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二個字是然的成語 (244個)

    101

    肯來

    成語拼音:
    huì rán kěn lái
    成語解釋:
    惠:賜,敬辭。用作歡迎客人來臨的客氣話。
    成語出處:
    《詩經 邶風 終風》:“終風且霾,惠肯來。”
    102

    開悟

    成語拼音:
    huō rán kāi wù
    成語解釋:
    同“豁大悟”。
    成語出處:
    晉·無名氏《蓮社高賢傳·慧遠法師》:“初聞安師講《般若經》,豁開悟,嘆曰:‘九流異議,皆糠秕耳。’”
    103

    泉達

    成語拼音:
    huǒ rán quán dá
    成語解釋:
    比喻形勢發展迅猛。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泉之始達。”
    104

    若失

    成語拼音:
    huǎng rán ruò shī
    成語解釋:
    恍恍惚惚的好像失去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寧,不知如何是好。
    成語出處:
    清·李百川《綠野仙蹤》第49回:“金鐘兒聽了這一番言語,恍若失,心上愧悔的無地自容。”
    105

    如新

    成語拼音:
    huàn rán rú xīn
    成語解釋:
    見“煥一新”。
    成語出處: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論鑒識收藏購求閱玩》:“其有晉宋名跡,煥如新,已歷數百年,紙素彩色未甚敗。”
    106

    省悟

    成語拼音:
    huō rán shěng wù
    成語解釋:
    同“豁大悟”。
    成語出處:
    《五燈會元·西天祖師·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祖曰:‘汝被我解。’馬鳴豁省悟,稽首皈依,遂求剃度。”
    107

    聳現

    成語拼音:
    hè rán sǒng xiàn
    成語解釋:
    顯示出一種給人印象深刻的或夸大的形像
    成語出處:
    108

    天成

    成語拼音:
    hùn rán tiān chéng
    成語解釋:
    形成的整體,沒有斧鑿的痕跡。
    成語出處:
    宋·嚴羽《滄浪詩話·詩評》:“《胡笳十八拍》混天成,絕無痕跡,如蔡文姬肝肺間流出。”
    109

    霧解

    成語拼音:
    huò rán wù jiě
    成語解釋:
    :形容開闊;解:消散。像霧消散一樣,心中的疑團一下子消失了
    成語出處: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積年凝滯,豁霧解。”
    110

    無知

    成語拼音:
    hún rán wú zhī
    成語解釋:
    形容糊里糊涂,什么都不知道。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九十九回:“那賊渾不知,不言不語。”
    111

    一體

    成語拼音:
    hún rán yī tǐ
    成語解釋:
    :完整不可分。融合成為一個難以分割的整體。
    成語出處:
    《二程遺書》第二卷上:“學者須先識仁。仁者,渾與物同體。義、禮、知、信皆仁也。”
    112

    自成

    成語拼音:
    hún rán zì chéng
    成語解釋:
    見“渾天成”。
    成語出處:
    茅盾《大題小解》:“美麗的形象,應有適當的字匯來構成,這原是不錯的;但二者實應同時產生,渾自成。”
    113

    之顧

    成語拼音:
    huì rán zhī gù
    成語解釋:
    用作歡迎客人來臨的客氣話。同“惠肯來”。
    成語出處:
    晉 袁宏《后漢紀 靈帝紀下》:“彌秋歷冬,經邁二載,深拒以疾,無惠之顧。”
    114

    之氣

    成語拼音:
    hào rán zhī qì
    成語解釋:
    :盛大的樣子;氣:精神;氣概。正大剛直的精神、氣質。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我善養吾浩之氣。”
    115

    自失

    成語拼音:
    huǎng rán zì shī
    成語解釋:
    :仿佛;自失:好像失去了什么。形容猛醒悟后,心神不定的樣子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37卷:“程客恍自失道:‘莫非是做夢么?’”
    116

    不動

    成語拼音:
    jì rán bù dòng
    成語解釋:
    寂:寂靜。寂靜無聲,一點動靜都沒有。
    成語出處:
    《周易·系辭下》:“《易》無思也,無為也,寂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117

    不群

    成語拼音:
    jiǒng rán bù qún
    成語解釋:
    :相距很遠或差別很大的樣子。不群:與眾不同,不同于流俗。形容超群出眾,身手不凡。
    成語出處:
    明·朱之瑜《朱舜水集·九·與小宅生順書三十六首(其一)》:“佳作路頭醇正,氣勢沖沛,辭意雅馴,與往日所見貴國之文迥不群。”
    118

    無聲

    成語拼音:
    jì rán wú shēng
    成語解釋:
    寂靜沒有聲音。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1卷:“這些和尚是山野的人,收了這殘盤剩飯,必聚吃一番,不,也要收拾家火,為何寂無聲?”
    119

    無依

    成語拼音:
    jié rán wú yī
    成語解釋:
    :單獨;依:依靠。形容孤獨一人,無依無靠
    成語出處:
    《剪燈新話·姚公子傳》:“妻去來數月,而聘金又盡,左顧右盼,孑無依,將自賣自身,而苦無主者。”
    120

    有條

    成語拼音:
    jǐng rán yǒu tiáo
    成語解釋:
    猶言井井有條。
    成語出處:
    宋·周密《癸辛雜識后集·修史法》:“凡本年之事有所聞必歸此匣,分月日先后次第之,井有條,真可為法也。”
    * 第二個字是然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