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千的成語 (154個)
-
141
愚者千慮,亦有一得
- 成語拼音:
- yú zhě qiān lǜ,yì yǒu yī dé
- 成語解釋:
- 指愚鈍人的許多思慮中總會有一些可取之處。常以謙指己見。
- 成語出處:
- 《漢書 韓信傳》:“廣武君曰:‘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亦有一得。’”
-
142
遠在千里,近在目前
- 成語拼音:
- yuǎn zài qiān lǐ,jìn zài mù qián
- 成語解釋:
- 認為遠的話就遠在千里,認為近的話就近在眼前。指對事物的看法,依人的主觀認識而轉移。也指要尋找的事物就在眼前
- 成語出處: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70回:“素臣喜道:‘廳上所貼的對聯,有劉夏文臣四字,不知所謂,畢竟指著何人。’玉麟笑道:‘遠在千里,近在目前。’”
-
143
一字千秋
- 成語拼音:
- yī zì qiān qiū
- 成語解釋:
- 謂文字警辟,足垂久遠。
- 成語出處:
-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史書佔畢一》:“夫詩以一字千秋者也,史以千秋一字者也。”
-
144
咫尺千里
- 成語拼音:
- zhǐ chǐ qiān lǐ
- 成語解釋:
- 比喻距離雖近,但很難相見,象是遠在天邊一樣。
- 成語出處:
- 唐 魚玄機《隔漢江寄子安》:“含情咫尺千里,況聽家家遠砧。”
-
145
折沖千里
- 成語拼音:
- zhé chōng qiān lǐ
- 成語解釋:
- 沖:古代戰車;折沖:摧毀敵方的戰車,指抵御敵人。指軍事上進行外交談判
- 成語出處:
- 戰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召類》:“夫修之于廟堂之上,而折沖乎千里之外者,其司城子罕之謂乎?”
-
146
轉斗千里
- 成語拼音:
- zhuǎn dòu qiān lǐ
- 成語解釋:
- 謂長途轉輾作戰。
- 成語出處:
- 《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轉斗千里,矢盡道窮,救兵不至,士卒死傷如積。”劉良注:“轉謂相馳逐;斗,戰也。”
-
147
卓絕千古
- 成語拼音:
- zhuó jué qiān gǔ
- 成語解釋:
- 卓絕:程度達到極點,超過一切。超過以往的一切人。
- 成語出處:
- 唐·李白《溧陽瀨水貞義女碑銘》:“子胥始東奔勾吳,月涉星遁。或七日不火,傷弓于飛。逼迫于昭關,匍匐于瀨者。舍車而徒,告窮此女。目色以臆,授之壺漿。全人自沉,形與口滅。卓絕千古,聲凌浮云。激節必報之仇,雪誠無疑之地。難乎哉!”
-
148
軸轤千里
- 成語拼音:
- zhóu lú qiān lǐ
- 成語解釋:
- 形容船多,首尾相連
- 成語出處:
- 《晉書·陸機傳》:“軸轤千里,前驅不過百艦。”
-
149
舳艫千里
- 成語拼音:
- zhú lú qiān lǐ
- 成語解釋:
- 舳:船尾;艫:船頭;舳艫:指首尾相接的船只。形容船多,首尾相接,千里不絕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武帝紀》:“舳艫千里,薄樅陽而出,作《盛唐樅陽之歌》。”
-
150
逐日千里
- 成語拼音:
- zhú rì qiān lǐ
- 成語解釋:
- 追逐太陽,奔跑千里。形容馬跑得極快
- 成語出處:
- 南朝·陳·江總《度支尚書陸君諫》:“昂昂逸驥,逐日千里。”
-
151
坐知千里
- 成語拼音:
- zuò zhī qiān lǐ
- 成語解釋:
- 坐在屋里而知曉千里之外的事情。形容具有遠見卓識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任乧《奏彈曹景宗文》:“光武命將,坐知千里。”
-
152
轉戰千里
- 成語拼音:
- zhuǎn zhàn qiān lǐ
- 成語解釋:
- 形容連續作戰,經歷了很長的歷程。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轉斗千里,矢盡道窮。”
-
153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 成語拼音:
- zhì zhě qiān lǜ,bì yǒu yī shī
- 成語解釋:
- 智者:聰明人;慮:思考,謀劃;失:差錯。指聰明人對問題深思熟慮,也難免出現差錯。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廣武曰:'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
154
智者千慮,或有一失
- 成語拼音:
- zhì zhě qiān lǜ,huò yǒu yī shī
- 成語解釋:
- 指聰明人對問題深思熟慮,也難免出現差錯。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 宇文融傳》:“臣聞智者千慮,或有一失;愚夫千計,亦有一得。”
* 第三個字是千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