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字是兵的成語 (81個)
-
21
按兵不舉
- 成語拼音:
- àn bīng bù jǔ
- 成語解釋:
- 猶按兵不動。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開詔救忠》第三折:“你將那忠臣良將故贓謀,想著你按兵不舉心更毒。”明 無名氏《精忠記 掛冠》:“岳家父子三人盡忠報國殺金人望風而走,豈有按兵不舉之理?”
-
22
敗兵折將
- 成語拼音:
- bài bīng zhé jiàng
- 成語解釋:
- 折:損失。軍士和將領都遭到損失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26回:“袁本初敗兵折將。”
-
23
殘兵敗將
- 成語拼音:
- cán bīng bài jiàng
- 成語解釋:
- 殘:殘余的;不完整的;敗:輸。剩下的士兵;打敗的將官。形容損失慘重;被打得七零八落;失去戰斗力的軍隊。也作“殘兵敗卒”、“敗將殘兵”。
- 成語出處:
- 明 無名氏《伐晉興齊》第四折:“如今追擊殘兵敗將,遂收故境,引兵而回。”
-
24
殘兵敗卒
- 成語拼音:
- cán bīng bài zú
- 成語解釋:
- 殘:殘余的,不完整的;敗:輸。戰敗后剩余的兵卒。指被擊潰的軍隊或勢力
- 成語出處:
- 明·郭勛《英烈傳》第73回:“楊鐵刀恃著兇勇,保了元太子及些殘兵敗卒,約有二千余眾,向北而馳,被朱亮祖同廖永忠趕上。”
-
25
尺兵寸鐵
- 成語拼音:
- chǐ bīng cùn tiě
- 成語解釋:
- 比喻微小的武力。
- 成語出處:
- 清·戴名世《八月庚申齊師戰于乾時我師敗績》:“昔者王莽乘西漢之衰,不用尺兵寸鐵而移漢祚,翟義起兵討之,未成而身死。”
-
26
寸兵尺鐵
- 成語拼音:
- cùn bīng chǐ tiě
- 成語解釋:
- 喻微小的武力。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策略五》:“不用寸兵尺鐵,而天下屏息,莫敢或爭。”
-
27
單兵孤城
- 成語拼音:
- dān bīng gū chéng
- 成語解釋:
- 單兵:寡弱無援的軍隊;孤城:孤立無依的城池。形容軍隊及其駐軍的城池孤立無依,勢力單薄,沒有外援。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耿恭傳》:“耿恭以單兵固守孤城,當匈奴之沖,對數萬之眾。”
-
28
短兵接戰
- 成語拼音:
- duǎn bīng jiē zhàn
- 成語解釋:
- 短兵:刀劍等短兵器;接:交戰。指近距離搏斗。比喻面對面地進行激烈的斗爭。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 魏志 典韋傳》:“韋被數十創,短兵接戰,賊前搏之。”
-
29
砥兵礪伍
- 成語拼音:
- dǐ bīng lì wǔ
- 成語解釋:
- 砥:細的磨刀石;礪:粗的磨刀石,指磨練;伍:隊伍。磨練軍隊。
- 成語出處:
- 《宋書·沈約自序》:“足下砥兵礪伍,總厲豪彥,師請一奮,氓無貳情。”
-
30
調兵遣將
- 成語拼音:
- diào bīng qiǎn jiàng
- 成語解釋:
- 調動軍隊;派遣將領;或是調動、安排人力。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寫書教太師知道,早早調兵遣將,剿除賊寇報仇。”
-
31
分兵把守
- 成語拼音:
- fēn bīng bǎ shǒu
- 成語解釋:
- 分散兵力,到處防守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104回:“二城俱已收復,分兵把守,諸事停妥。”
-
32
風兵草甲
- 成語拼音:
- fēng bīng cǎo jiǎ
- 成語解釋:
- 猶言草木皆兵。
- 成語出處:
- 《水滸傳》第九五回:“況我兵驚恐,凡杯蛇鬼車,風兵草甲,無往非撼志之物。”
-
33
諱兵畏刑
- 成語拼音:
- huì bīng wèi xíng
- 成語解釋:
- 謂慎于用兵和用刑。
- 成語出處:
- 宋·張耒《大禮慶成賦》:“諱兵畏刑,后貨食兮。政有損易,茲不易兮。”
-
34
緩兵之計
- 成語拼音:
- huǎn bīng zhī jì
- 成語解釋:
- 緩:延緩。指作戰時延緩對方進兵的計策。借指使事態暫時緩和同時積極設法應付的策略。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99回:“孔明用緩兵之計,漸退漢中,都督何故懷疑,不早追之?”
-
35
驕兵必敗
- 成語拼音:
- jiāo bīng bì bài
- 成語解釋:
- 驕兵:恃強輕敵的軍隊。恃強輕敵的軍隊必定失敗。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魏相傳》:“恃國家之大,矜民人之眾,欲見威于敵者,謂之驕兵,兵驕者滅。”
-
36
佳兵不祥
- 成語拼音:
- jiā bīng bù xiáng
- 成語解釋:
- 指再好的用兵都是不吉利的
- 成語出處:
- 先秦 李耳《老子》:“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之惡也。”
-
37
精兵猛將
- 成語拼音:
- jīng bīng měng jiàng
- 成語解釋:
- 精:精銳;猛:勇猛。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將領。形容戰斗力很強的將士
- 成語出處:
- 《晉書·郗鑒傳》:“使君若顧二帝,自可不行,宜急下檄文,速遣精兵猛將。”
-
38
起兵動眾
- 成語拼音:
- qǐ bīng dòng zhòng
- 成語解釋:
- 眾:大隊人馬。舊指大規模出兵。現多指動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華敷傳》:“不可以興土功,不可以會諸侯,不可以起兵動眾,舉大事,必有大殃。”
-
39
強兵富國
- 成語拼音:
- qiáng bīng fù guó
- 成語解釋:
- 使兵力強大,國家富足。
- 成語出處:
- 清·王韜《上當路論時務書》;“西國之所以講強兵富國者,率以尚器為先。”
-
40
足兵足食
- 成語拼音:
- zú bīng zú shí
- 成語解釋:
- 見“足食足兵”。
- 成語出處:
- 宋·胡錡《耕祿稿·代田萬頃到任謝表》:“秉戈執耒,宜為足兵足食之思;牧馬飯牛,盍講且戰且耕之政。”
* 第二個字是兵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