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三個字是心的成語 (169個)

    81

    目挑

    成語拼音:
    mù tiāo xīn yuè
    成語解釋:
    眉眼傳情,兩相悅。
    成語出處:
    明·汪道昆《高唐夢》:“說甚么目挑悅;便教他毛嬙、西子,總非同列。”
    82

    目窕

    成語拼音:
    mù tiǎo xīn yǔ
    成語解釋:
    眉目傳情,內相許。
    成語出處:
    漢·枚乘《七發》:“雜裾垂髾,目窕與。”
    83

    目挑

    成語拼音:
    mù tiǎo xīn zhāo
    成語解釋:
    挑:挑逗;招:指勾引。眉目傳情,神招引。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貨殖列傳》:“揄長袂,躡利屐,目挑招,出不遠千里,不擇老少者,奔富厚也。”
    84

    目眩

    成語拼音:
    mù xuàn xīn huā
    成語解釋:
    眩:眼花;花:模糊不清。眼花繚亂,神迷亂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7卷:“任道元抬頭起來看見,驚得目眩花,魂不附體。”
    85

    目語

    成語拼音:
    mù yǔ xīn jì
    成語解釋:
    語:談話;計:計算。用眼睛示意,在里盤算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周魴傳》:“目語計,不宜唇齒。”
    86

    目眢

    成語拼音:
    mù yuān xīn wǎng
    成語解釋:
    猶言淚竭神傷。形容悲痛之甚。
    成語出處:
    清·惲敬《祭張皋文文》:“四瀛茫茫,日月何遒,目眢忳,已矣誰儔。”
    87

    目眐

    成語拼音:
    mù zhēng xīn hài
    成語解釋:
    因驚恐而楞住的樣子。
    成語出處:
    清·藤谷古香《轟天雷》第八回:“六人從容就戮,不多時將六人盡數斬了,劊子手將血淋淋六個頭顱獻上,看的人都目眐駭。”
    88

    目注

    成語拼音:
    mù zhù xīn níng
    成語解釋:
    猶言全神貫注。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粉蝶》:“陽目注凝,對燭自鼓;久之,頓得妙悟,不覺起舞。”
    89

    目注

    成語拼音:
    mù zhù xīn yíng
    成語解釋:
    謂竭盡力以赴。
    成語出處:
    嚴復《國聞報館附印說部緣起》:“凡其自毀齒至于白首,終其百年之身,所目注營,勞苦險難。”
    90

    怒從

    成語拼音:
    nù cóng xīn qǐ
    成語解釋:
    憤怒從底而起。比喻憤怒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來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31回:“惠公在車上望見慶鄭,怒從起。”
    91

    怒從起,惡向膽生

    成語拼音:
    nù cóng xīn qǐ,è xiàng dǎn shēng
    成語解釋:
    惡:兇暴。比喻憤怒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來。也泛指惱怒到極點
    成語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14回:“不覺怒從起,惡向膽生,顧不得什么,一口氣趕到客廳。”
    92

    怒從

    成語拼音:
    nù cóng xīn shēng
    成語解釋:
    憤怒從底而起。比喻憤怒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來
    成語出處:
    《斬鬼傳》第七回:“鐘馗聽說一個鬼字,怒從生,拔劍就砍。”
    93

    怒從上起

    成語拼音:
    nù cóng xīn shàng qǐ
    成語解釋:
    憤怒從底而起。比喻憤怒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來
    成語出處:
    《五代史平話·梁》:“朱溫未聽得萬事俱休,才聽得后,怒從上起,惡向膽邊生。”
    94

    怒從上起,惡向膽邊生

    成語拼音:
    nù cóng xīn tóu qǐ è xiàng dǎn biān shēng
    成語解釋:
    比喻憤怒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來。也泛指惱怒到極點。
    成語出處:
    《五代史平話》:“朱溫未聽得萬事俱休,才聽得后,怒從上起,惡向膽邊生。”
    95

    怦然

    成語拼音:
    pēng rán xīn dòng
    成語解釋:
    怦然:形容跳。指由于受到某種事物的吸引;思想情感發生了變化。
    成語出處:
    戰國 楚 宋玉《九辯》:“私自憐兮何極,怦怦兮諒直。”
    96

    菩薩

    成語拼音:
    pú sà xīn cháng
    成語解釋:
    菩薩的慈悲胸懷。比喻地仁慈
    成語出處:
    《西湖佳話·放生善跡》:“吾弟以恩報仇,實是菩薩腸。”
    97

    沁人

    成語拼音:
    qìn rén xīn fèi
    成語解釋:
    同“沁人脾”。
    成語出處:
    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這各式各樣的香味是多么的沁人肺啊!”
    98

    沁人

    成語拼音:
    qìn rén xīn fǔ
    成語解釋:
    同“沁人脾”。
    成語出處:
    明·沈德符《野獲編·詞曲·時尚小令》:“舉世傳誦,沁人腑。”
    99

    沁入

    成語拼音:
    qìn rù xīn pí
    成語解釋:
    同“沁人脾”。
    成語出處: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49回:“一霎時覺得一股清香沁入脾,滿身愉快,為從來所未有。”
    100

    全無

    成語拼音:
    quán wú xīn gān
    成語解釋:
    比喻不知羞恥。
    成語出處:
    《南史 陳紀下 后主》:“隋文帝曰:‘叔保全無肝。’”
    * 第三個字是心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