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其的成語 (201個)
-
101
秦失其鹿
- 成語拼音:
- qín shī qí lù
- 成語解釋:
- 鹿:喻指帝位。比喻失去帝位。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
102
欺以其方
- 成語拼音:
- qī yǐ qí fāng
- 成語解釋:
- 欺:欺騙;其方:合乎情理的方法。比喻壞人用合乎情理的方法欺騙別人
- 成語出處:
- 戰國·鄒·孟軻《孟子·萬章上》:“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難罔以非其道。”
-
103
人百其身
- 成語拼音:
- rén bǎi qí shēn
- 成語解釋:
- 百其身:自身死一百次。別人愿意死一百次來換取死者的復生。表示對死者極沉痛的悼念。
- 成語出處:
- 《詩·秦風·黃鳥》:“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
104
人盡其才
- 成語拼音:
- rén jìn qí cái
- 成語解釋:
- 充分發揮每一個人的才能。盡:全部用出。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安《淮南子 兵略訓》:“若乃人盡其才,悉用其力,以少勝眾者。”
-
105
如見其人
- 成語拼音:
- rú jiàn qí rén
- 成語解釋:
- 像看到他本人一樣,形容對人物刻畫非常生動逼真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獨孤申叔哀辭》:“濯濯其英,曄曄其光,如聞其聲,如見其容。”
-
106
如無其事
- 成語拼音:
- rú wú qí shì
- 成語解釋:
- 象沒有那回事一樣。形容遇事沉著鎮定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 成語出處: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八回:“統領聽不見,莊大老爺也聽不見,就作為如無其事,不去提他了。”
-
107
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 成語拼音:
- rú wéi qí shēng,rú jiàn qí rén
- 成語解釋:
- 象聽到他的聲音,象見到他本人一樣。形容對人物的刻畫和描寫非常生動逼真。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獨孤申叔哀辭》:“濯濯其英,曄曄其光,如聞其聲,如見其容。”
-
108
日月其除
- 成語拼音:
- rì yuè qí chú
- 成語解釋:
- 日月流逝。謂光陰不待人。
- 成語出處:
- 《詩經·唐風·蟋蟀》:“蟋蟀在堂,歲聿其莫。今我不樂,日月其除。”
-
109
順從其美
- 成語拼音:
- shùn cóng qí měi
- 成語解釋:
- 美:美德。因勢利導,發揚優點
- 成語出處:
- 宋·王讜《唐語林·政事》:“璟,多所裁斷,颋皆順從其美,璟甚悅之。”
-
110
適當其沖
- 成語拼音:
- shì dāng qí chōng
- 成語解釋:
- 正好對著沖要。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北伐途次》:“適當其沖的是葉挺的獨立團,混戰了兩個鐘頭,算把出城的敵人通統殲滅了。”
-
111
適得其反
- 成語拼音:
- shì dé qí fǎn
- 成語解釋:
- 恰恰得到相反的結果。形容結果正好與希望相反。
- 成語出處:
- 清 魏源《籌海篇 議守上》:“今議防堵者,莫不曰:‘御諸內河不若御諸海口,御諸海口不若御諸外洋。’不知此適得其反也。”
-
112
身當其境
- 成語拼音:
- shēn dāng qí jìng
- 成語解釋:
- 見“身臨其境”。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洪波曲》第七章:“可惜這些資料,我在目前不能得到,我不能寫些更具體的事實來,使未身當其境的朋友們也同樣感泣一下。”
-
113
蜀得其龍
- 成語拼音:
- shǔ dé qí lóng
- 成語解釋:
- 龍:杰出人物。蜀國得到諸葛亮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于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
-
114
適當其時
- 成語拼音:
- shì dāng qí shí
- 成語解釋:
- 謂恰巧遇上那個時機。
- 成語出處:
- 宋·蔡夢弼《草堂詩話》第一卷:“淮海秦少游論曰:杜子美之于詩,實積眾流之長,適當其時而已。”
-
115
適逢其會
- 成語拼音:
- shì féng qí huì
- 成語解釋:
- 會:時機。恰巧遇到那個時機。
- 成語出處:
- 唐 薛用弱《集異記 李子牟》:“子牟客游荊門,適逢其會。”
-
116
儗非其倫
- 成語拼音:
- shì fēi qí lún
- 成語解釋:
- 謂拿不能相比的人或事物來比方。語本《禮記 曲禮下》:“擬人必于其倫。”
- 成語出處:
- 西漢·戴圣《禮記·曲禮下》:“儗人必于其倫。”
-
117
適逢其時
- 成語拼音:
- shì féng qí shí
- 成語解釋:
- 見“適逢其會”。
- 成語出處: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11回:“雖然姬昌之數偶驗,適逢其時,豈得驟赦歸國!”
-
118
三過其門而不入
- 成語拼音:
- sān guò qí mén ér bù rù
- 成語解釋:
- 原是夏禹治水的故事,后比喻熱心工作,因公忘私。
- 成語出處:
- 《孟子·離婁下》:“禹、稷當平世,三過其門而不入。”
-
119
神乎其技
- 成語拼音:
- shén hū qí jì
- 成語解釋:
- 形容技藝或手法十分高明。
- 成語出處: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31回:“他僅著這個法子去拐騙金銀,又樂得人人甘心被他拐騙,這才是神乎其技呢!”
-
120
神乎其神
- 成語拼音:
- shén hū qí shén
- 成語解釋:
- 神:神秘;乎:語氣助詞;表示感嘆;其:那樣。形容非常奇妙神秘。
- 成語出處: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75回:“向日聞得古人有‘袖占一課’之說,真是神乎其神,我只當是神仙所為,凡人不能會的。”
* 第三個字是其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