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二個字是然的成語 (244個)

    121

    無知

    成語拼音:
    hún rán wú zhī
    成語解釋:
    形容糊里糊涂,什么都不知道。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九十九回:“那賊渾不知,不言不語。”
    122

    一體

    成語拼音:
    hún rán yī tǐ
    成語解釋:
    :完整不可分。融合成為一個難以分割的整體。
    成語出處:
    《二程遺書》第二卷上:“學者須先識仁。仁者,渾與物同體。義、禮、知、信皆仁也。”
    123

    自成

    成語拼音:
    hún rán zì chéng
    成語解釋:
    見“渾天成”。
    成語出處:
    茅盾《大題小解》:“美麗的形象,應有適當的字匯來構成,這原是不錯的;但二者實應同時產生,渾自成。”
    124

    之顧

    成語拼音:
    huì rán zhī gù
    成語解釋:
    用作歡迎客人來臨的客氣話。同“惠肯來”。
    成語出處:
    晉 袁宏《后漢紀 靈帝紀下》:“彌秋歷冬,經邁二載,深拒以疾,無惠之顧。”
    125

    之氣

    成語拼音:
    hào rán zhī qì
    成語解釋:
    :盛大的樣子;氣:精神;氣概。正大剛直的精神、氣質。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我善養吾浩之氣。”
    126

    自失

    成語拼音:
    huǎng rán zì shī
    成語解釋:
    :仿佛;自失:好像失去了什么。形容猛醒悟后,心神不定的樣子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37卷:“程客恍自失道:‘莫非是做夢么?’”
    127

    不動

    成語拼音:
    jì rán bù dòng
    成語解釋:
    寂:寂靜。寂靜無聲,一點動靜都沒有。
    成語出處:
    《周易·系辭下》:“《易》無思也,無為也,寂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128

    不群

    成語拼音:
    jiǒng rán bù qún
    成語解釋:
    :相距很遠或差別很大的樣子。不群:與眾不同,不同于流俗。形容超群出眾,身手不凡。
    成語出處:
    明·朱之瑜《朱舜水集·九·與小宅生順書三十六首(其一)》:“佳作路頭醇正,氣勢沖沛,辭意雅馴,與往日所見貴國之文迥不群。”
    129

    無聲

    成語拼音:
    jì rán wú shēng
    成語解釋:
    寂靜沒有聲音。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1卷:“這些和尚是山野的人,收了這殘盤剩飯,必聚吃一番,不,也要收拾家火,為何寂無聲?”
    130

    無依

    成語拼音:
    jié rán wú yī
    成語解釋:
    :單獨;依:依靠。形容孤獨一人,無依無靠
    成語出處:
    《剪燈新話·姚公子傳》:“妻去來數月,而聘金又盡,左顧右盼,孑無依,將自賣自身,而苦無主者。”
    131

    有條

    成語拼音:
    jǐng rán yǒu tiáo
    成語解釋:
    猶言井井有條。
    成語出處:
    宋·周密《癸辛雜識后集·修史法》:“凡本年之事有所聞必歸此匣,分月日先后次第之,井有條,真可為法也。”
    132

    有悟

    成語拼音:
    jǐng rán yǒu wù
    成語解釋:
    :覺悟的樣子。有所覺悟。
    成語出處:
    《詩經 頌泮水》:“憬彼淮夷,來獻其琛。”朱熹:“憬,覺悟也。”
    133

    不動

    成語拼音:
    kuī rán bù dòng
    成語解釋:
    高大挺立;難以撼動。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詮言訓》:“至德,道者丘山,嵬不動,行者以為期也。”
    134

    長嘆

    成語拼音:
    kuì rán cháng tàn
    成語解釋:
    :嘆氣的樣子。因感慨而深深地嘆氣。
    成語出處:
    《論語·子罕》:“顏淵喟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
    135

    長往

    成語拼音:
    kè rán cháng wǎng
    成語解釋:
    溘:忽。指人突死亡,常作悼念死者用詞。
    成語出處:
    《楚辭·離騷》:“寧溘死以流亡兮。
    136

    獨存

    成語拼音:
    kuī rán dú cún
    成語解釋:
    形容經過變亂而惟一幸存的事物。
    成語出處:
    漢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自西京未央、建章之殿,皆見隳壞,而靈光巋獨存。”
    137

    獨處

    成語拼音:
    kuài rán dú chǔ
    成語解釋:
    :孤獨的樣子。孤單一個人待著。形容獨居無聊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今世之處士,時雖不用,崛獨立,塊獨處。”
    138

    嘆息

    成語拼音:
    kài rán tàn xī
    成語解釋:
    愾:嘆息,感慨。感慨嘆息
    成語出處:
    晉·陸機《吊魏武帝文》:“見魏武帝遺令,愾嘆息,傷懷者久之。”
    139

    太息

    成語拼音:
    kuì rán tài xī
    成語解釋:
    :嘆氣的樣子;太息:大聲嘆氣。形容因深有感慨而嘆息
    成語出處:
    戰國·鄭·列御寇《列子·說符》:“伯樂喟太息曰:‘一至于此乎!’”
    140

    應允

    成語拼音:
    kǎi rán yīng yǔn
    成語解釋:
    :慷慨、爽快。形容豪不猶豫地答應下來。
    成語出處:
    明 無名氏《楊家將演義》第二十七回:“令婆召孟良入與言其事,孟良慨領諾。”
    * 第二個字是然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