例的人口是波利尼西亞人,有時也被列入波利尼西亞的范圍內。陸地總面積2.7萬平方千米。人口約142萬,多為波利尼西亞人。主要是波利尼西亞人,身材高大,深褐色皮膚,頭發呈直線形或波浪形。居民多信奉基督教,通用波利尼西亞語。官方語言除法屬波利尼西亞為法語外,多為英語。除圖瓦盧、西薩摩亞和湯加已獨立,庫克群島和紐埃島內部自治外,余分屬美、英、法等國。 |
海水聲道 | 海水聲道 海洋中易于聲傳播的水層。由于海水中溫度、鹽度的分布不均,再加上壓力作用,造成聲速分布不均而形成。人們以此建立海洋水聲系統,進行水下通信,接收遇險船舶求救信號,記錄海底地震和火山爆發的時間和地點,軍事上用以建立海上警戒、反潛、防潛作戰系統等。 |
留尼汪島 | 留尼汪島 留尼汪(法語:La Réunion)是一座印度洋西部馬斯克林群島中的火山島。為法國的海外省之一,位置為20.9188°S 55.475063°E。下轄一個省,即留尼汪省。東邊約190公里是毛里求斯群島,西邊則與非洲第一大島馬達加斯加相距650公里。 |
南威 | 南威 (漢語詞匯)1.謂南方極熱的暑氣。《文選·鮑照<苦熱行>》:“赤阪橫西阻,火山赫南威。” 張銑 注:“南方之威色。” 唐 白居易 《秋熱》詩:“ 西江 風候接南威,暑氣常多秋氣微。” 2.橄欖的別名。 明 陶宗儀 《輟耕錄·事物異名》:“南威,橄欖也。” |
圣基茨和尼維斯 | 圣基茨和尼維斯 圣基茨和尼維斯聯邦(The Federation of Saint Kitts and Nevis),簡稱“圣基茨和尼維斯”,位于東加勒比海背風群島北部,是一個由圣克里斯多福島(圣基茨島)與尼維斯島所組成的島國。于1983年9月19日獨立,現為英聯邦成員國之一。面積267平方公里。 圣基茨和尼維斯全國人口約5.2萬(2016年),其中黑種人最多,約占全國人口的94%,另外還有白人和混血種人。居民多信奉基督教。英語為官方語言和通用語。貨幣為東加勒比元。2016年,該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約為9.7億美元。 首都巴斯特爾位于較大的圣基茨島上,較小的尼維斯島位于圣島東南3公里處,兩者相隔一個被稱為“窄塹 (The Narrows)”的海峽。該國的兩個主要島嶼均為火山島,島上中部地區叢林密布,有數條河流自此發源流向大海,人跡罕至,居民多居住于沿海地區。 截至2018年,該國與中國大陸仍無外交關系,但于1983年10月與臺灣當局"建交"。 |
旁邊 | 旁邊 (漢語詞匯)旁邊,漢語詞匯。 拼音:páng biān 指靠近的地方;近側;在一個中心或分界線的一方的部分(如地方或物體)。如:那晚睡在一個死火山口的旁邊。 |
冰島 | 冰島 (冰島共和國)冰島共和國(冰島語:Lyeveldie ísland),簡稱冰島,是北大西洋中的一個島國。位于大西洋和北冰洋的交匯處,北歐五國之一,國土面積為10.3萬平方千米,人口約為34萬,是歐洲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家。首都是雷克雅未克,也是冰島的最大城市,首都附近的西南地區人口占全國的2/3。 冰島地處大西洋中脊上,是一個多火山、地質活動頻繁的國家。內陸主要是平原地貌,境內多分布沙質地、冷卻的熔巖平原和冰川。冰島雖然位于北極圈邊緣,但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氣候適宜。 根據《殖民之書》的記述,歐洲定居者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公元874年,維京人殷格·亞納遜一行人是冰島最早的永久定居者,其他更早的定居者僅在冰島過冬。