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大開頭的成語 (270個)

    121

    名難居

    成語拼音:
    dà míng nán jū
    成語解釋: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句踐以霸,而范蠡稱上將軍。還反國,范蠡以為名之下,難以久居……乃裝其輕寶珠玉,自與其私徒屬乘舟浮海以行。”后稱盛名之下不易自處為“名難居”。
    成語出處: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句踐以霸,而范蠡稱上將軍。還反國,范蠡以為名之下,難以久居……乃裝其輕寶珠玉,自與其私徒屬乘舟浮海以行。”
    122

    難不死

    成語拼音:
    dà nàn bù sǐ
    成語解釋:
    難:災禍。遇到巨的災難而沒有死掉。形容幸運地脫險。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裴度還帶》第三折:“夫人云:皆是先生陰德太重,救我一家之命。因此遇難不死,必有后程,準定發跡也。”
    123

    難不死,必有后福

    成語拼音:
    dà nàn bù sǐ,bì yǒu hòu fú
    成語解釋:
    難:災禍。遇到巨的災難而沒有死掉,將來必定有幸福
    成語出處:
    宗璞《南渡記》第六章:“豈不聞難不死,必有后福?李姐姐身體會好起來。”
    124

    難不死,必有后祿

    成語拼音:
    dà nàn bù sǐ,bì yǒu hòu lù
    成語解釋:
    難:災禍。遇到巨的災難而沒有死掉,將來必定有幸福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1卷:“所以說:‘貴人無死法。’又說:‘難不死,必有后祿。’”
    125

    成語拼音:
    dà nán dà nǚ
    成語解釋:
    超過正常結婚年齡的未婚男女
    成語出處:
    明·伏雌教主《醋葫蘆》第13回:“我須不嫖他女,不肏他親姐晚妹,干他甚事!”
    126

    逆無道

    成語拼音:
    dà nì wú dào
    成語解釋:
    封建時代稱犯上作亂等重罪行。
    成語出處:
    《史記·高祖本紀》:“今項羽放殺義帝于江南,逆無道。”
    127

    成語拼音:
    dà qǐ dà luò
    成語解釋:
    幅度地起落。形容變化
    成語出處:
    老舍《四世同堂》:“她的喜怒哀樂都是落,整出整落的。”
    128

    氣磅礴

    成語拼音:
    dà qì páng bó
    成語解釋:
    磅礴:廣無邊。形容氣勢盛
    成語出處:
    荀況《荀子 性惡》:“雜能旁魄而無用。”
    129

    成語拼音:
    dà rén dà yì
    成語解釋:
    形容為人寬厚,尊崇仁義。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至于劉琮降(曹)操,豫州(劉備)實不知;且又忍乘亂奪同宗之基業,此真義也。”
    130

    人君子

    成語拼音:
    dà rén jūn zǐ
    成語解釋:
    人:古代尊稱;君子:指品行好的人。指才德兼備的人
    成語出處:
    清·王夫之《讀通鑒論·唐中宗》:“庸人視之,如推車于太行之險,人君子視之,一葦可杭之淺者也。”
    131

    手筆

    成語拼音:
    dà shǒu bǐ
    成語解釋:
    指偉的著作或行動
    成語出處:
    《晉書·王珣傳》:“此當有手筆事。”
    132

    煞風趣

    成語拼音:
    dà shà fēng qù
    成語解釋:
    同“煞風景”。
    成語出處:
    郭末若《故事補遺二》:“三十未嫁,不近情理,如作為再醮亦無根據,且覺煞風趣,因此我仍照原似未改。”
    133

    事化小

    成語拼音:
    dà shì huà xiǎo
    成語解釋:
    化:變。經過妥善處理,將事化成小事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47回:“他再借些,自然是事化小,小事化無了。”
    134

    事化小,小事化無

    成語拼音:
    dà shì huà xiǎo,xiǎo shì huà wú
    成語解釋:
    化:變。經過妥善處理,將事化成小事,小事變成沒事,息事寧人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2回:“‘事化為小事,小事化為無事’,方是興旺之家。”
    135

    失所望

    成語拼音:
    dà shī suǒ wàng
    成語解釋:
    原來的希望完全落空。形容非常失望。
    成語出處:
    漢 司馬遷《史記 高祖本記》:“秦人失望。”
    136

    庭廣眾

    成語拼音:
    dà tíng guǎng zhòng
    成語解釋:
    庭:舊時指官署的廳堂;后泛指院子;庭:寬的場所;廣:多;眾:許多人。指聚集了很多人的公開場合。也作“廣庭眾”。
    成語出處:
    漢 孔鮒《孔叢子 公孫龍》:“如此人于廣庭眾之中,見悔而不敢斗爭。”
    137

    同小異

    成語拼音:
    dà tóng xiǎo yì
    成語解釋:
    異:差異。體相同;稍有差異。
    成語出處:
    莊周《莊子 天下》:“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同異。”
    138

    顯身手

    成語拼音:
    dà xiǎn shēn shǒu
    成語解釋:
    顯:表示;顯露;身手:武藝;指本領。充分顯露自己的本領;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成語出處:
    趙樹理《三里灣》七:“這兩個人默默不語在這座房子里顯身手。”
    139

    顯神通

    成語拼音:
    dà xiǎn shén tōng
    成語解釋:
    神通:原為佛教用語;指無所不能的力量;今指極其高超的本領。形容充分顯示出高超的本領。
    成語出處: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89回:“他三人辭了師父,在城外顯神通。”
    140

    言不慚

    成語拼音:
    dà yán bù cán
    成語解釋:
    滿口自吹自夸的話;一點也不覺得難為情。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憲問》:“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宋 朱熹注:“言不慚,則無必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矣。”
    * 第一個字是大的成語,大字開頭的成語,大字開頭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