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一開頭的成語 (873個)

    241

    發破的

    成語拼音:
    yī fā pò dì
    成語解釋:
    發:射出;的:箭靶的中心。箭就射中箭靶中心。比喻下子就擊中目標或句話就擊中要害。
    成語出處:
    《晉書·王濟傳》:“愷亦自恃其能,令濟先射,發破的。”
    242

    帆順風

    成語拼音:
    yī fān shùn fēng
    成語解釋:
    同“帆風順”。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十回:“三只大船載了許多人馬頭領,卻投穆太公莊上行,帆順風,早到岸邊埠頭。”
    243

    飯之恩

    成語拼音:
    yī fàn zhī ēn
    成語解釋:
    餐飯的恩德。指小恩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八卷:“世上如此之人,就是至親切友,尚且反面無情,何況飯之恩,面之識?”
    244

    干二凈

    成語拼音:
    yī gān èr jìng
    成語解釋:
    形容非常干凈;也表示點兒也不剩。
    成語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他是‘毛不拔’,我們是‘無毛不拔’,把他拔的干二凈,看他如何?”
    245

    顧傾人

    成語拼音:
    yī gù qīng rén
    成語解釋:
    顧:回看。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動人,顧盼之間,全城人都為之傾倒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外戚傳·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246

    成語拼音:
    yī gǔ yī bǎn
    成語解釋:
    鼓、板都是演唱時用以調和節奏的,兩者不可分離,因以喻互相幫襯。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二:“公子身邊最講得話、像心稱意的,有兩個門客……大小事多要串通得這兩個,方才弄得成。這兩個板,只要公子出脫得些,大家有味。”
    247

    鼓作氣

    成語拼音:
    yī gǔ zuò qì
    成語解釋:
    鼓:第次擊鼓;作:振作;氣:士氣。作戰時第次敲鼓可以鼓起戰士的銳氣。比喻趁勁足時下子把事情完成。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莊公十年》:“夫戰,勇氣也。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248

    竿子捅到底

    成語拼音:
    yī gān zǐ tǒng dào dǐ
    成語解釋:
    步到位
    成語出處:
    姚雪垠《李自成》第卷第29章:“這篇文章好就好在竿子捅到底,罵到了皇帝頭上。”
    249

    呵而就

    成語拼音:
    yī hē ér jiù
    成語解釋:
    口氣完成。
    成語出處: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十四:“感興不來,也不能勉強去醞釀。當它來的時候,醞釀成熟,故能提起銳筆,呵而就。”
    250

    哄而起

    成語拼音:
    yī hòng ér qǐ
    成語解釋:
    喧鬧;起哄。經過陣喧鬧便馬上行動起來。形容無組織無計劃地行動。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地方上百姓動了公憤,哄而起。”
    251

    轟而起

    成語拼音:
    yī hōng ér qǐ
    成語解釋:
    沒有經過認真準備和嚴密組織,下子行動起來
    成語出處:
    梁斌《紅旗譜》第二卷:“轟而起,轟而散,他逮不住領頭人兒,看他有什么法子?”
    252

    哄而散

    成語拼音:
    yī hòng ér sàn
    成語解釋:
    經過陣喧鬧后馬上就散開了。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卷:“看的人見沒得買了,哄而散。”
    253

    轟而散

    成語拼音:
    yī hōng ér sàn
    成語解釋:
    形容聚在起的人下子吵吵嚷嚷地走散了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8回:“大家才嘻嘻哈哈轟而散,跑出去了。”
    254

    蹶不興

    成語拼音:
    yī juě bù xīng
    成語解釋:
    見“蹶不振”。
    成語出處:
    孫中山《興中會章程》:“乃以庸奴誤國,涂毒蒼生,蹶不興,如斯之極。”
    255

    階半職

    成語拼音:
    yī jiē bàn zhí
    成語解釋:
    同“階半級”。
    成語出處:
    元·馬致遠《陳摶高臥》第三折:“便博得介半職,何足算,不堪題。”
    256

    見了然

    成語拼音:
    yī jiàn le rán
    成語解釋:
    目了然。
    成語出處:
    元·陳櫟《勤有堂隨錄》:“程泰之《禹貢圖》,不愜人意,不能使人見了然。”
    257

    見如故

    成語拼音:
    yī jiàn rú gù
    成語解釋:
    故:故人;老朋友。初次相見就像老朋友樣。形容彼此接觸就情投意合。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二十九年》: “聘于鄭,見子產,如舊相識。”
    258

    見如舊

    成語拼音:
    yī jiàn rú jiù
    成語解釋:
    初次見面就情投意合,如同老朋友樣。
    成語出處:
    《新唐書·房玄齡傳》:“太宗以敦煌公徇渭北,策杖上謁軍門,見如舊。”
    259

    接如舊

    成語拼音:
    yī jiē rú jiù
    成語解釋:
    猶言見如故。
    成語出處:
    宋·范仲淹《天章閣待制王公墓志銘》:“余走塵土時,公接如舊,以道義淡交者有年矣。”
    260

    介之才

    成語拼音:
    yī jiè zhī cái
    成語解釋:
    微小的才能。
    成語出處:
    《后漢書·杜詩傳》:“臣詩伏自惟忖,本以史吏介之才,遭陛下創制大業,賢俊在外,空乏之間,超受大恩。”《文選·陸倕〈石闕銘序〉》:“興建庠序,啟設郊丘,介之才必記,天文之典咸秩。”呂向注:“介,謂小才也。”
    * 第一個字是一的成語,一字開頭的成語,一字開頭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