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三個字是其的成語 (201個)

    181

    自取

    成語拼音:
    zì qǔ qí yāng
    成語解釋:
    自己招來禍事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連環計》第一折:“也終防別生事故,休遲緩自取殃。”
    182

    哲人

    成語拼音:
    zhé rén qí wěi
    成語解釋:
    《禮記·檀弓上》:“孔子蚤作,負手曳杖,消搖于門,歌曰:‘泰山頹乎,梁木壞乎,哲人萎乎!’既歌而入,當戶而坐。子貢聞之,曰:‘……夫子殆將病也。’”后因以“哲人萎”為賢者病逝之典,亦常用作慰唁之詞。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檀弓上》:“泰山頹乎,梁木壞乎,哲人萎乎!”
    183

    自恃

    成語拼音:
    zì shì qí cái
    成語解釋:
    侍:依賴;:他的。自己仗著有才能。形容高傲,自負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12卷:“他也自恃才,沒有一個人看得入眼,所以縉紳之門,絕不去走,文字之交,也沒有人。”
    184

    自食

    成語拼音:
    zì shí qí guǒ
    成語解釋:
    自己吃自己種下的惡果。形容自己做壞事;自己受害。
    成語出處:
    茅盾《〈呼蘭河傳〉序》:“除了因為愚昧保守而自食果,這些人物的的生活原也悠然自得樂。
    185

    自食

    成語拼音:
    zì shí qí lì
    成語解釋:
    依靠自己的勞動來謀生。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食貨志》:“今驅民而歸之農,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力。”
    186

    坐收

    成語拼音:
    zuò shōu qí lì
    成語解釋:
    坐:不動。比喻利用別人的矛盾而從中獲利
    成語出處:
    187

    自食

    成語拼音:
    zì shí qí yán
    成語解釋:
    食:吞掉。自己把自己說出的話吞食了。形容說了話不算數。
    成語出處:
    宋 歐陽修《穴一居士傳》:“是將違素志而自食言。”
    188

    支吾

    成語拼音:
    zhī wú qí cí
    成語解釋:
    言辭躲躲閃閃;搪塞應付(支吾:言詞不清)。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8回:“這句話不便向時筱仁說明,只得支吾詞道。”
    189

    支吾

    成語拼音:
    zhī wū qí cí
    成語解釋:
    支吾:言辭不清。指言語含糊,搪塞應付,不肯爽快地道出實情
    成語出處:
    葉圣陶《秋》:“她心里固然不舒服,臉上卻不好意思發作,便支吾辭說忘了。”
    190

    坐享

    成語拼音:
    zuò xiǎng qí chéng
    成語解釋:
    享:享受;成:成果。坐著不勞動而享受勞動成果。
    成語出處:
    明 王守仁《與顧惟賢書》:“閩廣之役,偶幸了事,皆諸君之功,區區蓋坐享成者。”
    191

    坐享

    成語拼音:
    zuò xiǎng qí gōng
    成語解釋:
    見“坐享成”。
    成語出處:
    晉·袁宏《后漢紀·章帝紀下》:“鮮卑奉順威靈,斬獲北單于名王已下萬計,中國坐享功,而百姓不知勞。漢興功烈,于斯為盛。”
    192

    自行

    成語拼音:
    zì xíng qí shì
    成語解釋:
    自己認為對的就做,不考慮別人的意見。
    成語出處:
    周恩來《政府工作報告(1954年)》:“他們在工作中往往自行是,不尊重上級的統一領導。”
    193

    杼柚

    成語拼音:
    zhù yòu qí kōng
    成語解釋:
    形容生產廢弛,貧無所有。
    成語出處:
    語出《詩 小雅 大東》:“小東大東,杼柚空。”鄭玄箋:“言政偏,失砥矢之道也。譚無他貨,維絲麻爾,今盡杼柚不作也。”
    194

    自圓

    成語拼音:
    zì yuán qí shuō
    成語解釋:
    自己把論點表達得圓滿、周全。形容不露破綻。圓:使圓滿;說:觀點;論點。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躊躇了半天,只得仰承憲意,自圓說道:‘職道的話原是一時愚昧之談,作不得準的。’”
    195

    鄭重

    成語拼音:
    zhèng zhòng qí cí
    成語解釋:
    謂說話態度嚴肅認真。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六回:“他才恭肅貌,鄭重辭說道:‘年兄!你今日束修來見我,實慚愧。’”
    196

    正中

    成語拼音:
    zhèng zhòng qí huái
    成語解釋:
    正:恰好;中:投合。正好符合自己的心意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87回:“孝公聞‘伯術’二字,正中懷。”
    197

    只知然,而不知所以然

    成語拼音:
    zhǐ zhī qí rán,ér bù zhī qí suǒ yǐ rán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198

    莊莊

    成語拼音:
    zhuāng zhuāng qí shì
    成語解釋:
    莊莊:端莊正直的樣子。指品行端正的人
    成語出處:
    春秋·齊·管仲《管子·小問》:“至壯也,莊莊乎何士也。”
    199

    只知一,不知

    成語拼音:
    zhǐ zhī qí shān,bù zhī qí èr
    成語解釋:
    只知道事物的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方面。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天地》:“識一,不知二,治內,而不治外。”
    200

    只知一,未知

    成語拼音:
    zhǐ zhī qí yī,wèi zhī qí èr
    成語解釋:
    形容了解的情況不全面。同“只知一,不知二”。
    成語出處:
    茅盾《霜葉紅似二月花》五:“哈哈,你是只知一,未知二。你說,咱們先買地,后蓋房呢,還是先蓋了房子后買地?”
    * 第三個字是其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