其后的幾個世紀,斯堪的納維亞人在冰島定居,他們也帶來了蓋爾人奴隸。1262-1918年冰島成為了挪威的一部分,之后屬丹麥王室治下。1918年冰島宣布獨立并在1944年成立共和國。 冰島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國民擁有國家提供的健康保險和高等教育等北歐福利系統。2014年冰島位于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的第13位,冰島是北約成員國中,人口最少并且是唯一沒有常備軍隊的國家,僅有海岸警備隊承擔國防任務。 |
火星 | 火星 (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火星(Mars)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太陽系由內往外數的第四顆行星,屬于類地行星,直徑約為地球的53%,質量為地球的11%。自轉軸傾角、自轉周期均與地球相近,公轉一周約為地球公轉時間的兩倍。橘紅色外表是地表的赤鐵礦(氧化鐵)。我國古書上將火星稱為“熒惑星”,西方古代(古羅馬)稱為“戰神瑪爾斯星”。 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礫石遍布且沒有穩定的液態水體(2015年9月28日,美國宇航局公布火星上有少量的水。據法新社2018年7月25日報道,歐洲航天局(ESA)的研究員稱,火星上發現了第一個液態地下水湖)。二氧化碳為主的大氣既稀薄又寒冷,沙塵懸浮其中,每年常有塵暴發生。火星兩極皆有水冰與干冰組成的極冠會隨著季節消長。 與地球相比,火星地質活動較不活躍,地表地貌大部份于遠古較活躍的時期形成,有密布的隕石坑、火山與峽谷,包括太陽系最高的山:奧林帕斯山和最大的峽谷:水手號峽谷。另一個獨特的地形特征是南北半球的明顯差別:南方是古老、充滿隕石坑的高地,北方則是較年輕的平原。 火星有兩個天然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形狀不規則,可能是捕獲的小行星。在地球,火星肉眼可見,最高亮度可達-2.9等,八大行星中比木星、金星暗。2015年9月28日,美國航天局宣布火星存在流動水。 2018年7月25日,法新社消息稱,火星上發現了第一個液態水湖。 火星 (漢語詞語)火星,古代中國陰陽家禁忌的兇神之一。源于中國人民對遠古的星辰自然崇拜,是古代中國神話和天文學結合的產物。 |
安山巖 | 安山巖 (中性的鈣堿性噴出巖)安山巖(andesite)是中性的鈣堿性噴出巖。與閃長巖成分相當。安山巖一詞來源于南美洲西部的安第斯山名Andes。分布于環太平洋活動大陸邊緣及島弧地區。產狀以陸相中心式噴發為主,常與相應成分的火山碎屑巖相間構成層火山。有的呈巖鐘、巖針侵出相產出。安山巖火山的高度最大,一般高500~1500米,個別可達3000米以上。 |
那不勒斯 | 那不勒斯 (意大利坎帕尼亞大區首府)那不勒斯(又譯納波利、拿坡里;意大利語:Napoli;那不勒斯語:Nàpule;英語:Naples)是意大利南部的第一大城市,坎帕尼亞大區以及那不勒斯省的首府。城市面積117平方公里,人口略低于100萬。那不勒斯都會區有大約380萬人人口,是僅次于米蘭和羅馬的意大利第三大都會區和歐洲第15大都會區。 那不勒斯是意大利南部第一大城市,該城風光綺麗,是地中海最著名的風景勝地之一。維蘇威火山位于那不勒斯市東南,海拔高度1281米。