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二個字是不的成語 (728個)

    501

    屬天,下著地

    成語拼音:
    shàng bù shǔ tiān,xià bù zháo dì
    成語解釋:
    屬:接連。指著邊際,沒有著落
    成語出處: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解老》:“上屬天,下著地。”
    502

    望報

    成語拼音:
    shī bù wàng bào
    成語解釋:
    施:給予;報:報答。施惠于人而望報答,輕財仗義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朱治傳》:“遷偏將軍。”裴松之注引《吳書》:“留意于賓客,輕財尚義,施望報。”
    503

    忘衰

    成語拼音:
    shèng bù wàng shuāi
    成語解釋:
    盛:興隆,盛大。興盛時忘記衰敗時。形容安忘危,能深謀遠慮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匈奴傳》:“及孝元時,儀罷守塞之備,侯應以為可,可謂盛忘衰,安必思危,遠見識微之明矣。”
    504

    妄下

    成語拼音:
    shè bù wàng xià
    成語解釋:
    赦:赦令;妄:胡亂。胡亂下達赦令。形容賞罰嚴明
    成語出處:
    晉·常璩《華陽國志·劉后主傳》:“故亮時,軍旅屬興,赦妄下也。”
    505

    我與

    成語拼音:
    shí bù wǒ yǔ
    成語解釋:
    我與:“與我”的倒裝;與:等待。時間會等待我們的。嗟嘆時機錯過,追悔及。
    成語出處:
    《論語·陽貨》:“日月逝矣,歲我與。”
    506

    我與

    成語拼音:
    suì bù wǒ yǔ
    成語解釋:
    年歲是等人的。表示應該及時奮起,有所作為。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陽貨》:“日月逝矣,歲我與。”
    507

    暇飽

    成語拼音:
    shí bù xiá bǎo
    成語解釋:
    暇:空閑。沒有空好好吃飯。形容整日忙碌,連吃飯也沒空。
    成語出處:
    宋·司馬光《進五規狀·保業》:“當是之時,食暇飽,寢遑安。”
    508

    虛發

    成語拼音:
    shǐ bù xū fā
    成語解釋:
    矢:箭。形容射箭本領極高。
    成語出處:
    《魏書·王傳》:“車駕還,詔健殿后,蠕蠕萬騎追之,健與數十騎擊之,矢虛發,所中皆應弦而斃。”
    509

    相瞞

    成語拼音:
    shí bù xiāng mán
    成語解釋:
    瞞:欺騙。實話告訴,決欺瞞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回:“實相瞞:小人母子二人,貪行了些路程,錯過了宿店,來到這里。”
    510

    相能

    成語拼音:
    sù bù xiāng néng
    成語解釋:
    能:親善。指一向和睦。
    成語出處:
    《左傳 襄公二十一年》:“欒桓子娶于范宣子,生懷子,范鞅以其亡也,怨欒氏,故與欒盈為公族大夫而相能。《后漢書 吳漢傳》:“子與劉公積相能,而信其虛談,為之備,終受制矣。”
    511

    相識

    成語拼音:
    sù bù xiāng shí
    成語解釋:
    向來認識。素:平時;識:了解。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陸瑁傳》:“及同郡徐原,愛居會稽,素相識,臨死遺書,托以孤弱。”
    512

    旋踵

    成語拼音:
    sǐ bù xuán zhǒng
    成語解釋:
    旋踵:旋轉足跟,即后退。比喻畏艱險,堅決向前。亦比喻極短時間內即死去。
    成語出處:
    《戰國策 中山策》:“當此之時,秦中士卒,以軍中為家,將帥為父母,約而親,謀而信,一心同功,死旋踵。”
    513

    宜遲

    成語拼音:
    shù bù yí chí
    成語解釋:
    事情要抓緊時機快做;宜拖延。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楊春道:‘好計!我和你便去,事宜遲!’”
    514

    遺賤

    成語拼音:
    shǎng bù yí jiàn
    成語解釋:
    賞:賞賜,獎賞;賤:地位卑微。獎賞要遺漏地位卑微的人
    成語出處:
    春秋·齊·晏嬰《晏子春秋·內篇問》:“誅避貴,賞遺賤,樂,遁于哀,盡智導民而伐焉。”
    515

    厭精,膾厭細

    成語拼音:
    shí bù yàn jīng,kuài bù yàn xì
    成語解釋:
    厭:滿足;膾:細切的肉。糧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細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細做。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鄉黨》:“齋必變食,居必遷坐。食厭精,膾厭細。”
    516

    要臉

    成語拼音:
    sǐ bù yào liǎn
    成語解釋:
    指沒有害羞的意思
    成語出處:
    曲波《林海雪原》:“真他媽的吊死鬼擦粉,死要臉。”
    517

    逾日

    成語拼音:
    shǎng bù yú rì
    成語解釋:
    見“賞逾時”。
    成語出處:
    《晉書·祖逖傳》:“其有微功,賞逾日。”
    518

    遇時

    成語拼音:
    shēn bù yù shí
    成語解釋:
    謂沒有遇到好的時機。
    成語出處:
    明·沈采《千金記·宵征》:“官人身遇時,且自寧奈。”
    519

    遇時

    成語拼音:
    shēng bù yù shí
    成語解釋:
    生下來沒有遇到好時候。舊時指命運好。
    成語出處:
    《詩經 大雅 桑柔》:“我生辰,逢天僤怒。”漢 袁康《越絕書 越絕德序外傳記》:“吾先得榮后僇者,非智衰也;先遇明后遭險,君之易移也已矣,生遇時,復何言哉。”
    520

    應心

    成語拼音:
    shǒu bù yīng xīn
    成語解釋:
    猶言力從心。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三十二卷:“日往月來,覺一年有余,李公子囊篋漸漸空虛,手應心,媽媽也就怠慢了。”
    * 第二個字是不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