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大開頭的成語 (270個)

    141

    成語拼音:
    dà yáo dà bǎi
    成語解釋:
    走路時身子搖擺;亂晃。形容舉動無所顧忌;揚揚自得的樣子。
    成語出處: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回:“次日早晨,擺出堂,將回子發落了。”
    142

    眼瞪小眼

    成語拼音:
    dà yǎn dèng xiǎo yǎn
    成語解釋:
    眼看著小眼,沒有解決的辦法
    成語出處:
    浩然《艷陽天》第12章:“幾句話,把個馬連福說得張飛穿針——眼瞪小眼,后脊梁背嗖嗖地冒涼氣。”
    143

    雅宏達

    成語拼音:
    dà yǎ hóng dá
    成語解釋:
    雅:宏達雅正;宏達:才識廣博通達。指宏達雅正才德高尚的人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西都賦》:“又有承明金馬,著作之庭,雅宏達,于茲為群。”
    144

    有徑庭

    成語拼音:
    dà yǒu jìng tíng
    成語解釋:
    比喻相差很遠,不相同。
    成語出處:
    莊周《莊子 逍遙游》:“有徑庭,不近人情焉。”
    145

    雅君子

    成語拼音:
    dà yǎ jūn zǐ
    成語解釋:
    雅:對品德高尚,才學優異者的贊詞。君子:泛指有才德的人。指有才德的人。
    成語出處:
    《漢書·景十三王傳贊》:“夫唯雅,卓爾不群,河間獻王之矣。”《論語·八佾》:“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
    146

    勇若怯

    成語拼音:
    dà yǒng ruò qiè
    成語解釋:
    怯:怯儒。最勇敢的人看外表好象很膽怯的樣子。形容真正勇敢的人沉著冷靜。
    成語出處:
    宋·蘇軾《賀歐陽少師致仕啟》:“力辭于未及之年,退托以不能而止,勇若怯,智如愚,至貴無軒冕而榮,至仁不導引而壽。”
    147

    智若愚

    成語拼音:
    dà zhì ruò yú
    成語解釋:
    很有智慧的人表面上好像很愚蠢。
    成語出處:
    宋 蘇軾《賀歐陽少師致仕啟》:“勇若怯,智如愚。”
    148

    智如愚

    成語拼音:
    dà zhì rú yú
    成語解釋:
    謂才智極高的人,不炫耀自己,表面上看來好象愚笨。
    成語出處:
    宋·蘇軾《賀歐陽少師致仕啟》:“勇若怯,智如愚。”
    149

    張撻伐

    成語拼音:
    dà zhāng tà fá
    成語解釋:
    規模地進行武力討伐(張:施行;撻伐:征討)。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痛史》第19回:“如果陛下必要張撻伐,以示天威,則當多派士兵,以期必勝。”
    150

    做文章

    成語拼音:
    dà zuò wén zhāng
    成語解釋:
    比喻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在某些問題上橫生枝節;或借題發揮;擴事態。
    成語出處:
    魯迅《書信集·致李秉中》:“前回的一封信,我見過幾次轉載,有些人還因此做文章,或毀或譽。”
    151

    白于天下

    成語拼音:
    dà bái yú tiān xià
    成語解釋:
    白:徹底明白,完全清楚;天下:全國。使全國的人都知道事情的真相
    成語出處: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119回:“吾輩救國護法之初衷,將無以白于天下,而僉壬假借,得以自便私圖。”
    152

    才槃槃

    成語拼音:
    dà cái pán pán
    成語解釋:
    槃槃:形容的樣子。指有才干的人。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下》劉孝標注引《續晉陽秋》:“才槃槃謝家安。”
    153

    錯特錯

    成語拼音:
    dà cuò tè cuò
    成語解釋:
    完全錯了。
    成語出處:
    清 曾樸《孽海花》第25回:“如今想來,真是錯特錯!”
    154

    車無輗

    成語拼音:
    dà chē wú ní
    成語解釋:
    輗:古代車車轅和橫木銜接的活銷。車沒有輗難以前進。比喻人不守誠信難以立足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為政》:“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155

    醇小疵

    成語拼音:
    dà chún xiǎo cī
    成語解釋:
    醇:純正;疵:毛病。體純正,而略有缺點。
    成語出處:
    唐 韓愈《讀荀子》:“孟氏,醇乎醇者也;荀與楊,醇而小疵。”
    156

    才小用

    成語拼音:
    dà cái xiǎo yòng
    成語解釋:
    比喻人才使用不當,不能盡其才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7回:“你如今連個‘名世之數’都不肯出,真正才小用了。”
    157

    吃一驚

    成語拼音:
    dà chī yī jīng
    成語解釋:
    形容非常吃驚。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第28卷:“則一張那員外吃一驚,回身便走,來到后邊,望后倒了。”
    158

    處著眼,小處著手

    成語拼音:
    dà chù zhuó yǎn,xiǎo chù zhuó shǒu
    成語解釋:
    處:事物的主要部分;著眼:觀察。既要從長遠觀點去考慮問題,也要從具體事情去做
    成語出處:
    李欣《潛移默化》:“移風易俗,是一個歷史時期的任務,必須處著眼,小處著手。”
    159

    敵當前

    成語拼音:
    dà dí dāng qián
    成語解釋:
    當:面對、正在。強的敵人就在前面。表示面對危難;處于嚴重的關頭。常用以形容局勢嚴重;不容忽視。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吳漢傳》:“敵在前,而公傷臥、眾心懼矣。”
    160

    動干戈

    成語拼音:
    dà dòng gān gē
    成語解釋:
    干、戈:古代兩種兵器。原指進行戰爭。現多比喻張聲勢地行事。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季氏》:“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于邦內。”
    * 第一個字是大的成語,大字開頭的成語,大字開頭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