它是座活火山,歷史上曾多次噴發,最著名的一次是79年的大規模噴發,灼熱的火山碎屑流毀滅了當時極為繁華的龐貝古城。火山附近建有觀測站。那不勒斯最秀麗的地方是風光明媚的桑塔露琪亞海岸,這里的日出景色十分美麗,隔著那不勒斯灣,可以眺望到維蘇威火山。那不勒斯王宮建于17世紀,曾是總督和國王的寓所,現為國立圖書館、新堡和國家美術館。 那不勒斯始于前600年,以其豐富的歷史、文化、藝術和美食而著稱,那不勒斯歷史中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在其存在的2500余年歷史中,大部分時間都扮演著重要角色。該市為古希臘人所創建,在“大希臘”中扮演重要角色;后來,羅馬人、諾曼人和西班牙人都在該市留下了自己的印記,也曾經是波旁王朝統治的兩西西里王國的首都,直到意大利統一。 此外,意甲球隊那不勒斯在2014-2015賽季的意甲排名第5。 |
蠶山 | 蠶山 “蠶山”坐落于棲霞市蘇家店鎮,海拔493 米,面積5平方公里。它西臨招遠市,北臨龍口市,東北與蓬萊市接壤,是一座突兀隆起巍峨雄壯的死火山,陡峭的主峰猶如一只昂首挺立巨蠶,因而被人們稱為“蠶山”。仰望蠶山,奇峰突起峻險筆挺,鬼斧神工氣勢恢宏。即使在招遠市區、在龍口的黃城,也能清晰可見,好似擎天巨柱,峰巔云霧繚繞,景致非常壯觀。 蠶山是座死火山。蠶山頂部的大石硼就是當年玄武巖漿噴出地表冷卻凝固、堆積而成,是一種完美的火山錐。它周邊的土壤富含,鐵、鋅、硒、錳、鈣等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因此成為棲霞難得的蘋果生長寶地。在這種山坡上生長出來的蘋果,不但質量頂級,營養價值也是無出其右。 |
巖漿 | 巖漿 (地殼深處形成的熔漿流體)巖漿,地質學專業術語。火山在活動時不但有蒸汽、石塊、晶屑和熔漿團塊自火山口噴出,而且還有熾熱粘稠的熔融物質自火山口溢流出來。前者被稱為揮發分(volatilecomponent)和火山碎屑物質(volcaniclasticmaterial),后者則叫做熔巖流(lavaflow)。 目前,我們把這種產生于上地幔和地殼深處,含揮發分的高溫粘稠的主要成分為硅酸鹽的熔融物質稱之為巖漿(Magma)。 還有一種解釋為,巖漿(Magma)是指地下熔融或部分熔融的巖石。當巖漿噴出地表后,則被稱為熔巖(Lava)。噴出地表的巖漿成為噴出巖(Extrusive rocks);侵入地殼中的稱為侵入巖(Intrusive rocks)。 |
蠶山 | 蠶山 “蠶山”坐落于棲霞市蘇家店鎮,海拔493 米,面積5平方公里。它西臨招遠市,北臨龍口市,東北與蓬萊市接壤,是一座突兀隆起巍峨雄壯的死火山,陡峭的主峰猶如一只昂首挺立巨蠶,因而被人們稱為“蠶山”。仰望蠶山,奇峰突起峻險筆挺,鬼斧神工氣勢恢宏。即使在招遠市區、在龍口的黃城,也能清晰可見,好似擎天巨柱,峰巔云霧繚繞,景致非常壯觀。 蠶山是座死火山。蠶山頂部的大石硼就是當年玄武巖漿噴出地表冷卻凝固、堆積而成,是一種完美的火山錐。它周邊的土壤富含,鐵、鋅、硒、錳、鈣等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因此成為棲霞難得的蘋果生長寶地。在這種山坡上生長出來的蘋果,不但質量頂級,營養價值也是無出其右。 |
