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三個字是不的成語 (1761個)

    1581

    治標治本

    成語拼音:
    zhì biāo bù zhì běn
    成語解釋:
    標:樹枝的末梢,指事物的表面或枝節;本:草木的莖或根,指事物的根本或根源。只從表面上、枝節上加以治理,從根本上加以解決
    成語出處:
    柳建偉《英雄時代》第28章:“偉哥這種藥,治標治本,我勸你還是試為好。”
    1582

    紙包住火

    成語拼音:
    zhǐ bāo bù zhù huǒ
    成語解釋:
    比喻事實是掩蓋了的
    成語出處:
    古華《芙蓉鎮》第二章:“紙包住火……那筆款子,你收留得。”
    1583

    轉側

    成語拼音:
    zhuǎn cè bù ān
    成語解釋:
    轉側:移換方位。形容心有所思,睡安穩的狀態
    成語出處:
    漢·王充《論衡·案書》:“二語定,轉側安。”
    1584

    詐癡

    成語拼音:
    zhà chī bù diān
    成語解釋:
    謂假裝癡呆。
    成語出處:
    明·天然癡叟《石點頭·盧夢仙江上尋妻》:“方明白前日賣酒歌詩,詐癡顛的老兒,正是他所差之人。”
    1585

    主次

    成語拼音:
    zhǔ cì bù fēn
    成語解釋:
    指人辦事能分辨主要的和次要的
    成語出處:
    1586

    針插進,水潑

    成語拼音:
    zhēn chā bù jìn,shuǐ pō bù jìn
    成語解釋:
    比喻一個集團非常排外,容易打進去,也比喻一個人堅持已見,聽別人的任何意見
    成語出處:
    熊召政《張居正》第一卷第23回:“一切都得看他的眼色行事,外人是針插進,水潑進。”
    1587

    忠臣事二君,烈女更二夫

    成語拼音:
    zhōng chén bù shì èr jūn,liè nǚ bù gēng èr fū
    成語解釋:
    事:侍奉,服侍。忠義之臣,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貞節的婦女,再嫁第二個丈夫。指忠誠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49回:“忠臣事二君,烈女更二夫。我為隋臣,能匡救君惡,致被逆賊所弒,能報仇,而事別主,何面目立于世乎?”
    1588

    忠臣事二君,貞女更二夫

    成語拼音:
    zhōng chén bù shì èr jūn,zhēn nǚ bù gēng èr fū
    成語解釋:
    事:侍奉,服侍。忠義之臣,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貞節的婦女,再嫁第二個丈夫。指忠誠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田單列傳》:“忠臣事二君,貞女更二夫。齊王聽吾諫,故退而耕子野。”
    1589

    忠誠

    成語拼音:
    zhōng chéng bù yú
    成語解釋:
    忠:忠誠;渝:改變。忠誠堅定,永改變
    成語出處:
    《第二次握手》:“她是你的同事,你的同志,你在今后革命征途上和科學事業上忠誠渝的伴侶和戰友!”
    1590

    重德

    成語拼音:
    zhòng dé bù bào
    成語解釋:
    重德:大德;報:報答。指對人施恩德太大,會得到相應的報答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鄭世家》:“假曰:‘重德報,誠然哉!’”
    1591

    債多

    成語拼音:
    zhài duō bù chóu
    成語解釋:
    債欠多了反而憂愁。比喻困難成堆,認為反正一時解除了,也就去愁它了。
    成語出處: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115回:“但管目前,隨他如何進行,總教借款有著,便好偷安旦夕,得過且過,債多愁。”
    1592

    正大

    成語拼音:
    zhèng dà bù ē
    成語解釋:
    正大:光明正大;阿:迎合。光明正大,循私迎合權貴
    成語出處:
    1593

    直道

    成語拼音:
    zhí dào bù róng
    成語解釋:
    容:容受。按正直的道理行事而被社會容納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四卷:“公祖大人直道容,以致忤時。敝鄉士民迄今廑想明德。”
    1594

    至當

    成語拼音:
    zhì dàng bù yì
    成語解釋:
    至:極;當:恰當;易:改變。形容極為恰當,能改變。
    成語出處:
    明·李贄《焚書·讀史·孔明為后主寫申韓管子六韜》:“故汲長孺謂其內多欲而外施仁義,而論六家要指者,又以‘博而寡要,勞而少功’八字概之,可謂至當易之定論。”
    1595

    周而

    成語拼音:
    zhōu ér bù bǐ
    成語解釋:
    周:親和、調合;比:勾結。關系密切,但勾結。指與眾相合,但做壞事。
    成語出處:
    《論語·為政》:“子曰:‘君子周而比。’”
    1596

    執而

    成語拼音:
    zhí ér bù huà
    成語解釋:
    指固執己見,知變通。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人世間》:“將執而化,外合而內訾,其庸詎可乎?”
    1597

    質而

    成語拼音:
    zhì ér bù lǐ
    成語解釋:
    質:樸素、單純。俚:粗俗。質樸而粗俗。亦作“質而野”。
    成語出處:
    《漢書·司馬遷傳贊》:“然自劉向、揚雄博極群書,皆稱遷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華,質而俚,其文直,其事核,虛美,隱惡,故謂之實錄。”
    1598

    卓爾

    成語拼音:
    zhuó ěr bù qún
    成語解釋:
    卓爾:特出的樣子;群:與眾同。指才德超出尋常,與眾同。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景十三王傳贊》:“夫唯大雅,卓爾群,河間獻王近之矣。”
    1599

    造惡

    成語拼音:
    zào è bù quān
    成語解釋:
    作惡事而肯悔改。
    成語出處:
    明·劉基《春秋明經·公會齊侯伐萊公至自伐萊大旱》:“宣公造惡悛,而流毒于其國若是哉!”
    1600

    遵而

    成語拼音:
    zūn ér bù shī
    成語解釋:
    見“遵而勿失”。
    成語出處:
    《隋書·煬帝紀上》:“朕肅膺寶歷,纂臨萬邦,遵而失,心奉先志。”
    * 第三個字是不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