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二個字是不的成語 (728個)

    481

    拗六

    成語拼音:
    sān bù niù liù
    成語解釋:
    謂少數人拗過多數人。
    成語出處:
    明·馮惟敏《僧尼共犯》第二折:“自古道三拗六,他每都是城狐社鼠,俺也革了他的積弊。”
    482

    拗六

    成語拼音:
    sì bù niù liù
    成語解釋:
    指少數人拗過多數人的意見。
    成語出處:
    明 楊慎《魯之郊禘辨》:“古語云‘三占從二’,今諺云‘四拗六’,言貴從眾也。”
    483

    求飽

    成語拼音:
    shí bù qiú bǎo
    成語解釋:
    飽:吃足。飲食要求飽,指飲食要有節制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蓋寬饒傳》:“寬饒居求安,食求飽,進有憂國之心,退有死節之義。”
    484

    求甘

    成語拼音:
    shí bù qiú gān
    成語解釋:
    飲食求甘美。形容生活節儉。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明德馬皇后紀》:“吾為天下母,而身服大練,食求甘,左右但著帛布。”
    485

    容緩

    成語拼音:
    shì bù róng huǎn
    成語解釋:
    勢:情勢;容:容許;緩:延緩,耽擱。比喻情勢緊迫,一刻也允許拖延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66回:“殿下可知東宮圖謀,勢容緩,恐臣等能終事殿下奈何?”
    486

    如死

    成語拼音:
    shēng bù rú sǐ
    成語解釋:
    活著還如死去。指人的處境十分惡劣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小五義》第十回:“奈因陽世三間,沒有我腳踏之地,是生如死!”
    487

    死,活

    成語拼音:
    sǐ bù sǐ,huó bù huó
    成語解釋:
    陷于困境,知怎么辦才好
    成語出處:
    元·劉庭信《折枉令·憶別》曲:“正是好好惡惡的姻緣,正撞著死死活活的時節。”
    488

    師古

    成語拼音:
    shì bù shī gǔ
    成語解釋:
    形容做事吸取前人經驗。
    成語出處:
    《尚書 說命下》:“事師古,以克永世,匪說攸聞。”
    489

    守舍

    成語拼音:
    shén bù shǒu shè
    成語解釋:
    神:精神;心神;舍:本為房屋;這里指人的軀體。精神守在軀體里。形容精神集中;心神極安定。
    成語出處: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疲乏之極,神守舍。”
    490

    釋書

    成語拼音:
    shǒu bù shì shū
    成語解釋:
    猶手釋卷。
    成語出處:
    《北史·序傳·李義雄》:“義雄有識悟,勤學,手釋書。”
    491

    釋手

    成語拼音:
    shū bù shì shǒu
    成語解釋:
    手里的書舍得放下。形容勤學或看書入迷。
    成語出處:
    《北史·牛弘傳》:“[牛弘]性寬厚,篤志于學,雖職務繁雜,書釋手。”
    492

    收舍

    成語拼音:
    shén bù shōu shě
    成語解釋:
    見“神守舍”。
    成語出處:
    清·沈復《浮生六記》第三卷:“余曰:‘此神收舍,服以補劑,靜心調養,自能安痊。’”
    493

    屬天,下著地

    成語拼音:
    shàng bù shǔ tiān,xià bù zháo dì
    成語解釋:
    屬:接連。指著邊際,沒有著落
    成語出處: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解老》:“上屬天,下著地。”
    494

    望報

    成語拼音:
    shī bù wàng bào
    成語解釋:
    施:給予;報:報答。施惠于人而望報答,輕財仗義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朱治傳》:“遷偏將軍。”裴松之注引《吳書》:“留意于賓客,輕財尚義,施望報。”
    495

    忘衰

    成語拼音:
    shèng bù wàng shuāi
    成語解釋:
    盛:興隆,盛大。興盛時忘記衰敗時。形容安忘危,能深謀遠慮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匈奴傳》:“及孝元時,儀罷守塞之備,侯應以為可,可謂盛忘衰,安必思危,遠見識微之明矣。”
    496

    妄下

    成語拼音:
    shè bù wàng xià
    成語解釋:
    赦:赦令;妄:胡亂。胡亂下達赦令。形容賞罰嚴明
    成語出處:
    晉·常璩《華陽國志·劉后主傳》:“故亮時,軍旅屬興,赦妄下也。”
    497

    我與

    成語拼音:
    shí bù wǒ yǔ
    成語解釋:
    我與:“與我”的倒裝;與:等待。時間會等待我們的。嗟嘆時機錯過,追悔及。
    成語出處:
    《論語·陽貨》:“日月逝矣,歲我與。”
    498

    我與

    成語拼音:
    suì bù wǒ yǔ
    成語解釋:
    年歲是等人的。表示應該及時奮起,有所作為。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陽貨》:“日月逝矣,歲我與。”
    499

    暇飽

    成語拼音:
    shí bù xiá bǎo
    成語解釋:
    暇:空閑。沒有空好好吃飯。形容整日忙碌,連吃飯也沒空。
    成語出處:
    宋·司馬光《進五規狀·保業》:“當是之時,食暇飽,寢遑安。”
    500

    虛發

    成語拼音:
    shǐ bù xū fā
    成語解釋:
    矢:箭。形容射箭本領極高。
    成語出處:
    《魏書·王傳》:“車駕還,詔健殿后,蠕蠕萬騎追之,健與數十騎擊之,矢虛發,所中皆應弦而斃。”
    * 第二個字是不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