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二個字是眉的成語 (121個)

    101

    笑眼

    成語拼音:
    xǐ méi xiào yǎn
    成語解釋:
    形容滿臉笑容;非常高興。
    成語出處:
    柳青《銅墻鐵壁》第十章:“好像迎接貴客一樣,喜笑眼朝著溝里張望。”
    102

    抵掌

    成語拼音:
    yáng méi dǐ zhǎng
    成語解釋:
    抵掌:雙掌合在一起。揚起毛,雙掌合在一起。非常喜悅、珍惜的神態
    成語出處:
    《梁書·任昉傳》:“見一善則盱衡扼腕,遇一才則揚抵掌。”
    103

    奮髯

    成語拼音:
    yáng méi fèn rán
    成語解釋:
    髯:頰旁的胡須。毛揚起,髯須舞動。神情激動興奮的樣子
    成語出處: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辨誤》:“徐禧無學術而口辯,揚奮髯,足以動人主意。”
    104

    肉眼

    成語拼音:
    yú méi ròu yǎn
    成語解釋:
    謂凡俗的眼光。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單刀會》第二折:“道童云:‘魯子敬,你愚肉眼,不識貧道。’”元·馬致遠《岳陽樓》第二折:“洗不凈愚肉眼。”
    105

    瞬目

    成語拼音:
    yáng méi shùn mù
    成語解釋:
    ①猶橫怒目。②一舉,一轉眼。形容時間極短。③傾心注目。④沾沾自喜貌。
    成語出處:
    《敦煌變文集·降魔變文》:“行如奔電,驟如飛旋,揚瞬目,恐動四邊。”
    106

    眴目

    成語拼音:
    yáng méi shùn mù
    成語解釋:
    怒目。
    成語出處:
    《敦煌變文集·降魔變文》:“忽然化出毒龍,口吐煙云,黑天翳日,揚眴目,震地雷鳴。”
    107

    星眼

    成語拼音:
    yuè méi xīng yǎn
    成語解釋:
    像彎月一樣的毛,像明星一樣的雙目。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女真觀》第一折:“你說咱雪肌花貌常清凈,桃腮杏臉行端正,月星眼天然性。”
    108

    蹙額

    成語拼音:
    zhòu méi cù é
    成語解釋:
    蹙:收縮。布滿皺紋的樣子
    成語出處:
    109

    蹙眼

    成語拼音:
    zhòu méi cù yǎn
    成語解釋:
    蹙:收縮。皺頭,瞇眼睛。形容不滿的神態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2回:“安老爺便皺蹙眼的問道:‘那里去了?’何小姐答道:‘只怕在書房里罷!’”
    110

    瞪眼

    成語拼音:
    zhí méi dèng yǎn
    成語解釋:
    形容發脾氣或發呆的樣子。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62回:“連司棋也都氣了個直瞪眼。”
    111

    苦臉

    成語拼音:
    zǎn méi kǔ liǎn
    成語解釋:
    攢:緊皺頭。頭緊蹙,苦著臉兒。形容面部表情極其愁苦。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1回:“禁不住鄒太爺攢苦臉,求他多當兩個,才算當了四百五十錢。”
    112

    溜眼

    成語拼音:
    zéi méi liū yǎn
    成語解釋:
    形容非常狡猾的樣子
    成語出處:
    113

    睖眼

    成語拼音:
    zhí méi léng yǎn
    成語解釋:
    見“直楞眼”。
    成語出處:
    端木蕻良《科爾沁旗草原》:“那個直睖眼的小子是他們的炮手呵!”
    114

    楞眼

    成語拼音:
    zhí méi léng yǎn
    成語解釋:
    亦作“直睖眼”。①豎瞪眼。②形容眼神發直。
    成語出處:
    鄧十喆《活礦工和死把頭》:“老礦工直楞眼地坐了半天,想起了自己的女兒。”
    115

    努目

    成語拼音:
    zhāng méi nǔ mù
    成語解釋:
    揚起毛,瞪著眼睛。喻粗獷淺露。
    成語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芙蓉道楷禪師》:“山僧今日向諸人面前,說家門已是不著便,豈可更去胞堂入室,拈槌豎拂,東喝西棒,張努目,如癇病發相似。”
    116

    怒目

    成語拼音:
    zhí méi nù mù
    成語解釋:
    形容發怒的樣子。
    成語出處:
    端木蕻良《科爾沁旗草原》十七:“孔二老婆并不上他的當,直怒目罵他。”
    117

    努眼

    成語拼音:
    zhāng méi nǔ yǎn
    成語解釋:
    揚起毛,瞪著眼睛。指善于作態。
    成語出處:
    宋·朱熹《朱子語類》卷四四:“而今人所以知于人者,都是兩邊作得來,張努眼,大驚小怪。”
    118

    鼠眼

    成語拼音:
    zéi méi shǔ yǎn
    成語解釋:
    形容神情鬼鬼祟祟。
    成語出處:
    老舍《趙子曰》:“‘你沒看見李景純嗎?’武端賊鼠眼的問:‘他來,她就不能來!’”
    119

    賊眼

    成語拼音:
    zéi méi zéi yǎn
    成語解釋:
    見“賊鼠眼”。
    成語出處:
    清·石昆玉《三俠五義》第三回:“正說話間,只見小和尚左手拿一只燈,右手提一壺茶,走進來賊賊眼,將燈放下,又將茶壺放在桌上,兩只賊眼東瞧西看,連話也不說,回頭就走。”
    120

    張眼

    成語拼音:
    zhāng méi zhāng yǎn
    成語解釋:
    驚惶不安的樣子。
    成語出處:
    沙汀《在祠堂里》:“堂屋里的洋燈依舊燃著,正中擺著一口白木棺材,棺材附近站著兩三個兵士,顯出一種張張眼的驚惶神氣。”
    * 第二個字是眉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