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開頭的成語 (16個)
-
1
留余地
- 成語拼音:
- liú yú dì
- 成語解釋:
- 不把話說死或不把事辦絕,留下進退回旋的地步
- 成語出處:
-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第11卷:“此狐眼光如鏡,然詞鋒太利,未免不留余地矣。”
-
2
留中不出
- 成語拼音:
- liú zhōng bù chū
- 成語解釋:
- 皇帝把臣下的奏章留在宮禁中,不交議也不批答
- 成語出處:
- 唐·元稹《唐穆宗文惠皇帝戒勵風俗德音文》:“留中不出之請,益發其陰私;公論不容之詞,實生于朋黨。”
-
3
留中不發
- 成語拼音:
- liú zhōng bù fā
- 成語解釋:
- 皇帝把臣下的奏章留在宮禁中,不交議也不批答
- 成語出處: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15回:“武后臨朝,心中郁悶,曾三上封章,勸其謹守婦道,迎主還朝,武后俱留中不發。”
-
4
留得青山在,依舊有柴燒
- 成語拼音:
-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yī jiù yǒu chái shāo
- 成語解釋:
- 比喻能保留最根本的條件,其他問題就可得到解決。同“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二回:“身子是根本,俗語說的:‘留得青山在,依舊有柴燒。’”
-
5
留芳千古
- 成語拼音:
- liú fāng qiān gǔ
- 成語解釋:
- 一個人在歷史上享有聲望或給后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 成語出處:
- 清·貪夢道人《彭公案》第62回:“要做幾件別古絕今之事,也好留芳千古。”
-
6
留后路
- 成語拼音:
- liú hòu lù
- 成語解釋:
- 比喻辦事時為防失敗而預留退路
- 成語出處:
- 劉知俠《鐵道游擊隊》第18章:“要給自己留后路呀!”
-
7
留有余地
- 成語拼音:
- liú yǒu yú dì
- 成語解釋:
- 說話辦事不走極端;留有回旋和變通的余地。
- 成語出處:
-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68章:“他們顯然具有‘化大事為小事’的用心,為下一步‘打退堂鼓’留有余地。”
-
8
留中不下
- 成語拼音:
- liú zhōng bù xià
- 成語解釋:
- 皇帝把臣下的奏章留在宮禁中,不交議也不批答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三王世家》:“四月癸未,奏未央宮,留中不下。”
-
9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 成語拼音:
-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bù chóu méi chái shāo
- 成語解釋:
- 比喻只要基礎或根本還存在,暫時遭受損失或挫折無傷大體。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82回:“姑娘身上不大好,還得自己開解著些。身子是根本,俗語說的:‘留得青山在,依舊有柴燒。’”
-
10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 成語拼音:
-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bù pà méi chái shāo
- 成語解釋:
- 比喻只要還有生命,就有將來和希望。
- 成語出處:
- 明 凌蒙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二:“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雖是遭此大禍,兒子官職還在,只要到得任所,便好了。”
-
11
留戀不舍
- 成語拼音:
- liú liàn bù shě
- 成語解釋:
- 依戀著不愿去。形容依依惜別的情貌。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八回:“玄德曰:‘吾初見子龍,便有留戀不舍之情。今幸得相遇!’”
-
12
留一手
- 成語拼音:
- liú yī shǒu
- 成語解釋:
- 保留一些本領技能不拿出來
- 成語出處:
- 浩然《艷陽天》第114章:“沒有理他的茬兒,也裝作沒看見他,就是為的留一手。”
-
13
留連忘返
- 成語拼音:
- liú lián wàng fǎn
- 成語解釋:
- 指喜歡一個地方或環境或伴隨情況而延緩啟程,舍不得離去
- 成語出處:
- 《南史·劉紆傳》:“每游山澤,輒留連忘返。”
-
14
留取丹心照汗青
- 成語拼音:
- liú qǔ dān xīn zhào hàn qīng
- 成語解釋:
- 丹心:赤紅的心,比喻忠心;汗青:指歷史書冊。留取這顆赤膽忠心,永遠在史冊中放光
- 成語出處:
- 宋·文天祥《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15
留芳百世
- 成語拼音:
- liú fāng bǎi shì
- 成語解釋:
- 美好形象永不磨滅,不會被忘卻
- 成語出處:
-
16
留尾巴
- 成語拼音:
- liú wěi bā
- 成語解釋:
- 比喻事情沒有干完,還有問題
- 成語出處:
* 第一個字是留的成語,留字開頭的成語,留字開頭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