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三個字是心的成語 (169個)

    61

    報仇

    成語拼音:
    bào chóu xīn qiè
    成語解釋:
    急于要報仇雪恨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6卷:“躊躇千百萬遍,終是報仇切,只得寧耐,看個居止下落,再作區處。”
    62

    白費

    成語拼音:
    bái fèi xīn jī
    成語解釋:
    白費思,形容徒勞無益
    成語出處:
    清·唐蕓洲《七劍十三俠》第142回:“我只落得白費機,徒然失身于人,也不能遂我之愿。”
    63

    白花

    成語拼音:
    bái huā xīn xuè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64

    得于應于手

    成語拼音:
    dé yú xīn yìng yú shǒu
    成語解釋:
    得:獲得,領悟;應:適應。領悟到要領,做起來順手。形容功夫到家,手相應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應于,口不能言,有數存焉于其間。”
    65

    膽戰

    成語拼音:
    dǎn zhàn xīn hán
    成語解釋:
    戰:發抖。形容害怕之極。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112回:“諸將見李逵等殺了這一陣,眾人都膽戰寒,不敢出戰。”
    66

    膽戰

    成語拼音:
    dǎn zhàn xīn huāng
    成語解釋:
    同“膽戰驚”。
    成語出處:
    明·汪廷訥《種玉記·赴約》:“牛郎織女圖歡會,蜂喧蝶嚷須回避,我因此上膽戰慌不自持。”
    67

    膽壯

    成語拼音:
    dǎn zhuàng xīn xióng
    成語解釋:
    見“膽大雄”。
    成語出處:
    《中國歌謠資料·當兵要當紅軍》:“十七十八正年青,當兵就要當紅軍,膽壯雄志愿大,紅軍到處受歡迎。”
    68

    膽戰

    成語拼音:
    dǎn zhàn xīn yáo
    成語解釋:
    同“膽戰驚”。
    成語出處:
    清·洪昇《長生殿·驚變》:“呀,你道失機的哥舒翰,稱兵的安祿山,赤緊的離了漁陽,陷了東京,破了潼關,唬得人膽戰搖。”
    69

    額蹙

    成語拼音:
    é cù xīn tòng
    成語解釋:
    極度憂愁傷貌。
    成語出處:
    明天放道人《〈四聲猿〉序》:“《漁陽》意氣,泉路難灰,世人假慈悲學大菩薩,而勤王斷國之徒,多在涂脂調粉之輩,此文長所為額蹙痛者乎。”
    70

    耳目

    成語拼音:
    ěr mù xīn fù
    成語解釋:
    耳目:指偵探消息的人。指輔佐帝王的重臣。比喻得力助手與親信
    成語出處: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如是我聞》:“如善其便捷,任以耳目腹,未有不倒持干戈,授人以柄者。”
    71

    兒女

    成語拼音:
    ér nǘ xīn cháng
    成語解釋:
    年輕男女的柔情。亦指感情豐富、助人為樂的性。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殊不知有了英雄至情,才成就得兒女腸。”
    72

    耳軟

    成語拼音:
    ěr ruǎn xīn huó
    成語解釋:
    比喻自己沒有一點主見,就是相信別人的話。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77回:“那司棋也曾求了迎春,實指望能救,只是迎春語言遲慢,耳軟活,是不能做主的。”
    73

    耳聽

    成語拼音:
    ěr tīng xīn shòu
    成語解釋:
    用耳朵聽,并記在里。
    成語出處:
    74

    發短

    成語拼音:
    fà duǎn xīn cháng
    成語解釋:
    發短:指年老;長:智謀深。頭發稀少,計很多。形容年老而智謀高。
    成語出處:
    左丘明《左傳 昭公三年》:“彼其發短,而甚長,其或寢處我矣。”
    75

    腹誹

    成語拼音:
    fù fěi xīn bàng
    成語解釋:
    懷不滿,暗中發泄。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魏其武安侯列傳》:“不如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杰壯士與論議,腹誹而謗。”
    76

    費盡

    成語拼音:
    fèi jìn xīn jī
    成語解釋:
    機:思;計謀。指用盡了思。形容千方百計地謀算。
    成語出處:
    宋 戴復古《石屏集 論詩絕句》:“有時勿得驚人句,費盡機做不成。”
    77

    費盡

    成語拼音:
    fèi jìn xīn sī
    成語解釋:
    思:計謀。挖空思,想盡辦法。形容千方百計地謀算
    成語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11回:“后儒牽強附會,費盡思,不知都是古今學不分明的緣故。”
    78

    福由

    成語拼音:
    fú yóu xīn zào
    成語解釋:
    造:造就。指地好,能行善,就能得到幸福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99回:“紹聞忽然想起,此廳當日俱是猥褻之語,與今日相較,天淵相懸,云泥迥隔,可見地因人靈,福由造。”
    79

    股肱

    成語拼音:
    gǔ gōng xīn fù
    成語解釋:
    股:大腿;肱:手臂從肘到腕的部分;腹:親信。指輔佐帝王的重臣。比喻得力助手與親信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65回:“先生乃吾之股肱腹,倘有疏虞,如之奈何?”
    80

    股肱

    成語拼音:
    gǔ gōng xīn lǚ
    成語解釋:
    股:大腿;肱:手臂從肘到腕的部分;膂:親信。指輔佐帝王的重臣。比喻得力助手與親信
    成語出處:
    《尚書·君樂》:“今命爾予翼,作股肱膂。”
    * 第三個字是心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