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三個字是不的成語 (1761個)

    621

    褐衣

    成語拼音:
    hè yī bù wán
    成語解釋:
    褐:粗布衣服。連粗布衣服也穿周全。形容生活困苦。
    成語出處:
    《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邯鄲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謂急矣。而君之后宮以百數,婢妾被綺穀,余梁肉,而民褐衣完,糟糠厭。”
    622

    毀譽

    成語拼音:
    huǐ yù bù yī
    成語解釋:
    毀譽:詆毀和稱贊;一:一樣,一致。有人說好,有人說壞,說法一。
    成語出處: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第17回:“外臣毀譽一,俱著各自據實奏聞。”
    623

    怙終

    成語拼音:
    hù zhōng bù huǐ
    成語解釋:
    見“怙終悛”。
    成語出處:
    《續資治通鑒·宋神宗元豐二年》:“御史中丞李定言:知湖州蘇軾……怙終悔,狂悖之語日聞。”
    624

    悔之

    成語拼音:
    huǐ zhī bù jí
    成語解釋:
    后悔也來及了。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三出小沛》第一折:“某想當日,都是三兄弟失了徐州,悔之及。”
    625

    漢賊兩立

    成語拼音:
    hàn zéi bù liǎng lì
    成語解釋:
    比喻有我無你。
    成語出處:
    三國·蜀·諸葛亮《后出師表》:“先帝慮漢賊兩立,王業偏安。”
    626

    會者

    成語拼音:
    huì zhě bù máng
    成語解釋:
    行家對自己熟悉的事,應付裕如,會慌亂。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21卷:“公子會者忙,將鐵棒架住。”
    627

    怙終

    成語拼音:
    hù zhōng bù quān
    成語解釋:
    有所恃而終悔改。語本《書·舜典》:“眚災肆赦,怙終賊刑。”孔傳:“怙奸自終,當刑殺之。”
    成語出處:
    語出《書·舜典》:“眚災肆赦,怙終賊刑。”孔傳:“怙奸自終,當刑殺之。”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七:“君子之心未嘗欲其去非而就是,舍邪而適正。其怙終悛,則當為《夬》之上六矣。”
    628

    紇字

    成語拼音:
    hé zì bù shí
    成語解釋:
    識:認識。指人識字
    成語出處:
    《通俗編·文學》引《懶真子》:“汝紇字識耶!”
    629

    桀驁

    成語拼音:
    jié ào bù gōng
    成語解釋:
    同“桀驁遜”。
    成語出處:
    《東周列國志》第六七回:“圍乃共王之庶子,年齒最長,為人桀驁恭,恥居人下,恃其才器,陰畜臣之志。”
    630

    桀傲

    成語拼音:
    jié ào bù gōng
    成語解釋:
    同“桀驁遜”。
    成語出處:
    《二程遺書》附錄《門人朋友敘述并序》:“人有及,開導誘掖,惟恐其至。故雖桀傲恭,見先生,莫感悅而化服。”
    631

    桀驁

    成語拼音:
    jié ào bù xùn
    成語解釋:
    兇悍倔強,傲慢順從。
    成語出處:
    宋 陳亮《酌古論 先主》:“臣恐既解之后,勝者張勢,敗者阻險,桀驁遜,以拒陛下。”
    632

    桀敖

    成語拼音:
    jié áo bù xùn
    成語解釋:
    同“桀驁遜”。
    成語出處:
    茅盾《追求》:“學生們侮辱師長,如此桀敖馴,即使現在入‘西歪’,將來要做‘西歪’也是難免的。”
    633

    桀傲

    成語拼音:
    jié ào bù xùn
    成語解釋:
    同“桀驁遜”。
    成語出處:
    儲安平《在塔里木河的下游》:“就在這蜿蜒的沙山腳下,流著來自千里以外,歷史上久享盛名的這條曠達、豪壯的、同時也是桀傲馴的塔里木河。”
    634

    佳兵

    成語拼音:
    jiā bīng bù xiáng
    成語解釋:
    指再好的用兵都是吉利的
    成語出處:
    先秦 李耳《老子》:“夫佳兵者,祥之器,物之惡也。”
    635

    舉措

    成語拼音:
    jǔ cuò bù dìng
    成語解釋:
    舉措:行動。拿著棋子,知該如何下。比喻猶豫
    成語出處:
    636

    假癡

    成語拼音:
    jiǎ chī bù diān
    成語解釋:
    癡:傻,呆。癲:瘋癲,癲狂。假裝呆傻,實際并瘋癲。形容外表看似愚鈍,而心里卻十分清醒。
    成語出處:
    《三十六計》第二十七計:“當其機未發時,靜屯似癡;若假癲,則但露機,且亂動而群疑;故假癡者勝,假癲者敗。”
    637

    家丑可外談

    成語拼音:
    jiā chǒu bù kě wài tán
    成語解釋:
    家里光彩的事,便向外宣揚。同“家丑可外揚”。
    成語出處:
    《西游記》第六九回:“古人云:‘家丑可外談。’奈神僧是朕恩主——惟笑,方可告之。”
    638

    家丑可外揚

    成語拼音:
    jiā chǒu bù kě wài yáng
    成語解釋:
    家里光彩的事,便向外宣揚。
    成語出處:
    明 洪楩《清平山堂話本 風月瑞仙亭》:“欲要訟之于官,爭奈家丑可外揚,故爾中止。”
    639

    糾纏

    成語拼音:
    jiū chán bù qīng
    成語解釋:
    糾結纏繞在一起;理清楚。形容紛亂;使人易分辨清楚。
    成語出處:
    清 魏子安《花月痕》第25回:“秋痕嘆道:‘你如今一請就來,往后又是糾纏清。”
    640

    家丑外揚

    成語拼音:
    jiā chǒu bù wài yáng
    成語解釋:
    丑:羞恥;揚:宣揚,傳播。家庭內部體面的事情向外人宣揚
    成語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玄門偃禪師法嗣》:“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欲說似人。’曰:‘為甚么卻如此?’師曰:‘家丑外揚。’”
    * 第三個字是不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