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開頭的成語 (12個)
-
1
尸祿素餐
- 成語拼音:
- shī lù sù cān
- 成語解釋:
- 亦作“尸祿素飡”。謂空食俸祿而不盡其職,無所事事。
- 成語出處:
- 漢·劉向《說苑·至公》:“久踐高位,妨群賢路,尸祿素餐,貪欲無厭。”
-
2
尸利素餐
- 成語拼音:
- shī lì sù cān
- 成語解釋:
- 尸:居位;尸利:受祿而不盡職;素餐:不勞而坐食。空食俸祿而不盡其職,無所事事
- 成語出處:
- 《孔叢子·論勢》:“尸利素餐,吾罪深矣。”
-
3
尸祿素食
- 成語拼音:
- shī lù sù shí
- 成語解釋:
- 尸:居位;尸祿:受祿而不盡職。空食俸祿而不盡其職,無所事事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曹丕《上書三禪讓》:“昔有蘧敖逃祿,傳載其美,所以濁世,勵貪夫,賢于尸祿素食之人也,故可得而小。”
-
4
尸位病民
- 成語拼音:
- shī wèi bìng mín
- 成語解釋:
- 尸位:居位而不做事。占著職位而無所作為,使人民受到損害
- 成語出處: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95回:“如有慢視民瘼者,定行揭帖上幾個,斷不叫這等尸位病民者,得以漏網。”
-
5
尸橫遍野
- 成語拼音:
- shī héng biàn yě
- 成語解釋:
- 尸:尸體;橫:雜亂;遍:到處。尸體布滿四野;形容死人極多。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39回:“直殺到天明,卻才收軍。殺得尸橫遍野,血流成河。”
-
6
尸居余氣
- 成語拼音:
- shī jū yú qì
- 成語解釋:
- 余氣:最后一口氣。象尸體一樣但還有一口氣,指人將要死亡。也比喻人暮氣沉沉,無所作為。
- 成語出處:
- 《晉書 宣帝紀》:“司馬公尸居余氣,形神已離,不足慮矣。”
-
7
尸鳩之仁
- 成語拼音:
- shī jiū zhī rén
- 成語解釋:
- 尸鳩:布谷鳥;仁:仁愛。布谷鳥哺育群雛能平均如一。比喻君主能公平對待臣民的仁愛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任城威王彰傳》:“七子均養者,尸鳩之仁也。”
-
8
尸祿害政
- 成語拼音:
- shī lù hài zhèng
- 成語解釋:
- 尸祿:受祿而不盡職。受祿而無作為,有害政事
- 成語出處:
- 《晉書·劉頌傳》:“賢能常居位,以善事訚劣,不得以尸祿害政。”
-
9
尸位素餐
- 成語拼音:
- shī wèi sù cān
- 成語解釋:
- 尸位:占據著職位而不做事。不做事而白吃飯。空占著職位而不做事。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朱云傳》:“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
10
尸居龍見
- 成語拼音:
- shī jū lóng xiàn
- 成語解釋:
- 居:靜居;見:出現。靜如尸而動如龍。
- 成語出處:
- 《莊子 在宥》:“故君子茍能無解其五藏,無擢其聰明,尸居而龍見,淵默而雷聲。”
-
11
尸鳩之平
- 成語拼音:
- shī jiū zhī píng
- 成語解釋:
- 尸鳩:亦作“鸤鳩”,即布谷鳥,傳說它哺育群雛時能平均如一。比喻一視同仁。亦作“尸鳩之仁”。
- 成語出處:
- 《詩經·曹風·鸤鳩》:“鸤鳩在桑,其子七兮。”毛亨傳:“鸤鳩之養其子,朝從上下,暮從下上,平均如一。”
-
12
尸山血海
- 成語拼音:
- shī shān xuè hǎi
- 成語解釋:
- 形容殺人之多。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平話》中卷:“兩壁相并,把長安變為尸山血海。”
* 第一個字是尸的成語,尸字開頭的成語,尸字開頭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