巖漿 | 巖漿 (地殼深處形成的熔漿流體)巖漿,地質學專業術語。火山在活動時不但有蒸汽、石塊、晶屑和熔漿團塊自火山口噴出,而且還有熾熱粘稠的熔融物質自火山口溢流出來。前者被稱為揮發分(volatilecomponent)和火山碎屑物質(volcaniclasticmaterial),后者則叫做熔巖流(lavaflow)。 目前,我們把這種產生于上地幔和地殼深處,含揮發分的高溫粘稠的主要成分為硅酸鹽的熔融物質稱之為巖漿(Magma)。 還有一種解釋為,巖漿(Magma)是指地下熔融或部分熔融的巖石。當巖漿噴出地表后,則被稱為熔巖(Lava)。噴出地表的巖漿成為噴出巖(Extrusive rocks);侵入地殼中的稱為侵入巖(Intrusive rocks)。 |
巖漿 | 巖漿 (地殼深處形成的熔漿流體)巖漿,地質學專業術語。火山在活動時不但有蒸汽、石塊、晶屑和熔漿團塊自火山口噴出,而且還有熾熱粘稠的熔融物質自火山口溢流出來。前者被稱為揮發分(volatilecomponent)和火山碎屑物質(volcaniclasticmaterial),后者則叫做熔巖流(lavaflow)。 目前,我們把這種產生于上地幔和地殼深處,含揮發分的高溫粘稠的主要成分為硅酸鹽的熔融物質稱之為巖漿(Magma)。 還有一種解釋為,巖漿(Magma)是指地下熔融或部分熔融的巖石。當巖漿噴出地表后,則被稱為熔巖(Lava)。噴出地表的巖漿成為噴出巖(Extrusive rocks);侵入地殼中的稱為侵入巖(Intrusive rocks)。 |
黑曜巖 | 黑曜巖 (酸性 玻璃質火山巖)黑曜巖是一種酸性 玻璃質火山巖,成分與花崗巖相當。除含少量斑晶、雛晶外,幾乎全由玻璃質組成。黑色或黑褐色。致密塊狀,有時見石泡構造。玻璃光澤明顯,具貝殼狀斷口。含水量較少(<2%),可與珍珠巖、松脂巖相區別。常見于酸性火山巖地區。與松脂巖、珍珠巖、浮巖一起統稱酸性火山玻璃巖。黑曜巖可作裝飾品和工藝品的原料。 |
雁蕩山 | 雁蕩山 雁蕩山以山水奇秀聞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絕勝”之譽,史稱中國“東南第一山”,主體位于浙江省溫州市東北部海濱,小部在臺州市溫嶺南境。雁蕩山形成于一億二千萬年以前,是環太平洋大陸邊緣火山帶中一座日至紀流紋質破火地。《載敬堂集》載:“雁蕩山以甌江自然斷裂,分北雁蕩山和南雁蕩山。以景觀區位分有北雁蕩山、南雁蕩山、西雁蕩山、東雁蕩山、中雁蕩山之稱。”其開山鑿勝始于南北朝,興于唐,盛于宋。歷代文人墨客紛至沓來,謝靈運、沈括、徐霞客、張大千、郭沫若、陳志歲等都留下了詩篇和墨跡。 |
火石 | 火石 (《怪物大師》中的元素石)1、《怪物大師》中的元素石之一。 2、 火石,Paras,在印尼語中是火山巖石的意思。“火石文化”是一家模特演藝人才管理公司。“火石文化”以火石象征自己投身時尚行業的激情和活力。火石致力于挖掘培養中國本土模特品牌,建立適合自身發展的模特選拔標準,尊重并認同每一位模特的個性與美,為旗下模特打造專屬事業發展規劃。成功推出了李艾、韋杰、裴蓓、紀莉莉、高國芝、侯夢蝶、何智慧、何若陽、王朱筱寅、李振、呂丕強等國際和國內知名的超級模特。 |
雁蕩山 | 雁蕩山 雁蕩山以山水奇秀聞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絕勝”之譽,史稱中國“東南第一山”,主體位于浙江省溫州市東北部海濱,小部在臺州市溫嶺南境。雁蕩山形成于一億二千萬年以前,是環太平洋大陸邊緣火山帶中一座日至紀流紋質破火地。《載敬堂集》載:“雁蕩山以甌江自然斷裂,分北雁蕩山和南雁蕩山。以景觀區位分有北雁蕩山、南雁蕩山、西雁蕩山、東雁蕩山、中雁蕩山之稱。”其開山鑿勝始于南北朝,興于唐,盛于宋。歷代文人墨客紛至沓來,謝靈運、沈括、徐霞客、張大千、郭沫若、陳志歲等都留下了詩篇和墨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