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頭的成語 (873個)
-
181
一言難罄
- 成語拼音:
- yī yán nán qìng
- 成語解釋:
- 罄:盡,完。形容事情曲折復雜,不是一句話能說清楚的
- 成語出處: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34回:“若再講他們色子場中,如何取巧弄詭之處,真正一言難罄,抑且掛一漏萬。”
-
182
一言喪邦
- 成語拼音:
- yī yán sàng bāng
- 成語解釋:
- 謂一句話可以亡國。
- 成語出處:
- 《論語·子路》:“一言而喪邦,有諸?”《舊唐書·孫伏伽傳》:“周,隋之季,忠臣結舌,一言喪邦,諒足深誡。”
-
183
一語雙關
- 成語拼音:
- yī yǔ shuāng guān
- 成語解釋:
- 一個詞或一句話關涉到兩個意思;(即表面上是一個意思;暗中又含另一個意思)。
- 成語出處:
- 浩然《艷陽天》第86章:“又轉臉看看彎彎繞這伙子人,一語雙關地說:'我再宣布一聲,誰想渾水摸魚,挑撥是非,那是辦不到。'”
-
184
一言興邦
- 成語拼音:
- yī yán xīng bāng
- 成語解釋:
- 謂一句話可以興國。
- 成語出處:
- 《論語·子路》:“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唐·劉禹鍚《唐故相國李公集紀》:“古所謂一言興邦者,信哉!”
-
185
一言興邦,一言喪邦
- 成語拼音:
- yī yán xīng bāng,yī yán sàng bāng
- 成語解釋:
- 邦:國家。指關鍵時刻一句話可以關系到國家的興或亡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子路》:“一言而興邦,有諸?……一言而喪邦,有諸?”
-
186
一言以蔽
- 成語拼音:
- yī yán yǐ bì
- 成語解釋:
- 蔽:掩覆,引申為概括。用一句話來概括
- 成語出處:
- 唐·劉子玄《論史上蕭至忠書》:“凡此不可,其流實多,一言以蔽,三隅自反。”
-
187
一言中的
- 成語拼音:
- yī yán zhōng de
- 成語解釋:
- 的:箭靶的中心。一句話正好射中箭靶。比喻一句話就說到關鍵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中國現在記》第一回:“你做折子須要在此等地方著想,保管你一言中的,上頭不能不準。”
-
188
一字不差
- 成語拼音:
- yī zì bù chā
- 成語解釋:
- 一個字也沒有更改,與原文雷同。也指一個字也不錯
- 成語出處:
- 明·西湖漁隱主人《歡喜冤家》第17回:“春香把香盒送與了他,把楚楚吩咐言語一字不差傳與老孔。”
-
189
一支半節
- 成語拼音:
- yī zhī bàn jié
- 成語解釋:
- 謂一小部分。
- 成語出處:
- 梁啟超《新民說》第八節:“人民之望仁政以得一支半節之權利者,實含有亡國民之根性,明也。”
-
190
一肢半節
- 成語拼音:
- yī zhī bàn jié
- 成語解釋:
- 比喻事物的一小部分。
- 成語出處:
- 明·袁宗道《讀孟子》:“三代而下,市鮮中行,得鄉愿之一肢半節,皆足以成世。”
-
191
一字不易
- 成語拼音:
- yī zì bù yi
- 成語解釋:
- 文字精醇,一個字也不能更改。也用于指抄襲者一字不改地照抄別人的文章。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 文藝傳中 孫逖》:“而逖尤精密,張九齡視其草,欲易一字,卒不能也。”
-
192
一擲巨萬
- 成語拼音:
- yī zhì jù wàn
- 成語解釋:
- 擲:投,扔。形容揮霍無度
- 成語出處: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一回:“到得有錢時節,揮金買笑,一擲巨萬。”
-
193
一字連城
- 成語拼音:
- yī zì lián chéng
- 成語解釋:
- 極言文辭的精妙。
- 成語出處:
- 《魏書·彭城王勰傳》:“黃門侍郎崔光讀暮春群臣應詔詩。至勰詩,高祖仍為之改一字……勰曰:‘臣聞《詩》三百,一言可蔽。今陛下賜刊一字,足以價等連城。’”
-
194
一筆不茍
- 成語拼音:
- yī bǐ bù gǒu
- 成語解釋:
- 不茍:不茍且。一筆一畫都很認真;毫不馬虎。
- 成語出處:
- 清 沈初《西清筆記 紀名跡》:“前后一筆不茍,功力如此,洵神技也。”
-
195
一步登天
- 成語拼音:
- yī bù dēng tiān
- 成語解釋:
- 登:上。一步登上青天。一下子達到極高的境界或程度。也比喻突然得志;爬上高位。
- 成語出處:
- 清 李綠園《歧路燈》:“萬望口角春風,我就一步登天,點了買辦差,就過好日子。”
-
196
一表非凡
- 成語拼音:
- yī biǎo fēi fán
- 成語解釋:
- 儀表和普通人不一樣。形容人的外表英俊;氣度不凡;氣宇軒昂。
- 成語出處:
- 明 吳承恩《西游記》:“適才有東土大唐差來拜佛取經的一個和尚,倒換關文,卻一表非凡。”
-
197
一表非俗
- 成語拼音:
- yī biǎo fēi sú
- 成語解釋:
- 形容人的儀表非比尋常。
- 成語出處:
- 元·秦簡夫《東堂老》第三折:“他生在無憂愁太平時務,空生得貌堂堂一表非俗。”元·無名氏《鴛鴦被》第一折:“天生的一表非俗,匹配得你過。”
-
198
一筆勾銷
- 成語拼音:
- yī bǐ gōu xiāo
- 成語解釋:
- 勾銷:取消;抹掉。用筆在書面材料上勾畫一下;表示事情已經了結或取消。比喻把一切完全取消;一概不計較。
- 成語出處:
- 宋 朱熹《五朝名臣言行錄》第七卷:“公取班簿,視不才監司,每見一人姓名,一筆勾之。”
-
199
一筆抹倒
- 成語拼音:
- yī bǐ mò dǎo
- 成語解釋:
- 比喻輕率地把成績、優點全部否定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5回:“何次人家為我父母立塋安葬,蓋祠奉祀,是何等恩情,豈可一筆抹倒。”
-
200
一筆抹煞
- 成語拼音:
- yī bǐ mǒ shā
- 成語解釋:
- 抹煞:涂抹掉;勾銷。比喻輕率地把成績、優點全部否定。也作“一筆抹殺”。
- 成語出處:
- 徐特立《研究歷史的目的與方法》:“可是對于他們在某一個時候追求真理的熱忱和老績,我們現在是不該一筆抹煞的。”
* 第一個字是一的成語,一字開頭的成語,一字開頭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