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一開頭的成語 (873個)

    221

    成語拼音:
    yī cháng yī duǎn
    成語解釋:
    形容說話絮叨。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25回:“王夫人便短問他今日是那幾位堂客,戲文好歹,酒席如何。”
    222

    成語拼音:
    yī chàng yī hé
    成語解釋:
    ①《詩·鄭風·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謂個先唱,個和聲,形容兩人感情相通。后多比喻兩人相互配合,彼此呼應。倡,亦作“唱”。②謂鳴聲相呼應。
    成語出處:
    《詩·鄭風·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223

    成語拼音:
    yī chī yī xǐng
    成語解釋:
    癡:傻。時而癡呆,時而清醒
    成語出處:
    漢·袁康《越絕書·外傳紀策考》:“其為結僮之時,醒,時人盡以為狂。”
    224

    動不如

    成語拼音:
    yī dòng bù rú yī jìng
    成語解釋:
    沒有把握或無益的事,還是不做為好。比喻多事不如少事。
    成語出處:
    宋 張端義《貴耳集》上卷:“孝宗幸天竺及靈隱,有輝僧相隨。見飛來峰,問輝曰:‘既是飛來,如何不飛去?’對曰:‘動不如靜。’”
    225

    定不易

    成語拼音:
    yī dìng bù yì
    成語解釋:
    易:改變。原指定下來就不變更,后形容事理正確,不可改變。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主術訓》:“今夫權衡規矩,定而不易,不為秦楚變節,不為胡越改容。”
    226

    跌不振

    成語拼音:
    yī diē bù zhèn
    成語解釋:
    比喻遭受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來。同“蹶不振”。
    成語出處:
    宋 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下:“房次律為宰相,當中原始亂時,雖無大功,亦無甚顯過,罷黜蓋非其罪。跌不振,遂至于死。”
    227

    代鼎臣

    成語拼音:
    yī dài dǐng chén
    成語解釋:
    見“代宗臣”。
    成語出處:
    《南史·丘靈鞠傳》:“公為代鼎臣,不可復為覆餗sù。”
    228

    點靈犀

    成語拼音:
    yī diǎn líng xī
    成語解釋:
    ①唐李商隱《無題》詩:“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點通。”謂犀角上有紋,兩頭感應通靈,故以“點靈犀”喻心心相印。②指聰敏。
    成語出處:
    唐·李商隱《無題》詩:“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點通。”
    229

    燈如豆

    成語拼音:
    yī dēng rú dòu
    成語解釋:
    盞燈只有豆粒大小的火苗。形容燈光昏暗
    成語出處:
    清·沈復《浮生六記》第卷:“燈如豆,羅帳低垂,弓影杯蛇,驚神未定。”
    230

    成語拼音:
    yī diǎn yī dī
    成語解釋:
    形容微少零星。
    成語出處:
    方志敏《可愛的中國·清貧》:“為革命而籌集的金錢,是滴的用之于革命事業。”
    231

    成語拼音:
    yī dā yī dàng
    成語解釋:
    謂互相配合,彼此協作。有時含貶意。
    成語出處:
    周立波《夏天的晚上》:“兩個朋友檔的,說了許多挖苦這首歌的話,實際上是挖苦因為這首歌而惹起了傷感的人們。”
    232

    斗米養個恩人,石米養個仇人

    成語拼音:
    yī dǒu mǐ yǎng gè ēn rén,yī dàn mǐ yǎng gè chóu rén
    成語解釋:
    斗米救人,人會懷感恩。送石米給人會使人貪得無厭而反目成仇。指對人幫助要看時機與對象
    成語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22回:“郭先生,自古‘斗米養個恩人,石米養個仇人’,這是我們養他的不是了!”
    233

    成語拼音:
    yī dān yī piáo
    成語解釋:
    簞食物,瓢飲料。形容讀書人安于貧窮的清高生活。
    成語出處:
    《論語·雍也》:“簞食,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234

    得之見

    成語拼音:
    yī dé zhī jiàn
    成語解釋:
    點點膚淺的見解。表示謙虛。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廣武君曰:‘臣聞智者千慮,必有失;愚者千慮,必有得。’”
    235

    洞之網

    成語拼音:
    yī dòng zhī wǎng
    成語解釋:
    只有個洞的網
    成語出處:
    西漢·劉安《淮南子·說山訓》:“有鳥將來,張羅而待之,得鳥者羅之目也。今為目之羅,則無時得鳥矣。”
    236

    得之愚

    成語拼音:
    yī dé zhī yú
    成語解釋:
    指自己對某件事的點看法。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廣武君曰:‘臣聞智者千慮,必有失;愚者千慮,必有得。’”
    237

    而二,二而

    成語拼音:
    yī ér èr,èr ér yī
    成語解釋:
    兩件事看似不同,實際上卻相同。
    成語出處:
    明 羅懋登《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第九回:“天子神仙,而二,二而,豈有三茅祖師之印,陛下用不得之理?”
    238

    風吹

    成語拼音:
    yī fēng chuī
    成語解釋:
    比喻完全勾銷(多指決定、結論等)。
    成語出處:
    鄧小平《結束過去,開辟未來》:“歷史帳講了,這些問題風吹,這也是這次會晤取得的個成果。”
    239

    飛沖天

    成語拼音:
    yī fēi chōng tiān
    成語解釋:
    比喻平時默默無聞,突然做出了驚人之舉。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滑稽列傳》:“此鳥不飛則已,飛沖天;不鳴則已,鳴驚人。”
    240

    發而不可收拾

    成語拼音:
    yī fā ér bù kě shōu shí
    成語解釋:
    事情經發生便不能收住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2回:“他們在文七爺船上做的事,及文七爺醉后之言,又全被統領聽在耳朵里,所以又是氣,又是醋,并在處,發而不可收拾。”
    * 第一個字是一的成語,一字開頭的成語,一字開頭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