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三個字是千的成語 (154個)

    121

    養軍日,用在一時

    成語拼音:
    yǎng jūn qiān rì,yòng zài yī shí
    成語解釋:
    平時供養、訓練軍隊,以便到關鍵時刻用兵打仗。指平時積畜力量,在必要時一下用出來。
    成語出處:
    清 孔尚任《桃花扇 誓師》:“嘗言‘養軍日,用軍一時’。俺們不替朝廷出力,竟是一伙禽獸了。”
    122

    養軍日,用在一朝

    成語拼音:
    yǎng jūn qiān rì,yòng zài yī zhāo
    成語解釋:
    指長期供養、訓練軍隊,以備一旦用兵打仗。
    成語出處:
    《秦并六國平話》卷上:“王賁啟奏曰:‘告陛下,養軍日,用在一朝。’”元 高文秀《澠池會》第三折:“主公,可不道,養軍日,用在一朝。為臣子要盡忠報國也呵!”
    123

    一了

    成語拼音:
    yī liǎo qiān míng
    成語解釋:
    了:明白。最關鍵的地方明白了,其余的也就可以明白
    成語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清涼益禪師法嗣》:“百諸佛方便一時,更有甚么疑情?所以古人道:‘一了明,一迷萬惑。’”
    124

    一律

    成語拼音:
    yī lǜ qiān piān
    成語解釋:
    一律:同樣的。一篇文章都一個樣。指文章、題材、寫法公式化。泛指事物形式陳舊呆板
    成語出處:
    明·費經虞《雅論》:“用事非詩正體,然景物有限,格調易窮,一律篇,只供厭飫,欲觀人筆力才詣,全在阿堵中。”
    125

    月明

    成語拼音:
    yuè míng qiān lǐ
    成語解釋:
    月光普照大地。后多用作友人或戀人相隔遙遠,月夜倍增思念的典故。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謝莊《月賦》:“美人邁兮音塵闕,隔里兮共明月。”
    126

    倚馬

    成語拼音:
    yǐ mǎ qiān yán
    成語解釋:
    倚馬:靠著戰馬。倚靠在即將出發的戰馬前起草文件,言立就。形容才思敏捷。
    成語出處:
    南朝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文學》:“桓宣武[桓溫]北征,袁虎時從,被責免官。會須露布文,喚袁[袁宏]倚馬前令作。手不掇筆,俄得七紙,殊可觀。”
    127

    一日

    成語拼音:
    yī rì qiān lǐ
    成語解釋:
    一天前進一里。形容發展極快。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秋水》:“騏驥驊騮,—日而馳里。”
    128

    一日

    成語拼音:
    yī rì qiān zhàng
    成語解釋:
    形容形勢發展極為迅速。
    成語出處:
    孫中山《革命原起》:“不期年而加盟者逾萬人,支部則亦先后成立于各省。從此革命風潮一日丈,其進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
    129

    一時

    成語拼音:
    yī shí qiān zǎi
    成語解釋:
    年才遇到一次。極言機會難得。
    成語出處:
    宋·秦觀《代回呂吏部啟》:“恭維某官望重本朝,才高當世,一時載,韋平之遇已稀;四世五公,袁楊之興未艾。”
    130

    一聞

    成語拼音:
    yī wén qiān wù
    成語解釋:
    形容悟性極高。謂略一指點,即完全了悟。
    成語出處:
    《景德傳燈錄·汾州大達無業國師》:“得大總持,一聞悟。”
    131

    貽笑

    成語拼音:
    yí xiào qiān gǔ
    成語解釋:
    貽:遺留。給秋萬代的人留下笑柄
    成語出處:
    明·沈德符《野獲編·圣母并尊》:“至后唐莊宗,以嫡母為太妃,而以生母為太后,真貽笑古。”
    132

    一笑

    成語拼音:
    yī xiào qiān jīn
    成語解釋:
    美女一笑,價值金。形容美人一笑很難得。
    成語出處:
    漢·崔骃《七依》:“回顧百萬,一笑金。”
    133

    貽笑

    成語拼音:
    yí xiào qiān qiū
    成語解釋:
    貽:遺留。給秋萬代的人留下笑柄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47回:“到底甘盡苦來,一身不保,落得貽笑秋。”
    134

    一言

    成語拼音:
    yī yán qiān jīn
    成語解釋:
    一句話價值金。常用以形容所言之富有價值。
    成語出處:
    漢·袁康《越絕書·外傳紀策考》:“故無往不復,何德不報,漁者一言金歸焉。”
    135

    有緣里來相會

    成語拼音:
    yǒu yuán qiān lǐ lái xiāng huì
    成語解釋:
    人與人之間只要有緣分,即使相離很遠也會相見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4回:“正是‘有緣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136

    一字

    成語拼音:
    yī zì qiān jūn
    成語解釋:
    一個字有鈞重(鈞:古代重量單位;合三十斤)。形容文字很有分量。
    成語出處:
    南朝 梁 鐘嶸《詩品 古詩》:“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金。”
    137

    一紙

    成語拼音:
    yī zhǐ qiān jīn
    成語解釋:
    一紙價值金。極言詩文價值之高。
    成語出處:
    宋·陳師道《題明發高軒過圖》詩:“滕王蛺蝶江都馬,一紙金不當價。”
    138

    一擲

    成語拼音:
    yī zhì qiān jīn
    成語解釋:
    原指賭徒拿金當作一注投擲;借以形容揮霍無度。
    成語出處:
    唐 吳象之《少年行》:“一擲金渾是膽,家無四壁不知貧。”
    139

    愚者慮,或有一得

    成語拼音:
    yú zhě qiān lǜ,huò yǒu yī dé
    成語解釋:
    指愚鈍人的許多思慮中總會有一些可取之處。常以謙指己見。
    成語出處:
    唐 林蘊《上宰相元衡宏靖論兵書》:“茍有妖孽,某安敢不隳裂肝膽,為相公之腹心乎。愚者慮,或有一得。伏愿相公少賜采擇焉。”
    140

    愚者慮,必有一得

    成語拼音:
    yú zhě qiān lǜ,bì yǒu yī dé
    成語解釋:
    平凡的人在許多次考慮中,也會有一次是正確的。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臣聞智者慮,必有一失;愚者慮,必有一得。”
    * 第三個字是千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