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三個字是而的成語 (452個)

    121

    焚林

    成語拼音:
    fén lín ér shòu
    成語解釋:
    同“焚林田”。
    成語出處:
    南朝·宋·袁淑《防御索虜議》:“是由涸澤漁,焚林狩。”
    122

    焚林

    成語拼音:
    fén lín ér tián
    成語解釋:
    燒毀樹林以獵取野獸。比喻取之不留馀地,只顧眼前利益,不顧長遠利益。
    成語出處:
    《韓非子·難一》:“焚林田,偷取多獸;以詐遇民,偷取一時,后必無復。”
    123

    焚林

    成語拼音:
    fén lín ér tián
    成語解釋:
    同“焚林田”。
    成語出處:
    宋·秦觀《李訓論》:“焚林畋,明年無獸;竭澤魚,明年無魚。”
    124

    焚林田,竭澤

    成語拼音:
    fén lín ér tián,jié zé ér yú
    成語解釋:
    竭:使……干涸;漁:打魚。燒毀森林捕捉野獸,排干湖水去捕捉魚。比喻只顧眼前的利益,無止境地索取不留余地。
    成語出處:
    漢·劉安《淮南子·本經訓》:“鉆燧取火,構木為臺,焚林田,竭澤漁。”
    125

    奮袂

    成語拼音:
    fèn mèi ér qǐ
    成語解釋:
    奮袂:揮袖。袖子一揮站起來。形容奮然起。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55回:“莊王方進午膳,聞申舟見殺,投箸于席,奮袂起。”
    126

    廢然

    成語拼音:
    fèi rán ér fǎn
    成語解釋:
    廢然:形容疑慮消除。原指怒氣消失;恢復常態。現指敗興歸。
    成語出處:
    莊周《莊子 德充符》:“我拂然怒,適先生之所,則廢然反。”
    127

    廢然

    成語拼音:
    fèi rán ér fǎn
    成語解釋:
    廢然:沮喪失望的樣子。反:返回。懷著失望的心情歸來。形容因消極失望中途退縮。亦作“廢然思返”、“廢然返”。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德充符》:“我拂然怒,適先生之所,則廢然反。”
    128

    怫然

    成語拼音:
    fèi rán ér nù
    成語解釋:
    怫然:憤怒的樣子。指突然發怒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德充符》:“我怫然怒。”
    129

    廢書

    成語拼音:
    fèi shū ér tàn
    成語解釋:
    因有所感停止讀書。
    成語出處: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太史公曰:余讀《孟子》書,至梁惠王問‘何以利吾國’,未嘗不廢書嘆也。”
    130

    焚藪

    成語拼音:
    fén sǒu ér tián
    成語解釋:
    同“焚林田”。藪,林藪。
    成語出處:
    《呂氏春秋·義賞》:“焚藪田,豈不獲得,明年無獸。”
    131

    拂袖

    成語拼音:
    fú xiù ér guī
    成語解釋:
    拂袖:甩袖子,表示意志已決。指毫無留戀,回到家鄉歸隱。
    成語出處:
    元·周文質《斗鵪鶉·自悟》套曲:“您都待重裀臥,列鼎食,不如我拂袖歸。”
    132

    拂袖

    成語拼音:
    fú xiù ér qù
    成語解釋: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氣。一甩袖子就走了。形容因言語不合很生氣。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12卷:“師云:‘侍者收取。’明拂袖去。”
    133

    拂袖

    成語拼音:
    fú xiù ér qǐ
    成語解釋: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氣。形容很生氣,一甩袖子就走了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60回:“操先見張松人物猥瑣,五分不喜;又聞語言沖撞,遂拂袖起,轉入后堂。”
    134

    蜂擁

    成語拼音:
    fēng yōng ér lái
    成語解釋:
    象蜂群似的擁擠著過來。形容許多人一起過來。
    成語出處:
    《史記·項羽本紀》:“陳涉首難,豪杰蜂起。”
    135

    蜂擁

    成語拼音:
    fēng yōng ér qǐ
    成語解釋:
    像蜂飛一樣成群起。形容許多人一擁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贊》:“陳涉首難,豪杰蜂起。”
    136

    拂衣

    成語拼音:
    fú yī ér qù
    成語解釋:
    形容很生氣,一甩袖子就走了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子敬瞋目曰:‘遠慚荀奉倩,近愧劉真長。’遂拂衣去。”
    137

    蜂擁

    成語拼音:
    fēng yōng ér shàng
    成語解釋:
    像成群的蜂擁擠著飛過來一樣。形容許多人一起涌上前。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墨雨遂掇起一根門閂,掃紅、鋤藥手中都是馬鞭子,蜂擁上。”
    138

    扶搖

    成語拼音:
    fú yáo ér shàng
    成語解釋:
    扶搖:迅猛盤旋上的旋風。形容上升很快或指仕途得志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逍遙游》:“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上者九萬里。”
    139

    蜂擁

    成語拼音:
    fēng yōng ér zhì
    成語解釋:
    像一窩蜂似地一擁來。形容很多人亂哄哄地朝一個地方聚攏。
    成語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十六回:“徐承志等他去遠,剛要回船,前面塵頭滾滾,喊聲漸近,又來許多草寇。個個頭戴浩然巾,手機器械,蜂擁至。”
    140

    蓋地

    成語拼音:
    gài dì ér lái
    成語解釋:
    蓋:遮蓋,掩蓋。指人馬或暴風雪及飛砂走石等鋪天蓋地。形容來勢迅猛浩大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回:“漢軍大敗,后面漫山塞野,黃巾蓋地來,旗上大書‘天公將軍’。”
    * 第三個字是而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