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三個字是一的成語 (523個)

    321

    稍勝

    成語拼音:
    shāo shèng yī chóu
    成語解釋:
    籌:籌碼,古代用以計數的工具,多用竹子制成。比較起來,稍微好些。
    成語出處:
    清·秋瑾《致秋譽章書》:“吾哥雖稍勝籌,而無告語則同,無戚友之助亦同。”
    322

    十死

    成語拼音:
    shí sǐ yī shēng
    成語解釋:
    形容生命非常危險。
    成語出處:
    漢 賈誼《新書 匈奴》:“愛好有實,已諾可期,十死生,彼必將至。”
    323

    視同

    成語拼音:
    shì tóng yī lǜ
    成語解釋:
    同等看待。
    成語出處:
    清·唐蕓洲《七劍十三俠》第97回:“又因前數次那些官兵到此,皆大敗而回,因此將這官兵視同律。”
    324

    殊涂

    成語拼音:
    shū tú yī zhì
    成語解釋:
    殊:不同的;涂:道路。不同的道路,到達同個結局。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達到同目的
    成語出處:
    《晉書·刁協傳》:“夫大道宰匹,殊涂致。”
    325

    三位

    成語拼音:
    sān wèi yī tǐ
    成語解釋:
    比喻三個人、三件事或三個方面聯成個整體。
    成語出處:
    毛澤東《為爭取千百萬群眾進入抗日民族統戰線而斗爭》:“為什么提出‘鞏固和平’、‘爭取民主’、‘實現抗戰’這樣三位體的口號?”
    326

    稍遜

    成語拼音:
    shāo xùn yī chóu
    成語解釋:
    比較起來,稍微差點。
    成語出處:
    清 李漁《閑情偶寄 演習 脫套》:“才鋒筆藻可繼還魂,其稍遜籌者,則在氣與力之間耳。”
    327

    上下

    成語拼音:
    shàng xià yī xīn
    成語解釋:
    上上下下條心。
    成語出處:
    先秦 荀況《荀子 富國》:“上下心,三軍同力,與之遠舉極戰,則不可。”
    328

    隨意

    成語拼音:
    suí yì yī piē
    成語解釋:
    成語出處:
    329

    始終

    成語拼音:
    shǐ zhōng yī guàn
    成語解釋:
    自始至終都
    成語出處:
    毛澤東《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時期的任務》:“中國不但應當和中國人民的始終貫的良友蘇聯相聯合,而且應當按照可能,……”
    330

    鐵板

    成語拼音:
    tiě bǎn yī kuài
    成語解釋:
    比喻結合緊密,不可分裂。也比喻牢固不變。
    成語出處:
    吳晗《朱元璋傳》第七章:“朱元璋和這個集團的首腦人物,盡管在過去同生死,共患難,但并不是鐵板塊。”
    331

    太倉

    成語拼音:
    tài cāng yī sù
    成語解釋:
    太倉:古代設在京城中的大谷倉。大糧倉里的粒谷子。比喻極大的數量中個非常小的數目。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回:“多少大家集個成數出來;但恐太倉粟,無濟于事。”
    332

    同出

    成語拼音:
    tóng chū yī zhé
    成語解釋:
    兩種言論或行為完全樣。
    成語出處:
    333

    同德

    成語拼音:
    tóng dé yī xīn
    成語解釋:
    指全心全意為共同目標努力。
    成語出處:
    獨立蒼茫子《東京學界告鄉人書》:“為此說者,既不肯同德心,以成人之美,使生者竟此外交之緒,則亦已矣。”
    334

    恫瘝

    成語拼音:
    tōng guān yī tǐ
    成語解釋:
    恫瘝:病痛,疾苦。指對民間疾苦感同身受,看作自己的痛苦
    成語出處:
    太平天國·黃期陛《建天京于金陵論》:“恫瘝體,休戚相關,恩膏覃敷,海宇均蒙雨露沾濡。”
    335

    同功

    成語拼音:
    tóng gōng yī tǐ
    成語解釋:
    指功績和地位相同。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黥布列傳》:“往年殺彭越,前年殺韓信,此三人者,同功體之人也。”
    336

    團結

    成語拼音:
    tuán jié yī zhì
    成語解釋:
    保持致,行動起來像個人,指站在起并且互相支持
    成語出處:
    毛澤東《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時期的任務》:“因為只有如此,才能根據民族矛盾和國內矛盾在政治比重上的變化而改變國內兩個政權敵對的狀態,團結致,共同赴敵。”
    337

    痛快

    成語拼音:
    tòng kuài yī shí
    成語解釋:
    只顧任情盡興而為,不考慮后果
    成語出處:
    毛澤東《整頓黨的作風》:“這個工作絕不是痛快時,亂打頓,所能奏效的。”
    338

    同然

    成語拼音:
    tóng rán yī cí
    成語解釋:
    猶異口同聲。指大家說得都樣。
    成語出處:
    唐·韓愈《諱辯》:“聽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辭。”
    339

    同聲

    成語拼音:
    tóng shēng yī cí
    成語解釋:
    猶言眾口辭。指大家說得都樣。
    成語出處:
    清·陳確《死節論》:“何至使八百諸侯同聲辭,冠帶之倫服膺新命!”
    340

    天生

    成語拼音:
    tiān shēng yī duì
    成語解釋:
    指生來就注定為
    成語出處:
    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十回:“明明果是佳人才子,天生對也,便是嫣素也覺風光。”
    * 第三個字是一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