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三個字是一的成語 (523個)

    341

    堂上呼,階下百諾

    成語拼音:
    táng shàng yī hū,jiē xià bǎi nuò
    成語解釋:
    諾:答應。堂上聲呼喚,階下齊聲答應。多形容舊時豪門權貴威勢烜赫,侍從和奉承的人很多。
    成語出處:
    《呂氏春秋·過理》:“宋王大悅,飲酒室中。有呼萬歲者,堂上盡應;堂上已應,堂下盡應。門外庭中聞之,莫敢不應。”
    342

    堂堂

    成語拼音:
    táng táng yī biǎo
    成語解釋:
    形容身材魁偉,相貌出眾。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七回:“爹娘生下灑家,堂堂表,凜凜軀,自小學成十八般武藝在身,終不成只這般休了!”
    343

    通同

    成語拼音:
    tōng tóng yī yì
    成語解釋:
    串通在起。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回:“況且打死的賊是周瑞的干兒子,必是他們~的。”
    344

    同心

    成語拼音:
    tóng xīn yī dé
    成語解釋:
    同“同心同德”。
    成語出處:
    明·李東陽《跋鶴山魏先生書真跡》:“君臣上下同心德,則平居有所裨益,緩急有所倚仗。”
    345

    天下

    成語拼音:
    tiān xià yī jiā
    成語解釋:
    視天下人為家,和睦相處。也指全國統
    成語出處:
    《禮記·禮運》:“故圣人耐以天下為家,以中國為人者,非意之也。”
    346

    同心

    成語拼音:
    tóng xīn yī lì
    成語解釋:
    同“同心協力”。
    成語出處:
    晉·袁宏《后漢紀·光武帝紀》:“近欲徙水北營,合于水南,同心力,人自為戰,何有不克哉?”
    347

    同心

    成語拼音:
    tóng xīn yī yì
    成語解釋:
    心志致。
    成語出處:
    《三國志·吳志·魯肅傳》:“肅請得奉命吊表二子……及說備使撫表眾,同心意,共治曹操。”
    348

    萬不

    成語拼音:
    wàn bù yī shī
    成語解釋:
    萬:很多;失:差錯。指非常有把握,絕對不會出差錯
    成語出處:
    漢·枚乘《七發》:“孔、老覽觀,孟子持籌而算之,萬不失。”
    349

    未成

    成語拼音:
    wèi chéng yī kuì
    成語解釋:
    猶功虧簣。比喻功敗垂成。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子罕》:“譬如為山,未成簣,止,吾止也。”
    350

    未達

    成語拼音:
    wèi dá yī jiān
    成語解釋:
    謂未能通達,只差點。
    成語出處:
    漢·揚雄《法言·問神》:“顏淵亦潛心于仲尼矣,未達間耳。”
    351

    萬代

    成語拼音:
    wàn dài yī shí
    成語解釋:
    時:時機。萬世才有這么個機會。形容機會難得
    成語出處:
    《梁書·陳伯之傳》:“三倉無米,東境饑流,此萬代時也,機不可失。”
    352

    威鳳

    成語拼音:
    wēi fèng yī yǔ
    成語解釋:
    謂略見善政斑之意。
    成語出處:
    《梁書·劉遵傳》:“及弘道下邑,未申善政,而能使民結去思,野多馴雉,此亦威鳳羽,足以驗其五德。”
    353

    無官身輕

    成語拼音:
    wú guān yī shēn qīng
    成語解釋:
    不做官了,感到身輕松。封建官僚官以后常用這句話來自我安慰。現也泛指卸去責任后時感到輕松。
    成語出處:
    宋 蘇軾《借前韻賀子由生第四孫斗老》詩:“無官身輕,有子萬事足。”
    354

    萬口

    成語拼音:
    wàn kǒu yī cí
    成語解釋:
    千千萬萬人說同樣的話。比喻意見致。
    成語出處:
    唐 孫樵《武皇遺劍錄》:“群疑膠牢,萬口辭。”
    355

    萬口

    成語拼音:
    wàn kǒu yī cí
    成語解釋:
    比喻意見致。同“萬口辭”。
    成語出處:
    范文瀾、蔡美彪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三章第節:“現在萬口詞,愿立永康王,不可更改。”
    356

    網開

    成語拼音:
    wǎng kāi yī miàn
    成語解釋:
    把捕捉鳥獸的網打開面;給鳥獸留條生路。比喻采取寬大態度;給人條生路。
    成語出處:
    清 李綠園《歧路燈》:“先生意欲網開面,以存忠厚之意,這卻使不得。”
    357

    萬口

    成語拼音:
    wàn kǒu yī tán
    成語解釋:
    千千萬萬人說同樣的話。比喻意見致。
    成語出處:
    《宋史·胡銓傳》:“今內而百官,外而軍民,萬口談,皆欲食倫之肉。”
    358

    五日風,十日

    成語拼音:
    wǔ rì yī fēng,shí rì yī yǔ
    成語解釋:
    五天刮次風,十天下場雨。形容風調雨順
    成語出處:
    漢·王充《論衡·是應》:“風不鳴條,雨不破塊,五日風,十日雨。”
    359

    莞然

    成語拼音:
    wǎn rán yī xiào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360

    未識

    成語拼音:
    wèi shí yī dīng
    成語解釋:
    丁:“個”的訛字。不認識個字,指沒有文化的人。亦作“目不識丁”、“不識丁”。
    成語出處:
    《舊唐書·張弘靖傳》:“今天下無事,汝輩挽得兩石力弓,不如識丁字。”
    * 第三個字是一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