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三個字是不的成語 (1761個)

    1601

    直而

    成語拼音:
    zhí ér bù sì
    成語解釋:
    直:平直;肆:放肆。指耿直而放肆
    成語出處: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58章:“直而肆,光而耀。”
    1602

    直而

    成語拼音:
    zhí ér bù tǐng
    成語解釋:
    指做事按正直之道而行,但能有變通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蓋寬饒傳》:“夫君子直而挺,曲而訕。”
    1603

    置而

    成語拼音:
    zhì ér bù wèn
    成語解釋:
    置:設置。對設置任命的官員放在一旁再過問。指對事情加過問
    成語出處:
    宋·蘇軾《漢文帝之行事有可疑者三》:“上林令吏之材,而虎圈嗇夫,才之過人者也,才者遺而錄,才者置而問,則事之廢壞者有幾?”
    1604

    質而

    成語拼音:
    zhì ér bù yě
    成語解釋:
    質:樸素、單純。野:粗俗。質樸而粗俗。同“質而俚”。
    成語出處:
    《后漢書 班彪傳上》:“然善述序事理,辯而華,質而野,文質相稱,蓋良史之才也。”
    1605

    知而

    成語拼音:
    zhī ér bù yán
    成語解釋:
    明明知道而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列御寇》:“知道易,勿言難。知而言,所以之天也。”
    1606

    知而

    成語拼音:
    zhì ér bù zhēng
    成語解釋:
    明知是非而據理力爭。多指堅持原則
    成語出處:
    戰國·宋·墨翟《墨子·公輸》:“知而爭,可謂忠。”
    1607

    執法

    成語拼音:
    zhí fǎ bù ā
    成語解釋:
    阿:迎合。執行法律公正無私,屈從權勢。
    成語出處:
    1608

    自負

    成語拼音:
    zì fù bù fán
    成語解釋:
    自恃高明,同尋常。
    成語出處:
    宋 趙令畤《侯鯖錄》卷四:“曾子固曰:‘王平甫熙寧癸丑歲直宿崇文院……夢覺時禁中已鳴鐘,平甫頗自負凡,為詩記之。’”
    1609

    執法

    成語拼音:
    zhí fǎ bù gōng
    成語解釋:
    拒絕公正,在實施法律中的公正
    成語出處:
    1610

    遭逢

    成語拼音:
    zāo féng bù ǒu
    成語解釋:
    遇合時機。
    成語出處:
    明·馮惟敏《伏老》第三折:“說則說老手能修五鳳樓,怕則怕遭逢偶。”
    1611

    壯夫

    成語拼音:
    zhuàng fū bù wéi
    成語解釋:
    壯夫:具有雄心壯志的人,指成年人。成年人是做的。指事情輕微細小,值得一做
    成語出處:
    漢·揚雄《法言·吾子》:“或問:‘吾子少而好賦?’曰:‘然。童子雕蟲篆刻。’俄而曰:‘壯夫為也。’”
    1612

    眾寡

    成語拼音:
    zhòng guǎ bù dí
    成語解釋:
    人少敵過人多。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郭淮傳》:“備欲渡漢水來攻。諸將議眾寡敵,備便乘勝,欲依水為陳以拒之。”
    1613

    卓詭

    成語拼音:
    zhuó guǐ bù lún
    成語解釋:
    卓詭:卓異,卓越。指卓絕特異,同尋常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向栩傳》:“少為書生,性卓詭倫。”
    1614

    忠鯁

    成語拼音:
    zhōng gěng bù náo
    成語解釋:
    鯁:魚刺,引申為直。指忠誠正直,肯屈服
    成語出處:
    《晉書·劉頌傳論》:“逮元康之間,賊臣專命,舉朝戰栗,茍避俎醯,頌以此時,忠鯁撓。”
    1615

    脂膏

    成語拼音:
    zhī gāo bù rùn
    成語解釋:
    比喻為人廉潔,貪財物。
    成語出處:
    漢 劉珍《東觀漢記 孔奮》:“直脂膏中,亦能自潤。”
    1616

    豬狗

    成語拼音:
    zhū ɡǒu bù rú
    成語解釋:
    1.豬與狗。2.詈詞。謂人下賤如牲畜。
    成語出處:
    老舍《四世同堂》:“他須納住氣,向連豬狗如的人說好話。”
    1617

    自顧

    成語拼音:
    zì gù bù xiá
    成語解釋:
    自己顧自己還來及(顧:照顧;暇:空閑)。多指無法照顧別人。
    成語出處:
    《晉書 劉聰載記》:“彼方憂自固,何暇來耶!”
    1618

    追悔

    成語拼音:
    zhuī huǐ bù jí
    成語解釋:
    悔恨過去的往事,卻已經難以挽回了
    成語出處:
    《太平廣記·齊推女》:“有頃,耳目鼻皆流血而卒,父母傷痛女冤橫,追悔及。”
    1619

    坐懷

    成語拼音:
    zuò huái bù luàn
    成語解釋:
    春秋時魯國的柳下惠將受凍的女子裹于懷中,沒有發生非禮行為。形容男子在兩性關系方面作風正派。
    成語出處: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56回:“人人都說他無行,其實水秀才原是坐懷亂的。”
    1620

    卓乎

    成語拼音:
    zhuó hū bù qún
    成語解釋:
    同“卓爾群”。
    成語出處:
    金·王若虛《揖翠軒賦》:“意其勁挺堅確,卓乎群,舉世皆怯而我獨勇,眾人既屈而我獨伸。”
    * 第三個字是不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