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三個字是不的成語 (1761個)

    641

    家丑外揚

    成語拼音:
    jiā chǒu bù wài yáng
    成語解釋:
    丑:羞恥;揚:宣揚,傳播。家庭內部體面的事情向外人宣揚
    成語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玄門偃禪師法嗣》:“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欲說似人。’曰:‘為甚么卻如此?’師曰:‘家丑外揚。’”
    642

    舊的去新的

    成語拼音:
    jiù de bù qù xīn de bù lái
    成語解釋:
    舊的沒有了,只好被迫去買新的,壞事變成了好事
    成語出處:
    洪放《秘書長·二》:“舊的去,新的來,總要發展的啊。”
    643

    居大

    成語拼音:
    jū dà bù yì
    成語解釋:
    本為唐代詩人顧況以白居易的名字開玩笑。后比喻居住在大城市,生活容易維持。
    成語出處:
    唐 張固《幽閑鼓吹》:“白尚書應舉,初至京,以詩謁著作顧況,顧睹姓名,熟視白公曰:'米價方貴,居亦弗易。'”
    644

    涓滴

    成語拼音:
    juān dī bù yí
    成語解釋:
    涓:細流;滴:小水珠。一點一滴也遺漏。比喻極小的或極少的東西也遺漏。
    成語出處:
    唐 杜甫《倦夜》:“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無。”
    645

    九鼎足為重

    成語拼音:
    jiǔ dǐng bù zú wéi zhòng
    成語解釋:
    形容說話有分量,比較起來九鼎也算重。
    成語出處:
    宋·傅博《邵氏聞見后錄》卷十五:“昔之所以議進退天下士大夫者,今又重之以權位,故其一言之出,則九鼎足為重。”
    646

    極惡

    成語拼音:
    jí è bù shè
    成語解釋:
    罪大惡極,可饒恕。
    成語出處:
    清·龔煒《巢林筆談續編·牛肉鱔魚》:“按《唐律》屠牛者,在極惡赦內。”
    647

    譎而

    成語拼音:
    jué ér bù zhèng
    成語解釋:
    譎:欺詐。詭詐而正派。
    成語出處:
    《論語·憲問》:“子曰:‘晉文公譎而正,齊桓公正而譎。’”
    648

    雞肥下蛋

    成語拼音:
    jī féi bù xià dàn
    成語解釋:
    比喻條件太好了反而做出成績
    成語出處:
    649

    見怪

    成語拼音:
    jiàn guài bù guài
    成語解釋:
    看見奇怪的事也以為怪;能泰然處之。指遇事沉穩慌。
    成語出處:
    宋 洪邁《夷堅三志 己 姜七家豬》卷二:“畜生之言,何足為信,我已數月來知之矣。見怪怪,其怪自壞。”
    650

    救過

    成語拼音:
    jiù guò bù gěi
    成語解釋:
    猶救過贍。
    成語出處:
    《秦并六國平話》下卷:“明主能行督責之術,以獨斷于上;群臣百姓救過給,何變之敢圖?”
    651

    見怪怪,其怪自敗

    成語拼音:
    jiàn guài bù guài,qí guài zì bài
    成語解釋:
    怪:奇異的。發現怪事怪物要驚慌,它就會危害了
    成語出處:
    清·百一居士《壺天錄》下卷:“見怪怪,其怪自敗。無如愚夫愚婦始終悟耳。”
    652

    見怪怪,其怪自壞

    成語拼音:
    jiàn guài bù guài,qí guài zì huài
    成語解釋:
    怪:奇異的;壞:敗。發現怪事怪物要驚慌,它就會危害了
    成語出處:
    宋·洪邁《夷堅三志·己·姜七家豬》:“畜生之言,何足為信,我已數月來知之矣。見怪怪,其怪自壞。”
    653

    見怪怪,其怪自絕

    成語拼音:
    jiàn guài bù guài,qí guài zì jué
    成語解釋:
    怪:奇異的;絕:絕跡,了卻。發現怪事怪物要驚慌,它就會危害了
    成語出處:
    謝覺哉《作風漫談》:“既是毫無根據,那見怪怪,其怪自絕,又何必大驚小怪呢。”
    654

    救過

    成語拼音:
    jiù guò bù huáng
    成語解釋:
    救:挽救;遑:閑暇。補救過失都來
    成語出處:
    清·黃宗羲《子劉子行狀》上卷:“上方綜核名實,分別功罪,群臣救過遑。”
    655

    見慣

    成語拼音:
    jiàn guàn bù jīng
    成語解釋:
    經常看到,習以為常。
    成語出處:
    宋·邵雍《首尾吟135首》:“見慣驚新物盛,話長難說故人稀。”
    656

    矜功

    成語拼音:
    jīn gōng bù lì
    成語解釋:
    矜:自夸。自以為能立大功而大功必成。
    成語出處:
    《戰國策 齊策四》:“故曰:'矜功立,虛愿至。'此皆幸樂其名,華而無其實德者也。”
    657

    救過

    成語拼音:
    jiù guò bù shàn
    成語解釋:
    補救過失都來及。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若死者有知,先王之積怒久矣,太后救過贍,何暇及私魏丑夫乎?”
    658

    救過

    成語拼音:
    jiù guò bù xiá
    成語解釋:
    見“救過贍”。
    成語出處:
    宋·蘇舜欽《上三司副使段公書》:“符檄督責,終日憔悴,而救過暇,惘然自疑。”
    659

    奸回

    成語拼音:
    jiān huí bù guǐ
    成語解釋:
    奸回:奸惡邪癖;軌:比喻規矩、法度。奸惡邪癖,守法度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襄公二十三年》:“奸回軌。”
    660

    饑虎可為鄰

    成語拼音:
    jī hǔ bù kě wéi lín
    成語解釋:
    鄰:鄰居。比喻要與窮兇極惡之人在一起
    成語出處:
    清·江日升《臺灣外記》:“饑虎可為鄰,我提師遠出,弟當留心防范。”
    * 第三個字是不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