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帶非字的成語 (209個)

    161

    無可厚

    成語拼音:
    wú kě hòu fēi
    成語解釋:
    厚:重;:否定。沒有什么可過分指責或批評的;指事情有一定的道理或原因。
    成語出處:
    《漢書 王莽傳中》:“莽怒,免英官。后頗覺悟,曰:‘英亦未可厚。’”
    162

    物是人

    成語拼音:
    wù shì rén fēi
    成語解釋:
    東西還是原來的東西,可是人已不是原來的人了。多用于表達事過境遷。因而懷念故人。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曹丕《與吳質書》:“節同時異,物是人,我勞如何!”
    163

    無事生

    成語拼音:
    wú shì shēng fēi
    成語解釋:
    :是。無緣無故找岔子;存心制造麻煩。
    成語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58回:“有不安本分的強盜,有無事生的強盜。”
    164

    無是無

    成語拼音:
    wú shì wú fēi
    成語解釋:
    沒有是與不是。比喻空閑沒有事情
    成語出處:
    元·貫石屏《村里迓鼓·隱逸》曲:“冷清清無是無誦《南華》,就里乾坤大。”
    165

    誤作

    成語拼音:
    wù zuò fēi wéi
    成語解釋:
    猶言胡作為。
    成語出處:
    太平天國·洪仁玕《誅妖檄文》:“況爾等為兵為勇之人,多系平日誤作為,是以借兵勇以為逃死之地。”
    166

    心謗腹

    成語拼音:
    xīn bàng fù fēi
    成語解釋:
    口里不說,心里譴責。指暗地里反對。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魏其武安侯列傳》:“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桀壯士與論議,腹誹而心謗。”
    167

    懸斷是

    成語拼音:
    xuán duàn shì fēi
    成語解釋:
    懸斷:憑空推斷。憑空推斷是與、對與錯
    成語出處:
    唐·柳宗元《復杜溫夫書》:“吾性呆滯,多所未甚喻,安敢懸斷是且耶?”
    168

    成俗

    成語拼音:
    xí fēi chéng sú
    成語解釋:
    指習慣于不好的東西而成風尚
    成語出處:
    晉·葛洪《抱樸子·疾謬》:“杯觴路酌,弦歌行奏,轉相高尚,習成俗。”
    169

    成是

    成語拼音:
    xí fēi chéng shì
    成語解釋:
    對某些錯誤事情習慣了,反以為本來就是對的。
    成語出處:
    西漢 揚雄《法言 學行》:“習乎習,以習之勝是,況習是之勝乎?”
    170

    木石

    成語拼音:
    xīn fēi mù shí
    成語解釋:
    木石:木頭和石頭。指人有思想感情,容易為外界事物所打動,不同于無生命無知覺無感情的樹木石頭
    成語出處:
    《周書·文帝紀》:“縱使木石為心,猶當知感;況在生靈,安能無愧!”
    171

    勝是

    成語拼音:
    xí fēi shèng shì
    成語解釋:
    習:習慣于。錯誤成了習慣,反以為是對的
    成語出處:
    漢·揚雄《法言·學行》:“一卷之書,必立之師,習乎習,以習之勝是,況習是之勝乎?”
    172

    所用

    成語拼音:
    xué fēi suǒ yòng
    成語解釋:
    所學的不是所應用的,所應用的不是所學的。比喻學習與實踐相脫節。
    成語出處:
    《后漢書·張衡傳》:“必也學所用,術有所仰,故臨川將濟,而舟楫不存焉。”
    173

    所用,用所學

    成語拼音:
    xué fēi suǒ yòng,yòng fēi suǒ xué
    成語解釋:
    所學的不是實際工作所用的,有用的又沒有學。指學和用脫節背離
    成語出處:
    《明史·葉伯巨傳》:“比到京師,而除官多以貌選,所學或其所用,所用或其所學。”
    174

    閑是

    成語拼音:
    xián fēi xián shì
    成語解釋:
    見“閑是閑”。
    成語出處:
    元·高明《琵琶記·五娘勸解公婆爭吵》:“空爭著閑閑是,只落得雙垂淚。”
    175

    巷議

    成語拼音:
    xīn fēi xiàng yì
    成語解釋:
    心里不滿,而在私下議論。語出《史記·秦始皇本紀》:“入則心,出則巷議。”
    成語出處:
    語出《史記·秦始皇本紀》:“入則心,出則巷議。”
    176

    淆混是

    成語拼音:
    xiáo hùn shì fēi
    成語解釋:
    故意把正確的說成錯誤的,把錯誤的說成正確的,制造混亂,使是不清
    成語出處:
    清·陶曾佑《論文學之勢力及其關系》:“錮蔽見聞,淆混是。”
    177

    淆亂是

    成語拼音:
    xiáo luàn shì fēi
    成語解釋:
    淆亂:混淆,混亂。故意把正確的說成錯誤的,把錯誤的說成正確的,制造混亂,使是不清
    成語出處: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46回:“該大臣等相顧不發一策,事事仰勞神算,已屬全無心肝,乃猶徇情掩飾,淆亂是,致令外議沸騰。”
    178

    想入

    成語拼音:
    xiǎng rù fēi fēi
    成語解釋:
    :出于佛經;指虛幻的境界。想到常玄妙虛幻的地方去了。形容完全脫離現實地胡思亂想。
    成語出處:
    《楞嚴經》第九卷:“如存不存,若盡盡,如是一類,名為想處。”
    179

    尋事生

    成語拼音:
    xún shì shēng fēi
    成語解釋:
    形容有意制造事端,制造糾紛。
    成語出處:
    艾蕪《烏鴉之歌》:“現在他也只有忍了,人家往往要來尋事生,正愁找不著漏洞哩。”
    180

    閑是閑

    成語拼音:
    xián shì xián fēi
    成語解釋:
    無關緊要的是、議論。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舉案齊眉》第三折:“我待和他計較來,與這廝爭甚么閑是閑。”
    * 非的成語,帶非字的成語,包含非字的成語。
    chengrenyouxi